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特定的旨趣表现
——赏童中焘《石梁翠微》偶得
石梁飞瀑,为浙江天台八景之一,青山浓黛,草木深秀,有宋代大书家米芾所书“第一奇观”四字和清代康有为所书“石梁飞瀑”四字镌刻于此间临潭石壁。瀑水有两源,至中方广寺汇合,山腰有衔接两山的石梁,长二丈,阔近尺,。瀑底自梁底向下喷堕,高数十丈,直泻深谷,声如雷鸣。
这画基本是写实的作品。画面上漫山苍翠的树林,树荫里石梁下瀑布奔泻,石崖磴道隐于林间,远处寺庙屋垣依稀可辨。全画浓荫蔽天,碧翠如洗,一片清凉世界。
十多年前在杭州,我曾见过几位同道所作的同一题材,他们大同小异,基本是立式全景格局,从水口石梁直画到山脚坡石,虽较完整,但无甚特色。而这帧画,不取遥望,乃取近观,只裁取瀑布、磴道、悬崖的上半截,画家着眼不在“飞瀑”上,而在“翠微”间(翠微,即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之处),倒有独到的构思与旨趣。
由此,我想,山水画的旨趣大概近乎文章的主题,作者在生活里攫取了什么,作品欲表述什么,越有特定性,主题思想越明确,作品也越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山水画不象文学作品去靠文字表达,只能去意会和领悟,倘只作自然主义的客观描摹,没有特定的东西,画意必然含糊,不知所云,也就难以感人。这幅画力追幽蒨苍秀、阴翳凉人的旨趣是明确的,不象前面提到的那些一般化的全景图。
遮天蔽日的幽深山林,一大片灰灰的、平平的,仅有石梁的一处有石块之外,其余地方无奇树相参,无鲜明色彩对比,无明暗反差的层次,对待这样的物象,要想满而不塞,平不乏味,倒是难题。画家在这里采取了:
第一,留空白。瀑布大段空白,雾霭留空白,磴道、屋垣、天际留空白。空白是大块黑灰中的活眼,有白眼,则透气,不闷塞。
第二,画得松。树叶用细碎的枯笔散锋点戳,树干墨色不深,蓬松疏朗,形不规板,虽满布画面而不嫌平实。
第三,画得虚。墨色淡渲虚染,浓淡不匀,虚白隐含于树丛之间,似薄雾笼罩,有迷蒙空灵之感。
第四,局部加重。大片灰濛濛的基调中加上三、四株浓墨的小树,象乐曲中加进几声跳荡的音键,加强对比,拉开层次,以克服平灰单调之弊。
综观全画,石梁和瀑布等处,笔墨变化多方,堪称形中有韵,尤其是悬崖轮廓混沌潜形的处理,水气迷蒙的感觉更为精妙。这幅作品以水墨为主,略笼淡彩,无剑拔弩张之势,不作大刀阔斧的挥洒,一切都在柔和的色调中进行,犹如一首江南丝竹那样秀润儒雅,含蓄内美。当我们目骋翠微,聆听飞瀑鸣响,浸沉在幽峭的画境中时,还不该忽视画家的这番匠心。
1994年7月第1版
编后缀语
日本美术评论家吉村贞司先生对中国当前绘画状况发议论道我感到遗憾,中国绘画已经把曾经睥睨世界的伟大的地方丢掉了,每当我回首中国绘画光辉的过去时,就为今日的贫乏而叹息。”又说,“我希望至少不要把过去的伟大作品全部都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好好地研究研究,好好地看一看,再在这个基础上发现美的道路,走上新的旅程。”(《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好心的批评,偏颇的意见和恳切的期望,都搅在一起了,其本意是希望我们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每当我翻到笔记本上的这段话时,真是百感交集,不知该从何说起是好。
是的,眼下有一批“美术家”,他们有的只学了十年八年画,有的甚至只学了两三年画,手头既未掌握笔墨功夫,胸中又无文墨积累,可极能经营、颇善公关,常常活跃于电视银屏上,应酬于豪华的酒宴上,作品刊印在自费的画集里,张挂在大宾馆的小卖部中,其至挂着“中国著名画家”的头衔奔走于海内外,把个画坛搞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像卖假药的江湖郎中那样滥造又丑又怪的东西四处兜售。对此,许多正派的画家们是不屑一顾的,指出他们的怪画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是:一些有点成就的画家在具象上创作不出新意来,画点怪画来掩盖他的窘迫相;而那些技术本不高明,出不起风头,画点怪画,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如果怪得新奇的话,还可一鸣惊人。鲁迅曾说一怪即便胡来。”胡来正是藏拙的好办法。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当今尚有不少耐得寂寞,认真做学问的画家,他们人品端悫,谦虚谨慎,并且甘于淡泊'不随时俗浮沉,默默地探索着比前人更深更广的艺术道路,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画界的精英,精神文明的中坚。我想,吉村先生可能看到的只是中国画界鱼目混珠、瓦釜雷鸣的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所发出的感喟吧!
有感于此,我一直就想编著一本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山水画水平的画集,顺便写点宣传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让人们真正摸到现今山水画创作的脉膊,于端正画风、于学术研究作点实事,在画界哪怕起点微小的作用也好。然而古人说,“评画大难,苟非巨鉴,必不允当。”(清•范玑)我非巨鉴,怎能胜任?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又怎敢在人们面前老三老四指手划脚?但心中确实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涌动,加之全国各地广大习画者的普遍要求和出版社的一再催促,在主客观的迫使下,不避才疏学浅之短,以一名讲解员的身份和口气说话,不摆居高临下的架子对待作者和读者,总该是可以的吧!于是丢下画笔,干起这吃力的“爬格子”的营生来,时辍时写,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
书中入选的篇什自然反映了编著者的观点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作品不能说张张都无懈可击,不过,总体上看都相当严肃,较为完整,多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反映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有特定的意趣,画面的组织和笔墨也经得起推敲,至少没有把民族传统“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我在选画时主要把握艺术质量,而不计作者社会地位高低,知名度大小,润格多少,年龄长幼等画外因素。我尊重学术权威,但也不怠慢无名画家。这一点,在目录的编排上读者亦可看得出来,前后次序无轻重高下之分,主要考虑题材和风格的变化,使全书取得统盘平衡。
还要说清楚的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站得住的,无论从选材、立意、布局、笔墨、色彩或者从气韵、格调等各个角度去分析都有可取之处,但要对八十余幅作品泛泛而谈,定然象报流水账一样乏味,谁还有兴致逐幅细读下去呢?“大观园”里的姑娘个个标致,但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韵,我力图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在这许多画幅上,象中求理,形中取法,通过逆向思维,依循画家足迹既寻觅它们共同的东西,更着重它们自身的特点予以解说。关于作品的分析,歌德曾说过广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只有费过一番力的人可以寻到,而形式对大多数人则是个秘密。”绘画艺术美更多的则是形式美,解说的重点侧重于艺术形式规律的揭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囿于编著者的见识,除入选作品之外,各地定然有许多我不知道的高手和精作被遗漏,有些是约了稿而无条件提供幻灯片的,有些是约稿限于篇幅怕增加读者负担而精减了的。书稿付梓时,遗珠之憾与割爱之痛交并于心,实出无奈,敬请有关同仁海涵;同时由于编著者学力不逮,对作品开掘得不深不透,或许难免还有谬误之处,也希作者和读者指教。
吴国亭 1992年5月
吴国亭画作赏析
集贤律院:位于安徽原省府安庆市宜秀区集贤关关城墙东侧山间,原为一座佛庙,名“集贤庵”,建于清乾隆年间。有高僧兰台,是邓石如好友,入庵八年,为修建寺院,“一衣一钵,化缘四方,赤手供众”。嘉庆初,清代书法巨擘邓石如出售作品,捐银,襄助兰台修建成“集贤律院”,嘉庆七年,并亲书匾额,以壮其观,后又在院侧筑“寄鹤亭”。 晚年邓石如的读书、交友、研习书法篆刻之处。
邑人邓石如题额曰‘集贤律院’八分书。”所谓“八分书”即是隶书的一种,且具有明显的波磔(撇捺)特征。
集贤律院楹联(邓石如)
大门联
集经宣律藏;
贤豆现菩提。
大殿联
有弥勒肚皮,何愁不化;
无达摩手段,滴水难消。
旧居联
不速到门唯夜月;
无私惠我有春风。
又
集得几人贤,墨客前来朋旧少;
归完如伯少,布衣去后子孙贤。
又
山间明月常新,素影清光,依旧万年耿耿;
关上贤人何在,闲云野鹤,空余千载悠悠。
关门楹联
车马盈途,往者往,来者来,屐齿踏残黄菊径;
友朋满路,歌的歌,笑的笑,人声响彻白云天。
《宿集贤律院作》
竹树荫浓梵宇闲,禽声早暮翠微间。
月明鹤唳僧归院,秦法鸡鸣客出关。
聒耳轮蹄振林樾,清心钟磬豁衰颜。
山居卅里崎岖路,笠屐行吟自往还。
(见于《周谱•邓石如四体帖》)
特别关注:弘扬中国传统,传承艺术文化精髓,感谢大家支持!
「关注集贤文化艺术」:全球最专业的中国文化艺术品传播平台,品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话题:书法、国画、篆刻、音乐、品茶、陶瓷、赏石。传播正能量,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点击关注;或长按尾页二维码 即可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
「分享帖子」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版权来自网络,转载需说明
「艺术热线」13911002220
「艺术微信」ssbw978005168
集聚贤能·文化自律·传承艺术·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