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景德镇陶瓷习俗—行话俗语】工艺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景德镇制瓷业分工细致,因此,各行业中使用的行话俗语十分丰富。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对景德镇特有的瓷业行话俗语的记载:“景德镇陶业,俗呼货料,操土音登写器物花式,字多俗者,其不见于字书,字如(石由)(土足)之类。……”


  在千余年的制瓷生产实践中,景德镇瓷工们为了彼此交流和学习技艺的需要,为了对某种生疏事物进行语言表达从而达到群体性(至少是行业中)的共识,逐渐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行业语言。这些制瓷过程中的行业语言十分丰富,包含了原料、燃料、颜料、工艺、工具、器型、计量等方方面面,并且渗透到瓷器生产各行各业中。


工艺类


1、原料工艺类

  土坑:瓷石的采矿点。

  “试照子”:对瓷土进行测试,看其在窑火中的收缩率及耐温程度,是否符合制瓷的要求。“照子”即一小块经配制好的泥料。

  做土:即开白土矿。

  塘口:地表清净后所露出的采矿点。

  明矿:地表开采的矿区。

  暗矿:地下开采的矿洞。

  打地龙:在地下水平巷道中采石,俗称“打地龙”。采石方法有两种,或“石质原料则先用薪柴附石着火烧出裂痕,然后用铁凿凿下……”,或用打眼放炮法。

  打眠垄:是在山坡上开凿隧道采矿。


2、成型工艺类

  “三踩两响”:指琢器练泥,即用赤脚踩泥三次,用铁铲拍泥料两次,以排除泥中空气,使之融合并“熟透”。正所谓的“菊花芯,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

  “扯喇叭”:指圆器拉坯工艺。拉坯工将碗坯拉成喇叭状,故名。



“扯喇叭”


  “栽坯”:即将毛坯倾斜地栽在料板上。

  “拍死人头”:指印坯工拍打模利(即“死人头”)的工序,也是圆器内部的定型工序。

  “刹合坯”:即各种施釉工序。

  剐坯:指挖圈足。

  “土狗子”剐坯工的绰号。剐坯工是把坯底挖成圆洞状,如钻土的“土狗子” (一种昆虫),故名。

“螃蟹”:即拉坯工的绰号。拉坯工因长年盘膝在坯车干活,致使两腿膝关节变形,走起路来如螃蟹一样一摇一摆,故名。

“轿夫”:大器装坯工的绰号。大器装坯工常常两肩各扛着一块装有成坯的料板送入窑里,如抬轿一般,故名。

  打大槌指跟着窑房管事的徒工。

  混水:用含水量大的桃形毛笔将青花料水分成浓淡不一的颜色,这道工序俗称“混水”

  补水:指利坯后,坯面有灰尘或刀痕,用毛笔蘸水擦净、修平,此为“补水”工序。



补水


栽砖:把干净的青砖插入泥料中,待青砖吸干泥料中水分后再拔出来。

  蘸釉:即将已荡好内釉的圆器成坯,用蘸釉钩把它放在装满釉的木桶里浸一下,待坯体外部吸釉均匀后便拿起来。特指器物外部施釉方法。



蘸釉


  荡釉:即将釉浆倒入坯内,然后端起坯来荡几下,使器内全面吸釉均匀,再把剩余的釉浆从坯中倒出来。特指器物内部施釉方法。

  浇釉:即在釉盆上放一块木板,将坯体放在木板上,双手各执一碗,取釉浆自两个方面淋浇到坯面上。特指大件器物外部施釉方法。

  吹釉:即在竹筒上蒙上细纱布,蘸釉而吹,以气息作用使釉浆雾化,附着于坯体表面。后改革成用铁皮做的圆筒来吹釉。



吹釉


  量比子:即量尺寸。

  打箍:一般指打青花箍。

  “前三脚”:指打杂、做坯和印坯。即成型过程中前面三道工序。

  “后三脚”:指利坯、刹合坯、剐坯。即成型过程中最后三道工序。

  “地上三脚”:即装坯、挑担、管事。因这三个工种均在地上(坯房或坯房老板家中),故名。

  “地下六脚”:指打杂、做坯、印坯、利坯、刹合坯、剐坯工种。因其作业点多在低于驳墈的正间,故名。

  碍坯:即地下六脚的工作。

  掺饼:饼子(即垫饼)晾至半干后再修削。

  “县官坐堂”:印坯工因套坯时木巴掌把坯底打得“啪啪”响,自诩为“县官坐堂”。

  批肩:利坯工在底和肩之间轻轻拖一刀,以除净积尘,俗称“批肩”。

  促釉:右手舀半筒釉倒人已挖空的底足内,左手立即旋转,数转后,将釉倒出,再用水笔擦去足坝上的积釉。

  坝子:即器物圈足。


3、烧窑工艺类

  满窑:把装有或坯的匣钵按其不同的窑火要求,排列在不同的窑位上。

  溜火:初烧时慢火,使窑内火力平衡。

  紧火:加大火力,转入高温。

  闭火:瓷器已烧熟,停止投柴。

  “赶余堂”:即紧火。

  开窑:窑烧完并经冷却后,从窑里取出瓷器。

  挛窑:建窑和补窑。

  拖坯:调配全窑装坯数量,上坯房拖坯到窑里去烧。

  架表:用高三脚马架设每根匣顶上最高一层匣钵。

  收兜脚:开窑后,把最下一层匣钵(兜脚)收出来。

  打杂:负责挖黄土,准备烧窑材料等工作。

  挛匣:一般由窑户老板的亲戚担任,可吃饭拿钱不干活,工人戏称之为“黄马褂”。

  窑爽:火力不够,瓷未烧熟。

  地烧火:指点火后,慢慢加柴,使窑内处于慢火状态。

  窑黄:柴不干,瓷眙吸烟后面带黄色。

  扒火仓:即把火仓中的炭扒出来,以免塞住火门。

  灰手:烧窑时专门负责挑水和运水的工种。

  观音灶:即烟囱背底部。

  倒窑:指窑里倒了匣钵。

  射火:匣钵没盖好,火射到瓷眙上,在某处出现黄色。

  卖窑位:窑户老板收取搭坯户预交的某个窑位定金。

  点落:管事先生核实入窑小器匣数量,以便结算烧炼费。

  坐拦板:管事先生清点与登记每次出窑的大器匣钵数量。

  叫驳:即窑工交班。

  赶泥塘:靠烟囱烧炼的匣坯,如灰渣碗、二白釉之类。

  拉前:窑门至装12排匣柱位置,叫拉前,这里火力最猛,是烧好瓷器的地方。

  窑弄:即窑室。



窑弄


  窑岭:窑篷的最高处。

  看火眼:在窑岭中间部位,是用来看窑火温度的。

  腰眼:在窑岭腰部左右有一个眼,即腰眼,是用来看窑火的正斜。

  顶肩:满窑后上面匣钵比下面匣钵大(很危险)



匣钵


  大器匣:呈漏斗状,装烧时只能一匣一器。

  小器匣:呈圆桶状,可装一只坯,也可装数只坯。

  土匣:指未烧炼的匣钵。

  响匣:只烧过一次的匣钵。

  老匣:烧过三次以上的匣钵。


4、彩绘类

  边脚:指器物上口和底下的边饰图案,如回纹边。



边脚


  斗方:即“起堂子”,指另作画面的扁形、圆形或方形的空白地。

  耳箍:在器物的口、脚、腰处,以金水画环形线条。

  填地坯:即用红、黄、玻璃白等单色打底。

  刮口色口:即用金水涂边。

  磕印子:在白眙瓷上印上图案花纹以待填色。

  打料:即用笔蘸颜料。

  勾图:在彩瓷画面上,用浓墨勾出图样,用纸拍印下来,为今后作资料用。

  染色:使画面浓淡深浅不一。

  合色: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调配成一种颜色。

  填色:描线后在画面上填上各种颜料。



填色


  作图:即创作图案花纹。

  车箍:在口、底或腹部用颜色或金水车箍。

  勾印子:指勾勒框内填色。

  搭笔:用手指弹画笔,使画笔上的颜料流入笔尖便于作画。

  踩色:用干笔把颜色勾开,使颜色有阴阳光。

  顺桥扁:对有缺陷的瓷器绘上花朵或图案,加以盖住。

  校图:粉彩瓷用锅灰在印画好的框架上涂抹一层,起颜色不外流作用。

  骰子景:指用点或线所组成的图案。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博士后方李莉在讲到景德镇瓷业行业语言时说:“这是一种独特的词语,不仅是一种社会方言,而且具有文化语言的性质:它包含着技术经验,具有科学性;它还反映出民俗的观念,具有地方性;同时也是古代文化及科技信息的载体。”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