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原创来稿:不会使用喉罩是原理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者
罗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作为麻醉医生,我们经常使用喉罩进行通气,在英国接受这一通气方式的患者比例已经超过了50%,国内喉罩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尽管麻醉医生经常听到一些使用喉罩的指导性意见,但是当我们真正实际使用喉罩的时候却常常觉得,我们关于喉罩的知识有些捉襟见肘。喉罩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通气工具,很多高年资的麻醉医生并不太愿意尝试使用,原因很简单,他们对气管插管技术已经运用的得心应手,没必要去冒风险尝试新的东西,所以年轻麻醉医生在这方面就得不到像那些经典通气方法一样的培训,需要自己摸清楚喉罩使用的奥妙,还真得费一番周折。年轻麻醉医生一旦在喉罩使用中遇到任何困难,如果不能像高年资医生那样迅速解决,为了临床安全,就必然转向有把握的传统通气方式。

因此,对一些喉罩使用中的问题需要我们仔细破析其内在的原理,比如下面的两个问题就很有代表性。问题①,置入喉罩后,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时,麻醉机显示气道阻力超过30cmH2O,观察不到呼吸运动,患者的SpO2开始下降,我该怎么办?问题②,置入喉罩后,行IPPV时,麻醉机显示气道阻力不高,但听见明显的漏气声,反复调节喉罩的位置,仍无法改善,这是怎么回事?

能够回答这两个问题,表明你已经有相当的喉罩使用经验,如果对这两个问题还有疑问,建议你继续阅读下文的内容。


喉罩是一种声门上通气工具

我们熟知的气管导管是一种声门下通气工具,然而喉罩却是一种声门上通气工具。声门上通气,不再需要过多的插管设备,也不再需要达到气管插管那样的麻醉深度,患者的应激反应明显减少,舒适性明显增加,但是麻醉医生却要付出更多精力,因为其不像气管插管那样安全,气管插管后位置一旦固定,鲜有脱出,同时可以保护气道免于返流误吸的风险,而喉罩置入后,麻醉医生始终要关注其是否移位,是否存在对位不良。在使用气管导管进行插管时通常都使用肌肉松弛剂,一旦插管成功,如发现通气阻力大,无法通气,常常是因为诸如哮喘发作后的高气道反应所致,大家都会处理,但是如果发生问题①那样的情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不应该是高气道反应了,因为喉罩是一种声门上通气工具,气体从喉罩到气管还有两道关口,会厌和声门。正常进食情况下,会厌自动封闭喉的入口,喉罩的末端其实是插入食道入口的,如果此时麻醉深度不足以抑制吞咽反射,会厌就会阻挡从喉罩来的气体进入气管,从而遇到问题①那样的情况,此时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加深麻醉。

当然多数情况下,我们碰到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声门关闭,这时就会出现问题①那样的典型情况,很容易处理,迅速加用肌肉松弛剂,数十秒钟内,声门开放,问题就迎刃而解。笔者第一次碰到问题①这样的情况时,拟改行气管插管,于是加用肌肉松弛剂,当喉镜挑起会厌后,清楚地看到声门紧闭,肌肉松弛剂起效后,声门开启,当时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立即重新置入喉罩,通气正常。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我们之前的经验,当不能通气又不能插管时,我们不应贸然使用肌肉松弛剂,而是应当尽快恢复自主呼吸。这里要说明的是,不用肌肉松弛剂插喉罩后不能通气,不等于不能使用肌肉松弛剂进行气管插管或喉罩通气。顺便说一下,问题①常常发生在麻醉后自主呼吸消失时,面罩通气也会遇到阻力而无法进行。


喉罩是一种舌根下通气工具

面罩和喉罩都是声门上通气工具,我们在使用面罩通气时,碰到舌根后坠,基本上通气就无法进行,这个时候可以用口咽通气道或者舌咽通气道辅助挡开舌根。

现在有了喉罩,不但可以抬起舌根,还能封闭食道入口,保证从咽部来的气体只能导向喉部,而不用担心进入胃部触发返流。可是初学者由于对体位、置入方法、喉罩型号的选择等方面经验不足,经常会遇到问题②所述的情况。置入方法不正确时,容易将舌根推向后,部分阻挡喉罩出气口,或者阻挡喉入口,前者可能尚能保持气密性,但通气阻力显著升高,后者则会听到明显的漏气声,所以我们强调喉罩是一种舌根下通气工具,明确避开舌根的阻挡是正确插入喉罩的关键所在。

很显然,经典的开放气道的体位和手法同样有利于喉罩的置入。那种认为不用仰头和提颏就能置入喉罩的说法可能有些不太负责任,因为这种手法本身就可能将舌推离硬腭,从而开放口咽和舌咽部,为喉罩的置入开避了通道。碰至舌体巨大,我们同样可以像气管插管那样,使用喉镜挡开舌体和舌根,而这些技巧我们早已掌握。


喉罩的开口始终应对向前正中

气管位于身体的前正中,所以喉罩的开口只能对准这个方向,才能通气。通常可能不需要考虑这样的简单问题,但是,碰到那种鸟嘴,声门很高,用喉镜都无法显露的情况,要保证不漏气,就应将喉罩远心端尽量向身体的后下方压,以使喉罩的开口对准声门。同理,固定喉罩时,推荐将固定带附于上颌骨,而不是相反,固定到下颌骨,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喉罩的导管部分应有一定的强度,那种柔软的带金属丝导管的喉罩就不太适合声门高的患者。经典推荐的喉罩反向置入再旋转翻正的方法在临床上并不常用,因为越是碰到小下颌,巨舌的患者,这一方法越难以使喉罩开口对准声门。笔者推荐适当充气(当然i-gel喉罩无需充气),开口向前,从正中插入,向硬腭方向持续微微用力,润滑的喉罩会滑向咽后壁,直至尖端进入食道入口,感到阻力就提示喉罩到位,此时若无漏气,则不必再充气。这种方法,可以始终控制喉罩在中线的位置。

以上是笔者使用喉罩的一点体会,希望对初学使用喉罩的朋友能有所帮助,同时不当之处也恳请指正。



内容来源于04期《麻醉·眼界》杂志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官网网站:

http://www.anesthesiavision.cn/

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微信ID:Anesthesiavisio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