点上方蓝字关注文末留言
转自方志博山
撰文:焦念圣 崔俊颜 吕振俊
摄影:陈星悦 审稿:岳国喜
桥西村地处淄河上游,位于镇政府驻地西0.5千米。石(马)和(庄)路途经村北,直接博莱高速,交通方便。桥西村四面环山,是“常熟川”的一部分。辖区面积3.6平方千米。现有村民780户,2400多人。姓氏繁多,单姓有钱、宋、栾、王、颜、吕等30余个,复姓有尉迟、东门两户。据族谱记载,颜、崔两姓为坐地户,其他各姓氏皆为明洪武以后自外地逐步迁徙而来。
桥西村全景
历史上桥东、桥西原是一个自然村,由于山洪冲刷,形成了一条深沟,将村庄一分为二, 沟上一座桥,以桥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桥东面叫桥东村,桥西面叫桥西村。此桥名为“接境桥”。曾是莱芜和博山的界桥,《续修博山县志》有载,明万历年间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
1947年曾被山洪冲断。1947年莱芜战役时,,解放军曾将桥炸毁,战役结束后重新修好。1972年石马野战营重修此桥,并将桥面拓宽,易名为“幸福桥”。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北有座云洞山,海拔588米,山阳三梁一坡,山顶东首有古寨一处,传说明末有人在此筑屋避匪。山阳中部有一悬崖,高约三丈,丹壁赤岩,石穴遍布,野鸽以穴作巢,故名“鹁鸽崖”。1936年,村民马成宝在崖西依山傍石建立孤庙一间,小院一处,供奉纯阳祖师,并勒碑两通,镌崖“云洞山”三字。2004年为开发旅游,村委责成吕振杰辟地建庙,时经10年辛劳,已建成初具规模的仙苑紫府,为石马旅游又添了一处新景点。
关帝庙
桥西村内有古庙7处,大多坐落在十字路口和街心之处,分别为玉皇庙、二郞庙、观音庙(2 处)、关帝庙(2处)、土地庙,创建时间大多不可考。只有南关帝庙现仍有石碑可查,创建于何时无记载,但记载了两次重修时间,第一次重修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再重修于咸丰七年(1857)。玉皇庙居村北高岗。
桥西村现仍保存有多处古民宅。在接境桥西边有清末民初时博山首富钱振岳的宅院,大门北向,单檐硬山门楼,门外雄狮对踞,雄伟华丽。门东面有北屋三间,前后对门过厅,临街出厦。内院另有北屋三间、东屋三间,厚墙券顶,将院隔为两处。南面碾棚,内安芒碾、扇车等物。东北建有二层高大的粮仓一处。东院西南建石砌望楼一座,巨石台阶,月台和楼内高大宽敞。
东南方为后门,出门月台,十数级台阶直接永安街。另外,村外尚有钱家场一处,钱家湾一个,钱家湾面积约九百平方米,古时是村民用水和牛羊饮水之处。1978年学大寨运动中,四周砌以围墙,阻止积水外流,成为由石马水库抽水灌溉北坡农田的二级蓄水池,并可作水产养殖的实验处,故易名为“丰产湾”。
另有王氏、吕氏和冯氏古宅,均为明清风格。王氏古宅主要有两处,一是王化德家,主院大门、二门两进,雕梁画栋。进门影壁石“福”当心。院内北屋门前有月台及台阶,东首接二层小楼一间,是当年藏书处。东院系酒店,设有水井。地窖敞棚多间,作为晒曲贮糟的地方。门外南院是油坊。
二是王化杰家的宅院,此院在钱家湾东面,大门高耸,坐北面南,台阶与月台相连,大门内有一木櫺屏风迎客门,这种结构在明清大户中才有。院内北面主屋三间,两边各有耳屋一间,东西两面各有配房三间。
吕氏古宅分布比较分散,在王家湾西北方大街南北各有一片,比较规整。南面一处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大门坐南面北,宽约2米,高4米,青石基座,青砖垛,灰瓦高脊。进门一南北小巷,巷东南有四合院,砖瓦结构, 古色古香。街北面的一处,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坐北面南,东西宽约3米,高4.5米,青石基座,青砖垛,灰瓦高脊。进大门后有一个二门,高约两米,进门有一影壁墙,四合院,四面房屋各三间。
接境桥
桥西村自古重视教育,教子耕读是育才道路的沿传。晚清秀才吕善远、吕善敬因家境拮据,1883年回家设帐育童。吕锦堂、周云清都是他的高足。后来二人也走师路,创办了私塾。另外,冯金池、吕世丰、王淑诚也都相继办起了私塾或远出他村聘为西宾。在他们的学生中,人才辈出,多数投奔了革命,如吕济川、吕济源、吕瑞东、吕汉臣、吕济功、王化杰、王化文、王淑济。后来有的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有的在政府部门担任了要职。
1942年,吕锦堂、王化文、吕济耀重新组建学校,教学中自编教材或利用启蒙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日用杂字》《上下论语》《唐诗》《论说精华》等。1947年,博山、石马一带解放,教育部门派女教师徐桂珍来桥西与吕锦堂共同执教, 学校改为公办,从此,桥西小学走上了正规化。
桥西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村中吕姓始族原居莱芜吕家芹村,清雍正年间迁徙到石马桥西村,从此瓜瓞绵绵,生生不息,至2014年底,族众已达110多人。常熟川土质肥沃,稼穑年丰,为粮油加工备足了原料。早年,吕氏家族中的吕世颜、吕世昌、吕世荣等人发挥这一优势,首先办起了“万丰聚”油坊、“恒源诚”酒店,后来又成立了“蚨来商社”,并对各字号印刷票号施行汇兑,融通乡里,带动了当时地区的经济发展。
王氏家族原籍河间府宁津县,清初移居博山,至七世王瑨时迁石马。到十世,王作章、王作屏、王淑汉、王淑江、王淑英等务桑农,勤贸易,使家业大兴。相继办了油坊、酒店和加工业,字号“双盛堂”“恒祥”。王作堂还成立了“万顺和”。一时间,桥西村的商贸业如雨后春笋般蒸蒸日上。从当时流传的一句民谣:“金郭庄、银源泉,不及石马破提篮”,可见那时的经贸繁荣景象。
王氏家族久有耕读之风,五世王弘化仕声很好,曾受到万历皇帝赐封“半朝銮驾”,其嫡系后裔一直保存,,后不知下落。其后世子弟王淑济、王化文、王化杰等都受过私塾教育,在民族危亡的战争时代,他们毅然投身革命,为国家建功立业。
王化杰,字俊卿(也写作俊青),1922年参加革命, 后被授予大校军衔和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王化德是新中国成立前石马地区第一个复旦大学学生。因热爱艺术,后进修于徐悲鸿所办的北京美术学校,曾跟齐白石学过篆刻, 后自学中医而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