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居古吴淞江的出海口,文献记载是唐宋时期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后因吴淞江变迁,港口功能逐渐丧失,至今遗址仅保留了青龙塔等少量遗迹依稀可以追溯旧时风貌。为了解青龙镇遗址的文化内涵、市镇布局,2010~2016 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该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历年共发掘4000 余平方米,发现了佛塔塔基、建筑基址、铸造作坊、墓葬、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建筑构件等遗物,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聚落考古方法为指导 基本明确了青龙镇市镇布局特征
以往历史时期考古工作重点大都集中于重要城市,而较少关注市镇一级的基层组织单位。鉴于青龙镇在上海城市史和海上贸易史的重要地位,上海博物馆把青龙镇遗址考古纳入了上海地区考古重点项目中。为了适应于大遗址考古的需要,根据文献记载与实地勘察,上海博物馆建立了青龙镇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并将遗址划分为150 个大区进行网格化管理。考古工作以聚落考古方法为指导,采用大面积钻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逐步厘清青龙镇关键建筑设施的位置与布局。
2010 年以来,上海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大面积考古勘探工作,勘探涉及范围约25 平方公里,实际勘探面积约140万平方米。通过勘探基本摸清了青龙镇遗址的范围与地层堆积情况。青龙镇遗址主要沿着吴淞江支流——通波塘两岸分布,南北长约3 公里,东西最宽处1 公里,窄处仅有400 米,距河道越近,文化层堆积越丰富,总面积约2 平方公里。遗址沿河分布的特征,体现了江南水乡市镇布局的特点。勘探显示,宋代青龙镇的范围比唐代更大,这与文献中青龙镇形成于唐代、鼎盛在宋代的记载相符。
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上海博物馆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了建筑基址8 处、灰坑144 个、灰沟28 条、墓葬4 座、水井69 口、炉灶7 个、铸造作坊1 处、佛塔遗迹1 处。建筑基址多为砖砌房屋,主要有唐代和宋代两个时期。F6 为宋代房址,残留部分房基隔墙和挡墙,房址平面呈长方形,坐东朝西,面阔四间,长14 米,进深一间,宽4.6 米。房基外有一周回廊,西侧回廊还残存4 块磉皮石。水井以砖砌为主。J21 直径0.7、深4.5 米,井壁用小青砖错缝竖砌,对接处用榫卯套合。井内出土有唐代鹦鹉衔枝绶带纹铜镜、铁釜、铁提梁鼎、铁钩、银簪、青釉罐、木雕饰件等遗物。铸造作坊平面呈带状分布,南北长约14 米、东西宽约3 米,4 个火炉呈南北直线排列,火炉周围则堆积着大量的陶范、红烧土块、耐火砖、炉渣、灰烬等。根据采集的部分铁渣初步判断可能为铸铁作坊。
2015~2016 年度考古发掘发现的佛塔遗迹与文献记载的“隆平寺塔”相吻合,它属于当时青龙镇的“北寺”——隆平寺。隆平寺塔与现存的“南寺”的青龙塔一起构成了复原青龙镇布局南北区域的2 个关键性地标。
大量的贸易陶瓷及相关遗迹确证了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青龙镇遗址历年考古发现了瓷片堆、河埠头和大量的瓷片等与航运和贸易相关的遗存和遗物。瓷片堆CD1 位于通波塘河岸西侧,属于唐代遗存。堆积平面略呈长条形,与河岸平行,总面积约50 平方米,最厚处约0.6米。瓷片堆出土了600 余件可复原瓷器及大量的碎瓷片,器形以碗为主,另有壶、钵、罐等,瓷器窑口主要为德清窑、越窑和长沙窑。瓷片堆出土瓷器大多没有使用痕迹,而且堆积非常密集,可能是货物运输途中丢弃的破损瓷器。河埠头遗迹为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西距今通波塘河岸12 米,勘探显示遗迹正处于古代通波塘的岸线上。河埠头为木构遗迹,平面由纵横交错的木板平铺而成,木板下有木桩支撑。
青龙镇遗址历年发掘出土了数十万片残碎瓷片,其中经过拼对可复原瓷器约6000 余件,它们大多数是来自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窑口的产品。唐代以越窑、德清窑、长沙窑为主,主要器形有碗、盏、罐、壶、盂、洗等。至宋代渐转为以福建窑口、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等为主,主要器形有碗、盏、罐、壶、盏托、炉、瓶、盂、洗等。其中福建窑口瓷器的种类最多,主要为闽江流域的产品,共计有20 余个窑口,其中以闽清义窑、东张窑、磁灶窑、同安窑、建窑、浦口窑、遇林亭窑、怀安窑等窑口为主。根据文献记载青龙镇海上贸易十分繁盛,“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日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青龙镇遗址考古出土的瓷器数量巨大,窑口丰富,且与目前朝鲜半岛和日本考古发现的器物组合十分相似,考古发现与文献相印证,证明了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新发现的隆平寺塔除了佛塔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当时的航标塔。文献记载,北宋时期青龙镇港口江面太宽,“与海相接,茫然无辨”,很多商船无法入港,因此有人建议“若建是塔,……远近知路,贾客如归。”因此,隆平寺塔的发现也是青龙镇作为贸易港口的重要实证。
隆平寺塔基及地宫的发现反映了北宋时期民间信仰世俗化的特点
隆平寺塔基及地宫的发现是青龙镇遗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它是上海地区第一次由考古勘探发现并发掘的佛塔遗迹。文献记载,隆平寺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年),为七级佛塔。本次发掘发现了隆平寺塔残存的塔基部分。由于保留了散水、角柱、副阶宝装莲花柱础、倚柱、壸门等塔基的关键部分,为复原隆平寺塔平面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发掘显示,隆平寺塔基平面呈八角形,散水直径21.7 米,副阶直径14.23 米,塔身直径8.9 米,壸道宽1.28 米。塔心室为正方形,边长4.5 米。隆平寺塔是民间捐资建造而成的佛塔,在塔砖上常常可以发现“陆仁安并妻孟十娘舍八万四千片”“……一万片入塔内”等的模印文字。
为了解塔基的建造过程和工艺特点,我们对塔心室及外围进行了局部解剖。发掘发现塔基的建造顺序为先挖大型基坑,中置地宫,然后再分层夯筑而成地基,夯土层共33 层,用黏土、黏土夹碎砖块交替夯筑而成。夯土中还发现了复杂的梁架结构,它位于塔心室地坪下约2米处,用边长近8米的木梁围成一个方框,四角上分别搭一根抹角横梁,中间置两根长近8 米、宽0.6米的十字形木梁与抹角横梁垂直,十字形木梁下部正好是地宫的上口。在抹角梁与木框的相交处,下置缸基承重。
隆平寺塔地宫由砖砌而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8米,南北宽1.2 米,高1.42 米。地宫似佛塔造型,底部有束腰的须弥座,上口以4 层青砖收分平砌收顶,南北两侧出檐,顶部有梯形的压顶石,地宫东、南、西三面有火焰状壸门。地宫宫室内壁为石板砌筑,长74、宽24、高30 厘米,地宫中部放置一个木函,函外左右各有一座阿育王塔,宫室内满铺大量各时代钱币,共计10693 枚。木函为四重套函,由外向内依次为木函、铁函、木贴金椁、银棺,,身下铺有芥粒大小的五色石子,身旁有乳香。铁函的一角还放置有一个铜瓶,瓶内有4 颗实心的圆珠,3 颗为水晶质,它们都应该属于舍利。四重函内还装藏有银箸、铜鎏金匙、银钗、银鎏金龟、铜镜、水晶念珠等近40 件(组)供养品。
学术意义
青龙镇是上海城镇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曾经“治事青龙”,诗人梅尧臣曾记载青龙镇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史称“东南巨镇”。近年来的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确定了唐宋时期青龙镇的主要分布范围,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为复原青龙镇的布局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考古发现重构了青龙镇兴起、繁荣、衰落的过程,在唐宋时期市镇考古中具有典范意义。
由于地处南北海路交通的要冲,又有吴淞江、长江沟通内陆,地理位置优越,所谓“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青龙镇成为“海商辐凑之所”,甚至日本、新罗等国海船每年都要到青龙镇进行贸易。南宋时期,青龙镇还专设市舶务管理对外贸易。历年考古发现了大量来自不同窑口的瓷器和一些与航运相关的遗迹,特别是具有航标塔功能的隆平寺塔的发现,从考古实证上确定了青龙镇对外贸易港口的功能,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新发现的隆平寺塔基是北宋时期民间建造佛塔的典型代表,其塔基结构特殊,不同于目前国内已经发掘的其它塔基形式,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北宋时期南方软土地质结构下的地基
筑造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隆平寺塔保存了北宋时期完整的地宫,造型独特,它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舍利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隆平寺塔的建造风格和地宫中的供养品也体
现了北宋时期民间信仰的传播与发展。(执笔:王建文陈杰)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