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岐的老街道有那么一条鲜为人知的街道,或者有好多老石岐人会经常经过这条街道,因为通过这条街道,会链接孙文中路和拱辰路,太平路的一条街道……但对于老石岐而言,石岐老街在心中的位置还是有着一种无法替代的情怀的。
这个就是小编住的街道——龙母庙街
走进这条街道,你会发现整条街道跟外面的世界不太一样……
到处都是洋溢着洋楼的气息……
为什么会叫龙母庙街呢?据说上一辈说,以前这条街有个龙母庙,所以称作龙母庙街,这条街比起附近的街高了上来,所以到了至今,仍未发生水浸情况!
从龙母庙街1号走进去,你就会开始发现有很多老洋楼,但是这里的本地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已经搬了出去……有很多老洋楼已经废弃在那里。
(龙母庙街1号)
(龙母庙街14号)
我们继续游览下去~会发现有一间别致的洋楼……
在龙母庙街20号,有一个教书法的洋楼仔,
屋主也是一个老人家,也是近几年新开的,很漂亮。
相比龙母庙街24号的屋来说,这里就空置了,而且变成了危楼!
这间屋已经长满了仙人掌,不过还是有人住的,
经常看到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
在老街道总经常看到这些情怀,说不出的滋味……
街上很多独居老人……
他们没有离开这里,更多的是对老街道的情感。
在龙母庙街27号那里,有一间很特别的洋楼,应该是以前的大户人家在居住
现在还是不是本地人居住,就不知道了。
龙母庙街27号附近有一间老屋,屋上已经长了棵榕树……
在龙母庙街中段,转弯的位置有这个地方
在很久之前,据说龙母庙就是在这里,旧址来的。
沿着我们视线走下去……
这间屋有个故事,以前是传说中的老赵理发……
(图来源广州日报)
(图来源中山网)
■八十老翁的“老赵理发店”
在石岐区龙母庙街52号,至今还保留着半世纪前的一家老赵理发店。与现代发廊相比,该店设备简陋,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着一张旧椅子,前挂一面小圆镜。像这种老旧的理发店,如今几乎被人遗忘。而比这家理发店还要久远得多的,却是店内相框中齐聚的18位宋朝历代皇帝,他们的画像一度成为理发店的“生意招牌”。
操持“剃头”生意60余载
上年纪的老人管理发叫 “剃头”,剃头匠是我国古代“七十二行”中的一行,曾是令人羡慕的手艺。老赵理发店的剃头师傅叫赵玉平,是江门新会人,今年81岁高龄了。虽然年迈体衰,但很健谈。
据了解,1943年他跟随同母异父的哥哥刘利记来到中山学理发。当时青春年少的他,因一时学不会理发技术,选择放弃并回乡。第二年因与家人闹矛盾,一气之下只身重回中山,投靠在张家边开理发店的哥哥处,从此开始了他的理发生涯,至今历经60余载。
60多年来,“老赵”理发店从最先在悦来路4号,后经多次搬迁,最终固定在今天的石岐区龙母庙街。如今几乎没有年轻人光顾他的店,顾客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虽然儿孙满堂,虽然上了年纪,但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理发店 。“一直以来没有请伙计,一人忙里忙外,过去生意还算不错。”赵玉平高兴地说,以前人们对理发没有太多讲究,咔嚓咔嚓干净利落地就完成了。然而如今新式发廊的先进仪器,舒适的环境,使旧式理发店逐渐式微。
谈到现在,赵老伯不禁长叹:过去的熟客逐一搬离,来这里理发的人已不多。只是不舍得放下陪伴了大半个世纪的手推剪,只想着在这里安享晚年。
收集宋朝历代皇帝画像
当记者细细品读理发店,发现墙上罗列着大大小小的老照片,有当年到海南省参加垦殖时的留影,以及赵玉平年轻时青春焕发的相片。,每一张画像过塑后用玻璃夹框着,保存完好。18位皇帝按顺序整齐排列着。
赵玉平对赵氏先人的身世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这是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太祖赵匡胤,出身官宦家庭。这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太宗赵匡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赵伯指着他收藏多年的宋朝皇帝头像,滔滔不绝地逐一向记者讲解,像讲自家的事。为自己身为赵氏家族的后代而感到无比自豪。
据他介绍,这些画像是六年前,花20元从一位珠海斗门的赵氏顾客手中买回,被他视为珍宝。墙壁上还挂有三位宋室忠臣陆秀夫、张世杰和文天祥的画像。六年来,不少顾客深感新奇,一些路人也因此被吸引进来。曾经有人愿意高价买下这些画像,均被他一一拒绝。
(这里引用中山日报 2009年10月15日 第 1514 期 A7版 )
现在那个牌已经没有挂出来了,我也很久没看到这个老人家了……
老街道上,还有以前的不是洋楼的老式商品楼
沿着走下去,下半段街道还有很多洋楼
好似这户,几个洋楼连在一起,有一种四合院的感觉
最后一提,启发中学也是在这条街道的噢~
最后欣赏下龙母庙街的风姿,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噢~
编辑:吱吱熊
未经允可,公众号不得转载。
由于群已经超过100人
如果想进的朋友请加小编的微信,小编会加你进去。
(群内禁止广告狗,一经发现就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