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梅州市削坡建房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坚持做到“去存量、控增量”,以削坡建房“重大风险”等级存量为基准数,制定2017—2019年削坡建房综合整治计划,至2017年底前消除存在“重大风险”削坡建房存量的30%,至2018年底前消除60%,至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存在重大边坡安全风险的削坡建房的所有存量。
在梅州,削坡建房十分常见,风险也大。仅去年,五华县就排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削坡建房10075处。
(文|南方农村报记者 肖江)
梅州市属于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全市1.58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就占95%。由于山多地少加上建房有“靠山”这类传统观念,许多农民自建房都选择在山边削坡而建。但是,由于房子与山坡的安全距离不够以及没有防护台阶等,不少房子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
去年5月,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虎踞村小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故,造成一栋两层8间土木结构房屋倒塌,一对夫妇在熟睡中被塌下来的山泥掩埋,不幸身亡。梅州市地环站现场勘察认定,事故原因为连续强降雨导致风化花岗岩吸水后稳定性变差,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据统计,近10年,,都是削坡建房没有护坡措施所致。
虎踞村有村民28户、130多人,地处深山,少有平地。为了开辟住宅用地,村民在山坡下开挖坡脚建起房子,房子背靠暴露泥土的山体。但事故发生后,大部分村民已经离开虎踞村。
村民陈如发(化名)今年60岁,是为数不多仍然住在村里的人。他家的房子同样是削坡而建,与山体仅有10厘米之隔,一旦出现滑坡极容易造成房屋倒塌。“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非常担心。可是,除了这里,我也没有别的房子可住。”陈如发说。
记者走访时碰见一位老太太。细问得知,老太太今年65岁,正打算前往八社村卖山货。她说,现在是烟叶种植季节,由于要照看作物,她也住在虎踞村的老房子里。
去年10月,上举镇对虎踞村启动整村搬迁工程。经过勘查、选址,搬迁地点最终选在距离老虎踞1公里左右名叫“学老庐”的地方,该地是一块约20亩的空地,目前铺好了部分水泥面。
为了推进搬迁工作,上举镇向省里争取了277万元。上举镇党委委员张桂告诉记者,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三通一平”建设及农户房屋“正负零”建设。
为确保资金使用公开公正,虎踞村选举2名村干部和3名村民代表组成理事会。理事会负责安置点的选址和建设项目的管理,并与镇政府、村委会及村民共同监督建设资金的使用。
陈如发家也是搬迁户,他们打算盖一栋两层高的房子。但是,建房资金问题令他担心。“我们得出十来万才能把房子建好,压力实在不小,希望政府能多给我们争取点补贴。”陈如发说。
对此,张桂表示,为让村民尽早建好新房,上举镇与帮扶单位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初步形成帮扶方案,对在10月1日前完成毛坯房建设的5户相对贫困的农户各帮扶6万元、其他23户农户各奖补2万元。此外,该镇还向银行争取支持,帮助农户解决部分建房款,按计划保证28户村民在学老庐至少建起一层房子。
“目前,我们在积极跟村民做工作,让他们搬到临时安置点,尽量不要在村里居住。”张桂说。记者来到这个临时安置点发现,该地距离虎踞村至少5公里,由一个撤并村小学改建而成,目前已经没有村民居住。一位吴姓负责人表示,该安置点曾经住过十来户村民。去年冬天,他们就搬离了,有的到亲戚家暂住,有的回到了村里。
五华县是削坡建房最为普遍的县,削坡建房数量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记者从五华县国土资源局了解到,2016年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21处,前期排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削坡建房达10075处,仅2016年全县就发生了6宗共造成11死3伤的崩塌地质灾害事故。
为了防止这类悲剧再次发生,2016年,梅州市委、市政府下拨1亿元资金整治五华县地质灾害隐患。五华县部署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县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削坡建房分期分批分阶段开展整治。其中对削坡高度5米至12米、坡角大于60度的边坡采取“削坡减载”和完善排水沟的方式进行整治;对削坡高度大于12米、坡角大于60度,且无治理价值的,则引导群众进行搬迁。
4月,梅州市印发《削坡建房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7-2019年)》,要求2017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调查工作;在2017年1月底前完成削坡建房三年整治实施细则和鼓励政策制定,对完成了边坡治理或实施了搬迁避让的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
《通知》明确,风险等级原则上按削坡建房的风险系数、危险程度、整改紧迫性由重到轻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对应代表“重大风险、重度风险、中度风险、一般风险”。对有在重大边坡安全风险的削坡建房,重点采取搬迁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存在重度风险等级以下的削坡建房,鼓励村民自行搬迁和工程治理;所有“四种风险”等级中未采取或尚未采取搬迁治理的要全面落实防控责任人,督促或协助削坡建房户加强检查防范,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