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国家宝藏》我们有多年轻?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二十七件国宝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爸爸最新出品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洗版B站。


满屏弹幕都是被语文老师、历史老师、、美术老师、甚至化学老师安利来的观众(体育老师去哪了?~),还有“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为央视打call”、“为央视盖55个章”的花式表白。首期节目刚刚播出,节目组的微博粉丝就已经超过十万。


第一期节目虽然集齐了张国立、王凯、李晨、梁家辉等大牌明星出演,但真正的主角是我们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


从前我们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会觉得这些文物虽然看起来厉害,却不明所以,总觉得有距离感。而《国家宝藏》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国宝们前世今生的故事,让它们“活”了起来,与我们之间的鸿沟仿佛一下子消弭了。


看了节目才知道,原来乾隆是个农家乐审美的地主家傻儿子。


不但喜欢花哨的大俗之风。


还喜欢到处发弹幕,堪称弹幕狂魔。


↓他在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上又是题字又是盖章,比原作的篇幅还要长。↓


官方吐槽最要命,红红火火恍恍惚惚XD


虽然品位堪忧,但他打造的各种釉彩大瓶,还是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因为这尊被成为瓷母的瓷瓶,集历代技术之大成,并非由一种釉彩,而是由整整十七层釉彩烧制而成。


十七层釉彩,

六幅写实画,

六幅锦地画。

每一层的温度都不尽相同。


假设每层的釉彩烧制成功率是70%,那么各种釉彩大瓶的烧制成功率是70%的17次方,也就是0.2326%。


0.2326%把这个瓷器烧制出来的概率,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清朝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完成了。


如此巧夺天工的技艺,辉映海纳百川的王朝盛世,流传到今天为我们所见,我们是何其幸运?



与家喻户晓的题字狂魔乾隆相比,王希孟的名字显得陌生。


在演员们的演绎下,我们认识了《千里江山图》背后的这位天才画家,和他与“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之间的故事。


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奔跑的马蹄上,画上几只飞舞的蝴蝶来表现香味,得到宋徽宗赏识。他奇思妙想要求以青绿作山水画,受到很多争议,因为当时青绿多用于突显明艳奢华之姿,而非气势大开大合的山峦江河。


王希孟在画画过程中提出了各种无理要求,都得到了宋徽宗的纵容,最终完成了这幅长11.9米的巨型青绿山水画作。


黑墨勾山石,青绿施重彩。


这堪称是集北宋以来山水画大成之作。


不幸的是,王希孟在画完《千里江山图》后一两年就去世了。对于他的结局,张国立老师给出了另一种说法:画作完成后,宋徽宗记恨他提出各种无礼要求,赐他去死,王希孟要求最后看一眼画作,独自走入了画室。等人们再打开画室,发现他不见了,于是就传说他钻进了《千里江山图》。


我们愿意相信第二种结局,因为它足够浪漫。


节目组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历史故事演绎,为了展现《千里江山图》的伟大价值,他们特地邀请了美院老师,耗时两个月,用明矾、石青研磨而成的矿物石颜料来复制《千里江山图》。


原来《千里江山图》的颜料是用上等宝石和药材研磨而成。上等的药材都是用来画画的,中等的药材才是用来补身体的。


因而《千里江山图》的色彩会如此艳丽璀璨,千年而不褪色。

↑深山老林开采来的青金石、朱砂、赭石、雌黄、砗磲


更令人惊叹的是,《千里江山图》的复刻竟是由五幅图组成


第一层是打底的水墨粉本。


第二层是冷暖对比的赭石色。


第三层是珍贵的孔雀石制成的石绿


第四层再叠加绿色,丰富层次。


第五层才上青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甚至连渔夫身上的一点白色,都是由千年贝壳的化石研磨而成。

这还只是美院老师复刻的作品!


若非这样的揭秘,我们不会知道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竟是用最珍贵的宝石,三矾九染,一层一层画成。


咫尺千里,五色备焉。


细致入微,又气势恢宏。


感谢节目组的用心解读,让我们得以窥见其中一二真味。


虽然瓷母和《千里江山图》得到了所有观众的惊叹和喜爱,它但们并不是这集最受欢迎的国宝。


石鼓才是。


有文字的文物,比没有文字的文物更重要。


石鼓上镌刻的石鼓文(大篆)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有两千年历史,被成为“石刻之祖”。它承载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是国宝中的国宝。


命运颠沛流离,多次在战乱中遗失、掩埋,又被找回。


靖康之变,10面石鼓因鼓身被填注的黄金,而被金兵视为珍宝,尾随着被掠的徽钦二帝北迁。石鼓被运到燕京后,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并未发现其价值,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便将它们丢弃荒野。直到100多年后,掩埋在废墟之中的石鼓才被王檝重新找回。


1933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故宫工作人员的保护下,石鼓和一万三千多箱故宫文物一起南迁。


“故宫人经过反复商量,使用浸湿的高丽纸覆在石鼓面上,用棉花轻捺,使纸张接近石身,干了后就固定在那里,即把石皮上的字紧贴于鼓身上;然后每个石鼓包上两层棉被,棉被外又用麻打成辫子,缠紧棉被;再把石鼓放在厚木板做的大箱子中,箱内用稻草塞严实,箱外包上铁皮条。”


13,427箱故宫文物,从北平到南京,由南京“分流”到贵州、四川,,又重返南京,路途漫漫,战火纷飞,一箱不差。


故宫文物南迁历时16年,行程上万里,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国破山河在,国家灭亡,尚有复国之日;


可中华文化一断,永无补救之举。


故宫文物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正如张国立老师霸气的开场白所说:

“一看到这炫酷的开场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

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过去,我们对自己的国宝、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都了解得太少、太过浅薄。希望这个全民走进国宝的契机,能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开启一个新的气象。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