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主题:感受的能力与回忆的模式(下)

分享者:吕波 

分享地点:【吕波国学】微信群 

分享时间: 2017-2-9 21:13


《我遥望》

作者: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所有人 开始昨晚未竟的分享,下半场。分享之前,大家先欣赏一首诗。我2000年上大学时看到的。


今晚的分享,继续昨晚最后所说的,当我们不再受自我模式的困扰,那个不断丰富的记忆库,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宝藏。


当我们挣脱所有的模式,不再执着那些自我,存在本具的智慧显露。我们的生命将发生至少两个层面的转化:


一、它让我们更深入、丰富地体验当下;

二、它让我们对他人,对众生的苦乐拥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1





我知道,我们群还没有60岁的朋友:)但我们多少在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想象过我们三十岁的样子。


而今,这个群里的绝大多数人都30岁以上了,我们也许并未经历过生活的惊涛骇浪,但总也经历过起起伏伏,不知道我们今天回想起十多岁的时候,会想起一些什么呢?


这另我想起另外一首词,这首词的作者叫蒋捷,南宋人。他的这首词,写的是听雨。他写了他一生不同的时段,同样听雨的感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年轻的时候,鲜衣怒马,意气风发。在风月场的歌楼上,中宵酒醒,大概是春天吧,窗外的雨声淅沥,室内的红烛还没烧完,映照着罗帐和身畔的美人。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再一次听雨,已经时至壮年,天涯羁旅的客舟之中,站在船头极目四望,水天之间一片苍茫,秋风阵阵,失群的孤雁声声鸣叫。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而今已然年迈,躺在破庙草庐之中,正是晚上,已经睡不着了。想起一生的颠沛流离,一生的悲欢离合,觉得时间是如此的无情。就像此刻,欲眠却无眠,只能听着阶前点点滴滴的冬天的小雨,从屋檐上滴到阶前,一滴,一滴,又一滴……


雨天,总是适合回忆,适合怀旧。我们也总曾在不同的时间听雨,听见窗外的雨声,会让我们想起什么呢?


记得以前我们常说,下雨就是下雨,这就是一个自然的发生,我们为这个下雨赋予的离愁别绪,都只是自我赋予的。


当然,是的,下雨就是下雨。


但是我们听见雨声,想起的那些往事,又何尝不是一个自然的发生呢?


正因为如此,生命得以丰富。


诗歌只是表达,只是一种表现的形式,它的内核是丰富的情感,丰沛的生命。





2





当我们喝到一款2800年的古树茶。


正好用了甘洌的山泉水,正好用了合适的水温,让那泡茶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未曾喝过很多的茶,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未曾试过各种样的水,未曾试过各种各样的泡法。


我们或许依然会觉得好喝,但不会心生感动。


佛家有句话叫:因缘和合。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一开始我们听到这四个字,只觉得悲伤——啊,这个世界竟然没有一个恒常的东西。


但最近几年,我对这四个字的感受却是恩典、神迹。这种恩典和神迹处处在在,无所不是。


如果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体验的瞬间,都源自亿万种不同缘分的精密和合。


张爱玲的散文《爱》中有一句话,说得真好: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正巧赶上了,那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说,唯有轻轻问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正如那一泡让人感动的茶。


那一片树叶穿越了2800年的时光,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萌芽,被一个人采到做成茶叶,辗转千里来到我的手中;


那一瓶水,远在遥远的长白山,经过了无数次的冰雪水雾,凝聚成一股山泉,现在正好在一把源自遥远日本,100年前的匠人亲手打造的一把铁壶里凉到85度;


还有冬天下午的时光,面对的人,正好我们安静下来,心中不被俗世的功名利禄种种欲望牵引,安心于面前的这泡茶……


当那个味道在舌尖绽放,感动升起。


那是无数种因缘精妙的和合。





3





少年的时候,我们读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们只是背诵,甚至我们厌烦,我们那时看到月亮,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


而当我们今天漂泊在外,有一天在异乡的酒店里,孤独一个人,想起往事,踯躅惆怅,柔肠百结。我们推开窗户,明月当空,清辉遍地。


几十年前无数次背诵过的那一首诗,1000多年前李白写这首诗时的情绪,瞬间击中了我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去年某天一大早,我在首都机场坐飞机。彼时天刚亮,我站在航站楼巨大的玻璃幕墙前面,看着广袤的华北平原的天边,慢慢泛出鱼肚白,远处的几架飞机影影绰绰,身后是拖着行李匆忙走过的旅人。忽然一种情绪击中我,一句诗瞬间浮现出来: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4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什么呢?


当我们经验一件事物的时候,当然,首先是最直接的体验。


那是没有经过任何概念和心智污染的,最为直接的经验。


就好像,我们吃一颗荔枝,当那颗莹白的荔枝入口咬破,鲜甜的汁液绽放——荔枝的味道最直接地被我们所经验。


但同时,我们也升起那一句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我们并不因为知道了这首诗,知道了那些关于荔枝的种种文化和传说,便丧失了直接品尝荔枝的直接经验。


那些美丽的诗,那些关于荔枝的散文,让我们在品尝荔枝的时候,感受了更为丰富的体验。


我们看到秋天的黄叶在风中飘落,我们每个人都看到同样的这样的场景。


有些人浮现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而另一些人想起路遥的《黄叶在秋风中凋零》;

有些人回忆起若干年前,在秋天的树林里的浪漫爱情;

而另一些人,只是看着这些落叶什么想法也没有……





5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一段非常好的台词: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韩寒翻译得极好:


有人住高楼,有人处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如果我们在爱情中,不经历这样那样的狗血剧情,不遇到这样那样的“人渣”男友,我们怎么可能遇到那个如同彩虹一样美好的人呢?


即便遇到了,我们也无法认出来;

即便认出来,也不是我们当时想要的;

即便是我们当时想要的,他也会被我们吓跑;

即便他没有被吓跑,我们也会把他折腾成人渣:)


正如昨天所说:如果没有饥饿,就无所谓美食。


所以,当我们不再受这样那样的自我模式所控制,我们不但经验鲜活的当下,同时那些与当下相关的记忆,自然地涌现出来,如同烘云托月般,让当下的经验更为丰富。


月还是月,云依然是云。


但有了云的烘托,那轮月便有了更丰富的意味。




6




所以,每个人的生命质地是不同的。


说到底,生命只是体验。


上午,有朋友问到慈悲,无缘之慈,大体同悲。是的,真正的慈悲必然只能从无我处升起。


当我们堪破自我的虚妄,挣脱我们的那些自我的模式。我们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将转化为无尽的宝藏。


一个经历过赌博,深深地吃过赌博苦头的人,才能更了解一个陷在赌博深渊里的人的心情和痛苦;


一个经历过痛苦的童年的人,才能更能体会那些童年被控制被扭曲被摧残的人的心情;


一个曾在爱情婚姻中反反复复,相互纠缠相互折磨相互伤害的人,才能更理解那些在爱情中受苦的人……


尽管我们在其中的时候,真的是苦不堪言。


但当我们挣脱了,超越了,这个经验就变成一种深切感受的能力,变成一种超拔他人的力量。





7





本质上,每个生命都是一体的。


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它被那些我执所遮覆,被那些妄想执着所掩盖。我们太关注这个“我”了,以至于我们不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更多更丰富的面向。


一颗开满花的树,是那样的美丽。我们同时既是那棵树,也是那一朵花。


诚然每一朵花都是不同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执着于我们是一朵花,一片叶子,我们便不能真正感受到另一朵花另一片叶子。


只有当我们了解,我们是那棵树本身,这棵树通过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每一根枝桠来体验它自己。


如此,那所谓的无缘之慈,同体大悲,才真正升起。


还需要什么缘呢?我们本是一体。


前几天周星驰的电影《西游记。伏妖篇》里有句台词:


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

有过执着,放下执着。

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ps:昨日文章回程券:

你的回忆并不是真的,它被你反复地扭曲和塑造过


雨安居,与大家分享美好生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入。


吕波国学

吕波 原创出品 | 微信号:kafeibaiju

儒家|道家|佛家|易经|结缘


真诚敞开,相互照见,欢迎加入【吕波国学】微信群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