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金,传递一个行业的声音
好的东西就是要分享
揭阳,金属制造业历史悠久。从宋代“洪炉打铁”就从事金属制造行业,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主要涵盖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金属制品两大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金属材料、装备制造、建筑五金、日用五金、不锈钢制品等十多个门类1万多个品种,钢材年交易量超过4000万吨。庞大的金属行业使揭阳成为全国重要的金属产业生产基地、进出口基地、材料集散地和五金不锈钢制品加工研发基地,先后荣获“中国五金基地市”、“广东省金属制品专业区”等称号。五金基地是揭阳的城市名片,揭阳金属产业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
然而另一方面,金属是污染的代名词,在一般人看来,金属污染与生态是一对悖论。金属加工业一般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对于污染行业,政府常规的处理方式就是关停。但是关停之后,产业从业人口怎么办?产业怎么办?地方经济怎么办?金属加工业如何实现GDP和环保的统一?面对质疑,揭阳给予了郑重的回应。中德金属生态城----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建设是揭阳发展绿色产业的缩影。
危机早已出现
金属产业是揭阳重要的基础产业。目前,全市金属企业注册760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8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8家,从业人口约40万人。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4.38亿元,占全市的14.7%;工业增加值180.91亿元,增长16.1%,占全市的16.1%。
然而揭阳金属产业大而不强,总体处于产业链低端、经营分散、污染问题严重。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甚至出现个别企业靠偷工减料压低成本维持低水平竞争的现象,不仅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也损害整个行业形象。传统低端的金属加工制造致使揭阳的金属产品竞争乏力,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金属产业国内国外市场环境不佳、需求不足,市场面临过度竞争风险,而在中高端金属产品制造领域则略显不足,处于行业发展的低水平状况。低附加值问题突出的揭阳金属产业总体抗风险能力弱,行业遭到巨大打击,黄金时代的风光不再,寻找突破口进行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另外,揭阳金属行业是典型的“三高一低”行业。环境污染严重成为突出问题,比如电镀,是金属制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其污染严重的“罪名”,许多地方避之不及,珠三角地区已经明确把电镀企业列入了淘汰序列。
在去产能及环境治理的双重压力下,揭阳金属产业面临困境。
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已出现,只不过在转型的过程中,早些年揭阳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
企业想转型,但是仅凭个别的力量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情况。为了生存,很多的企业依然不得不沿用传统的制造方法,即便愿意投入新的设备,大量的资金需求和小企业在背后非法的竞争,让这些有志向的企业举步维艰。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电镀与酸洗是两个必要的环节。这两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废水,如果直排江河,必然带来重金属污染。揭阳金属产业催生出了大量的电镀企业,小而散乱,治污设备及条件根本不能达标。
一方面是揭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金属产业的支持,另一方面落后的产业现状和严重的污染又制约着行业的整体提升。
揭阳金属产业陷入尴尬境地,要“舍”?但经济支柱怎么能随便放弃,还是要“留”?这个问题让企业家纠结,让政府也纠结。
对此,金属企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行业是工业生产的基础行业,跟衣食住行一样,任何时候都会需要。”他们认为,任何行业都有其缺陷性,但缺陷可以找到方法弥补。“揭阳的金属行业没有问题,只是以前的方法出了问题。”
于是,政府部门和金属行业的企业家聚在一起,50多场讨论会终于将金属行业发展的思路理顺。
大视野
断掉高污染、高能耗、低利润的发展老路,寻求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揭阳众多企业家们共同的心声。
2012年,揭阳市金属行业中发展较好的企业家们,在金属企业联合会的号召下,聚集在一起讨论揭阳的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自发、自筹、自建产业投资基金,以“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协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建设中德金属生态城,解决揭阳金属产业的问题。
从规划开始,中德金属生态城就把“生态”摆在了突出位置。按照规划,生态城将以园林式手法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使生态城融入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经营可持续化、基础设施智能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活绿叶化。
中德金属生态城所主打的产业模式将改变以往金属加工业重污染的印象。同时,中德金属生态城对未来揭阳的城镇化发展,以及金属加工业的前景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不仅使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更能推进金属产业绿色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恰遇国家新常态下的《中国制造2025》、“”、“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中德金属生态城一方面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治理金属产业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对德(欧)交流,加强企业与企业间合作,推动揭阳乃至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的转型升级。
揭阳众多的中小型金属企业,通过金属企业联合会及中德金属生态城的联合和引导,在园区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在对德(欧)合作交流过程中,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为金属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范本。
2015年-2016年,揭阳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搭建了中国市场与德国技术交流结合的平台,推动揭阳和德国的中小企业抱团治理行业污染,并在此基础上引领产业集聚,合力推出符合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制造项目。这是揭阳打造一个“灰色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珠三角早已深深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地处珠三角制造业核心区,揭阳在竭力为本地中小企业打通合作渠道、提供合作平台的基础上,以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为抓手,通过在对德(欧)合作中先人一步的经验渠道优势,吸引着来自全国的中小企业对德(欧)合作愿望。揭阳的中小企业通过中德金属生态城这个对德合作平台,很快便搭上工业4.0这趟快车,正是“抱团取暖”战略成功的证明。
除了一年一度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揭阳还陆续举办中德(欧)购物节、中德中小企业磋商会,并创建德国退休工程师中心,把对德(欧)合作项目化、实效化、常态化、节奏化。
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揭阳在中德(欧)合作中大展拳脚,扮演着重要角色,共同为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互助双赢贡献力量。
揭阳市政府和企业家们的雄心对德(欧)深度合作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揭阳市政府和企业家们期望,中德金属生态城可以成为广东企业甚至中国企业对德(欧)合作的首选平台。德国企业通过生态城搭建的平台,可以在中国较为容易地找到合作伙伴,打开亚太宽广的市场;而中国企业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便捷地与德国乃至欧洲的先进企业达成合作。
中德金属生态城吸引的项目,已经远远超出了金属行业范畴,而是一个中德(欧)多元合作的平台,与当前中国智能制造、德国工业4.0等工业发展潮流相匹配的项目,就是生态城愿意接纳的项目。
无论是“”还是《中国制造2025》,站在风口的中德金属生态城正在蓄势腾飞。
鹰之印的实践
鹰之印工具,德国人温·克斯顿先生于1930年创建于印度尼西亚,2001年公司在大陆广东佛山南海设立加工生产配送中心,并获得鹰之印品牌在大陆的注册。在董事长林众伟的带领下,鹰之印成为国内手工具品牌中的佼佼者。
一方面担任鹰之印工具董事长,一方面肩负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执行会长、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的重任,林众伟知道如果自己的企业不能走在前面,不能在揭阳金属产业转型过程中做出表率,其他人很难信服,对进驻中德金属生态城的也会有疑虑。
因此鹰之印必须首先进入中德金属生态城,并且借助这一平台进行改造。
中德合作鹰之印高档精密工具生产项目正式落户中德金属生态城。据了解,该项目是由鹰之印公司与世界最大的工业炉制造商之一——德国特诺恩-洛伊(TENOVA-LOI)合作的项目,通过引进全套高端工业热处理网带炉和德国高速全自动冷镦技术,生产高端工业级和专业级五金工具,填补国内高档工具的空白,满足国内航空、军工、精密制造等高端用户的需要,解决原来高端用具一直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的问题。
基于项目定位,鹰之印工具产品生产制造采用的材料及技术标准远比普通民用级工具要高,对材质、硬度、扭力、压强、机械疲劳强度、使用寿命等指标都有严格要求。而热处理作为生产关键环节,与这些指标息息相关。林众伟介绍:“热处理就是我们俗称的‘淬火回火’,这个工艺环节直接关系到一件五金工具的硬度、扭力、耐用性等能否与其维修对象相匹配。比如我们要维修一辆挖掘机,那使用的工具肯定要比挖掘机的硬度要强,才能胜任。”
为进一步改进设备、优化工艺、完善品控,鹰之印特聘专攻热处理技术的德国工程师和中国专家,为项目量身定做、共同研究提升热处理工艺水平的方案,促进产品硬度、扭力及耐用性大幅度提高,希望通过专家的指导,推动中德合作鹰之印高档精密工具生产项目进一步改进设备、优化提升生产工艺,实现产品向高端五金工具的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五金工具还少有产品跻身高端行列,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的制造环节特别是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方面达不到更高要求,所以产品精确度和可靠性仍达不到欧美制造的水准。鹰之印已经看到了这个差距并正在努力消除,相信这个项目将有效提高揭阳五金工具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后记
产业转型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绝非政府振臂一呼,建几个园区、引进几项技术就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资金、土地等硬件的支持,更需要劳动力素质、教育水平、甚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方面面软件的配合。
揭阳金属产业以前是小而散、各自为阵,但是在这几年市场倒逼机制下,由于转型升级的自身诉求让大家聚到一块,一块去面对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以组织的形式“抱”到了一起。
中德金属生态城将原本重污染的金属加工业进行产业升级,所主打的产业模式将改变以往金属加工业重污染的印象,改变金属加工业高污染高耗能的缺陷,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使传统落后的金属行业变身为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彻底改变揭阳金属产业发展“小、散、弱”的状况,扩大揭阳金属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规范行业管理,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发展金属绿色产业。将治理污染和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同样重要的事情开展,通过建设电镀园区,把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切实解决污染问题,造福子孙后代。
有人说,揭阳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是个示范模式,电镀行业都可以变成“香饽饽”,还有哪个行业“转”不过来。也有人说,揭阳模式不可复制,园区集中治污的前提是必须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
而广东恰恰有无数产业集群正在寻找转型的出路。相信每个集群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的推动最终能积蓄成为排山倒海的力量。
点击主页菜单“精选”阅读
行业纵览:| 经营管理 | 五金市场 |
系列报道:| 专题研究 | 电动工具 |
渠道经销:| 渠道研究 | 经销论道 |
点击主页菜单“杂志”阅读
| 品牌报道 | 产品推荐 | 五金知识 | 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