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是研究道学原理的重要图象之一。按道学的观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一切有形有质的东西(有极图)都来自于无形无象(无极图),当有极图被无极图化生的同时,“有”“无”相生,于是,代表着“玄”的太极图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很多解道者就直接把有极图省略掉,而直言“无极而太极”。
在太极图中的黑白部分,代表着阴阳(有无),及阴阳的相生相反、对立统一和其运动变化规律。太极这个实体是生生不息的,即宇宙无时不刻都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太极图的白色部分的黑点和黑色部分的白点,代表着宇宙万物在无限发展中的分化,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不是绝对的。而太极图中间的“S”线,则反映了万物的曲线波动性、螺旋升降性、阴阳执中性。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后,紧接着就马上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老子认为:“道”动而变成一个“一”,这个“一”就是无极图,也就是阳。阳动而阴随,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之两面”,于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在老子看来,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有无、正反的两面。“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道德经?第二章》)。这个规律,就是“道”,故“恒也”。但是,阴阳两极却都是活动的,互为转移、渗透、贯穿、变化的。当有极图和无极图化生,阴阳定位立序后,自然就产生变化更替和盈虚消长,这个变化的本身,就是“可道”。太极动而天旋地转,日月循环、寒暑更替,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交替之中。“茫茫天数自有玄机”,无极图和有极图的依阳交合的无穷变化之道,被老子归纳总结为“玄”——同谓之玄。
“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之道和阴阳之理,是上古社会华夏的智慧先哲们认识和掌握宇宙万物大自然生发规律的大纲要,是产生一切思想文化(数)和方法技术(术)的源泉。《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万变不离阴阳,而阴阳两仪作为太极图之中产生出来的互体,会以不同仪式、模式、图式、形式、客仪、事宜的涵义而存在。例如:
阴仪:静、黑、雌、柔、正、偶、刑、关、海、冷、散、无、死。
阳仪:动、白、雄、刚、奇、单、德、开、陆、热、集、有、生。
中国传统的阴阳精微《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其要一也。”无与有、众与寡、勇与怯、速与缓、劳与逸、静与哗、锐与钝、智与愚、治与乱、亲与离、仁与暴、易与险、明与暗、贫与富、精与粗、纯与杂、专与分、道与术、谋与略、柔与刚、开与闭、紧与张、进与退、入世与出世、知识与资本、权势与智慧、物质与精神……这些都是太极。这些太极虽然变化无穷,然而都可以“阴阳”(有极图或无极图)概而论之。
阴阳说不尽,说不尽阴阳。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第44回中,作者写到:“赤精子将老君太极图打散抖开,此图乃老君劈天开地,分清理浊,定水火风,包罗万象之宝。化了一座金桥,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这虽然是小说家的虚构想象,不过太极图却属于“包罗万象之宝”,因为天下万事万物,一切都在太极中。你看:易有太极,一有太极,太极本身有太极;天是太极,地是太极,天地本身是太极;家是太极,国是太极,宇宙本来是太极。世道人心也各呈现出太极:阴消阳长、阴奉阳违、阴阳怪气、阴盛阳衰、阴谋阳略,一切现象皆太极。利于水者害于火,利于彼者损于此,利于局部必害于整体,正因为老子看到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太极图的“可道”,他才会在摇头感慨的同时道出“天下皆之美之为美,斯不美矣;天下皆之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客观真实,不追求太极变易中的“善”和“美”,而独守不易之“真”。
太极图,阴阳演化图。阳中有阴,阳中之阴是真阴,阴中有阳,阴中之阳是真阳。事物的发展和演化都是由无到有,由小渐大,由弱转强,由一通万,由生而死的。无与有、小与大、弱与强、一到万、生到死,无不是太极的变化和变易。太极演化,五行则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一直循环无穷。比如:因为有了火的作用,木柴就可以得以燃烧,火烬而化做尘土,也就构成了土。矿产是从土地里生成和挖掘出来的,所以土可以生金。金属和矿石在极高的热度下,又将变成液体,水则是液体的总代表,一切植物和生物又必须依靠水而存活、生长。这是五行相生,相生即是太极图变化的“阳”性运动。但是,假如只有五行相生的阳性循环,那么这样一直演化和发展下去的必然后果,必定象滚雪球一样,大而无外。到这个时候,就可能产生爆炸和消亡,“有”到极端终归“无”。所以,太极图光有阳性循环还不行,还必须同时进行阴性循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一直制约无穷.
太极图,阴阳合抱图。阴阳循环,负阴抱阳,万事万物既因矛盾造成阴阳对立,又有统一促成异性相吸。正所谓“无阴不成阳,无阳难成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是最有灵性的,如果事物的作用相同就无法生育万物,圣人也是最英明的,他们也绝不会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殊途同归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因地制宜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共同原则。只要懂得这些原理,即使性质相悖的事物,也不会伤害到事物的根本。水与火本来互相不容,但善用水火的人把炊具放在水火间,用火煮水做饭,使水火各尽其用,这样还怕水火的互相伤害吗?在动物园中,饲养员发觉所养的羚羊健康状态一直不好,分析后发现原来这是“孤阴少阳”,生活太安逸了缺少竞争和锻炼所致。于是,饲养员就在羚羊生活的区域,放入了它的对立克制者——狮子。狮子看见羚羊,就被激发起欲望而要去抓羚羊,而羚羊为了生存,不得不奋起逃跑以逃避狮子的追捕。在这种太极对立与制约的状态下,羚羊的健康居然也慢慢恢复了。
太极图,阴阳循环图。天之道,利而不害;太极之道,循环往复。天下世事,如潮之起伏,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成一时、败一时;得一时、失一时;兴一时、衰一时,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人生悲喜剧。作为体道者,必须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和心态,审时度势,知阳守阴,穷极达变。如此,则可以转祸为福、危中见机、否极泰来。
太极图的自然规律告诉我们,阴阳是转化变易的,一切现象界的事物都是不长久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而,阴阳变化是多端的,根据中国数术学泰斗陈维辉先生在《中国数术学纲要》中的记载,太极图的阴阳变化主要还体现有“阴差阳错”、“阴腐阳焦”、“阴刑阳德”、“阴阳互根”、“阴消阳息”、“扶阳抑阴”、“阴降阳生”、“阴争阳扰”、“阴厌阳修”、“阴和阳和”这十大规律。
谈到太极图和阴阳学说,我们不能不谈到阴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邹衍。邹衍是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有名的学者,他知识丰富,“尽言天事”,时称“谈天衍”,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于稷下诸子之首,称“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作为战国时期的大红人,邹衍他在历游魏、燕、赵等国时,受到各诸侯尊礼:在魏国时,魏惠王亲自列队到城外迎接他,奉为上宾;在赵国,名誉中原的平原君在他面前侧着身子让路,并且用自己的衣袖替他拂拭坐席上的灰尘;在燕国,燕昭王竟然亲自拿扫帚为其打扫道路,对邹衍行弟子礼并尊其为师父。从上可知,邹衍的学术地位之高可见一斑,王公大人一见到他,就“惧然顾化”,孔子孟子与之相较,更是望尘莫及。史载:“ 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邹衍的学术主要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后来他的这些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了“黄老道学”体系。
关于太极图的阴阳思想,在诸子百家中,作为纵横家祖师的鬼谷子,曾经花费了大力气进行研究和阐述。鬼谷子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之。”他在《捭阖章》又说,“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由此而言,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背、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那么,什么是阴阳的内容呢?鬼谷子认为,“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誉、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无利、失意、有害、刑戳、诛罚,为阴,曰:终。”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归纳分类。他还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终还始,阴极反阳。”鬼谷子把一切事物的太极属性叫住“隙”(矛盾),矛盾开始极其微小,然后逐渐分裂,对立,扩大。当矛盾开始的时候,必有征兆,最好在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行动或对策,这个行动和对策,鬼谷子把它叫住“抵”。他说:“隙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隙之理也!”“五帝之政,抵而塞之;,抵而得之。”其言深刻而又露骨。
用兵之道,“莫测如阴阳,难知如鬼神”,更需要把握太极图变易的法则,“以正合,以奇胜”。 正:表示正大光明。往往以常人不具备之宽宏大度,大智若愚、或韬光养晦来对待对手,在于征服人心。奇:表示变幻莫测。或使对手狐疑不定、进退维谷;或使对手判断失误、误入歧途,在于搅乱人心。正合奇胜的谋胜原则,本身就是一个太极图。孙子兵法还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说明了太极的变动不居性。“无常势”是说“阳势”和“阴势”的变化,“无常形”是说“无形”和“有形”的变化。所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能与不能,用与不用,远与近,近与远,真与假,假与真……孰隐孰现;孰抑孰张,无常式,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商业经营中,经营与管理,文化与制度,战略与细节,决策和实施,生产与销售,卖方与买方,道德与利润,竞争与合作,仁义管理与兵法管理,国际化与本土化,海龟与土鳖,多元化与专业化,蓝海与红海,亏损与收益,开张与破产,……凡此种种新奇概念,莫不是太极图的阴阳化生,与其听任诸多学者各执一端的偏词,信服其鼓吹的管理之道有多“高妙”,不如总揽全局,全面发展。
人生无常,世变无常。是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太极图的阴阳规律告诉我们,阳尽阴生,阴尽阳生,形极必变,理穷必变,物极必反。一切事物都在变易中走向它的反面。不信你看:朱元璋贱极而贵,由贫贱的小和尚,摇身一变而贵为大明太祖皇帝;石崇富极而衰,虽富比天下,到最后身命难保。满清王朝历史上的第一宠臣和珅,他的一生起伏,就是一个“阴极而阳,阳极而阴”的太极图。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宝,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他的出身很普通,只是一个没落的清朝贵族子弟,《清史稿》等书载称,和珅“少贫无籍”。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的和珅,幼时只得带着弟弟寄人篱下,每天看着继母的白眼生活,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不过,也正是这些苦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促成了他远大志向的树立。
和珅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到了20岁时,又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七年,22岁的和珅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并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乾隆四十年,和珅时来运转,皇帝在检阅侍卫时发现了他,不久便升任御前侍卫和副都统。这只是他一连串好运的开端,由于和珅是个非常伶俐的人,乾隆帝要办什么事,他件件都办得十分称心;乾隆帝爱听好话,和珅就尽拣顺耳的说。日子一久,乾隆帝把和珅当作亲信,和珅也步步高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接连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步军统领,兼北京崇文门税务监督。也就是说,他一人兼管财政、京城军事防卫,并担任实际上的宰相。后来,乾隆帝还把他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君臣两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富贵至极的人生中,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权力,千方百计搜刮财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他的脾气,也都尽量搜刮珍贵的珠宝去讨好和珅。
乾隆退居幕后后,和珅不但不知退避和节制,反而专权更甚,嘉庆帝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乾隆)驾崩。次日,嘉庆马上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把和珅逮捕入狱,并且派官员查抄和珅的家产。和珅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大家大吃一惊。长长的一张抄家清单里,记载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希奇古董,多得数都数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后来听说,那查抄出来的大批财宝,都让嘉庆派人运到宫里去了。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天道无亲,大道无情。和珅的“太极”人生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皆平衡,凡事不可走极端。因为,道家的老子早就开示过我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极图,阴阳合抱图。阴阳循环,负阴抱阳,万事万物既因矛盾造成阴阳对立,又有统一促成异性相吸。正所谓“无阴不成阳,无阳难成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是最有灵性的,如果事物的作用相同就无法生育万物,圣人也是最英明的,他们也绝不会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殊途同归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因地制宜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共同原则。只要懂得这些原理,即使性质相悖的事物,也不会伤害到事物的根本。水与火本来互相不容,但善用水火的人把炊具放在水火间,用火煮水做饭,使水火各尽其用,这样还怕水火的互相伤害吗?在动物园中,饲养员发觉所养的羚羊健康状态一直不好,分析后发现原来这是“孤阴少阳”,生活太安逸了缺少竞争和锻炼所致。于是,饲养员就在羚羊生活的区域,放入了它的对立克制者——狮子。狮子看见羚羊,就被激发起欲望而要去抓羚羊,而羚羊为了生存,不得不奋起逃跑以逃避狮子的追捕。在这种太极对立与制约的状态下,羚羊的健康居然也慢慢恢复了。
太极图,阴阳循环图。天之道,利而不害;太极之道,循环往复。天下世事,如潮之起伏,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成一时、败一时;得一时、失一时;兴一时、衰一时,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人生悲喜剧。作为体道者,必须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和心态,审时度势,知阳守阴,穷极达变。如此,则可以转祸为福、危中见机、否极泰来。
太极图的自然规律告诉我们,阴阳是转化变易的,一切现象界的事物都是不长久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而,阴阳变化是多端的,根据中国数术学泰斗陈维辉先生在《中国数术学纲要》中的记载,太极图的阴阳变化主要还体现有“阴差阳错”、“阴腐阳焦”、“阴刑阳德”、“阴阳互根”、“阴消阳息”、“扶阳抑阴”、“阴降阳生”、“阴争阳扰”、“阴厌阳修”、“阴和阳和”这十大规律。
谈到太极图和阴阳学说,我们不能不谈到阴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邹衍。邹衍是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有名的学者,他知识丰富,“尽言天事”,时称“谈天衍”,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于稷下诸子之首,称“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作为战国时期的大红人,邹衍他在历游魏、燕、赵等国时,受到各诸侯尊礼:在魏国时,魏惠王亲自列队到城外迎接他,奉为上宾;在赵国,名誉中原的平原君在他面前侧着身子让路,并且用自己的衣袖替他拂拭坐席上的灰尘;在燕国,燕昭王竟然亲自拿扫帚为其打扫道路,对邹衍行弟子礼并尊其为师父。从上可知,邹衍的学术地位之高可见一斑,王公大人一见到他,就“惧然顾化”,孔子孟子与之相较,更是望尘莫及。史载:“ 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邹衍的学术主要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后来他的这些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了“黄老道学”体系。
关于太极图的阴阳思想,在诸子百家中,作为纵横家祖师的鬼谷子,曾经花费了大力气进行研究和阐述。鬼谷子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之。”他在《捭阖章》又说,“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由此而言,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背、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那么,什么是阴阳的内容呢?鬼谷子认为,“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誉、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无利、失意、有害、刑戳、诛罚,为阴,曰:终。”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归纳分类。他还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终还始,阴极反阳。”鬼谷子把一切事物的太极属性叫住“隙”(矛盾),矛盾开始极其微小,然后逐渐分裂,对立,扩大。当矛盾开始的时候,必有征兆,最好在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行动或对策,这个行动和对策,鬼谷子把它叫住“抵”。他说:“隙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隙之理也!”“五帝之政,抵而塞之;,抵而得之。”其言深刻而又露骨。
用兵之道,“莫测如阴阳,难知如鬼神”,更需要把握太极图变易的法则,“以正合,以奇胜”。 正:表示正大光明。往往以常人不具备之宽宏大度,大智若愚、或韬光养晦来对待对手,在于征服人心。奇:表示变幻莫测。或使对手狐疑不定、进退维谷;或使对手判断失误、误入歧途,在于搅乱人心。正合奇胜的谋胜原则,本身就是一个太极图。孙子兵法还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说明了太极的变动不居性。“无常势”是说“阳势”和“阴势”的变化,“无常形”是说“无形”和“有形”的变化。所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能与不能,用与不用,远与近,近与远,真与假,假与真……孰隐孰现;孰抑孰张,无常式,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商业经营中,经营与管理,文化与制度,战略与细节,决策和实施,生产与销售,卖方与买方,道德与利润,竞争与合作,仁义管理与兵法管理,国际化与本土化,海龟与土鳖,多元化与专业化,蓝海与红海,亏损与收益,开张与破产,……凡此种种新奇概念,莫不是太极图的阴阳化生,与其听任诸多学者各执一端的偏词,信服其鼓吹的管理之道有多“高妙”,不如总揽全局,全面发展。
人生无常,世变无常。是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太极图的阴阳规律告诉我们,阳尽阴生,阴尽阳生,形极必变,理穷必变,物极必反。一切事物都在变易中走向它的反面。不信你看:朱元璋贱极而贵,由贫贱的小和尚,摇身一变而贵为大明太祖皇帝;石崇富极而衰,虽富比天下,到最后身命难保。满清王朝历史上的第一宠臣和珅,他的一生起伏,就是一个“阴极而阳,阳极而阴”的太极图。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宝,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他的出身很普通,只是一个没落的清朝贵族子弟,《清史稿》等书载称,和珅“少贫无籍”。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的和珅,幼时只得带着弟弟寄人篱下,每天看着继母的白眼生活,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不过,也正是这些苦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促成了他远大志向的树立。
和珅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到了20岁时,又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七年,22岁的和珅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并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乾隆四十年,和珅时来运转,皇帝在检阅侍卫时发现了他,不久便升任御前侍卫和副都统。这只是他一连串好运的开端,由于和珅是个非常伶俐的人,乾隆帝要办什么事,他件件都办得十分称心;乾隆帝爱听好话,和珅就尽拣顺耳的说。日子一久,乾隆帝把和珅当作亲信,和珅也步步高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接连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步军统领,兼北京崇文门税务监督。也就是说,他一人兼管财政、京城军事防卫,并担任实际上的宰相。后来,乾隆帝还把他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君臣两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富贵至极的人生中,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权力,千方百计搜刮财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他的脾气,也都尽量搜刮珍贵的珠宝去讨好和珅。
乾隆退居幕后后,和珅不但不知退避和节制,反而专权更甚,嘉庆帝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乾隆)驾崩。次日,嘉庆马上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把和珅逮捕入狱,并且派官员查抄和珅的家产。和珅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大家大吃一惊。长长的一张抄家清单里,记载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希奇古董,多得数都数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后来听说,那查抄出来的大批财宝,都让嘉庆派人运到宫里去了。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天道无亲,大道无情。和珅的“太极”人生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皆平衡,凡事不可走极端。因为,道家的老子早就开示过我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太极图,阴阳合抱图。阴阳循环,负阴抱阳,万事万物既因矛盾造成阴阳对立,又有统一促成异性相吸。正所谓“无阴不成阳,无阳难成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天地是最有灵性的,如果事物的作用相同就无法生育万物,圣人也是最英明的,他们也绝不会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治理天下。所以,殊途同归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因地制宜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共同原则。只要懂得这些原理,即使性质相悖的事物,也不会伤害到事物的根本。水与火本来互相不容,但善用水火的人把炊具放在水火间,用火煮水做饭,使水火各尽其用,这样还怕水火的互相伤害吗?在动物园中,饲养员发觉所养的羚羊健康状态一直不好,分析后发现原来这是“孤阴少阳”,生活太安逸了缺少竞争和锻炼所致。于是,饲养员就在羚羊生活的区域,放入了它的对立克制者——狮子。狮子看见羚羊,就被激发起欲望而要去抓羚羊,而羚羊为了生存,不得不奋起逃跑以逃避狮子的追捕。在这种太极对立与制约的状态下,羚羊的健康居然也慢慢恢复了。
太极图,阴阳循环图。天之道,利而不害;太极之道,循环往复。天下世事,如潮之起伏,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成一时、败一时;得一时、失一时;兴一时、衰一时,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人生悲喜剧。作为体道者,必须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和心态,审时度势,知阳守阴,穷极达变。如此,则可以转祸为福、危中见机、否极泰来。
太极图的自然规律告诉我们,阴阳是转化变易的,一切现象界的事物都是不长久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而,阴阳变化是多端的,根据中国数术学泰斗陈维辉先生在《中国数术学纲要》中的记载,太极图的阴阳变化主要还体现有“阴差阳错”、“阴腐阳焦”、“阴刑阳德”、“阴阳互根”、“阴消阳息”、“扶阳抑阴”、“阴降阳生”、“阴争阳扰”、“阴厌阳修”、“阴和阳和”这十大规律。
谈到太极图和阴阳学说,我们不能不谈到阴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邹衍。邹衍是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有名的学者,他知识丰富,“尽言天事”,时称“谈天衍”,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于稷下诸子之首,称“驺衍之术,迂大而宏辨”。作为战国时期的大红人,邹衍他在历游魏、燕、赵等国时,受到各诸侯尊礼:在魏国时,魏惠王亲自列队到城外迎接他,奉为上宾;在赵国,名誉中原的平原君在他面前侧着身子让路,并且用自己的衣袖替他拂拭坐席上的灰尘;在燕国,燕昭王竟然亲自拿扫帚为其打扫道路,对邹衍行弟子礼并尊其为师父。从上可知,邹衍的学术地位之高可见一斑,王公大人一见到他,就“惧然顾化”,孔子孟子与之相较,更是望尘莫及。史载:“ 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邹衍的学术主要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后来他的这些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了“黄老道学”体系。
关于太极图的阴阳思想,在诸子百家中,作为纵横家祖师的鬼谷子,曾经花费了大力气进行研究和阐述。鬼谷子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之。”他在《捭阖章》又说,“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由此而言,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背、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那么,什么是阴阳的内容呢?鬼谷子认为,“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誉、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无利、失意、有害、刑戳、诛罚,为阴,曰:终。”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归纳分类。他还阐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终还始,阴极反阳。”鬼谷子把一切事物的太极属性叫住“隙”(矛盾),矛盾开始极其微小,然后逐渐分裂,对立,扩大。当矛盾开始的时候,必有征兆,最好在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行动或对策,这个行动和对策,鬼谷子把它叫住“抵”。他说:“隙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隙之理也!”“五帝之政,抵而塞之;,抵而得之。”其言深刻而又露骨。
用兵之道,“莫测如阴阳,难知如鬼神”,更需要把握太极图变易的法则,“以正合,以奇胜”。 正:表示正大光明。往往以常人不具备之宽宏大度,大智若愚、或韬光养晦来对待对手,在于征服人心。奇:表示变幻莫测。或使对手狐疑不定、进退维谷;或使对手判断失误、误入歧途,在于搅乱人心。正合奇胜的谋胜原则,本身就是一个太极图。孙子兵法还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说明了太极的变动不居性。“无常势”是说“阳势”和“阴势”的变化,“无常形”是说“无形”和“有形”的变化。所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能与不能,用与不用,远与近,近与远,真与假,假与真……孰隐孰现;孰抑孰张,无常式,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商业经营中,经营与管理,文化与制度,战略与细节,决策和实施,生产与销售,卖方与买方,道德与利润,竞争与合作,仁义管理与兵法管理,国际化与本土化,海龟与土鳖,多元化与专业化,蓝海与红海,亏损与收益,开张与破产,……凡此种种新奇概念,莫不是太极图的阴阳化生,与其听任诸多学者各执一端的偏词,信服其鼓吹的管理之道有多“高妙”,不如总揽全局,全面发展。
人生无常,世变无常。是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太极图的阴阳规律告诉我们,阳尽阴生,阴尽阳生,形极必变,理穷必变,物极必反。一切事物都在变易中走向它的反面。不信你看:朱元璋贱极而贵,由贫贱的小和尚,摇身一变而贵为大明太祖皇帝;石崇富极而衰,虽富比天下,到最后身命难保。满清王朝历史上的第一宠臣和珅,他的一生起伏,就是一个“阴极而阳,阳极而阴”的太极图。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善宝,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他的出身很普通,只是一个没落的清朝贵族子弟,《清史稿》等书载称,和珅“少贫无籍”。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的和珅,幼时只得带着弟弟寄人篱下,每天看着继母的白眼生活,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不过,也正是这些苦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促成了他远大志向的树立。
和珅十多岁后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闻诗达礼”。到了20岁时,又袭了高祖父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七年,22岁的和珅当上了官阶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并随即充任粘杆处侍卫。乾隆四十年,和珅时来运转,皇帝在检阅侍卫时发现了他,不久便升任御前侍卫和副都统。这只是他一连串好运的开端,由于和珅是个非常伶俐的人,乾隆帝要办什么事,他件件都办得十分称心;乾隆帝爱听好话,和珅就尽拣顺耳的说。日子一久,乾隆帝把和珅当作亲信,和珅也步步高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接连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步军统领,兼北京崇文门税务监督。也就是说,他一人兼管财政、京城军事防卫,并担任实际上的宰相。后来,乾隆帝还把他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君臣两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富贵至极的人生中,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权力,千方百计搜刮财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他的脾气,也都尽量搜刮珍贵的珠宝去讨好和珅。
乾隆退居幕后后,和珅不但不知退避和节制,反而专权更甚,嘉庆帝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乾隆)驾崩。次日,嘉庆马上下了一道突兀的圣旨,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把和珅逮捕入狱,并且派官员查抄和珅的家产。和珅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大家大吃一惊。长长的一张抄家清单里,记载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希奇古董,多得数都数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后来听说,那查抄出来的大批财宝,都让嘉庆派人运到宫里去了。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天道无亲,大道无情。和珅的“太极”人生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皆平衡,凡事不可走极端。因为,道家的老子早就开示过我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以上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我们尊重原创,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创作与分享!共同推动传统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