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大方三元乡:大党建带动大扶贫 ——从西红柿大卖看三元产业脱贫之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来到大方县三元乡胜丰村田坝组地头,放眼看去,几百个果蔬大棚次第排开,整齐地并布在开阔的平地上,白茫茫一片。棚间水泥路上,停着一辆大货车,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将地上摆满的西红柿一箱一箱往车上装。

三元乡胜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杨虎说,这是利用恒大集团到贵州对口帮扶建立起来的产业扶贫蔬菜大棚种植的西红柿,眼下这一车装车完毕后即将发车。

据了解,迄今为止,胜丰村的西红柿已经销往国内各地120多吨,目前,仍有来自包括武汉、虎门、长沙等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的销售渠道正在对接当中。


发展村民参与种植,贫困户助力黔货出山


吴祥祯是三元乡胜丰村党支部书记,除了负责村里大小事务本质工作以外,还积极探索,邀请来自云南的果蔬种植专家来村指导,教授村民种植西红柿。村里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从以色列引进西红柿种子。据了解,从今年5月1号起,在三元乡胜丰村搭建的恒大幸福五村配套产业蔬菜大棚基地,208个大棚里的西红柿种子开始下种,最早成熟的一批已经于九月初装车运销。

跟随吴支书的脚步来到就近的大棚内,满地熟透的西红柿在地上堆积成了一座小山,“小山”旁边蹲满了正在筛果装箱的工人,装箱完成后,有人负责将西红柿一箱一箱搬到棚外等候装车,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些都是我们胜丰当地的农户,我们发动群众务工,参与到扶贫工作中,这样的每一个大棚都有240个平方,208个果蔬大棚覆盖了胜丰村159户农家,每户能分到一到两个大棚进行种植。”吴支书说到,“群众力量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是我们借鉴‘塘约经验’学习到的。”

当问到农户的种植收益时,吴支书欣喜地说:“一季西红柿,一个大棚能收益7000元左右,除开劳务费、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成以外,还能余下3000元左右的盈利分配归种植的农户所有!并且,参与种植的农户每月起码有20天的时间可以在大棚里务工,每人每天能拿到80—100元的劳务费用,从5月份开始种植,预计可以摘到11月,前后6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季西红柿种下来,每户人家能从中拿到一万多元呢!再加上其他收入,我们的贫困户,可以全部脱贫了!”


“前段时间正是番茄缺水的时候,好在雨下了,山塘满了,高源水库的水又来了,真是渴时一滴如甘露啊!”看着眼前的西红柿,吴支书说到,“今年5月开始播种,只能有一季收成,等到明年,我们提前打算,年初栽蔬菜,赶在明年5月份上市,紧接着马上播种西瓜,国庆节上市,这样一来,村民们的收入就又翻了一番!”


大党建带动大扶贫,“塘约经验”显神威


在谈到西红柿种植销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时,三元乡党委书记彭筌介绍到:“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的战略构想,由乡党委向上级党委申请,胜丰村设立党总支,由党总支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统领,整合各村支部进行统筹,选优做强产业,推动组织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同时,由各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支两委,个体经商户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牵头组成商会,商会深入研究供需市场寻找商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贫困户参与务工并参与分红,在种植西红柿的同时解决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在种售西红柿的基础上为农民增收。”

干好党的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根本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三元乡通过“1个党总支”+“8个支部”+“1个商会”+“N个合作社基地”的党建富民模式,打通了从党建规划到落地扶贫实施中的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三元乡充分借鉴了“塘约模式”的经验——胜丰村党组织把农户组织起来,村集体把土地集中起来,走土地集约经营抱团发展的道路;同时,用能人治村,吴支书带出了一个村级好班子,逐步走活胜丰村发展这盘棋;另外,注重把群众资源调动起来、组织起来——明确地弄清了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用什么样的人治村、靠什么力量推动发展的问题,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成效明显。


产业脱贫扩展延伸,进一步扩大脱贫战果


据了解,在产业脱贫的道路上,三元乡还于群兴村搭建了总面积1160亩的青脆李产业园,其中基地种植青脆李806亩、白花香桃100亩、皮球桃200亩,今年已初步产生效益。除此之外,同步发展养殖场养鸡,全面开展产业脱贫工作。

目前,三元乡的村干部们已然成为了产业扶贫的专家,算得好经济账、民生账,对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收益分配等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研究得十分透彻,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正如农民们歌谣里所唱的那样,“大党建,强基层,选准小康带头人。大扶贫,得民心,富了农家美乡村。”


作者:曾正

编辑:曾正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