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市工业经济如何实现逆势而上
本报首席记者 杨军
编前话
2016年5月23日,,再次为龙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把握好“三篇大文章”战略目标,抓住“五头五尾”。在此引领下,龙江大地迅速掀起了贯彻落实的热潮,“老字号”在改造升级中不断更新迭代,“原字号”在深度开发中不断拓展延伸,“新字号”在培育壮大中不断突出涌现。
正在转型发展陷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之时,双鸭山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找准了发展定位——坚持把全面振兴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驱动放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放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激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聚焦“四大产业区”建设精准发力,持续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市紧紧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牢牢抓住城市脱困转型发展不动摇,聚焦经济建设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创新驱动为依托,以加快发展动能转换为突破,举全市之力转方式调结构,走出了一路逆势上扬的优美曲线,构建出了多点多极支撑、持续给力加力的转型发展新态势。
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市委始终坚持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并提出经济可以滑坡,但信心决不能滑坡的坚定思想。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助推发展的主力军。为遏制全市工业经济逐步下滑态势,遵循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重要思想方法,我市在深入研究如何做好“三篇大文章”谋篇布局的基础上,将政府支持、工作推动和企业努力有机结合,将存量升级和增量扩大相统一,坚持市场导向性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优势,完善政策引领扶持,突出科技人才支撑,全力推动工业经济企稳向好、止跌回升。
据悉,截至今年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6亿元,同比增长2.6%,一举结束了4年以来一直负增长的被动局面。
摸家底、找问题——挖掘潜力
无论是改造升级“老字号”,还是深度开发“原字号”,都要对自身“家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统计。
全市工业领域中哪些属于“老字号”企业?哪些属于“原字号”企业?“原字号”和“老字号”企业数量总共有多少?目前的市场份额如何?有哪些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只有摸清了这些底数,发现了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和精准施策。
今年上半年,按照全省关于“老字号”“原字号”企业认定标准,结合全市规上工业现状,将煤炭开采、铁矿开采和农副食品加工等企业界定为“原字号”企业,共梳理出“原字号”企业61户,占规上工业企业的48%。其中,煤炭开采企业10户,铁矿开采企业2户,农副食品加工企业49户。
将2005年及以前成立的企业界定为“老字号”企业,共梳理出“老字号”企业32户,占规上工业企业的25.2%。其中,煤炭企业9户,电力企业4户,冶金企业2户,农副食品加工企业12户,煤化工企业1户,建材企业3户、装备企业1户。
在这些“原字号”“老字号”企业中,大都面临着扩大再生产难、甚至生存难的问题。 因受去产能政策影响,贷款受限、融资难、资金严重不足问题困扰着煤炭、钢铁企业;因多为初加工型企业,受原材料市场和运距成本影响很大,大豆、水稻加工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科学的分析,掌握了全市规上工业的现状和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据此梳理出了改造升级、深度开发的方向和路径,为加强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盘活存量。通过开展“钢铁严冬建龙在行动”活动,帮助建龙解决续贷过桥基金1.5亿元,签约“直供电”交易电量11亿度,年节约用电成本7095万元。先后盘活启动了集贤金谷特优食用酒精、友谊麦芽厂等停产半停产企业22户。
瞄市场、扬优势——释放动力
产业链如何延长?“老字号”如何改造升级?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和分析,我市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严格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发展优势产业和化解过剩产能,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工业企业蝶变。
全市占“原字号”“老字号”比重最大的煤炭、钢铁、建材等支柱性产业,国家均列入过剩产能行业,限产、去库存、融资难的压力倒逼每一户企业转型升级。为此,政府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一方面促进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针对煤炭行业,坚持以推进实施整治整合规划为突破口,引导煤矿实施兼并重组,引导具备条件矿井尽快完成升级改造,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退出,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同时,以“煤头电尾”为抓手,全力推进神华国能宝清煤电化项目、双矿1×35万千瓦低热值煤热电项目、宝清电厂二期扩建(新建2×100万千瓦)项目、建龙干熄焦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以“煤头化尾”为抓手,加快推进龙煤天泰10万吨芳烃项目、华本20万吨费托合成油项目、神华20万吨腐殖酸褐煤蜡项目、三聚华本5万吨LNG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加快把全市建设成现代煤化工基地。
这种依托煤、不唯煤、延伸煤的发展思路,变劣势为优势,化资源为价值,有效促进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
扶龙头、强“骨架”——激发活力
做好“三篇大文章”,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我市通过不断搭建完善配套的政策“骨架”,从而使企业和市场主体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通过深入调查,全市非公经济占传统产业比重很大,重点分布在煤炭、钢铁、建材、农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传统产业,除钢铁等重点企业外,多数小企业过度依靠低价竞争,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原字号、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特色不突出,受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影响大,结构性风险大。
要破解“老字号”“原字号”的问题,就要重点解决这些占传统产业绝大比重的非公企业的发展问题。
为此,全市印发并实施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市场准入、金融财税、开拓市场等方面,重点扶持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发展壮大;
引导企业紧跟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和市场变化,突出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增强为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能力,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
鼓励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控,对标挖潜,开源节流,促使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
通过这些举措,鼓励非公企业积极参与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使非公企业成为做好“三篇大文章”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水泥、建龙钢铁等企业完成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得到加强;中创机械、中顺农业等14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
抓培育、优服务——凝聚合力
新增长领域的培育和挖掘,是“新字号”成长壮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全市上下不断解放思想,紧紧抓住科技、人才支撑优势,破除制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在强化企业培育方面,结合全市工业企业现状,制定并实施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促进全市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停产企业盘活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帮扶现有规模以上困难企业“保一批”,推动工业项目投产达产“增一批”,培育中小企业发展“长一批”,支持新近退规企业“返一批”,筛查疑似漏统工业企业“补一批”,梳理非工业领域工业产能“调一批”等“六个一批”举措。
经过严格筛选,重点选择了“临规”企业加强培育,挖掘出石墨和信息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对梳理出的26户“临规”企业进行了重点支持和帮扶。通过大力培育和帮扶,共引导14户民营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新增小微企业651户。
在新增长领域挖掘方面,已启动实施了《双鸭山市石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获得的两处石墨矿探矿权已进入勘查阶段。同时,与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聘请哈工大教授担任专家顾问,为全市开发利用石墨等矿产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信息服务产业建设全面铺开,编制完成了《双鸭山智慧城市项目规划建议》,待专家可研论证后,智慧城市即将启动建设。
在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上,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十几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省农科院和51家企业发起的黑龙江省白瓜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宝清县成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建设了黑龙双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工大派出博士后围绕黑龙双锅在能源、原材料、机械、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为企业提产降耗做出了重大贡献。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市正乘着十九大的东风,保持定力扬帆破浪,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全力打造新增长极,为加快建设活力幸福秀美文明双鸭山集聚新动能、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