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有很多地名,你知道都是怎么来的吗?
明天929《咬闻嚼趣》,孙伟、悠然和你来聊一聊如皋的石庄镇和八里庙!
从空中俯瞰,如皋市西南部有一片美丽沃土,一座南依长江、拥有1600多年文化历史的小镇在这里静静地讲述着她的沧桑变迁。石庄镇镇名的由来,听说没?
众所周知,在海门有个临江。而如皋石庄此前也曾叫做临江。
当地老人提起石庄,言语间很是自豪。史料记载公元411年,现如皋境内同时设三座县治,一座如皋县、一座蒲涛县,还有一座便是临江县。这临江县就是今天的石庄。
据说,石庄这一地名,与一则先祖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关——
有一年,一外来石姓神医来到此地,无偿给当地村民看病,后来终老此地;当地百姓感其恩德在他墓前立一石碑,上书“神医石公之墓”。然而,本地一地主建房需要石材做踏脚石,相中此碑派人去取,未料石碑如生根般无法移出。地主发飙叫人用铁锤砸,将石碑砸成三截,上面两截叫人抬回做了踏脚石,唯独最下方一截就是不出土,只得留在原地。后来,地主踩在这踏脚石上时,石块突然奇怪晃动起来,结果地主一跤跌死。
数年后,石姓神医之孙路过此地,给当地百姓医好瘟疫,获悉自己祖父下落后上坟祭扫,抚摸那生了根的石桩恸哭良久,认为这是爷爷暗嘱他留在此地为人治病。从此,其孙定居此地积善行医。久而久之,大家就把那竖着石桩之地取名“石桩”。其后随着石姓人丁兴旺,人们又把“桩”字“木”旁去掉,这就有了如今的石庄镇名。
“八里庙”,南通人都很熟悉,就在秦灶街道境内,而且八里庙所在的村,也叫八里庙村。
八里庙为什么叫八里庙呢?因为它距南通市城隍庙正好八里路,故称八里庙。南通城老的城隍庙在现在的钟楼前,百货大楼对面市民广场的位置,是旧时南通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以城隍庙为中心向四周幅射以里程取名,不只八里庙一个,还有三里墩、十里坊、十里亭、里河口、三十里等,过去的平潮镇就叫三十里,八里庙北2里的亭子就叫十里亭。
以里程取名的地方不一定是直线距离,有的是按当时行走的道路拐弯抹角到一个地方的里程。八里庙是一座土地庙,并非是八里大的庙。据传,八里庙始建于唐朝末期,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这一带已由海滩围垦成可耕种的农田,在唐朝非常盛行,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庙,人们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寄托给神灵。在这新围垦的大片田园中也就建了大大小小不少庙宇,以土地庙居多,八里庙是其中一个。
土地庙一般以大户姓氏作名,如张家土地庙、李家土地庙,也有把土地庙叫土地堂的,如八里庙北10里就一个马家土地堂。八里庙的名称原没有姓氏,是南通城隍庙到这里的送信路程正好八里路,古称八里庙。八里庙和古亭河是先有庙,后有河。
南通这地方盛产海盐,海滩围垦,盐场东移,要把大量的盐从海边盐场运出来,主要是水路运输,古亭河就是为运盐所凿的盐河,有史记载,流经金沙的盐河为宋朝时所开凿。从南通东门向北的古亭河经过八里庙这一地段时,庙的位置正好在河中间。因为当时人们对神灵极为敬畏,不敢为凿河而迁庙,就在庙前100米处向东转弯,绕庙东侧,在庙后100米处仍回到原来勘定的路线,河道形成弧形。
八里庙只有一间两叠代的房子,后边大一点叫正代,前边进深浅一点的叫卷仙。庙里供奉土地公、土地婆、眼光神、痧神、痘神、火星菩萨和雷公闪婆八尊神像。庙虽小,但建造非常精致。
每年正月十二上灯,庙内的各式庙灯全部点燃,供桌上摆的各式供菜有48盘48碗之多,每天晚上5点钟点灯,进香和观灯的人很多,等10多钟灯笼里的蜡烛燃完人们才散去,只留下几个人看庙,从正月十二上灯到正月廿三落灯,天天如此。
八里庙上灯一直持续到1958年庙被拆除为止。八里庙历经千年,已经过无数次修缮。八里庙的庙虽不大,但历史悠久,名声不小。据说,日子鬼子侵略南通时,听说八里庙,感到非常惊奇,结果找遍南通四周也没有发现有八里大的庙。八里庙附近的抗日军民做好鬼子进犯的准备,在庙后边筑了炮台,在庙西边挖了濠沟,结果日本鬼子没有敢来。
炮台和濠沟在解放初期已被拆除和填平。现在的八里庙通过南通电视台媒体的传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八里庙作为行政区域的地名,在南通新城区建设蓝图中有着十分显著的重要战略位置。座落在秦灶街道东南、通吕三号桥北首的八里庙村,江海大道高架、永怡路、永和路、站前路、铁路和通吕运河横穿东西,通京大道、国强路和英雄竖河纵贯南北,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未来这里是城市建设的中心地段,更加繁华的市景就在眼前。
你还知道哪些南通的地名来历的故事呢?
不妨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吧,每天下午16:00,《咬闻嚼趣》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