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读经】我给你写了封情书,你别读得太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读

阅读的关键,就是具备看见细微处的能力。如同读一封情书般,挖掘缠绕在文字细节间的意义。有9种方法,能帮助我们细读中的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神所写的这封「情书」。


对你来说,是什么呢?


在《释经之旅》里,作者把与一封情书相比。一个年轻人收到一封情书时,可能会反复读好几个星期。他会不断思考每一个词、每一个逗号的隐藏意义。他会仔细观察所有细节,连最细微的也不放过。


阅读的关键,就是具备看见细微处的能力。多数人读读得太快,以致略过一些细节,但的意义往往缠绕在文句细节间。


《释经之旅》提到9种方法,能帮助我们细读中的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神所写的这封「情书」——



1

重复



寻找重复的字眼。首先,标出你阅读的那一个句子里重复出现的字词。然后扩大范围,在上下文寻找重复出现的字词。


例如,在《约翰一书》2章15-17节: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眼目的,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其上的都要过去,唯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哪些字在第一句里重复出现?「世界」这个词是否也重复出现在下一个句子里?这段经文里「世界」出现几次?是否每个句子都出现这个词?你是否注意到「爱」一直重复出现?「爱」出现几次?


仅简单地观察重复出现的词语,我们就有初步印象,知道这是有关于这世界——特别是关于爱世界的一段经文。



2

对比



寻找相互对照的项目、观念或个体。请看《箴言》第14章31节里一个对比的例子:


欺压贫穷的,是辱没造他的主,

怜悯贫穷的,乃是尊敬主。


本段对比两种人,他们对待穷人的态度,反映出他们对待上帝的态度。其中一种人欺压贫寒,反映出他藐视那位造他的上帝。另一种人怜悯穷乏的,他对待穷人的方式反映出他敬畏上帝。




3

比较



对比着重在差异,比较则着重在相似性。注意寻找相似的项目、观念或个体。


旧约中的《箴言》第25章26节是一个好范例:


义人在恶人面前退缩,

好像趟浑之泉,弄浊之井。


义人在恶人面前退缩,就像一个曾经清洁、纯净且有用的泉水,如今受污染不堪使用,一个人也是如此。



4

条列



只要遇到两个以上列举的事物,你就可以视其为条列。列出这些项目,并观察它们有无次序性,可否分类。例如:《约翰一书》第2章16节列出哪些事?


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眼目的,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再看看,《加拉太书》第5章22-23节有哪些条列?


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



5

因果



通常,作者会先陈述原因,然后说明其导致的结果。例如《箴言》第15章1节,既包含对比,也包含两个因果关系: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

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第一个原因是「回答柔和」,结果是「使怒消退」。第二个原因是「言语暴戾」,结果我们都知道,是「触动怒气」。


再看《约翰福音》3章16节,是否有好几组因果关系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6

象征



象征,是特意用词句来表达一种与其字面意义不同的概念。例如,《诗篇》第119篇105节中灯的画面: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

是我路上的光。


这里,「灯」和「脚前/路上」都是象征性用语,形容神的话让人们看到生命的道路。


象征是一种有力的文学形式,因为它提供一幅与读者情感相连的图像。可能是一幅祝福的图像,例如《》40章里的鹰;也可能是一幅审判或令人厌恶的图像,例如《马太福音》第23章27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试想象其图像。它给你怎样的情感反应?



7

连词



如果我们将想象为一栋砖瓦房,那么连词就是连结每一块砖块(片语和句子)的水泥。谨慎阅读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注意所有的连词(「和」、「因」、「但」、「所以」、「既」、「因为」等)。我们倾向于忽略连词——但千万不要!没有水泥,砖块就是一大团杂物。


所以,时时注意连词,并找出其目的或功能。也就是说,试着发现连词连接的是什么。


例如,如果你看到连词「惟有」,就可能有一个对比。看《罗马书》6章23节: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里,乃是永生。


连词「惟有」表明罪的工价(死)和上帝的恩赐(永生)间的对比。


「所以」通常是根据之前的讨论所下的某种结论。当你读到「所以」时,回头再读找出其原因。有时原因显而易见,就在前一个经节;有时候比较难察觉其原因,可能指的是前几章的大范围讨论。《罗马书》第12章1节就是不易察觉的例子: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这里的「所以」,连接这节经文与前面十一章的经文。保罗在前面十一章讨论神学理论——经由信心而来的恩典救赎。第十二章主题转换到行为:我们该如何行动?我们又该如何处世为人?


12章1节的「所以」,将我们是谁与我们该做什么做了连接。《罗马书》12章(及其后)所描述的行为,应是上帝的恩典(第1-11章所讨论)在人们生命中的直接结果。




8

动词



动词说明整个句子的行动,故而极为重要。观察经文时,切记观察其动作。找出动词时态,是过去式、现在式或未来式(「我曾去过」、「我现在去」、「我将来会去」)?是否是渐进的过程?换言之,动作是否具持续性(「我当时正要去」、「我正要去」、「我将要去」)?是否是命令式动词(去!)?


特别注意所有的命令式动词!这些经常是上帝对人们下的命令。如《以弗所书》4章2-3节:


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是,动词是主动还是被动。两者的区别,在保罗书信中尤其重要,因为常用来阐明哪些是人所当做,哪些是上帝为人所做。被动式通常用来强调上帝为人所做的事。如: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西3:1)


在英文译本中,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区别就很明显:


Since, then you have been raised (被动式,神的作为) with Christ, set (主动式,神的命令) your hearts on things above, where Christ is seated at the right hand of God. (Col. 3:1)



9

代词



注意代词并找出其前述词为何(代词所指之人)。例如,《以弗所书》1章3节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基督的父上帝,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



让我们快速回顾9种细读的方法:


  • 重复——寻找重复的字词和片语。

  • 对比——寻找相互对比的概念、个体或项目。

  • 比较——寻找可相互比较的概念、个体或项目,同时注意其相似性。

  • 条列——注意经文中提到的两个以上的项目。

  • 因果——经文中一个原因可能产生多样结果。

  • 象征——寻找图像化的描述,以表达非字面的意思。

  • 连词——注意连接不同单位的词,例如「和」、「但是」、「惟有」、「乃是」、「因为」;注意其所连接的对象为何。

  • 动词——注意动词时态(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主动式或被动式,同时注意命令句。

  • 代词——找出每一个代词的前述词。


处理经文的第一步,是尽量观察所有细节,我们要深入发掘并且尽量看到所有现象。以上步骤还不周详,只是帮助你开始。里每个句子,都有几十个细节等你观察。谨慎地读,一读再读!用心坚持观察,你会挖掘到上帝的「情书」里丰富的宝藏!


本文来源

J·斯科特·杜瓦尔、J·丹尼尔·海斯:《释经之旅》(世界e家翻译小组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P10-23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