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字子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建安三曹”,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崇备至,甚至有“天下才有一石,。此后也一直有许多人对曹植的诗文辞赋赞赏有加,以为“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其实奶爸以为这话恰恰说反了,曹植的诗作确实可说是雅好慷慨、词采华茂,但是与其父兄相比,却是雄健不如乃父,清丽未过其兄。
以上看法,虽说不是奶爸的独见,但确实也只有少数前人如王世贞、王夫之站在奶爸这边。但是奶爸相信,到底是否如此——
咱们拿曹植的诗作与父兄一比较就知晓。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垂,通“陲”。楛(音同户)矢:用楛木做成的箭。月支、马蹄,都是箭靶的名称。猱,音同挠,一种猿猴。勇剽(音同飘):勇敢剽悍。螭(音同吃):传说中一种形状如龙的猛兽。羽檄(音同习):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白马篇》是曹植豪壮诗的代表作。白马金羁,去势如风,诗作起笔就气势不凡,以骏马飞驰烘托壮士之骑术娴熟和边情之紧张激烈。以下2至7句为一层,介绍英雄之出处不凡,铺陈壮士之武艺超群。几个连贯的对偶句,铿锵有力,一气呵成,用“破”、“摧”、“接”、“散”一连串动作,从各个方位表现壮士灵巧胜过猿猴而剽悍胜过豹螭,这也就是下一段壮士能建功立业、扬声边陲的基础。再以下8至10句为一层,写壮士之功绩。与上下层相比,这一段乃是略写,是诗中的一个过渡,不过是上一层一个自然的结果,又是下一层议论的引子。11至14句为最后一层,揭示壮士不仅有外在的高超武艺,还有内在的赤胆忠心。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卒章显志,实际上也是表达了曹植自己渴望有所作为的心声。
但是我们把曹植的这份豪情与曹操《观沧海》、《龟虽寿》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相比,那就又有差距了。如果说曹操有柏拉图所谓“哲学王”的气度的话,曹植则只有游侠儿的冲动。黄宗羲有诗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而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中的名句说得更好:“一个不成熟的男子可以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男子可以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想来如果是曹植遇到赤壁惨败的话,恐怕也就一死了之,哪还有后面曹魏的霸业。以曹植的身份,却想像个游侠一样重义轻生;曹操不选择传位给他也就不奇怪了。
《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是曹植婉约诗的代表。此诗通篇比兴,明写闺情,实抒己怨,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实际上是以“宕子妻”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曹丕称帝后自己却屡遭贬爵、徙封的境况悬殊,以“愿为西南风”来表示忠心。全诗写得流畅清丽、哀婉动人。“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一句想象奇特、比喻贴切,是诗中名句。曹植《杂诗七首》第三篇有句“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也是这个写法。后世张若虚“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李白“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都是从曹植之诗句化出的。
但是要说这诗有什么比曹丕《燕歌行》高明的地方,却也实未见得。“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云云,更是难免气格卑弱之讥了。
曹植与曹丕另有一类游宴诗作。其中曹植《公宴》与曹丕《芙蓉池作》内容相仿,很可能是同时同地之作。奶爸以为,同是宴饮游乐,曹植逍遥而轻浮,只有公子气;而曹丕平实而乐观,有天子气。是否如此,读者可自体会之。
曹植《公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曹丕《芙蓉池作》: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另外还有著名的赞曹植有才气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见于正史和曹植的本集,多半是后人附会的演义故事,谨此提过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