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受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不减产影响,布兰特原油和美国WTI原油期货重挫,创201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全球油价自今年6月以来下跌超过三分之一,北美页岩油产量增加超出预期,加上全球经济成长迟滞,石油供给充足加上需求疲弱,导致油价今年屡创新低。
自今年5月至今,大宗商品最具代表性的CRB指数(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录得17%的跌幅,一方面是全球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计价为主,而美元自今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强周期;另一方面,疲软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也是大宗商品连续下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全球央行在QE时代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并未有效提振消费需求,而伴随着商品供应量的增加,许多商品都在供应过剩之中步步走低。中国的PPI数据显示,今年10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2%。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PPI连续第32个月出现负增长。人们已经习惯了过去10年中原材料的疯狂行情:经济增长、供应紧缺、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但是次贷危机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经济所处的发展周期,尽管各大经济体都从萧条中不同程度复苏,我们依然很难对铜、铅等工业品金属的需求增长抱以太大的希望。更极端的例子还有钢材、铁矿石等,降息在短期内刺激了购房需求,但在连续9个月下滑的固定资产投资面前,新增的刚需何时能够击鼓传花影响到钢材及铁矿石,还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相反,中国稀有金属价格的代表指数FYMEI自今年7月来录得21%的涨幅,与大宗商品指数的持续下跌相比显得格外耀眼。中国的稀有金属储量占全球80%左右,但供应了全世界95%的市场,其他国家都禁止开采稀有金属,直接从中国低价进口稀有金属并进行战略储备。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稀有金属的需求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09年以来,我国对稀有金属矿藏进行整治规划,并进行战略储备和出口定额管制,大幅度减少了开采量和出口量。政府的介入使稀有金属的价格大幅上涨,加之通货膨胀更使稀有金属一下子变成了投资市场的“白天鹅”。
(文章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