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的两大要点:格物致知(从体验、数据获得真相)、心外无物(找到对本体的用处)
例子:儿童认知的形成。婴儿没有空间、时间、自我的意识,所以母亲去门口一会,都会觉得是永远失去而哭个不停;照镜子后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才明白母亲是另一个人;看了照片录像才有了过去的时间意识;对语言对话和换位的掌握则标志着婴儿到儿童的成长、有了更大的交换能力。
格物致知:儒家八目说格物致知,朱熹解释为推究事物获得知识,王阳明重新解释为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今天可以理解为从对万物的体验或通过大数据方法获得真相、模型和有用的知识。
从婴儿逐渐形成对空间、时间、自我、语言、他人需求的认知,我们可以发现最初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不断的实际体验、并推翻之前的假设。比如照镜子之后孩子才推翻了母亲和自己是一个整体的错误假设、并建立了独立自我的新模型,再比如在多次对他人失败沟通未达成需求后,孩子逐渐会理解满足他人需求来实现交换的人际模型。
所以认知的过程就是假设建模、体验获得反馈数据、纠错重新建模,当然具有更高智慧度的成人还可以通过客观存在的或别人体验的大数据建模,甚至可以直接用别人已经建好的各种模型。只是用已经建立好的各种知识模型时候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陷阱,就是那些知识模型是否是通过符合科学、天道或当前时代的方法获取的、还是前人通过世俗观念或偏差体验建立的错误或过时的认知模型。从而导致在恪守和使用这些知识模型的时候对自己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也就是韩寒所谓的“听了一辈子道理,还没有过好这一生。”
心外无物:王阳明认为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外物对本体的用处,陆九渊认为读书学习要“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换马云的话说就是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可用的智慧。电影《后会无期》中贾樟柯的台词“小孩子说对错、大人只看利弊”也是在说对错、是非、好坏都是很可能没实际效用的社会固化观念认知模型,而利弊才是融入对自己作用的正确认知观。
把婴儿通过照镜子才认识自己的例子扩充一下,你可以把整个外部世界理解为一面你的镜子,你无非不断通过体验用这面巨大镜子照出自己在各方面更清晰的诉求和本质。而这个照镜子的过程就是认知,认知外部世界其实也就是认知自己。这就好比我们碰10次火才知道我们要用火什么功能,去10个城市才知道适合哪里,接触10个异性才知道喜欢怎样的人
,而猫也只会在尝试过10种食物后才发现自己最喜欢吃鱼,而不是狗世界疯传的肉骨头。你自己的本心看似在内,其实只有向外求才能获得,所谓的心外无物也可以理解为物中有心、本心就是对自己有用的外物映射集合,如此的把心和物联系起来的格物致知便是真正有效的认知了。
认知
心外本无理
一人一世界
格物为己用
看我量天地
2、“知”的意义在于为“行”服务:认知的三个层次(教条观念、多数派、少数派报告)
例子:结婚观的三层次认知。
教条观念:传统观念对婚姻相关的问题有很多习惯认知,其中很多早已是过时教条的观念、但并不一定被大家的认知能力立即发现。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谈朋友就是为了结婚”、“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男女关系就是耍流氓”、“第一次应该给老公”。
多数派报告:多数派一定是代表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关系,目前婚姻相关的大数据显示,50%以上的夫妻婚内出轨、25%的婚姻最终会离婚、25%的夫妻冷暴力或婚内没性生活,总结而言50%以上的多数婚姻不幸福,所以就很难无视社会多数派数据说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追求“中国式婚姻”是好的。相反一半以上夫妻出轨,也折射出了婚姻中多数派的无奈。
另外,30年前的成年未婚女性可能50%以上是处女,但是目前很可能70、80%不是处女,所以上一代家长教育的“传统的处女观、贞节观和婚姻性行为观”已经很难实际指导当前青年的多数派社会人际关系了,甚至可能因此适得其反创造了很多固守观念的心理畸形。
此外,目前1次爱情就结婚的比例非常低,同时年轻人爱情次数越来越多,并且非恋爱的社交性关系也越来越多,所以再用“谈朋友就是为了结婚”、“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男女关系就是耍流氓”的观念指导多数派的青年人,就会导致青年人反而没有与时俱进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思想观念引导的溃堤情况。
少数派报告:多数派的主流并不一定代表全体和某个个体,每个人需要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认知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虽然大多数时候可能是符合多数派报告的,但有时候也会产生少数派报告。好比8只狗喜欢吃肉骨头、也不能代表剩下的2只猫不可以喜欢吃鱼。
再比如,更包容的社会会理解10%同性恋的少数派报告,而不是如同在中国的同性恋被歧视、边缘化和必须还要去通过毫无意义的“形婚”来满足“中国式婚姻”的教条观念。
还有就是,婚姻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性格的人,比如人口占比只有9%的AB型,其双显性基因性格导致自身内在就像两个人,敏感度、冲突性、满意度要求、不适应度非常强,很难适应“中国式婚姻”。
总结:
*不能被当前多数派报告验证的传统观念就是教条、固化、无用、甚至有害的,这类观念即便再高大上、再根深蒂固、再多人认同都应该被立即摒弃。
*在如此快速变化的时代下,应该基于代表生产关系的各种多数派报告快速形成新的、与时俱进、有指导意义的观念去替代过时的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对个体和主体人群有参照价值的主流观念。
*少数派报告才是认知的最高层次,因为只有这种认知把本体的体验放入其中,做到了王阳明心外无理、为我所用的“知”为“行”服务的认知存在的本质意义。相反,不能为自身行为产生价值的认知屁都没有、根本不能称为认知,所谓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3、情理的正解:体验出真知(B重情、A重理、O重体验)
例子:借柜子。B女和O女是同事住一起,O女说:我的衣服没地方放,你有两个柜子,能放你大柜子么?B女想都没想,就觉得对方说的符合“情理”,于是忙接口说:那大柜子都给你放。过了几天B女就后悔了,后悔自己总是软弱、嘴快、迎合,还总被O女引导,加上衣服又不够放,就一直抱怨,但始终没搞明白那么符合“情理”的事、自己在哪做错了?
何谓情理:有些人归结为情感所至、或归结为通用道理,正解是体验出适合自己的情和理。
飞蛾扑火是任性的情:如B血型那样重感觉的人,总是一开始认为自己可以无私付出、对同事掏心掏肺、对朋友无私付出、对爱人彻底投入,最后当对方没有对应的对自己的时候也会受不了、最后生气、反击、奔溃,于是这样的情大起大幅、瞬间到100、维系不久又回到了0,最后情变成了恨,也没起到友好、互助、平衡的作用,这种情又有什么好标榜的。。
火不能碰是教条的理:如A血型那样重价值观的人,碰到任何事情永远坚守那些教条固化、不变通、缺乏实用价值的习惯道理。还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和正确、其实自己累的要死、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这些绝对的理效率极其低、成本极其高,还阻挡了自己去认知新的、实用的知识。如此不变通、如机器人一般的100分道理、最终一旦坚持过度、往往会物极必反、易碎易断,毫无道理真正需要的柔韧作用,这种理再站在多高的道义制高点也只是违反规律和人性的笑话和无知时代产物,但我们很多人还喜欢牢牢抓住。。
没有绝对的情和理:每个对象、每件事情的情和理都没有一个预设的绝对位置。不要轻易因为性格柔软而预设了情,并随性格而过度投入、付出、迎合、或软弱,最后又维系不了这样的情。也不要轻易因为性格固执而预设了理,并固守道理反而违背了本性、实用和天道这些真正的道理,同时弄得自己又累、又虚弱、又吃亏压抑痛苦。
我们为何爱用如此错误的情理:本质上是性格因素形成了认知偏差。性格软弱、敏感、不自信,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或是容易被表象的感觉诱惑,或是喜欢迎合外界、躲在中间得到安全感。于是在认知上,性格软弱重感觉的B型更重视表象的五色,一碰到情就投入、一碰到压力、气场强的情况就玻璃心;而性格同样软弱重价值观的A型更重视概念的名、一碰到道理就丧失自我。于是这两种性格都蒙蔽了对客观实用和本质的认知,于是成熟很慢。
要靠体验、积累出情、总结出理:需要通过体验去点滴积累出适合自己的情、同样通过大量体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理。体验的本质是不预判、不过于放大情感和价值观作用、不受无关因素影响,而是重视自身的直观感受、用处、以及积累性,这需要性格软弱的人内心要更强大,更不受各种表象细节和周围人看法影响。换言之,没有统一标准的爱、朋友、好人、快乐、对错、有用等等对感受标准化的概念、也没有可以依赖情感任意放大爱情、友情和事物好坏感受。好比,不同性格的猫和狗有各自的诉求、爱好和体验结论,猫喜欢鱼和车子下面,狗喜欢骨头和电线杆。
例子建议:真正的“情和理”。当O女向B女借柜子的时候,首先O女说的那句“我的衣服没地方放,你有两个柜子,能放你大柜子么?”,这句话从O女角度完全没错、是她认同的灵活的“情理”,但是不等于是符合B女的“情理”,B女教条去认同这句话符合情理,如同孔子的儒家观点和故事都是变通、辩证、灵活的,被后人也教条化使用了,所以名明代最牛的三不朽圣人王阳明要再次强调一切“情理”要从自己“心即是理”的、心的角度出发。
所以,B女应该先从自己角度理智思考三个情理的问题:
*在理方面:满足了,对方要放的“助人的理”,还有自己的是否够放的“自身需求的理”、以及自己和对方关系即要协调、又有多近的“分寸的理”?
*在情方面:自己如果满足了:都给对方放的“分享的情”,最后自己的“心态平衡的情”上是否能真正能接受总是单方面付出分享的情?
*最终做法:兼容自身体验到的“情和理”最后应该怎么做?
请注意,王阳明所谓的从自己“心”的角度的“理”、绝非指“自我的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而是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维护人际平衡、也是自身需要的情理”,但不要割裂、教条的把情理和自身需求分开,任何和自身需求分开的固化情理都不是真正的情理。
于是b女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在理方面:B女“又要兼容自身衣服不够放优先的理、也要兼容同事不够放的理”。
*在情方面:B女需要明白自己“最终会受不了单方面分享给对方的情、而起不平衡抱怨”
*最终做法:首先,其实没有一个固化的最终做法,因为针对不同人、不同事、自己感受到的情理也是变化的。而在这个情况下,最合适的是给对方一个小柜子、留一个大柜子,同时打招呼、不够还要征用的权利、就可以实现自身和彼此的平衡了,不用过度单方面友好、最后又自己受不了。假如换一个对自己特别好的、什么都给自己的、也很为自己着想的闺蜜,完全应该主动想到给对方一个大柜子、因为一方面对方不一定好意思用大的,可能为自己想主动用小的,另一方面自己给对自己好的朋友内心也会很平衡,因为“情和理”的本质就是为了实现“自身和人际的平衡”,而感情越深的人际、自然交换、友好、信任的深度越强,相反较浅的人际也是只有保持在一定、适当的分寸程度上才能长久平衡的。
心和理是要统一起来的:王阳明认为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朱熹那些和心不能统一的理有毛用。至于对心学唯心唯物的某些角度的判断之理,何尝不也是某个角度的心外之理么?我们日常只要关注心体验到的情理便可以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