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 广东省青少年虚拟机器人竞赛决赛 回顾的续集之二。
引言:中学组的作品,站在本人赖瑾桀的角度,明显感觉到一种提升,整体的感觉是都很具有设计感,但是从“质”的角度,我会感觉其实中学组和小学组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随着学生因义务教育的洗礼,审美、作品的牢固度以及对各项指标的舍取、比赛的策略,每个player会体现出其应赛的风格,而这种格局是我很期望看到的。
哈喽大家还记得我吗?对的,是我,还是我,话痨设计师。上个星期,我给大家分享了 广东省青少年虚拟机器人竞赛决赛 小学组的优秀作品,今天,我要叨叨一下中学组的优秀作品了。与小学的题目「探索太空」相比,中学组抽签的题目是「未来城市」。
主题上相对受到限制,难点往大了说,再怎么天马行空,也要体现「城市」的特征,「城市」之余还要突出「未来」;往小了说「城市」是个狭窄的概念,粗暴点用两个词概括:居住,出行。
跑题一下,那吃、穿、玩呢?举个例子吧,在北上深杭的金拱门跟二、三线小城市吃到的金拱门是一样的,而城市的规模决定了居住、出行的方式截然不同。
所以作品要同时能体现出城市的特征,又要体现出选手对「未来」的思考。
总体上看,中学组的作品在比例还有颜色搭配上更协调,不过值得老师和选手注意的是,仍有部分选手出现了跑题的现象。笔者在工作之余也有尝试过MOC建筑类的题材,实话说做出来不难,做得好不容易~如果你们学校购买了「益玩套装」,可尝试一下「相信直觉练习法」:用益玩套装的基础颗粒寻找灵感,不要先思考自己想搭什么,而是抓起零件完全凭直觉就搭!灵感这种东西,只要你多练习,它就自然的冒出来了~
话多了,来看看中学组的优秀作品吧!
▼
4号作品
4号作品,这作品是冠军,也就不遮遮掩掩了。比例还有透视感都做得不错。如果非要找茬或者吐槽什么,那笔者只能说「未来感」不足,虽然旁边有个火箭发射基地,但可以往下看看对比其他几个作品。
▼
7号作品
7号作品,全透明的建筑!虽然没这么多透明款式的零件能把实物做出来,内构做得一点也不含糊,而且想法够大胆!毕竟建筑设计师本身就是一群经常「自己打脸」的人,如下:
要采光好,又要有私密性
日本广岛 中村拓志建筑事务所
(日本建筑)要低能耗,还要自给自足(半透太阳能电池板)
中村拓志使用的真空隔音玻璃砖
透明的高分子太阳能电池(图片来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既要传统,又要现代(Guci专卖店)……
Chanel水晶宫专卖店
▼
15号作品
15号作品即使不是个空间站,也肯定是个悬浮城市。陆地可开发面积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立体发展是必然。
▼
16号作品
16号作品是本次比赛中唯一一个以地下空间为想象背景的作品。层次分明,地表的植被还有地下的路灯跟前面15号的空中城市相呼应
(喂~~ 你们俩是不是有串通的嫌疑?)
▼
17号作品
17号作品私底下被我们吐槽说有点像「杠铃」,也希望作者看到后能评论留言一下当时的创作意图交流交流。但笔者看来呢,这作品是太前卫以至于超越了「未来」,要换个比较科幻的背景才能衬托出作品的未来感。然后结合作品内部的细节刻画,是不是有更有感觉了?
▼
19号作品
19号作品看着像个鱼竿上的鱼标,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 嗯,有意思有意思,跟悬浮还有住地下相比,笔者觉得住靠近陆地的海上还是挺舒服的。
▼
以上,是本次虚拟搭建比赛决赛--中学组特色作品的分享,希望在评论里看到原作者论文级别的「官方解释」。
作为特邀评委之一的专业建筑工程师@punolpoon在赛后表示:
「这是一次充满发现的评委之旅。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很高兴在比赛中看到新生代对自身周边环境的仔细观察。比赛过程中,虽然受到比赛题目与材料的限制,选手们依然能尽其所能表达心中所想而不受拘束。旺盛的好奇与丰富的想象是我在担当评委的最大收获,作品的思考即使稚气,但只要手中有观察的方法就能逐步走向成熟,期待看到各位选手成长的作品。」
13号作品
最后,13号作品, 我留着下一篇文章 单 独 说。
它有啥特色?
有啥亮点?
跟作者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请留意下一篇《虚实之间, 梦想变现》。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搭乎」,搜索「搭乎」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