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关注】“望闻问切”“核磁共振” 天大“体检”故宫养心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望闻问切”“核磁共振

天大“体检”故宫养心殿


不久前,一条“天大为故宫修缮提供技术支撑”的消息引发关注,其中提到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相关团队“在北京故宫养心殿进行测绘、勘察和价值评估工作”“目前故宫养心殿的前期修缮设计已基本完成”等内容更吸引不少津城市民的目光。

早在2015年,故宫博物院宣布“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养心殿启动上百年来首次大修”在当时便成为聚焦的热点。


一直对外开放、距离上次局部维修已过去三十多年的养心殿,到底能通过修缮实现并呈现怎样的展示状态,又能有哪些“前所未有”的历史复原出现……作为修缮参与者,天津大学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对养心殿建筑群的前期测绘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利用三维扫描等现代手段的信息采集,团队亲力亲为的手工测量,用本次项目负责人何蓓洁的话说,这一次天大的养心殿测绘、调查工作,最终呈现的应该是一份“前所未有”的详细完整测绘图,“文物遗产的前期记录工作很重要,对于今后的修缮和保护来讲这都是很重要的基础图纸。”



三维扫描像机关枪“打点” 

详细测绘图“前所未有”


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方面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全国唯一的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团队受邀参与养心殿修缮前期的基础测绘和调查工作。


“文物建筑的基础测绘工作往往容易被忽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养心殿测绘项目负责人何蓓洁介绍,天津大学在测绘方面恰恰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全国领先的技术力量,从1941年开始,天大对避暑山庄、故宫、颐和园、北海、天坛、太庙、清东陵与西陵等国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过保护性测绘,“是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领军性高校,故宫找到天大来担任这项工作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故宫三希堂位于养心殿的西暖阁,是乾隆帝的书房,仅八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

养心殿东暖阁


养心殿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后一直处于对外开放的状态,时间相对较长,针对建筑保存的状况来讲也到了该修理的时候,“这就好像人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定期体检一样。”负责遗产记录,对建筑本身进行测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手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各种数据,不仅是建筑的空间尺寸,也包括每一类构件的尺寸,再转换成二维的数字化图纸,继而成为这之后进行修缮设计的基础图纸。虽然听来复杂,何蓓洁说实际上就是在记录“整个建筑到底长什么样子”“把各个地方具体的尺寸记录下来。”


相对于传统手工测量,现代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快速地将整个建筑在计算机中还原出来。“通过三维扫描仪器发射激光,打在被扫描物体上,就像机关枪一样在不停打点。”大量的点形成的“点云”最终将古建筑整体“搬运”到电脑上,“在电脑里就可以看到整个养心殿的现状情况。”因年代久远导致的一些梁体下沉、建筑变形,可以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清楚看到,为后期修缮设计提供依据。不过何蓓洁直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虽有如此优势,但也有盲区,“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以致机器没办法扫到的地方,包括精度要求较高的具体构件的尺寸,还是需要手工测量互相补充。”


有了详细的测绘图,便可以更清楚得知古建筑究竟是如何建起来的,而这种详细的图纸应该说是“前所未有”,“以前的养心殿测绘图纸相对粗略——受限于当时的条件,毕竟养心殿一直对外开放,没有时间能够进行充分的记录和调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为期5年,何蓓洁透露,天大团队的记录、测绘工作从去年开始持续进行至今近两年的时间,才能将这个建筑群每个单体建筑的各个典型构件都测量完毕,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测绘图纸。“现在不是所有的修缮项目都能有充足的时间,有的工期非常赶,可遗产的前期记录工作非常重要,对于今后的修缮和保护来讲这都是很重要的基础图纸。”


在何蓓洁看来,前期记录对于遗产保护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先有完善细致的忠实记录,才谈得上后面各种修缮设计或是进一步研究。和故宫博物院合作养心殿修缮工作,天津大学团队主要负责的是建筑测绘及大木主体结构的调查研究。相较于其他项目,这次的研究性保护项目要求对整个建筑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


古建“一生”也有印记

改朝换代影响“内部装修”


在正殿大木调查过程中,养心殿天花上梁架共发现29处题记。“会发现一些工匠留在大木结构上的题记,只是没有提到具体时间;墙砖上有时能看到类似明嘉靖十四年或十五年某某窑户烧制这样的题款;也能看到一些工匠留下的墨线痕迹。”其中28处题记内容所涉及的构件位置,记录和构件现状的位置都能吻合上。“尤其是题记中‘膳房龙井’的字样表明了该建筑在建造之初与‘膳房’的紧密关联。”何蓓洁指出,养心殿已有的建筑历史并不是太清晰,“比如说哪年始建、什么时候修过、现存的这些又都是什么年代的‘成果’……通过这一次的调查和研究我们想深入搞清楚每一个构件的年代。”深入调查当时工匠在大木上留下的一些历史遗迹等,也是为理解养心殿的历史增添一些证据。


测绘现场


“我们现在看到的现存古建筑,实际上是经过了一个时间累积的过程,就像人的一生,经历了这么多,都会在你的身上留下印记。”


站在建筑研究的角度,养心殿在明代始建之后可以说留下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痕迹,经历过数次修缮或改建。还原整个过程,便可以从中发现建筑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甚至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养心殿明间东侧的“东暖阁”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所在之处,“这应该说是利用了原有的一些空间,明间西侧的西暖阁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密谈的各种小室,包括乾隆修的三希堂等等,这些建筑构建都是跟当时的人、事、物息息相关而一直存留到现在的历史遗存。”


养心殿后殿区域是皇帝的休息之处,也是目前能够看到的唯一一处中国皇帝的卧室。万历年间曾为万历皇帝居所;明清易代后养心殿仍存,顺治十七年顺治帝崩于养心殿;康熙皇帝于养心殿设立造办处;雍正元年二月雍正帝移居养心殿,作为寝兴理政之所……何蓓洁解释,养心殿一直被历代皇帝沿用,由于具有这样的使用功能,各个朝代便会根据当时皇帝的喜好不停地改变内部装修。“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类似于今天的框架结构,所谓‘墙倒屋不塌’,因此就跟我们今时今日的居住情况一样——换一个主人,会重新做一下装修,历史上会在保证屋子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来改变内部装修的格局。”

据说为了改善采光,养心殿也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大块的平板玻璃是很后来才有的,最早安装在窗户上的玻璃实际是玻璃眼儿,很小的一块。”何蓓洁特别谈及,养心殿在没有玻璃之前,采光也利用了一种贝壳磨成的明瓦,“这种瓦用于窗户外面的窗檐,会有半透明的效果。”作为测绘参与者,何蓓洁感觉整个工作的过程也像是一个“阅读”的过程。“读”古建筑就仿佛是在读一本书、读一段历史,从中看到不同时期的建筑痕迹,这样的修缮工作就好像是在和建筑本身对话,“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皇家用料“大而省” 不为看着“旧”而修


在何蓓洁看来,古人建筑的思维方式和今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当然也有一样之处,比方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柱子梁檩这套系统是一样的。”不过天花上面留存的构件大部分是明代遗存,“使用的是楠木,构件的截面非常大,有的梁高度甚至能达到半人高,而这样大型的建筑材料到清代以后就比较少见。”让测绘团队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真正上到天花之后的震撼程度,“用材非常大,有的半米高左右,700多毫米,这也是皇家建筑的一大特点。”通常两个重叠着的构件会用两个木材分别制作,而在这里他们发现将一根整木木料雕成两个构件的方法,“就是说当时的工匠会尽量利用大截面的木材而不使它浪费,物尽其用,充分利用木材发挥效用,通过这种设计既让构件的受力面积达到最大,又节省木料,因为楠木在明代的时候开采已经很困难了。”


古建测绘能让参与者发现一些历史“惊喜”,事实上现场的测绘工作却颇为艰苦。所谓“爬房上梁”,也就是借助梯子、绳子等工具到高处近距离观察房子的结构,对梁柱、斗栱等部位进行量取和描绘,“这是古建筑测绘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大家记忆最深的部分。”这次天大的测绘工作是和教学相结合,集中测绘都安排在暑期,“是最热的时候,上到天花以上,几乎全部是密闭的空间。”


在如此高的温度下,人上去几分钟就会被汗湿透,何况还要测量、画草图,学生带下来的草图往往都被汗水浸湿,加之上面积累的多年灰尘,还需要重新腾画。亲手触摸到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逐一进行手工测量,何蓓洁坦言,有些地方其实非常难以到达,“比有些梁底到天花之间的缝隙相当小,人要平躺着滚过去,才能测量到里面构件的尺寸。”何蓓洁认为,故宫内建筑的修缮工作“要求会更高”。一方面是对于测量精度、细致程度的要求,包括测量数据来源的说明,“这也是这次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特别之处。”除此之外,所有保护工作都要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为什么这样修、采取怎样的技术手段等等。“例如对于工艺的保存,就是养心殿修缮项目里非常强调的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前期实验,最终要实现的还是利用彩画、裱糊等传统的工艺去修复。当然故宫有比较好的工匠技艺传承的传统,自清代一直流传大部分保留至今,有很多技艺非常好的老工匠。”说“修旧如旧”,何蓓洁觉得不如说是通过研究知道古建筑本身的价值何在,从而采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不是‘老’就一定有价值,也不是为了让它看起来‘旧’而修,项目本身不是局限在‘修好’,更重要的是为了深入理解它。”



以往常规的展陈方式,都是观众隔着玻璃向内观望,或是在古建筑里简单转转,“观众可能并不知道这里面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又或是建筑究竟为什么会有价值等等,所以我们后面和故宫还会继续合作,对于遗产的研究、价值的挖掘……会陆续开展合作,后期我们希望能把古建筑的这些价值全部展示出来。”何蓓洁提到,过去人们在参观时通常只能看到现存保留下来的某一个时间段的建筑的样子,今后或许能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样子同时展陈出来,“尝试虚拟现实这样的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让大家能感觉到建筑也是有生命的,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建筑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在延续的过程。”


新报记者 吴非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