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剧照扮演者 王卫国
游戏画像
卢俊义身高2米,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绰号"玉麒麟"。
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
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有妻子贾氏、管家李固、仆人燕青。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赚上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卢俊义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后,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
在《说岳全传》中,卢俊义是周侗的徒弟。
周侗是何人?
这人不得了!
不但不得了,徒弟更是不得了,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下面八卦一下此人。
周侗剧照扮演者于荣光
周侗(正史记周同,约1040-1119年)字光祖,华州潼关人,人称"陕西大侠铁金刀周侗"。北宋末年之武术大师,以善于箭术闻名。南宋名将岳飞之师。少年习武相传为三国姜维的传人,后拜少林派武师谭正芳为师,得少林武术真传,且文武全才。
因为主张抗辽抗金,周侗在政治上不得意,因此专心武学,确立了官派正规武术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枪戳脚,发展出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棍法等。他悉心传授武功,在御拳馆期间正式收徒二人,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豹子头林冲,卢俊义广有田产,不作官,林冲担任宋军中的八十万禁军中的一个教头。第三个徒弟是曾头市的史文恭(史文恭绰号铁枪,自号"北地枪王"),最后收的闭门徒弟就是岳飞岳鹏举。
相传还有一个不记名徒弟
武松
武松打虎后,县令孙国卿为了巴结权贵,派武松送虎骨膏到京师给高官,武松滞留京师,结识周侗。周侗认为武松力大,但是拳术上缺少修为,因此加以指点,可惜二人交往时间太短,仅两个月武松就拜别周侗回乡,此后再未得相见。武松在拳术武术上的不足,在此后多次暴露,比如斗杀西门庆,拳打蒋门神,都曾经吃过亏。但是他跟随周侗入御拳馆游历,大长见识,因此西门庆在狮子楼摆出金猫捕鼠的凶险步子,武松虽然不知破法,却识得厉害。同时,周侗传授武松的鸳鸯腿,也是武松的杀手锏。这一手奇特的武功被武松传授给了好友金眼彪施恩,也成了施恩的看家功夫。
枪法,箭术,腿法,刀法
周侗此人,若在奇幻小说之中,冠以武神也不为过。
回到正题
从水浒中了解一下卢俊义
被诓上山
宋江仰慕卢俊义出身富豪,江湖名声远扬,又是位好汉且武艺高强,为壮大梁山声势,想要将他请上梁山。便派军师吴用与李逵假装算命先生与哑道童混入卢府为其算命。吴用在卢俊义府上设计让卢俊义自己写下一首藏头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卢俊义带着李固等人前往泰安州经商以逃避灾祸,在路上高举大旗向梁山泊发起挑战,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遭遇埋伏,先后与李逵、鲁智深、武松、刘唐、穆弘等大战。卢俊义寡不敌众,在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上梁山。卢俊义不愿意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吴用与梁山众兄弟表面上假意挽留,事实上却是在不断拖延时日,软禁了卢俊义两个多月,让别人认为他已经落草为寇。宋江与吴用放卢俊义管家李固先回大名府,对他说卢俊义已在山泊上坐了第二把交椅,并秘密向其解释卢俊义家中反诗的寓意,让李固去大名府告发卢俊义落草为寇的事情。由于卢俊义对落草为寇一事坚决不从,且不断要求下山,宋江等人才放其下山。
身陷囹圄
卢俊义在城中遇到已沦为乞丐的燕青,燕青告知他李固与贾氏通奸并霸占了家产,将燕青逐出家门。卢俊义并不相信,独自回家准备一探究竟。卢俊义回到家中之时,卢俊义妻子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而李固更是诬陷卢俊义“勾结叛匪,准备里应外合攻打大名府”,告到大名府梁中书那里。。卢俊义被捕之后屈打成招,被打入死牢。
李固买通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让他们在牢里杀掉卢俊义,但他们佩服卢俊义为人,并没这么做。柴进也登门拜访蔡福、蔡庆给予重金要求营救员外,蔡福、蔡庆用柴进给予的钱财上下打通关节,使得卢俊义得以免除死罪而改判刺配,但李固买通差役董超、薛霸让他们在刺配路上杀死卢俊义,幸亏燕青放冷箭将董超、薛霸二人射死,将卢俊义救下。但卢俊义不幸又被后来赶上的官军抓走,因为杀死公差而被重新定了死罪。
逼上梁山
卢俊义再次被抓的时候,恰逢梁山好汉杨雄,石秀下山打探消息,路上遇到燕青,便与燕青回到梁山报信,而石秀则直接进入大名府城中打探消息。在得知卢俊义即将被斩的消息之后,石秀只身一人去劫法场,但也被官兵抓走。宋江得到杨雄、燕青等人报信后,便率兵三次攻打大名府。其中,二打大名府过程中降服了索超。
征战过程中宋江得了疽疮之后,吴用代替宋江在元宵佳节时出军三打大名府,秘密派遣“鼓上蚤”时迁火烧翠云楼,其他众兄弟埋伏于城中,城里城外里应外合,攻破大名府救出了卢俊义。
卢俊义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便上梁山落草。他上梁山之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成为了总督兵马第一副元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大旗。
活捉史文恭
晁盖攻打曾头市时被曾家五虎的师父史文恭毒箭所伤,不治而死。史文恭射死晁盖,刺伤秦明,使梁山其他好汉大吃一惊,共同商议为晁盖报仇。卢俊义在率兵攻打曾头市的时侯,因极速活捉史文恭而震撼群雄,在江湖上一战扬名。
南征北战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随宋江一起南征北战,参加了数次大型战役。两破童贯时,卢俊义活捉童贯手下大将酆美。紧接着进行了四大征,即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
征辽之战中,卢俊义大显神威,独自跃马挺枪与大辽四员猛将酣战一个时辰,最后战胜耶律宗霖,吓跑耶律宗雷、耶律宗电和耶律宗云。紧接着,卢俊义又将一伙约有一千多人的辽兵杀得四散奔逃。此战在整部《水浒传》中独一无二,这是卢俊义武力发挥的巅峰,也是卢俊义最辉煌的战绩。
卢俊义在征讨宋朝其他三个心腹之患“田虎、王庆、方腊”时,活捉卞祥、斩杀杜壆、秒杀方翰、杀厉天闰、破司行方、秒杀方垕、捉贺从龙,展示了其强大的能力。
人物结局
在平方腊之后,宋朝朝廷封其为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因同高俅、杨戬有矛盾,被两人设计在皇帝的御酒里放入水银,卢俊义喝后不能骑马,在泗州淮河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说白了就是因毒而死!)
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我们来看看人物考证。(文来自网络)
卢俊义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第二号人物,祖籍大名府。《水浒传》是小说,卢俊义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还是真有其人或原型人物,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经考证,卢俊义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名“卢进义”,《水浒传》中名“卢俊义”,进、俊在大名县方言中同音。《大宋宣和遗事》成书于南宋,类似于史话,卢俊义有其历史的影子。而在大名县境内也确有两处卢俊义庄园:一为大街乡菅庄村南,北宋大名府城墙东北角,该庄园遗址并非卢俊义在大名府城的宅院,很可能是明初水毁大名府城后,卢俊义后人搬迁到这里的,目前卢姓绝户;一为埝头乡东刘庄村西北,在北宋大名府城东南三十里,刘庄村中的卢姓人家是从卢家庄搬迁过来的,世代相传是卢俊义后人。
一、考察情况 东刘庄村在大名县城东南,在村“两委”办公室,我们与村党支部书记卢海旺、村民卢新社、卢河宽及其他村民进行了座谈。东刘庄村980口人,只有卢、刘两姓,卢姓近500人。刘姓是明朝初年山西迁民,刘姓迁来之前,卢姓就在卢家庄居住,卢姓是土著老户,清末全庄仅剩八户人家,为防盗匪,才从卢家庄搬迁到东刘庄村。 明初山西迁民一个最明显的遗传特征,就是小脚趾甲分大小两块,这个体征大名原土著人没有。而卢海旺等人的小脚趾甲是完整不分块,他们是原住民无疑。卢姓世代习练拳术,卢姓男子多体格健壮,绝少瘦弱单薄之人,卢河宽的爷爷武功超人,但现在已经弃武。县内燕青拳据传原来就是卢家拳,后经过燕青发展,演变而成燕青拳。
卢家庄遗址在刘庄村西北一华里处,不但刘庄村人世代口耳相传本村卢姓是卢俊义后人,卢家庄遗址为卢俊义故里,周围村庄也是这样说法。卢家现存家谱仅可上溯到清中期,之前的世系因战乱、灾荒等丢失,不得其详,但自卢俊义以来的世系辈分不乱,卢新社是卢俊义27代孙。胡文华《卢俊义及其庄宅之传说》中提到卢改芝是卢俊义的“17代孙”,明显于事实不符。卢新社称卢改芝是他的堂姐,17代孙是27代孙之误。目前卢俊义在刘庄村已经传至30世。 关于卢俊义的事迹,卢家世代的传说与《水浒传》的记载出入很大。
据卢姓人讲,卢俊义武功高强,习练“长拳”,豪侠仗义,但他不是富豪大商,而是家境贫寒,以农业为生,房屋为泥土垒筑,院墙为篱笆墙,墙外常种些丝瓜、豆角之类,攀爬墙上,倒也把院子围得严严实实。当年的卢家庄位于北京大名府通过东南朝城县的官道之上,宋江等人在大名府活动时,得知卢俊义武艺高强,有意赚取卢俊义入伙。碰巧当年大名府饥荒,时值隆冬季节,卢俊义带领众乡亲抗捐税,被官府捉拿,投入大名府大牢,并放火点燃了卢俊义的房屋。宋江等人白日劫牢,救出卢俊义,无奈之下,卢俊义才到宋江的队伍落草。后随宋江等人招安,作了,屡建战功,又在大名府经商,生活逐渐富裕后,修建了这处庄园。后来押送生辰纲赴东京开封府途中被劫,罪责当死,无奈之下,被迫再次落草,其子孙为免遭灭门之祸,一支返归故里,繁衍至今,其他支系不详去处。 实地调查卢家庄遗址时候,由卢新社、卢河宽陪同介绍。
卢家庄在一处高岗上,现存面积仍有百余亩,遗址西北是黄河的支流——老柴河故道,河道上有一座桥通往小龙村。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北宋大名府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随着埝头至曹仁村柏油公路的开通,这条路方渐渐失去作用。 卢家庄遗址残高四五米,未破坏之前高出地面十余米,虽经平整土地、取土建房,但村庄遗址的痕迹仍较为明显,古砖瓦物件俯身即是。在遗址的西南,有数百块大约金元时期的砖。经询问,他们称在村庄中还出土有数量众多的“王莽大砖”,因其坚硬,打井建桥时砸碎充作石子不少,现在村中还有不少人留作他用,“王莽大砖”是唐宋时期烧制砖的俗称。在村民建房取土过程中,遗址内发现有房屋基址、灶台等,并有古物出土,被古玩爱好者收购。
卢俊义招安后,重修过宅院,卢家庄环庄一周建有围墙,房屋坐向全部为东南向,与目前的正南正北不同,究竟何意不详。因地势高,卢家人又习练武功,盗贼土匪一般不来滋扰。卢家庄遗址中有一眼琉璃井相传是卢俊义当年所凿,以青石覆盖,内藏何物仅有族长知晓,后琉璃井的方位、藏物失传,成谜。据称,两年前有“文保部门工作人员”用探铲来找寻该琉璃井未得,为文物贩子探宝无疑。 卢家庄在清同治《元城县志》中有载,最早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废弃的。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王莽大砖”、瓦、器具等分析,卢家庄遗址应该在唐朝就存在,延续至清后期。
二、史实考证和初步认识 刘庄村传说卢俊义抗捐说被抓,宋江等人白天劫牢营救,后随宋江接受招安成为,有其历史真实的影子,并非空穴来风,随意捏造。 ,曾一度在大名府境内活动。《宋会要辑稿》:宣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宋徽宗御笔诏书,河北群贼自呼“呼保义”等昨于大名府界往来作过,良民为之惊扰,久之未获。为剿灭“河北群贼”,宣和四年正月十一日,宋徽宗下诏令大名府路安抚使邓洵仁择精兵强将,河北漕臣吕颐浩、黄叔敖备齐随军粮草,提点刑狱高公纯不限远近跟踪捉杀“呼保义”,廉访使者钱怿监督,限月内剿除。[(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177册,兵十二,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6964,6965页。]“呼保义”即宋江。
北宋名臣李若水在元城县尉任上作有《捕盗偶成》,记述了宋江在大名府活动的情形。诗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又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宋)李若水《忠愍集》卷一。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宋江等“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这是宋江在大名府境内活动情况的真实写照。因宋江三十六人战斗力极强,“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宋史·侯蒙传》),“白昼横戈犯城郭”的目的在于解救卢俊义也在情理之中。宋廷实行招安政策,“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卢俊义的身份是一名,可能是在“三十六人同拜爵”之后,卢俊义担任军职,后来建功立业,家资渐丰,卢俊义庄园方得以建成。后来,因押送的生辰纲被窃,再次落草。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还是杨江,这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后,担任不同官职,卢俊义二次被迫落草时不可能再与宋江同伙。,,杨江被部下尊为“杨天王”。。
,史书没有记载。《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八《林泉野记》所载韩世忠事迹,称韩世忠与张俊“俱破郓贼李太于碱河,何威于洺州,大名贼于超化寺,内黄贼于祁州,徐靖于莒县,张仙于擂鼓山,潍贼于方村,并济南贼”,遂定河北、京东。[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汇编》,第1571页。,在超化寺战败。《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九《林泉野记》所载张俊事迹与韩世忠略同,,余部被宋军“追至内黄”。[(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汇编》,第1575页。] 韩世忠、张俊二人事迹中仅记“大名贼”,没有直书“大名贼杨江”,。杨江的结局成谜。因为杨江“愿官家早招却,”他接受招安的可能性最大,既然杨江接受招安,故而不书“大名贼杨江”。杨江被部下尊称“天王”,,不会存在有其他头领不随他接受招安的事情发生。张俊、韩世忠率宋军所“破大名贼”或是其他小股义军。但是也不排除杨江尚未接受招安,就在与宋军作战中被杀。若是这样,杨江被部下尊称“天王”,他或许就是《水浒传》中的晁天王晁盖的原型之一。。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卢俊义生辰纲被窃后,上太行山为寇。龚开赞卢俊义“白玉麒麟,见之可爱,风尘大行,皮毛终坏。”“风尘大行”应做太行理解。“皮毛终坏”说明卢俊义或被陷害或死于战斗之中。卢俊义可能参加了《三朝北盟汇编》中被宋军“追至内黄”的那股义军,最后退却到太行山,并参加了不久的抗金。 ,暂时难以确定,但卢家庄遗址为卢俊义故里可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