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文学】张家好散文:瀹岭坞散记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我的故乡瀹岭坞村是歙县坑口乡的一个小行政村。居民以张姓为主体,约占90%以上,还有方、巴、孙、徐、汪等姓,那是以入赘、以外甥承祧娘舅等形式而迁入的,张姓人不仅多,且居住史也最久。据《瀹岭坞张氏宗谱》载,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始迁祖张伏荫公因事路过此处,见山环水绕,泉甘土肥,便从歙县旱南的路口村迁来此处定居。最初居在土名“高崉”的更狭窄深僻的山坞里。后来子孙繁衍,日渐盛旺,原居住地显得狭窄难容,遂外迁至瀹水边土名“铁线坵”处,建立新村,即现今之地。到清嘉庆年间,伏荫公十世孙张启运公手上,合族创建了张氏瀹岭派支宗祠,定名“叙伦堂”。再到清道光丙申年(1836)启运公之曾孙辈、瀹岭张氏第十三世孙张玉标公,去旱南路口续立宗族支派。再过62年,即清光绪皇帝实施戊戌变法的1898年,玉标公之孙张定卿公参与了《星源甲道张氏宗谱》的修纂活动,理清了甲道张氏属汉代张良留侯世家八派中之清河派,始祖张彻公为张良之三十世孙,唐末避黄巢起义之乱而由河北清河郡迁来。先迁居于歙县黄墩,几年后转迁至星源(即婺源)甲道,开创甲道派张氏。北宋时,张彻的十世孙张汝舟因娶歙县满田的女子为妻,得岳父赠嫁妆田,遂迁居,开满田派张氏。再至明末嘉靖间,瀹岭坞张氏始迁祖伏荫公为彻公之第三十世孙、张良之五十九世孙;定卿公本人则为彻公之四十四世孙、张良之七十三世孙。而定卿公乃笔者我之曾祖父也。笔者我则是彻公之四十七世孙了。到目前止,瀹岭坞张氏已发展至第二十一世、彻公之五十世、张良之七十九世“道”字辈孙。从公元16世纪初到21世纪初,历时近500年。

500年的历史不能算是悠久,却也不能说是短暂。村史不算短暂的瀹岭坞村,留下的古迹不多,最长寿的是那座已有200多岁的祠堂。它建造得较为朴素,大门上没有华丽的五凤楼,但两边砖雕却也精致,中门两旁的黧青色石鼓闪着黝黝的光。祠内梁柱亦颇粗硕,且临天井一面的柱子则为石质,不畏日晒雨淋。大厅正额高悬“叙伦堂”楷体榜书匾,两旁柱上悬联一对,曰:“元正启尚士,玉致发其祥;恺忠肇道国,珍佩永安昌。”这联语的每个字即成为瀹岭坞张氏排辈表字,自瀹岭坞派第七世始用,现今已衍排至“道”字辈了。大厅后为享堂,高于前堂约三四尺,两边有青石阶梯上下。旧时逢祭祀,香火缭绕,烛光摇曳,子孙

敬祖之心恭谨虔诚。解放后被辟为学堂。宗祠外左所还建有一厅屋,为宗族议事之所,后亦曾成为小学教室。村脚岭间建有社屋,门额书“清河祖社”四字楷书,表明瀹岭张氏乃属清河一脉。社屋内供有一菩萨,俗称“张东平王”。据前辈人说,实乃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张巡,他以忠勇不屈的事迹被后世张姓人作为英雄与神灵永久供奉,并祈求保佑。

瀹岭坞张氏是明末迁居的,兴旺却在清乾隆、嘉庆以后。在民居中,那幢位居村脚的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房屋,其宏伟的规模在瀹源三村中可算首屈一指。它六列五开间,上下对堂形制,中有长长天井,外有精雕门楼,在山村显富豪态势,当地人尊之为“门楼人家”。创建者,就是那位参与《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修纂工作的定卿公之祖父玉标公和父亲霭堂公、叔父雪堂公;霭堂、雪堂二公是徽商,因捐款办团练协助李鸿章淮军抗“长毛”有功,而被李举荐为即补直隶同知,赏戴花翎,诰授奉正大夫,遂建此门楼大屋。当年,门楼屋里,窗明几净,上堂下堂,光洁如洗,东屏西镜,中堂对联,漆柱油壁,雕栋花窗,皆呈锦绣光彩;加上桌椅案几,排列有序,章草山水,满壁垂挂,更添几分风雅。门前半亩院内,植满花树盆景,芬芳四溢,葱郁婆娑,又增幽静气氛。屋后那株相伴老屋岁月而生长的老槠树,干硕枝虬,四季葱郁,树皮斑驳,层层叠叠,记录着居民们平凡而深沉的故事。村上还有一幢老屋,堂上悬挂着一块古匾,它的宝贵在于那上面“渭水耆贤”四个大字,乃是清代进士、曾任户部工部侍郎的王茂荫的手笔,是他于清咸丰元年(1851)仲冬月为瀹岭坞张士佑八旬荣庆题写的寿匾。

瀹岭坞村虽小,但县志也有记载。民国县志就记载村首有一单孔石桥,名“悦有桥”;桥后数步建有一四方小亭,名“悦有亭”。桥和亭都纪念着早年间一桩故实,说是此地遇灾,民不聊生,官家在此放赈救灾,使黎民有救,民有则悦,遂以此名。瀹岭坞没出过大人物,被民国歙县志记载的仅有一位割股入药医疗老母的孝子张尚品。瀹岭坞村历来文娱活动活跃,每逢冬闲或春节,唱京戏、绍兴戏、地方小戏的都有,尤其是下元节“唱铜盆”的习俗活动,还被1995版《歙县志》所记载。下元节为农历十月十五日,正是秋收冬播之后,忙了一年的瀹岭坞人,便在祠堂、社厅、场坦等公共场所,摆开八仙桌,围以长条板凳。村内擅长“唱铜盆”的专门班子坐在中心,不化妆,不登台,不作造型表演,只是在敲锣打鼓、吹笛拉琴中演唱有情节的戏文。演唱中各有角色,且连唱带白,或一唱众和,或互相对唱。内容大多为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九锡宫》等,唱者唱得投入,听者亦听得如痴如醉,满场皆沉醉在戏文的氛围里。

童年时的瀹岭坞村具有朴素朴实的美,那是令人怀念的。但到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便进入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已外出求学了。但每逢假期,仍要回到故乡度过,因此也目睹了它的变迁。

那时,,。

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形势下,不理智的刀斧砍向了绿色的树林,社屋岭上的那巨大的栓皮栎树、祖坟山上的硕壮的松树,以及其它的许多树消踪殓迹了。

社屋里的神灵、张氏人多少代崇奉的英雄被摧毁了,代之而起的是做了村上的榨油坊,再后来被一个生产队长拆了盖自家的住屋。

农村实行“吃食堂”,先是放开肚皮吃,糟蹋了不少粮食;后来没有了粮食,最少时一天的口粮仅有2两8钱,一些人便经受不了饥饿的威胁而去了另一个世界,其中有一家夫妻俩上午走一个、下午又走一个,丢下一个孤儿只好去了出嫁的姐姐家。

地里缺乏责任心种植的庄稼没有蒿草高,收获的粮食大部分上缴去,被少数人换得虚幻的荣誉,到劳动者口中却少得可怜。

一切的风俗和传统的文化活动也没有了,我家的门楼砖雕和屋内柱子、窗棂上的木雕,也被作为“扫四旧”的对象,给砍得面目全非。

在“革命化”的春节里,只有“语录歌”、“样板戏”在不时地响起,许多的书籍也被作为“毒草”列入扫荡之中,只剩下一些“红皮书”。

幸好祠堂没有拆毁,但代表宗族的“叙伦堂”匾和对联,以及那些祖宗的灵牌全都付之一炬了。

我成年后参加了工作,依旧经常回到故乡,故乡依旧在悄悄地变迁着。

“学大寨”时,以粮为纲,开山造地,绿色的植被在逐步减少,飞禽走兽也在随之减少,喜鹊、乌鸦、野雉等不见了,天空中也难得见着鹰的盘旋,豹子和狼没有了踪影,连兔子和獾也少见了。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病虫害是减少了,但青蛙、蚱蜢等也少有了踪迹;作为“四害”之一的麻雀,也曾一度几乎绝迹,不过它们顽强的生殖力使自己仍是故乡飞禽界的主体。

山溪里的小鱼及虾、蟹类,品种在不断地减少,人们的盘中餐缺乏滋味,遂将目标对准它们,丝网已成了落后的捕捞工具,电击、下药等“先进”手段出现了,结果给水生类动物以毁灭性的打击······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股改革的春风吹荡着中国大地,我的故乡小村也在暖流中渐渐复苏。

田地回到农民自己手中,虽是一家一户的经营,但那是切身的劳作,他们像绣花一样精心,于是丰收的喜悦经常出现在他们的容颜上。我的妻子是一介农民,已回到家乡歙县工作的我,常在休息日和农忙时帮她一起劳作,采茶、养蚕、割稻子······汗水流去不少,但收获的快乐从心田里滋生。

故乡的面貌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高压电接进了山村,电灯亮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从电视机里呈现在山里人的眼前;自来水依靠山民自己的力量安装了,清澈的水流随时可用。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以茶桑菊为主,对制茶特别精心,无论是早年就开始制作的炒青,还是近年学制的毛峰,都制得色香型俱佳,因而每到茶季之夜,外地的收购茶商便一班又一班地扛着扁担带着茶袋翻越瀹岭山道来了,灯亮着,摊子铺开,火热的茶市形成了,茶农们无须走出家门,就把刚制好的新茶卖出去了。外出务工务商的人也多了,放开手脚的故乡人,日子过得乐融融的。

依旧潺潺流过村中的瀹水,清楚地知道周围环境的变化:新楼房幢幢盖起,使小山村长大了,但许多良田也不见了;三四座水泥小桥代替木桥架在瀹水上,以往那种一遇洪水就被冲毁的状况改变了;最令瀹岭坞人揪心的是交通阻塞,村人进城,历来翻山越岭,步步石阶,步步汗水,村人曾数次集资劈岭开路,无奈村小力微,难以根本改观,如今新安江上飞架长虹,在政府的支持下,峻岭山道开辟了公路,汽车已开进了小山村,故乡人多少年的祈盼终以变成现实。

不过,因为外出打工经商者多,留居村中的大多数是老人。小学校被撤销了,幼小的孩子只有外出求学。种水稻的收入远不及经济作物,于是水稻田里没有了稻谷的种植,代之而长的是菊花、蚕桑、茶叶,真担心万一粮食供应不上时该如何应付······

我家那幢古旧的大屋经受不住岁月的磨蚀已岌岌可危,但好在大屋中的各家各户都在外建了新楼,新的生活仍在继续。

老屋后的那棵老槠树,虽也有不少枯枝,但依旧新枝丛生,新叶葱茏。它是故乡山村唯一的老辞典了,从它的斑驳的树皮间可查阅故乡的变迁史。


  • 作者简介:

张恺,歙县瀹岭坞人,196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休宁县西田林场、、歙县知青办、县委办、、宣传部、史志办,从事秘书、宣传、新闻、史志工作,系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歙县作家协会主席、顾问,曾任《歙县年鉴》、《歙县志》副主编,出版《无徽不成镇》、《宇宙与地球》、《歙故丛谭》,内刊号印行《歙县张氏》及《续编》、《箬叶青青》、《古诗文译述》、《五女奇婚传》诸书,参编《歙县,徽商之源》、《徽州五千村》、《名人与歙县》、《中国民间故事.歙县卷》等。


张氏e家亲是:

天下张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让人天下张家人快乐每一天,

是张氏e家亲的最大心愿!

“大宗祠”是张家人寻根的圣地

“大学堂”陪伴您,进步每一天!

“大舞台”让您精彩而完美绽放!

欢迎关注!欢迎回家!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