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演员很另类。
他们身上带有非常明显的个人标签,却没有借助这样的优势一飞冲天。
而是沉稳打磨演技,并一反常态的想将过去的标签撕掉重置。
这样的演员,罗伯特·帕丁森就是其中一个。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绝对不会忘记《暮光之城》中这张勾心夺魄的脸。
当年吸血鬼爱德华的火热程度丝毫不亚于国内的流量小生,小编也是不羞不臊的追到了大结局。
现在回想起来剧情确实比较玛丽苏狗血,就连帕丁森自己接受采访时也说:
如果爱德华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现实中存在的人,估计遇到他的人会把他归类为心理不正常的高危人群。
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暮光》大火,帕丁森一度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演员。
但他却选择在事业上升期“消失”,在国内都很少有明星有这样的魄力!
《迷失Z城》里,还给查理·汉纳姆配戏了。
直到这部电影出现,这个有着嫩牛五方脸的男人终于演技大爆发,实现了完美的翻身——
好时光
Good Time
本片在戛纳首映时,受到了影评人的热捧。
不仅杀进了戛纳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还获得影评人交口称赞——
《新共和周刊》称:导演萨弗迪兄弟与罗伯特·帕丁森,让日渐衰败的(犯罪)类型片焕发生机。
放映结束后还得到了观众长达6分钟起身鼓掌的待遇。
烂番茄新鲜指数更是高达90%。
片名《好时光》,你可千万别被这个片名给迷惑了。
作为一部R级片,片中主角的台词中满了戾气,Fu*k,SH*T随处可见。
这不是什么温情大戏,这是一部犯罪惊悚片。
不过看完之后,小编觉得可以再添加一个“喜剧”的标签,黑色寓言喜剧。
故事的主角康尼(罗伯特·帕丁森 饰),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一事无成、街头混混,尽干些小偷小抢的勾当得以营生。在他的世界里,没什么未来可言。
他有个亲弟弟尼克(本·萨弗迪 饰),只是这个弟弟有认知障碍。
说话总是疯疯癫癫,情绪也特别容易激动。
电影开场是弟弟在接受心理医生的诊断。
刚进入正题,哥哥突然破门而入要带走弟弟。
弟弟怕祖母责怪不肯走,结果哥哥竟然骂了一句:
Fuck Grandma
康尼来找弟弟是有原因的,他要去抢银行。
一个人太冒险,他还需要一个人来支援。
两个人就这样带着面具、墨镜,穿过银行大厅直接走到柜台。
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给柜台的员工递过去一张纸条。
员工愣了一下,脸上像是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然后熟练地打开机子,将钱一捆一捆地放进包里。
整个打劫过程寂静无声,大厅里人来人往,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一场犯罪正在发生。
员工给他们装满了钱,他们接过,然后慢步走出大厅。
就这样,成功了。
坐上车逃走时,警察闻讯赶来,警笛声瞬间响彻整个街道。
就在康尼庆幸躲过警车的盘查时,车子突然“爆炸”了。
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装钱的包里不知什么时候被弟弟尼克放进去了红色喷雾器。
车子里,钱袋子里,包括每个人的脸上,全是红色。
继而车子撞上了别的车,又熄火了。
离银行的不远处,一辆可疑的车辆,一起奇葩的车祸,旁边又有两个浑身上下都是红色涂料的男人。
这,警察想找不到他们都难。
这里必须要放上帕丁森的红色猿人图片。
为了角色,真是拼了。
在这个逃跑的过程中,弟弟全程都在给警察助攻。
有一个猪队友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这特么还是我亲弟弟。
男主走一路拖一路,别提多狼狈了。
然而,善良的弟弟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只知道自己在看医生,然后莫名其妙被哥哥套上面具,莫名其妙带了一箱子钱。
最后被抓更是莫名其妙——玻璃门擦得太亮,没看清楚直接撞了上去。
弟弟被抓后,警方对他展开了调查,结果不用说了,一问三不知。
没办法,警方只能将他暂时扔进大牢。
结果这傻孩子因为太耿直,不会动脑筋,又和牢里的大佬们起了冲突。
另一边,哥哥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幸好钱还在,于是他找到黑市,想出高价想把弟弟保释出来。
但这些钱都是黑钱,黑市玩的就是黑吃黑。
他们要求男主再拿1万,否则不干。
但夜已经深了,去哪里找这1万刀?
男主本来想问女友借点,谁知在等待的过程中,:
今天无法保释了,因为弟弟被打进住院了。
于是他只能铤而走险,去医院劫走弟弟。
劫人过程很顺利,只有一个问题......他劫错了人,弟弟还在医院,眼前醒来的是个一脸懵逼的通缉毒贩。
毒贩的加入,使这个夜晚变得更加离奇。
他们决定去往主题公园,将毒贩藏匿其中的拿出来卖掉,瓜分利润。
偷药成功后,他又不知道哪里秀逗了:
毒贩的同伙去银行拿钱给他,他却一意孤行,拿着药想自己去卖。
你就不能乖乖等钱来,再去赎回弟弟吗?
其实从一开始,康尼就显得非常蠢。谁会带着智障弟弟去干抢银行这种事?可他却干了。
可以说,他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将自己推向更糟的局面。
通常,看着罪犯因蠢犯错,观众总会有想笑的时候。但在这部片中,你笑不出来。因为他做的每一个愚蠢的决定,都像溺水的人在挣扎,绝望地寻求一丝生机。
这与导演的经历密不可分——
好莱坞冉冉升起的新星萨弗迪兄弟(哥哥约书亚·萨弗迪与弟弟本·萨弗迪)。
他们自小在纽约长大,经历父母离异,看遍纽约底层群体与边缘人物的生活百态。所以,总是对呈现充满创伤的真实纽约迷之执着。
此前荣膺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的《天知道》,便是讲述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部片同样如此。
康尼与尼克出身底层,由祖母带大。从小,祖母不是对他们拳脚相交,便是冷漠对待。仿佛他们不是人,而是狗。
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兄弟俩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彼此。
你看,就像康尼在医院里对弟弟说的:
去他妈的祖母,只有你和我。我才是你的朋友。
兄弟俩的唯一愿望,就是拿到一大笔钱买下农场,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树林里。
所以对康尼来说,救回弟弟,和弟弟在一起,是人生中唯一有意义的事。可这唯一的一件事,也被主流社会剥夺了。
电影名为《好时光》,宛如一个巨大的讽刺。没有什么好时光,只有糟糕透顶的人生与一再犯错的无助。
用香港译名《命中有罪》来诠释它,也许更为切题:
身为社会底层的主角,似乎从一出生,便注定要走上一条注定困苦的路。
片中,这种绝望的宿命感随处可见。
一个鸟瞰视角中,康尼狂奔着逃离警察的追捕。宛如迷宫的隧道,仿佛预示着他一团乱的人生。
已经成年的尼克,听心理医生提起烹锅这个词,立即淌下泪来。因为他想起小时候,祖母不让自己吃饭的经历。
弟弟由导演之一本·萨弗迪饰演,他的演技也是神了
不仅是主角,这部片里出现的每个人,似乎都活得太艰难:
吸的16岁黑人少女、淌着口水的痴呆老人、失声痛哭的中年女性、没有希望的前科犯......
电影最恶毒之处正在于此——
它褪去所有好莱坞电影对纽约的镀光,捕捉了一个最肮脏、最破碎、最灰暗也最真实的纽约图景。
在这座城市里,每个边缘人都徒然挣扎,没什么美好的事情会发生,也没有目的地可以前进。
每个在北上广打拼过的人,是否觉得这种感觉似曾相似?
每天打扮得光鲜亮丽去往繁华的市中心上班,那里的人最不缺梦想与野心。咖啡厅内人们高谈创业与融资,茶水间里充斥炫耀的谈资。
社会弥漫着物质欲,我们坚信自己会成功。
但现实却像城里的雾霾,被结婚、房贷与车贷等高负荷笼罩。吃着盒饭赶着打卡,焦虑得失眠、高压到秃头,才是我们的尴尬常态。
追求体面生活的都市人,也许有句话说不出口:光是活着,就已经得竭尽全力了。
而这部片,撕开了这种体面。很残忍,但也很真诚。
片中最让我难受的,是两种眼神。
一是结尾处,康尼徒劳挣扎后,依旧无法救回弟弟,自己反被警方抓获。
警车上,是康尼绝望神情的特写镜头。他双眼不自觉瞪大,仿佛陷入海底,慢慢停止挣扎。
这眼神绝了
二是尼克被送进精神病人治疗班时,在人群中呆滞无措的眼神。仿佛他已能预知余生都得这样无法选择、苟延残喘地活着。
这像是萨弗迪兄弟给观众开的大玩笑:
你以为你可以救人,到头来却连自己都救不了。你以为你的人生有得选择,却只能越过越糟糕。
只是这个玩笑,我们都笑不出。
最后,不得不提一提罗伯特·帕丁森的演技。
他在电影中,完全脱去了先前的英国爱豆气质,蓄起山羊胡、顶着一头乱发,还操起一口地道的纽约街头口音。来看看他的演绎——
刚抢劫银行成功,在车上回想时的侥幸与狂喜,像在说:老子真做到了!
医院劫人时,又满身戾气,动作利索得可怕。
最好的当数结局处黑洞般的眼神,给予片中那迷幻的夜晚一个回味无穷的收尾。
癫狂、阴郁、深爱弟弟、自负而愚蠢......所有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他就是康尼本人。经此一战,他不再是爱豆帕丁森,而是演员帕丁森。
国内那些要不面瘫要不咆哮的鲜肉小花们,真该向罗伯特·帕丁森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