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扩散】上华镇六旬老人希望见上失联多年的亲人一面,请大家帮帮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46年前,年仅17岁的郑绍哲小学还未毕业,来到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红十月农场,。46年过去了,这名现已年过六旬的老知青依然孤身一人生活。郑绍哲尽管生活窘迫且落下一身病痛,但让他最期盼的是,有朝一日能与家乡汕头澄海失联多年的至亲再次团聚,了却思念之情。


图:郑绍哲与家中一条大白狗相依为伴。宋福亮 摄

背井离乡46年未结婚生子

     本月20日,记者与市彩虹志愿者协会一行,来到红十月农场宿舍郑绍哲家中。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充斥着霉味,摆放一张床、三张桌子、两把凳子之后,显得狭窄拥挤。屋顶有不少瓦片已碎裂,遇上雨天便会漏水,乱七八糟的电线随意搭在屋内低处木架上,稍不注意就会碰到头。

郑绍哲在这间屋里生活了46年。“1970年,,我被分配到阳西县程村镇红十月农场十六队。”他说,1953年他出生于汕头市澄海区,小学五年级还没读完就背井离乡了。当知青时,他干过很多农活,起初主要以种田、做肥料为主,后来便负责种菜、炒菜,2005年正式退休。

也许是干农活劳累所致,郑绍哲落下一身病痛。右眼疑似患有白内障,基本看不见,而右边手臂也因旧疾后遗症所致,经常使不上力气,像煮饭、洗衣服等日常家务主要靠左手来完成。

如今,63岁的郑绍哲依然孤身一人,没有娶妻生子,与家中一条大白狗相依为伴。他除了每月1400元的退休工资外,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家中每月还需缴纳70多元的水电费。由于电费缴纳处在程村镇,郑绍哲还需花费30多元搭车去缴电费。

“自己种点蔬菜自己吃,一个人感觉还是挺孤零零的。”郑绍哲说。

志愿者上门关爱独居老人

     今年初,市彩虹志愿者协会第一次与郑绍哲联系上。“1月份第一次上门,我们只带了油、米等日用品来慰问。第二次上门看望时,我们给老人添置厚被子、厚衣服等御寒用品。”志愿者告诉记者。

尽管家境窘迫,可郑绍哲性格乐观,与志愿者交谈中丝毫感觉不到低落等情绪。为了让老人的右手恢复力气,志愿者还招募了几名护士,给他做针灸诊疗。“老人右边胸前曾长过肿瘤,做了手术切除,也许是因为术后清理不干净等问题,导致伤口经常发炎、流脓,进而影响到右手臂的正常活动。”志愿者表示,他们将联系市区正规医院,希望能帮老人把伤口彻底清理。

20日,志愿者再次回访老人时,还顺路买了水泥、沙土等,填平老人家门口路面的坑洼处。志愿者承诺,日后还将帮老人把屋顶瓦片修复好,也将联系医院,看能否医治好老人右眼白内障等疾病。

志愿者的帮助让郑绍哲感到温暖。“家乡我应该是回不去了,没想到在这里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我,有种久违的亲人的感觉。”老人家拉着志愿者的手感激地说。

老人希望联系上失联亲人

    也许是志愿者的到来让老人有了倾诉的对象,郑绍哲在交谈中时不时透露,他非常想见到失联多年的亲人。

郑绍哲的家乡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上华教村(或许老人多年离乡,具体村名忘记了),父母早在他年幼时就相继去世,一共留下4个小孩,郑绍哲排行老大,老二是弟弟,老三老四均是妹妹。“爸爸的名字叫郑有财,生前曾当兵打仗。”郑绍哲回忆说,46年的知青岁月里,他分别于1971年、1972年、1976年回家探过亲。前两次回去时,弟弟妹妹都还住在家乡的祖屋里,可第三次回去时,祖屋还在,但已是人去楼空。

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没有联系电话与住址就等于断了音讯。郑绍哲问遍了同村的邻居,没有人知道他家人究竟搬去了哪里,想向村外的人打听,可他手头上一张照片都没有,就连弟弟妹妹的名字,也只记得读音而不会拼写。

“三妹叫郑有来(以下名字均为音译),四妹叫郑美,二弟叫郑绍田。”郑绍哲猜测,弟弟与他年纪相仿,现今也有60多岁了,至于两个妹妹,应该四五十岁左右。

也许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每当夜深人静,郑绍哲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他说,记忆中的上华教村非常大,有3万多名村民,家家户户都以种水稻为生,村里有学校、农场等设施。“就是想再见一见弟弟妹妹,大家能保持联系,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郑绍哲期盼道。


如果你有任何相关线索,请联系

报阳江日报“民生热线”:

13380860001

13380860002

18819885666

也可直接致电郑绍哲:18475303510


阳江日报本报记者/吴梦媚

请传发起来帮帮他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