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博山人,都点了上方↑↑蓝字关注【美食博山】,每天第一时间收到关于家乡的新鲜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这里都有! 小编微信:msboshan
投搞:msboshan@163.com 商业合作:13365330683
北域城位于博山区西北部,距博山城三公里。原为域城镇政府驻地。地处丘陵。 北临石臼河。
《般阳胡氏族谱》载:“始祖讳克忠公,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于淄
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博山西北胡城。”又据《李氏世谱》载:“吾李氏始祖讳
彦明,明洪武元年自冀州枣强县迁居山东淄川县城西北台头庄入籍。十五世高才,迁居北域城。”据此,胡、李两姓分别于明初、清初在此定居。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观音堂碑记》镌有“济南府淄川县九图域城
庄”字样。“图”是明代乡、村的政体名称,“九图”,即第九图。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胡城三庄” 。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
为“北胡城”。本村因处于三个域城以北,故名“北域城”。
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公元420—422年)侨置绎幕县。《续山东考古录》载:“博山县西北路有三域城村,疑侨绎幕县。”域城一名可能由此而出。 (详见后《域城地名考》) 胡城乃域城的别名。因南朝宋所侨置的绎幕县治,为北魏道武帝(鲜卑族,古代泛称胡)所赐崔恬食邑,故也名胡城。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东0.5公里。 旧时以种蔬菜为主,是博山区蔬菜基地之一。工副业有减速机厂、砖厂等。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固,始复旧居。……十二世光告,由张庄迁居博山东域城。”《宋氏族谱》载:“宋氏明初从枣强迁居博山县西冶街香亭后,又迁居东域城。”据此,宋、崔两姓分别于明朝初期、中期到此定居。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观音堂碑记》镌有“济南府淄川县九图域城
庄”宇样。“图”是明代乡、村的政体名称,“九图”,即第九图。
清康熙九年(1670年) 《颜神镇志》载村名为“胡城庄”。清乾隆八年(1743
年) 《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
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载村名为
“东胡城”。因位处三个域城之东,故名“东域城” (地名含义详见“北域城”
条)。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0.5公里。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旧时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翻砂厂、砖厂。
《马氏族谱》载:“吾先世原籍直隶真定府枣强人也。洪武年间迁发山东章
丘。始祖讳林,二世祖桐年、桐春居南博山,后迁居南域城。”《般阳胡氏族谱》载:“始祖讳克忠公,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淄邑明水店,长门次支居博山西北胡城。”据此,马、胡两姓于明初到此定居。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胡城三庄” 。清乾隆八年
(1743年)《续修淄川县志》载:“北湖城,旧名域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域城”。因位处三个域城之南,故名南域城 (地名含义
详见“北域城”条)。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2.5公里。地处丘陵。主产小麦、玉米,并有果园、山林。工副业有翻砂厂、机械厂等。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建关帝庙碑记》载:“夫是庄,古有关帝祠也,迄今盖百岁矣。”据此,明万历年间已建庙,并有人在此居住。《李氏世谱》载:“吾李氏始祖讳彦明,洪武元年自冀州枣强迁居于淄川县城北台头庄入籍……十五世志城迁居吴家宅。”该村《郇氏墓碑》与《李氏世谱》所载时间略同。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白石洞碑记》、清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关帝庙碑》均载村名为“吴家宅”。
据62岁村民郭立森讲:明末有吴姓在此定居,故名“吴家宅”。
抗日战争时期,因村名与石门乡吴家宅同名,又因处三个域城之西,故更名为“西域城”。
西域城是著名革命烈士郇慎民的故乡。村西有博山烈士陵园。有白石洞,为游览之地。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2.5公里。 旧时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翻砂厂。
《黄氏族谱》载:“黄氏原籍枣强人也。明洪武三年入章丘。始祖子忠葬于
黄石坞。九世举齐迁至颜神城西张家庄居焉。”据此,该村于明万历年间即已建
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有“张家庄”的村名记载。
据传,张姓在此定居较早,又因村南有一泉眼,长流不断,便以姓氏命名为“张家泉”,后沿革为“张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4.6公里。地处峡谷之中,群山环抱,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旧时主产小麦、玉米。林业较发达。工副业有石料厂。
《般阳孙氏长支家谱》载:“明朝洪武四年,献、默祖来淄邑西南隅岜山庄,遂居焉。九世稔,生员,军机有功,授守备,居和尚房。”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孙公稔,字丰侯,因数奇,遂
无进取意,乃弃旧第,卜居西山之麓,籍茅屋数闾,琴书自娱。”据此,当立村
于清朝以前。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有:“柿岩,在县西20里,一名鹿岭,俗呼和尚坊。”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也载村名为“和尚房”。
“坊”与“房”系谐音字,后沿变为“和尚房”。
和尚房是博山知名人士孙干的故里。
1984年镇、区将该村定为自然风景区。有古建筑“石楼”尚存。
位于域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南临素滨河,与大李家庄咫尺相望。
《田氏族谱》载:“始祖治文、治孟兄弟两人,于明初自山酉迂来益都县颜神镇之西房家庄。”
据传,隋代已有房姓世居于此,是唐室名相房玄龄的祖籍。故以姓氏命名为房家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同乐桥碑记》,清宣统二年(1910年)《关帝庙碑》,均载村名为“房家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三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旧时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机械加工厂等。
《崔氏族谱》载:“先世祖居莱芜城北石马庄。始祖讳汝正,为避金兵之乱,往迤北大金山。及大元开目,始移旧居。十五世玉祺居羊栏庄。”据此,崔氏当于明万历年间在此定居。明代即已形成村落。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羊栏庄”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
“羊栏”。
据81岁村民胡以祥讲:明末这里原是博山城里蒋家的羊栏。居民多为蒋家看管羊栏的佃户, 后形成村落, 故名“羊栏”。后因村旁有条沙沟河,改村名为
“羊栏河”。
1982年8月,经博山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杨兰河”。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北两公里,北与蕉庄乡接境。旧时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建筑队、耐火材料厂、铸造厂等。
《李氏族谱》载:“始祖讳尚志,明洪武初,
南隅傅家庄, 即今平堵沟是也。 ”据此,明初即已形成村落。《高氏墓碑》、
《于氏族谱》、《郝氏族谱》所载定居时间略同。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平堵沟”。
据该村92岁老人李在有讲:汉朝时村名为傅家庄。元朝时傅姓他迁,明初迁入栗、耿、李姓。因村处河沟之侧,村中又有东、西两阁,有把小河堵住之势,故更村名为“平堵沟”。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两公里。旧时 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耐火厂、缸瓦厂、汽车修理厂等。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捐员外郎。故于宋仁
宗六年。十二世应贞,子万善,居乔家庄。”据传,薛氏于元代已在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 载村名为“乔家”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午)《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大乔家庄”。
乔家庄原为一个村,因人口繁衍,遂分为“大乔”、“小乔”两村。“大乔”
应作“大桥”。据传,因村北有座大石桥,故名“大桥家庄”,后简称为“大桥”。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两公里。旧时主产小麦、玉米。近年来大搞经济林,发展淡水养鱼,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工副业有耐火材料厂、铸造厂、草绳厂等。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捐员外郎,陶于八陡,故于宋仁
宗六年。十二世应贞,子万善,居乔家庄。”据传,薛氏于元代已在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博山县志》 载村名为“乔家”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小乔家庄”。
据传,因庄西有一小桥,与大桥相对,故取名“小桥家庄”,后简称为“小
桥”。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北2.5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542户,2,004人。旧时工副业有翻砂厂、建筑队等。
民国二十九年(1930年)《周氏谱碑》载:“吾祖本冀州枣强人也。粤自清季
初年,有始祖兄弟二人,由彼同迁于淄邑大峪口。”又据《笼水赵氏世谱》载:
“始祖平,明洪武初由枣强迁居蒙阴薄板台。十四世兴实,字丰迁,徙居大峪口。”
据此,以上两姓当分别于清初来此定居。
清乾隆八年(1743年)、民国九年(1920年)《淄川县志》均有大峪口村名的记载。
据该村65岁村民刘升森讲:在1966年以前,村西有一名为《重修三皇庙》的碑碣,上载有“明天启年间,傅、郎两氏始居于斯”等字样。
因村处博山通往西山的最大峪口,遂取名为“大峪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西2.5公里。旧时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
石料厂。
清光绪八年(1882年)《观音老母庙碑记》载:“博邑西北隅之石匣庄,李翁
秀远,回家务农之老叟也。李翁于光绪八年(1882年)迁居道沟峪口,甘穴居而野处开田。”《李氏世谱》所载略同。据此,清光绪年间在此建村。
据该村70岁老人张洪起讲:因村处道沟峪口,故名“道沟峪口庄”。后村民
以村名不雅,为与大峪口庄区别,于1940年改村名为“小峪口”。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五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290户,948人。旧时 地处山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林业较发达。盛产大
枣。特产以燕垒著名。工副业有电镀、翻砂、农具配件厂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苏氏家谱》载:“吾祖明初自枣强迂发于淄邑西南乡蕉庄乡安居乐业有年矣。六世祖讳池德,支派分别,又迁于博邑城西十余里,在张一泉二里之遥破庄子村(即姚家峪前村址)居住。在庄西钱家峪道上,有石碣为志。”据此,苏氏当于明正德年间在此定居。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均有“姚家峪”的村名记载。
据传,苏、姚二姓在此定居后,因屡遭王婆寨强人劫持,苏姓迁居牛角,姚姓迁入此峪中,并以姓氏命村名为“姚家峪”。
小编注:姚家峪据传为博山早期生产陶瓷的地方。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以南三公里,南边紧靠杨兰河村。旧时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机械制修厂、铸造厂等。
《李氏宗谱》载:“明洪武三年,吾始祖由冀州枣强来颜神镇李家庄。”据
此,明初已形成村落。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李家”村名。
:明嘉靖年问,因李姓来此定居者较多,为与大李家庄区别,故以姓氏定村名为“小李家庄”。后简称为“小李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 村前有素滨河。 旧时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电器修配厂、砖瓦厂、耐火材料厂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氏墓碑》载:“高氏始祖讳自厚,二世祖讳宗
学,居平堵沟庄。三世祖讳文斗,迁于李家庄。”
《李氏宗谱》载:“明洪武三年,吾始祖由冀州枣强迁来颜神镇,居李家庄。”据此,高、李两姓当于明初来此定居。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已有“李家”村名的记载。该村因略大
于邻庄小李家庄,为与小李家庄区别,故名“大李家庄”。后简称为“大李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4.5公里, 与伊家楼村紧连。旧时地处丘陵。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砂锅厂等。
《黄氏族谱》载:“始祖子忠,于洪武三年自枣强迁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后
又迁中石马定居。七世祖迁阎家楼定居。”据此,明嘉靖以前已建村。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创建关帝庙碑》,均载有“阎家楼”的村名。
据传,因有阎姓在此居住,并在村中建有楼房一座,故命村名为“阎家楼”。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3.5公里。
《宋氏族谱》载:“宋氏于明朝初由冀州枣强迁西河镇。八世祖讳世,嘉靖
年间迁颜神西山孟家林小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
六年(1937午) 《续修博山县志》、清道光二年(1822年) 《重修关帝庙碑》均有
“孟家林”的记载。据此,明嘉靖年间已形成村落。
据传,早年村前有一孟家林,当时并无人烟,仅有一看林草屋。后宋、王、李姓相继迁来后,居民住宅都建在高埠之处,又以孟家林的“林”字不祥,改为“顶”宇,取村名为“孟家顶”。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四公里。村西有九龙峪,风景宜人。
据《伊家林谱碑》载:“伊氏三世祖进禄,字在中,明初由枣强迁于斯。”
据此,伊氏当于明洪武初在此定居。又据传,伊氏之后有名伊洪衮者,是清康熙年间武林名人。他曾陪同赵班玺在宴席上迫使恶霸翟三虎认罪服输。博山民间传有赵氏为民除害的佳话。
清康熙九年 (1670年) 《颜神镇志》 载村名为“伊家庄” 。清乾隆十八年
(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伊家楼”。
该村原以姓氏命名为“伊家庄”,后因伊洪衮在村西建了一座楼,故后改称
为“伊家楼”。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域城西南五公里。
据《阎氏墓碑》载:,明洪武八年徙居青州府益都
县孝妇乡土门头庄。明末清初迁昃家庄。”据《昃氏族谱》和《碑文》考证:昃
氏先祖昃龙、昃凤,系明朝朱氏后裔,逃难到博山西山王大岭下,时已过午。因太阳偏西为昃,故取其义命姓氏为昃。后以姓氏命村名为“昃家庄”。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昃家”。
据传,昃氏对清朝怀有灭国深仇,故昃氏对其后代留有“居青山,广谋田,
务桑农,不取仕”的遗训。事实证明,昃氏治理的田地不少,但在清朝却没有一
个当官的。
关注美食博山,回复“博山皇族”,看明朝皇族由谁把他们带到博山来安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