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有多长?对很多人来说,40年的份量,是小半个人生。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有这样一位老师,从第一次走上讲台,到如今年近耄耋,站在国科大讲台上的他,把一门课讲了整整40年。
他就是丁一汇,国科大研究生课程《高等天气学》主讲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前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6月的一天,仲夏的北京有着明亮而温暖的晨光,丁老师像往常一样从市区赶来怀柔,给2016级集中教学的学生上本学期的最后一堂课。
《高等天气学》是气象类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这门课便一直由丁老师讲授,而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丁老师授课的同学们,已经是丁老师教过的第40届学生了。
在这40年里,丁老师为中国气象领域培养了数不胜数的人才,从他的课堂里也走出了不少气象大家。40年转瞬即逝,很多记忆和细节已经跟不上岁月的脚步;40年漫长而坚定,是每一节课的坚守,构筑起了不凡的力量。
1
“没有后悔,都挺好的”
1938年,丁一汇出生在安徽省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小学教师。学中文出身的父亲在中学里担任语文和历史老师,从小耳濡目染使儿时的丁一汇对历史很感兴趣。除了家庭的影响,还有一个人在丁一汇的成长道路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便是他的中学物理老师,说起这位老师,丁一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那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老师,曾经在旧中国的航校给飞行员上课。他上课时不会生硬地向我们灌输知识,而是只要有条件,就会亲自给我们演示那些物理实验。”寓教于乐的中学物理老师为丁一汇推开了一扇通往物理世界的窗户,窗外缤纷美妙的大自然在他的心底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中学毕业后,丁一汇考入了北京大学,此时,科学的种子早已发芽,所以他没有听从家人的期望去学习历史,而是进入了当时的物理系学习气象专业。“这个专业非常有意思,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气象学已经逐步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有了系统的数学、物理基础,现在又溶入化学交叉发展。现代气象学是建立在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当然数学是其根本。”谈起与自己相伴几十年的气象学,丁一汇如是说。
本科毕业前,丁一汇毕业论文主要是关于平流层和中层大气。,师从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研究生毕业后,他在新建的大气物理所工作,改变了研究方向,跟随陶诗言先生研究中国的暴雨和季风,后来恰逢国家海洋局创建海洋预报中心,丁一汇加入预报中心的筹建工作,在此期间也学到了很多海洋方面的知识。之后丁一汇进入中国气象局工作,并被委派筹建国家气候中心,曾任第一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直至今日。回想起曾经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他说:“没有后悔,都挺好的。”
2
从1978到2017
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建立,地学院的首任院长、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找到丁一汇和他的学兄曾庆存院士,希望他们分别讲授《高等天气学》和《高等大气动力学》这两门最重要的气象学课程。丁一汇回忆说:“叶先生鼓励我们,让我们不要光搞研究,要去教书,通过对学生讲授也会让自己对书本上的概念和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这么多年来,我和曾先生都非常感谢叶老师当时的教导。”
虽然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为了能让同学们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知识,在给每一届学生上课之前,丁老师都会重新整理一遍讲义,加入新的方法与理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现象的本质。而在每一次上课之前,丁老师都会提前两三天把要讲的内容仔细复习一遍,上课当天来怀柔的路上再快速看一遍,当作第二次的复习——每一次上课都当作新课来讲,花费比上课更长的时间来准备课程,这么多年来已经成为了丁老师的习惯。
例如,在讲解大气中定常波沿大圆路径传播的现象时,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丁老师引入了基础物理中几何光学的折射定律来类比,备课时除了要复习相关公式之外,还要考虑到也许同学们会提问不同物质如石英和玻璃折射系数的相对大小等问题,对这些相关的扩展内容,也都要做好准备。
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背后,大概便是其使命之所在吧!
3
忆海拾贝
当年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不少现在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其中不乏两院院士和Rossby奖章(气象学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给丁老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三个后来再没有见过的女生。
那是十多年前某届学生的最后一堂课,下课后有三个女生迟迟没有离开教室,想要和丁老师聊一聊。原来,她们是想要向丁老师表达感谢之情,通过丁老师一学期的讲授,她们看到了理论对天气现象的解释是多么美妙,深感自然界的完美与和谐。“这门课让大家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更深的好奇,这一点让我很欣慰。其实,这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前辈科学家们,正是他们把理论打磨得非常光滑完美,才让我们现在有了这样的感受”,丁老师如是说。
而说起印象最深刻的课堂瞬间,却是一次“小意外”。
丁老师讲课很投入,90年代的时候,有一次在玉泉路校区上课,讲到关键处,他一边讲一边倒着往讲台侧边退,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退到了讲台边缘,一脚踩空后摔下了讲台。玉泉路校区的讲台比较高,虽然当时的丁老师觉得自己还比较年轻,身体很好,可这一幕却把同学们给吓坏了,大家纷纷跑到丁老师身边。被同学们扶起来之后,丁老师微微动了动身体,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便让同学们都回到座位上,继续讲课了。如今回忆起那一次让人揪心的瞬间,丁老师开玩笑说,这是另一种“师生互动”~
4
结语
也许当年决定讲授这门课的瞬间,没有人想过丁老师会讲多久,而那窗外叶落又新芽,岁月的车辙恍然已过40年。偶尔碰到丁仲礼校长,丁校长也会对丁老师说:“老丁啊,你想讲到什么时候就讲到什么时候,只要你身体好就行。”
看着16级的学生们,丁老师说:“说实在的,现在我年纪大了,很多东西害怕忘记,需要不断去复习,看我的身体能让我讲到什么时候吧……”
同学们,求学求真的道路虽漫长而多险阻,但也勇敢向前吧,因为在前方,有那么多领路人已经为你遍砍荆棘,他们的身形或已稍显疲惫佝偻,但那背影总能给予我们坚定的力量。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你我有幸通过努力走到了他们前方,别忘了在那片全新的领域,栽下一颗感恩的树苗,待到枝繁叶茂之时,再指引后来者,继续前行。
地球绕着太阳转了半圈,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但终章亦是序曲,因为热爱科学的人,终将重逢在离真理最近的地方。
采访手记
最开始了解到丁老师,是看到一年前师兄发在朋友圈的一张照片,照片里和师兄合影的老先生眉目那样慈善,师兄介绍说,这就是将来要给我们上《高等天气学》的丁一汇老师。后来我来到国科大,秋季学期选了林一骅老师的《高等大气动力学》,最后一次课上林老师向我们推荐丁老师的《高等天气学》,曾经,林老师也是丁老师这门课的学生。终于,春季学期我和同学们一起坐在了丁老师的课堂上,这一切都应该感谢丁老师这么多年来的坚持。
在这里同样想和林一骅老师说一声谢谢,《高等大气动力学》的上课时间是晚上七点到近十点,冬夜里常看到林老师提着包赶在去教二的路上。由于动力学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导,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看到推导过程,林老师坚持手写板书而不用PPT,每一次上课都要写满近十块黑板,这本就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工作,结课时林老师却因为觉得我们抄笔记辛苦而向我们道歉……能在国科大遇到如此可敬的老师们,何其有幸。
研一的课结束了,和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一起听讲的时光也约莫走到了终点。谨以此文,献给你我求学路上,所有可敬的恩师们。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果果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ucas.ac.cn
文字:赵 寅
美编:徐少明
校对:施 炜
责任编辑:宫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