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张小龙
中共党员,清远市、英德市,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会计工作者”,曾获广东省首届“十佳国际财务管理师”等荣誉称号。现为英德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英德海螺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螺水泥集团广东区域管理委员会委员、财务专业组组长。
在英德龙山工业园内,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最快速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引领英德、清远乃至广东省的水泥行业技术变革……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水泥看海螺”。
过去的14年,我从1100公里外的安徽宁国市“抛家弃子”来到英德市,之后举家搬迁,彻底扎根于此。当初海螺集团第一批到英德创业拓荒的三人核心管理团队中,因调离或退休,两人离岗。我有幸见证了英德海螺从无到有的过程,见证了英德近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也见证了清远市工业一年一个台阶的发展历史。当初艰苦创业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热火朝天的创业干劲至今难以忘怀。
英德海螺水泥c线举行点火仪式。
创造全国水泥生产线建设最快投产记录
说起来,海螺集团到英德安家落户还有一些戏剧性。
清远市域具备良好的石灰石资源,特别是英德市水泥岩储量就高达625亿吨以上,境内有北江水运,同时背靠珠三角庞大的市场。不过,在2003年以前,英德境内遍布的水泥厂,都是中小型。
英德具备的优势,吸引了不只是海螺集团一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的关注。在海螺进驻英德之前,我就听清远市招商办的工作人员提到,已经有两三个水泥项目在此“走马换灯”,而且都举行过开工典礼。
2002年12月,海螺集团工作人员在网上看到英德招商的信息,于是打电话过去咨询。对方称,在同一项目上还有几家企业在竞争,如果确实有诚意,必须及时过来洽谈。当时已经临近春节,我们集团公司的一位常务副总连忙带领集团发展部的员工赶到英德展开谈判。我们与英德方面接触后的首次谈判,长达一周,直到将所有的基本条件谈妥。
当时,英德的工业产值长期徘徊在15亿元左右。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英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确保外来投资者在英德投资赢利。可以感觉得到,清远、英德方面招商热情非常高。我们的各种手续均从速办理。他们有诚意,我们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底气。
初步意向谈好后,2003年1月15日,双方就在广州珠江宾馆正式签定了项目合作协议书。海螺想发展,英德想招商,当时就是这样的快节奏,一拍即合。
2003年2月26日,海螺首批员工进驻英德;28日成立项目公司;5月9日,海螺龙山水泥厂举行开工典礼。有参加开工典礼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说:“参加就参加嘛,反正也不只是一次了。”听起来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最后也会不了了之,但我们是扎扎实实做事的公司。
2004年8月15日,海螺龙山水泥厂的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到2006年4月20日,7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熟料产能规模达到1260万吨,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其中,有一条生产线于2004年11月8日开工建设,到2005年9月24日一次性点火成功,建设周期只用了10个多月,节省了三分之一的建设时间,创造了中国水泥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收购改造落后产能重组现代化企业
项目开始落地的2003年,海螺集团确定了向华南进军的战略,英德成为华南战略的中心。我被集团选中,作为第一批人员派来英德,共同担负起开辟华南市场的重大使命。在安徽时,我做了18年的财务工作,到了英德,同样负责财务工作。
龙山水泥厂的前身是清远市龙尾山水泥厂。为了加快项目进程,我们收购了龙尾山水泥厂。这是一家年产20万吨的立窑小型水泥厂,生产效率低,属国家淘汰的落后产能,而且财务管理混乱、历史包袱沉重。初来乍到的我,就投入了紧张的财务组建工作。
这不是我第一次处理公司组建及相关的资本运作了。收购合并、H股上市、上海联交所挂牌上市等工作我都有参与,我完成了一个基层财务人员到高级财务管理者的转变。
从现场资产盘点开始,我进行了资产核算、财务清理、债权债务的核查,还参与了人员安置、方案筹划、谈判磋商……记不清多少个日夜,多少次会议,我们终于完成了对龙尾山水泥厂的收购重组,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该厂300多名员工得到妥善安置。转制获得平稳过渡,使海螺龙山公司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健康的肌体和血液。
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2004年下半年,我负责对英德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资的准备工作,按要求完成合资公司的项目报批、审批工作,在当年即把内资企业改制为中外合资公司。到2006年上半年,经全面引进外资,英德龙山水泥有限公司由合资企业转制为外商独资企业。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一方面企业获得了“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也为集团“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品牌和资产受托管理方式做出探索。
每年对地方税收贡献超过3亿元
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龙山公司第一期项目就投产并产生效益,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及年产8万吨PVC型材生产线,每年就可向英德市创造税收5700万元以上。
但是,水泥市场的前景还是远超出我们前期的预计。广东省推出的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如公路建设、高铁线路、城市管网建设、大江大河治理等等,而这些建设项目的相继启动,让市场对于水泥的需求激增。
市场的利好直接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我作为公司的财务总监,每个月都要做相关的报告,其中的感受很直观。英德石灰石资源好,生产线建设速度快。当时英德还有矿山,是否还有扩产的可能呢?在回集团总部开会时,我将做好的一份市场反馈情况分析报告提交会议讨论,大家都表示认可。在集团公司老总来英德施工现场视察期间,他也感受了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我再次向他反映了当前市场状况。为扩大产能,开始,我们有收购英德南华水泥厂的计划,并且已基本谈妥。但没想到下半年后,火热的市场让南华水泥厂打消了出售的念头。随后,我们召开分析会,在第一期工程还在进行中时,集团总部已经准备做出增加生产线的决定。我去申请的矿山生产许可,记得英德海螺当时储备的石灰石达到4亿吨,根据一条生产线生产20年最少要有8000万吨储备量的要求,建议增加4条生产线。
这一想法在与英德市政府座谈时传递给了英德市领导,也得到了英德市领导的支持。2004年12月,时任英德市长谢杰斌带队到安徽海螺集团总部,洽谈增资扩产、增加生产线一事,并签定了进一步合作协议书。3个多月后,英德海螺水泥公司4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线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新的4条生产线极大提升了海螺水泥的产能,效益提升幅度十分明显,每年税收贡献超过3亿元,产值在30亿元以上。
引领英德乃至全省水泥行业技术变革
2003年以前,不仅是英德市水泥工艺以立窑为主,整个广东的新型干法化水泥技术都还没有起步。由于结构、规模、效益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立窑水泥厂竞争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企业效益差,对环境污染大。当时,我到广州参加建筑材料行业会议,很多代表都不知道海螺新型干法化水泥技术,认为自己的立窑还很好。
由于环境污染,当时的天总是灰蒙蒙的,靠近水泥厂的住户根本不敢把衣服晒到阳台上。遍布英德全市的几十多家立窑水泥企业产能小、效益差,污染严重,上交的税收也不多。
从2003年开始,英德先后引进了产能规模位居亚洲第一的海螺集团、台湾最大的台泥集团等一批知名水泥企业。这些水泥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后,英德的水泥产能达到3000万吨规模,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英德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
我们这些大型水泥企业不仅发展了经济,把国际最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旋窑生产技术带到了英德,而且通过兼并本地的中小水泥厂,加速了英德,乃至广东省水泥行业的升级换代。起初几年,省内外很多水泥企业到我们厂来参观学习。
如今,走进英德的水泥厂,曾经的浓烟冲天、机声隆隆、灰尘漫天景象已不复见,工业用水实现了循环使用,水泥厂的劳动生产率比过去提高了10倍,每吨水泥熟料煤耗比过去节约了20%。
英德海螺水泥工厂全景
同时,我们也建成全省第一个、也是当时全国单一机组装机容量最大(27000KW)的水泥窑余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到2.75亿度,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9.85万吨。到2010年,仅仅英德水泥行业就因该新技术节省约10亿度电。
带动全行业“款到发货”的销售措施
为确保企业的销售资金安全和正常资金周转,海螺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坚持“款到发货”的销售措施。这与过去发货后再付款相比少了很多财务风险,在整个行业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项措施保持至今,甚至成为了水泥行业的一个常态。2007年和2008年,英德海螺各公司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40亿元,未发生一笔坏帐。
除了日常的财务管理,我还担负着为企业发展筹集资金的任务。龙山公司成立伊始就遭遇了国家宏观调控银行资金收紧的大环境。当时,我们的资金链条异常紧张,项目施工都受到影响。为此,我一方面频繁奔走于各大银行,不断与各家银行探讨可行的融资方案;另一方面还加强与集团总部的联系,最后终于获得了银行资金支持,度过了难关。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与多家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第三期项目实施以及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建设中,我们已经完全没有资金之忧。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龙山公司的外方股东资金紧张,我们需要抽回原来借给公司的大量资金。通过与银行联系,我们又利用外方的良好信誉和实力创新了“外保内贷”的融资方式,解决资金困难,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
创办粤北地区最高档次的接待酒店
其实,第一次来洽谈时,海螺集团就对英德市政府承诺,要一口气建设三个项目,分别是海螺水泥、海螺型材和海螺酒店。既有工业项目也有服务型项目,这对英德市本地经济发展的促进面相当广泛。
英德被海螺定位为集团华南战略的中心,我们自身的办公和接待也需要场所。但是,当时英德只有一两家大一点的酒店,但设施陈旧,很难接待高级别的商旅。所以很多人来了很快就离开,赶到广州去了,极少在英德留宿。
2003年10月,我奉命接手英德海螺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财务组建和筹划工作。就在当时的一处烂尾楼上,准五星级的海螺酒店拔地而起。2005年元月,酒店投入运营,成为粤北地区最高档次的接待酒店之一。酒店自投入运营开始,先后承办了联想集团、广东电网、中山大学、国家女足、省水泥协会、广东水利协会等知名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各类重要商务活动。
海螺酒店
海螺酒店还曾作为海螺集团华南地区的总部,2005年到2006年,集团总部有一半人员在这里办公,占了满满三层。海螺集团数次全国年度表彰大会也选择了在这里举行。尤其是2006年,这一年是海螺集团的成立10周年,英德海螺还花费数十万元,请到湖南浏阳河烟花厂表演团队,为英德市民献上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
撰文:清远日报记者 陶奇 毛远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