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1 管壁裂缝
钢筋混凝土井管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经蒸汽养护后,水养而成。原材料的配合比、离心操作工艺、养护制度等方面的异常,均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1.1.1 混合料配合比中,水灰比偏大,导致成型后剩余水灰比偏大,在蒸汽养护时,由于高温使得部分水份蒸发,引起表面收缩,使井管内壁产生裂缝。
1.1.2 离心成型后的井管,由于蒸养时送汽制度控制不严,如升温速度过快时,一方面管壁处水份过快蒸发,产生较大的湿度递度;另一方面,管壁内部产生温差较大,且在集料与水泥砂浆界面处易形成水膜及气孔,而这些水膜和气孔则形成了温度递度和温度递度应力的集中处。因此易导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严重时,甚至出现井管内壁鼓泡,深度达3~8mm,严重影响井管外观质量,甚至不能使用。
1.1.3 在离心成型结束后,起吊入池蒸养时,由于操作者、机械等因素,造成水泥井管模具碰撞而产生裂纹。
1.1.4 在蒸养脱模后,井管尚未冷却即吊入蒸养池,急剧的温差将使管壁产生收缩裂纹。
1.1.5 脱模强度过低,导致脱模时因受外力作用而易产生裂纹。
1.2 内壁露石、粗糙不平
造成内壁露石、粗糙不平的主要原因有:原材料配比、井管模具、工艺操作等几方面的因素。
原材料中含砂率偏低或水灰比偏小时,离心成型时,混合料之间的阻力增大,当离心力小于等于其综合阻力时,粗集料与水泥砂浆难以分层,混合料也难以密实,内表面亦不能形成富水泥浆层,从而造成内壁露石、粗糙不平等缺陷。当水灰比偏大时,由于粗集料与水泥砂浆之间易形成水膜,离心时水泥浆与水一起排出,使内表面水泥浆缺少而出现粗糙不平的现象。
1.3 露筋、隐筋、端部钢箍偏斜
对于一般生产工艺来说,钢筋骨架采用机械与手工成型结合。出现外露筋时,一般是塑料垫片未装或少装或未装在正确的位置,造成钢筋笼在离心时偏向一侧,从而出现井管成型后有露筋或隐筋现象。造成内露筋的原因多是由于手工成型时,操作不当,使钢筋笼出现内肋,或离心成型时,混凝土混合料未布置均匀,形成内保护层不足而出现露筋,造成端部钢箍偏斜,主要是骨架成型机端部不平整,或钢筋笼受外力作用而引起变形造成的。
1.4 粘膜、外壁粗糙
正常的井管要求外壁光滑,无粗糙不平等缺陷。造成粘膜的主要原因是水泥井管模具清理不干净,脱模剂涂抹不匀或脱模剂失效,以及混凝土脱模强度太低。脱模剂涂抹过多,会影响表面混凝土的正常水化,形成表面粗糙的缺陷;另外混凝土坍落度过低,会出现麻面,混合料不密实的缺陷。
2 质量解决方案
2.1 加强计量工作,强化工艺控制
原材料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计量工作,尤其是水的计量,显得更为重要。
2.2 采用先进的工艺措施,采用水泥裹砂工艺,水泥包裹砂,在集料周围形成一层水泥壳,以增加集料与水泥浆体的粘结力,能有效抑制混凝土的开裂及裂缝的发展。
2.3 坚持正确合理的离心制度,严格执行合模起吊、清模、装料等操作规程,严禁使用失效脱模剂,做到涂抹均匀。
2.4 注意加强蒸养时升温、降温时间控制,为使刚成型的混凝土结构不受破坏或少受破坏,升温时间宜控制在1h以上。(静停时间根据水泥而定,一般不少于30min)。
井管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级制管混凝土,其脱模强度一般宜控制在设计强度的50%以上,即抗压强度宜在20MPa以上。
为避免温差引起的收缩,脱模后的井管,应等管温与水温一致时,方可吊入蒸养池。
2.5 坚持工序间的交接检查,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钢筋笼的制作,是井管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关键工序之一。在交与下道工序时,应对钢筋笼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一律不予接收。
2.6 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检修,杜绝带病运行
定期对水泥井管模具、水泥井管机、钢筋骨架成型机进行检修。没有完好的设备就没有完好的产品,尤其是骨架成型机、井管模具,要定时校正,出现异常立即纠正,保证在用设备完好率100%。
2.7 坚持原材料检验制度,不合格原料严禁使用
以上对钢筋混凝土井管的常见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仅基于日常生产中的主要因素而言,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特殊性,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只要针对具体缺陷,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问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学习仅仅为了学习
欢迎把你的好文章发给我们!cnd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