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崇洋”风气盛行的中国建筑界,欧式、法式、英式、西班牙托斯卡那等等建筑风格充斥着各大一二三线城市, “千城一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正悄悄地被人遗忘… ….,快速城镇化、高强度圈地造城、充满诱惑的土地财政让中国传统建筑这位“内秀的小家碧玉”无所适从,特色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也许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的最后的机会,时间紧迫……
1987年12月1日,深圳土地首拍敲响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城区及近郊传统建筑遗存几乎荡然无存。受制于文保等因素,城市中仅存的少量传统建筑群落也因失去了赖以依存的环境,显得特别突兀。
传统建筑受限于材料性能和结构形式,很难适应大尺度、高密度、高强度城镇化建设需求,像应县木塔这种已经算是世界奇迹了,砖石结构就更不用说了。光是消防都通不过,防火问题很大。还有抗震,抗风压,稳定性等问题。所以国内高层建筑很少用传统建筑形式。
传统建筑空间、形式、文化也可以从其它角度参与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但是在多快好省、利润最大化的城镇开发中,时间就是金钱,很少有开发商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传统建筑就此错失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黄金阶段,传统建筑形式日薄西山,传统建筑文化逐渐流失。
古代传统商业街区是与传统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商业街区的演进和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密切相关。最初形成在人类聚居地的某交通节点附近,进行露天面对面的交易。
先秦以后,我国古代城市的基本结构是居民区为坊,商业区为市,形成我国城市传统的里坊制度。直到宋代商业突破里坊限制,商业街区便是商业与居住错杂的地区,常“以前店后院”的景象出现。至此,院落空间、街巷空间便成为了传统商业街区空间的组成部分。这两种空间的渗透组合,使外部空间,街道生活连成一片,凝聚了丰富的城市生活气息。
院落式商业空间
院落空间是构成传统商业街区的基本单元,犹如街区的细胞。传统商业街区的院落空间以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其余的院落空间基本上是从四合院的形式演化而来的,具有与其极为相似的空间形态组成。传统商业街区的院落空间构成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实体的建筑部分、虚体的庭院部分以及二者之问的过渡空间。可见,建筑和环境的融合是其最大特征。同时,虚实过度空间的存在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感受。因此要避免没有过度空间的临街建筑。
街巷式商业空间
街巷空间是传统商业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古代城市的主要空间肌理。商业形态的街巷空间两侧主要由商业建筑夹峙而成,主要以小街为主。其主要功能是联系道路两侧的市肆店铺,形成特殊的商业氛围,提供临时的室外售卖空间和顾客停留、逛选的空间。可见,围合感是商业街道的另一特征。适度的高宽比有助于形成商业的氛围。
以明清时北京为例,大型商业街道宽度在10到15米,小型商业街道4到8米。以当时的建筑高度判断,D/H=1-2甚至小于1。现代的街道的高宽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D/H在4以上时,便完全没有围合感。 商业街巷的交通功能被弱化,成为院落空间的一种延伸,并具有公共空间的性质。可见,商业街区不仅仅是购物的空间,尤其是在有集市、庙会时,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这些都使之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活动中心。空间使用功能的混合性、多样性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街道活力的源泉。
传统民居空间特别适应特色小镇小体量的的建设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北方合院式、江南和南方的厅井式民居大多是围绕庭院布置房屋的建筑形式,使用范围极广,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主流。实际上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在空间布局上与北方合院原则一致。
东南客家土楼也可以看做是庭院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更加向心、内聚的大型庭院。
两千多年以来,围绕庭院布置房屋是中国传统民居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若与西洋建筑的集中、外向开放相比,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建筑表现出明显的内向、封闭的特征。在北方是围出的庭院、在南方是挖出的天井、在南北气候和各种文化的差异下,它的形态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形成从单间 单栋、单院、单层到多院多层乃至各种规模的组群,适应中国南北东西差异极大的各种功能、建造甚至是审美要求。比如华北以防寒为主,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开阔疏朗,以便争取冬日阳光。江南夏季潮湿闷热,所以采用窄小的小天井,高耸的马头墙,厅堂开敞,门窗通透。华南一带湿热,所以民居多采取窄巷、深厅、小天井等遮阳纳阴的措施,通过对于单体尺度、距离、连结方式、天井尺度、出檐、悬挑、覆盖等构成细节的调整,庭院式民居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各地民居都有各自的典型形式,如北京四合院、潮汕天井院、闽粤堂横式住宅等,都有基本的平面单元,进而组成系列化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环境和业主的要求。
比如北京四合院可以从三合院、四合院、两进院、多进院、带跨院到开设多路侧轴线的大型四合院。潮汕民居以基本的三合院和四合院反复组合,演化出三落四从厝、八厅相向等各种平面组合,进而发展成行列式的平面。
浙江的几间几厢房式、闽粤的几堂几横式也都是一系列从简到繁的标准住宅形式,这种系列性设计可以保证群体协调,设计和施工的简便、单元统一、组织灵活多样,适应性非常强,相当于我们古代的标准化设计。在传统的建造活动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在北方以抬梁式为主,构架材料厚重,但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南方以穿斗式为主,虽然空间跨度有限,但构架轻巧,还可以用长短柱灵活调整高差。还可以增加出挑、披檐等灵活的形式。不论那种构架都具有木构框架灵活的优点,比之西方砖石结构更灵活自由,便于施工,实现内外空间的交流。民居构架属于轻荷载、小跨距、无斗栱的小式构架,它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约,比起高大的宫殿、庙宇等大式木构架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产生了很多地方作法,屋顶可高可低、可直可曲、可长可短,还可加减披檐,还可以层层叠落等,比官式建筑更加灵活丰富。
把它当做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很好地利用起来,尤其是对于庭院和天井,对其形态、收放、花木、墙体还有小品、铺地等都有精心的设计和搭配,形成了独立的艺术性格。如北京四合院的舒展朴实,苏州天井院的秀雅幽深,云南一颗印的小巧紧凑及闽粤天井的华丽动感等,室外庭院的艺术风韵为地方民居增加了美感的享受。
再如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北方民居内外空间区分严格,各自比较独立,具有独立舒朗的空间感。而南方民居内外空间有很多的渗透交融,具有模糊不定的幽深含蓄的空间感,取得了完整而有个性的空间层次和景观。
在空间利用上 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充分利用黄土地,用减法创造出居住空间。
浙江山区则利用分层筑台来争取建房的用地。浙东民居利用山间空间及外檐进退赢得了更多的有效利用空间。西南山区更是通过出挑,还有吊脚等方式争取用地,扩大了建筑空间。各地民居密切结合地形、气候、城市环境和生活需要,创造出了很多有效的空间利用方法。
如西北地区用的土墙土坯拱、贵州的片石墙、湖列岛的礁石墙,还有厦门民居的胭脂红砖、广东南雄的卵石墙以及泉州的牡蛎壳墙,还有西南民居广泛使用竹材做屋架、墙体,还有竹编抹泥墙等。民居建筑的用材一般都偏重于量大、易取的自然材料,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地方材料也造就了传统民居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色彩。
终上所述:在多种外在条件的影响下,以及建筑内在机制的应对下,在长期的民间选择和积累下,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创造了多种成熟而完整的艺术风格。如北京四合院组群格局方整严谨,庭院舒朗朴实,建筑独立凝重简练;苏州民居的组群格局非常的紧凑,天井高耸狭小,空间幽雅丰富,造型秀丽小巧;闽粤天井院组群布局更加紧密,天井更加狭小,宅内空间更加通透开敞,建筑的装饰性也更浓;客家土楼则是外闭内敞,内聚外防,外观坚实雄伟,类似一座座堡垒;而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与黄土地融为一体,具有粗犷、淳朴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传统民居是历史积累和民间智慧的结晶。虽然就其建造技术和使用功能早已时过境迁,它的具体手法和材料,不可能在今天完全沿用和重复,但其发生发展结合各地各种需求的设计方法及创作原则,对于我们今天乃至未来的民居建筑实践和设计仍然有不少启发和参考的价值。
更多精彩推送:
作者:郭根生、柴晓戈
版式设计: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