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工匠】《篾匠》《泥瓦匠》《磨刀人》《扳竹匠》《竹器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竹器行

  竹器是用竹子作材料编制的器具的总称,也是农业社会生活和农耕重要的用具。筛子、簸箕等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仙桃地处江汉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粮食、棉花、油料、家禽、水产品等重点产区。丰富的物产和密集的人口,带来农具、船具、渔具及生活用具的需求,从而促进了竹器业的发展。竹织竹编,也因农业的发展成为一个行业。

  仙桃竹制品行业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多以自家小作坊方式生产和销售。仙桃城关有生产竹器的一条街——竹货街,乡镇街道也有竹行。解放后,按照党在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政策,,对农业、,成立了竹匠合作社,简称“竹器社”,如沔阳县新里仁口竹器生产合作社等。竹器社与当时的木器社、铁器社、理发店、缝纫社、酱品厂、食品(屠宰厂)、粮站、供销社一样,都是由街道居民中过去那些手艺人、生意人,按行业分类组成的集体企业。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些地方城关竹器社、木器社等转为地方国营,职工工资、口粮拿“县定销”,用地方粮票。七十年代,县城关的这些“社”升级为工厂,如沔阳服装厂、沔阳修配厂、沔阳副食品厂等,竹器社也改为竹器厂;区、公社地方小,没有城关那大的需求,也成立了街道“综合厂”,包括五金、农具等车间,竹器社同其它“社”一样,也并入了综合厂,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

  这些企业工厂、综合厂的兴起,是有它独特背景的。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愚公移山,兴修水利,围湖改田,箢箕、扁担、锹等生产工具用量很大,为了建成大寨县,支援农业,工人加班加点出产品,来供应“抓革命,促生产”。箢箕、扁担是竹器社的主打产品,由此,仙桃的竹器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实行农田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竹制农具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如晒垫、围字、连枷、竹扫帚、鸡笼、鸭笼什么的,竹器业也发展到了强盛时期。不过,那时再也没有综合厂的竹器社了,原厂的职工回家在街上的路边、找一有水沟的地方,开起了个体户竹器店,他们从湖南购回一车车楠竹,泡在水里,要用就捞起来劈开。一根竹子,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析开,分成青篾和黄篾。顾客要什么就制作什么,深受群众喜爱。

  加工竹器的叫篾匠。“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篾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篾器业属“鲁班行”,供奉鲁班为祖师。篾匠和木匠一起吃饭入席时,不是“九佬十八匠”中为最大的木匠坐首席,而是篾匠,为什么呢?因为鲁班师傅的女婿就是一篾匠,这首席的位置理所当然才是女婿的。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篾刀是必备的工具,再就是小锯、小凿子等。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刮篾刀”,其形状像块锄头板子,刀口上有齿,倒安装在板凳一头,用布按住要刮的篾和刀口,一手拉篾,从齿里穿过,篾就整光滑了,编织出的产品就不会扎手。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

  编织篾器制作要点:一是选择材料。可用作原材料的竹子有水竹、金竹、楠竹等,金竹、楠竹由于其质地坚韧,做出的篾货坚固耐用。二是划篾撕篾。划篾是指将竹子用刀劈成均匀光滑的竹片;撕篾是指将竹片剔成篾片。也就是说进行这道工序时,划篾撕篾时,手指极容易被竹片划伤,竹签子刺进肉里、指头里,久而久之手上就遍布了伤痕。俗语说“养儿莫当竹篾匠,十个指头抠得像和尚”。三是打折做架。以编织筛子为例,打折,就是用纵横交错的手法编制筛子的筛席,根据编织手法的不同可以编成“升字底”和“扬叉花”两种花型;做架,就是选用竹片编织用来固定筛席的底架。两者完成后拼合在一起。四是绞口锁边。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将选取的两个竹片弯成圆圈,把拼合后的筛席和底架内外绞紧,用竹子最外层的青篾或纸篾(用水煮过更加结实)绕上几圈,一件篾器就完成了。

  自古及今,竹篾器物一般有四大类:农具类有:箩筐、秧夹、箢箕、扁担、扫帚、晒垫、围子、连枷、斗笠、桶系、绞篙、锄把、桶箍等;船渔具类有:撑篙、篷骨、棚席、鱼罩、鱼杆、鱼篓等;畜禽具类有:鸡笼、鸭围、雀笼、弓夹等;生活类有:竹筷、竹碗、锅刷、筲箕、篮子、斗笠、筛子、簸箕、竹床、篾席、竹椅、竹凳、竹梯、蒸笼等;

  竹编竹器,作为一个农耕时代的行业,经历了人类社会数千年发展以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擅竹艺的师傅已凤毛麟角。时至今日,竹器逐渐为其它器具所替代,如金属和塑料制品等,曾经的竹器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沔阳竹货街春雨潇潇,像一位时间的老人守望寂静。古老的汉江在它的身边流过,面前的这条几百年的小街,它的独特因记忆的年轮的递进,而魅力永久。

篾  匠

  江南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房屋、床铺、躺椅、晒垫、凉席、桌子,板凳;小及斗笠、提篮、筲箕、撮箕、箩筐、围子、背篓、筛子、簸箕、扁担等等。竹篾柔韧性强,易于制器造物。竹器牢固结实,经晒耐泡,还美观大方。早年,老家的人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手艺的人多。有个手艺,能养家糊口。

  成于大器,功在匠心。一个手艺好的篾匠,必须具备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这些样样通晓,件件扎实。剖的篾片,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砍的扁担,上肩轻松,刚韧恰当;编的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篾匠手艺是个细致活,编的东西好,是这家还没做完,那家就来请了,一年四季不愁没活做。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编织而成。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下田时,人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大集体时,夏市综合厂竹器社打出的细篾斗笠好。沔阳地区流行的细篾斗笠是以竹篾、花布为原料编织而成,多为尖顶,讲究以纸篾绞边,打好的竹胎夹一层花布,笠面再油上桐油。为了能使斗笠比较合适的固着在头上,不至于被风吹掉,在竹编的透风帽圈上缝有斗笠带子。帽圈为了不伤着头部的肌肤,篾条刮的十分的平滑。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唐.高适《渔父歌》)。随着越来越多的乡下人远离黄土苍天,斗笠的市场在有形和无形中消失了,夏市斗笠厂也不复存在。科学的发达,塑料制品也越来越多的取代了竹篾制品。

  回想起我年少时,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天,下地干活时,头部沁出的汗水与笠面涂刷的桐油交织一起,再沿着脸膛淌下,散发出阵阵难闻的味儿时,我就深刻体会到;农人生存的艰辛。

  写到此,我又想起了我苦难,已离开人世近二十年的老父亲。仿佛看到清瞿瘦弱的父亲,又戴笠披蓑,高挽裤腿,扛着铁锹,顶风冒雨前往田间......

  ——此文借以寄托自己一点点若有若无的乡愁与留恋!

扳竹匠

  扳竹匠,也叫扳匠,但区别于竹篾匠。九佬十八匠中是没有扳匠这一行的,它只是竹篾匠的一个分支。

  扳匠和竹篾匠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所选用的原材料都是竹子,如毛竹、楠竹等;生产出来的竹制品都是些城乡所需的用具和农具;制作时使用的工具,如锯子、凿子、乜刀、一字刨、竹尺、木墩等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手工工艺,扳匠出粗活、出巧活,竹篾匠做的是细活,技术性强。

  扳匠用的是整段圆筒竹子,有剖开或不剖开的,如剖开也不需去把竹子劈出青篾、黄篾,一般要的是竹片。不剖开,把竹子锯成段,刨光竹节即可。扳匠加工的生活用具,比如桌子、竹床、竹椅子、鸡笼、鸭笼等;渔具农具如麻笊,鱼叉杆、锄头把、连枷把、连枷牌子、粪桶系、秧嘎子等。可以这样去说,凡属竹子上有烟火熏过,留有黑“胎记”的用具和农具,都是扳匠的杰作。扳匠最主要工序是“扳”或“拗”,也就是我地方言所说的“育”,即用火对竹子去熏炙,如我们常说的育杨杈、育箢弓子、育椅子等。俗语“树要从小育,长大育不直。”指的是把树干弯曲的部分“扳”直。

  篾匠打制家具、渔具、农具时,要将所用的竹子剖开,劈出青篾、黄篾薄片,再刮成篾片或篾丝。经用水泡软后,加工出晒垫、篾席、筲箕、箩筐、筛子、簸箕、斗笠、鳝鱼篆子这些,有些也需要模具,如编斗笠。篾匠的基本工序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其中编织是重要环节。

  扳竹匠的手艺全在一个“育”字上,乡里的扳匠师傅们所育出的家具,大都是给人坐或睡的。就拿这竹椅子来说,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前,家家户户都有几把竹椅子,无论新旧。以前,寻常百姓家吃饭用的是正方形小桌子,又以置上四把居多。竹椅子坐着凉爽,散发出特有的香味,沁人心脾。竹椅子没有铁钉,也不会挂烂衣服。刚做出来的竹椅子颜色是青色的,用一段时间后,颜色变黄,表面光滑,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我地农村人家的房前屋后出产毛竹,是育竹椅子的天然材料。大集体时,村里年老的手艺人,把育好的竹椅子挑到街上去卖,换几个烟钱。后来,剁资本主义尾巴,毁掉了竹子,墙脚边都变成了大寨田,就连做晾衣篙也难觅寻。

  柳树是我地栽种较多的树种,汉江大堤防浪林一望无垠,像一条巨龙,守护着千里汉江。两岸的柳树相得益彰,江水东流,堤坡上的黄牛悠闲地啃着草皮,马儿打着磙。江面上的驳船徐徐驶过,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彩画。江汉平原实行大地园林化时期,柳树在田间地头的大路旁也广泛栽种。春天里,柳枝吐出新芽,树干水分湿润,树皮也很容易剥脱,拴在柳树上的牛要蹭痒,也会擦破树皮。

  曾几何时,浙江、安徽等地的扳竹匠肩挑行李,背着工具,走村串巷活跃在我地城乡。也不知是谁发明了这春柳枝干,可用来育木椅子,扳竹匠成了“扳木匠”。外地的扳竹匠瞄准了材料低廉的优势,迅速地打开了这里的市场。

  扳竹匠接过主人砍来剥过皮的柳干,师傅们便在台阶上扳制起来。柳木椅子的脚、大小横撑或靠背,都是用柳树的枝干做成,只有坐位用的材料是劈开的毛竹片,再一根根地别到椅面上。一把椅子四只脚,育椅子脚用的是两根较粗的柳木,根据尺寸,在椅子脚需要弯曲的部位,用圆凿剜出一个母榫圆孔,一边剜空,一边留着包榫皮,然后用柴火去熏炙母榫背面两头相连的部位,待到柳木发黑,渗出汽泡时,手握椅子脚两头,趁热将其育弯成直角,事先剜好的母榫,也就正正当当地套入一根大横撑的一端。熏炙柳木,要掌握好火候,嫩不得,也老不得,嫩了,在育的时候,柳木易断裂;老了,包榫皮焦脆,椅子不经用。然后在两组脚上连接小横撑,用竹销钉栓牢。安上靠背,排紧坐椅面。最后敲紧刨光,一把木椅子就算制作完工。那时,育一把椅子工钱才几毛钱,也有给米,借锅灶师傅们做饭的。

  “艺呀艺,值个屁”,其实不然。后来,村里那些“能人”瞟学了这育木椅子的技术,自己动手育起了这柳木椅子,但制作起来总不是很标准。四只脚落地,不是这只脚高,就是那只脚低,锯也锯不齐。椅子放不平,坐不了多长时间,散架或压断。承载人体的竹面,风干变形裂缝,一不小心就夹着了屁股。

  时过境迁,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塑料椅、不锈钢椅占领市场,竹椅子、木椅子市场前景暗淡,民间会这门手工艺的师傅,早已寥寥无几。现在,极普通人家都坐上了软乎乎的沙发,又有谁还愿意坐这竹椅子、木椅子......

泥瓦匠

  泥瓦匠,是建造房屋的工匠。泥瓦匠的主要工具有瓦刀,烫子,灰板,铁锨等。盖房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首先要挑台,打硪,抽槽,下墙脚,搭跳,砌墙,安地槛天槛,门窗门盒,树架,上梁,钉床檐,盖瓦,粉墙,然后回填等。沔阳民间流传着“屋起一半工”之说,正说明盖房工序之多,泥瓦匠之辛劳。

  泥瓦匠在学徒期间要干杂活,提灰桶子,人们称其小工。无论城乡,人们在盖房动工之前,大都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门窗的朝向,宴请泥瓦匠。在安装门窗时,主家最忌讳泥瓦匠把门窗倒置,也忌讳泥瓦匠说不吉利的话,如掉下来,断了,倒了等。上梁时,东家要选良辰吉日,并在梁上张贴一张写有“金玉满堂”的大红纸,还要给附近的亲戚邻里发喜糖喜烟,鸣放鞭炮驱灾避邪。这些传统习俗现在还流传着。

  沔阳一般将泥瓦匠称做瓦匠师傅。泥瓦匠师傅走东家串西家,建新房或修整房屋。一般来说,农村冬季做屋的比较多,这个季节,田里的收成起来了,用卖粮食棉花的钱,在这闲月建新房,一直延续到开年。东家挑一个吉利日子,接泥瓦匠师傅来开工,三餐吃在东家,有烟有酒;“一包烟,二块五角钱,三请四催……九(酒)醉饭饱,十(实)在好”就是当时工匠的写照。瓦匠们做完一家的活,至少得花上个把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至于旧时的乡村泥瓦匠做活,这在农村长大的人们都知道:几十年前在乡村,不论是盖土坯房,砖瓦房、甚至有钱的人家盖四井口,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去搞什么论证和测量,设计图纸,其建筑队伍更不是什么建筑公司,顶多是十里八乡临时凑到一起的泥瓦匠师傅外加几个小工,便在几声鞭炮声中开始了建筑施工了。用的都是当地的木石水土,泥瓦匠们是把泥和得越均匀越好,粉墙粉得越平越光就越好。所以有的地方也叫泥水匠的。

  沔阳民居屋檐画,是画在民居面墙屋檐下的壁画。建国初期在沔阳城乡,特别是广大农村,农户绘制屋檐画的民居随处可见。高台大瓦屋,画上戏几出。沔阳地区至少在明清时期就已蔚然成风,建国初期,沔阳屋檐画之风最盛。水墨淡彩是沔阳民居屋檐画的基本特征,呈现水墨画的清淡美;泥瓦匠把熟悉的历史人物故事呈现,作为沔阳民居屋檐画的基本内容,表达出传统的文化观念;散点透视是沔阳民居屋檐画的主要构图方法,适应老百姓的审美要求;线描为骨,写形状物是沔阳民居屋檐画的造形手段,意在笔先,挥洒自如。沔阳民居屋檐画注重与建筑风格、建筑心理和谐统一,人物形像鲜明,画面意境深刻,艺术感染力极强,使装饰、审美、寓教相得益彰。是沔阳人民爱美之心的体现,是楚壁画随着时代进化和民众建筑审美理念与情趣的提高产生的壁画新形式,堪称光辉灿烂楚文化的一朵艺术奇葩。

  上梁,虽说不是泥瓦匠的事,但木瓦匠是互通配合的,再则当天东家宴请,泥瓦匠也必须到堂。上粱,是起屋中最重要的一环,认为梁是全屋的根本,象征着主人龙脉旺盛不衰。上梁时要唱《上梁歌》,木匠老师傅唱一句,小师傅唱一句,边唱边干着手里的活,场面热闹。

  此木此梁,生得排场,

  你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生在高高山上,长在悬岩坎上。

  张郎到此不敢砍,李郎到此不敢放。

  鲁班到此用法术,砍下此木做栋梁。

  栋梁栋梁,听我赞扬:

  你倒在何处,滚在何方?

  倒在黄龙背上,滚在青龙山上。

  手拿锯子走忙忙,师傅命我裁栋梁,

  弯的扭的都不要,裁得不短又不长,

  两头裁得最相当,恰恰黄龙腰身长。

  ……

  近年来,城市处处是高楼林立,外观漂亮宏伟大气不说,还改变了过去传统式的房屋结构。而在农村里,农民们也是纷纷拆掉前些年的瓦房,盖起了机瓦的房顶或者线浇平顶,大部分会盖瓦,会画屋檐画的,会做墙垛子的泥瓦匠老手艺,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是,我们还是能见到一些老泥瓦匠常用的工具;瓦刀,烫子,灰板,皿子,吊线坨……

磨刀人

  磨剪子来……戗菜刀……

  在老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吆喝声。有一次我耳边传来几声高亢绵长的吆喝,见马路上一老头扛着磨刀行头,我连忙应声:磨刀,我磨刀。我找出菜刀递给他,磨刀人接过我的菜刀,看了下:你的刀,很长时间没有用了吧?都上锈了。戗口一块,磨刀一块,共两块钱。我连忙点头应允。

  磨刀人看上去也不老,他是附近村里的人,原本是街上综合厂铁匠,所以大家都熟悉他,只是叫不出他的名和姓。八十年代末,大机器批量生产的铁器抢走了打铁市场,综合厂倒闭了。后来,他自己开的铁匠铺生意也清冷了下来。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熄炉停锤,放弃了自己多年的铁匠手艺。置了套磨刀家艺,走街串巷谋生路。自胆怯的第一声吆喝起,磨刀人就这样一天天的磨着生活。

  磨刀人的行头是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一粗一细的两块磨刀石,凳腿边吊个水罐。凳子的另头则绑着坐垫,还挂了一个旧布包,装些简单的工具:锤子、戗子、砂轮片、水刷、水布……他边磨着我的菜刀,边对我说;菜刀用的时间长了刀刃会钝,就需要戗薄。戗菜刀很讲究,先要看刀口,钢口是软还是硬,硬的用砂轮打,软的用戗刀戗,最后用磨刀石去磨。戗刀像个铁凿子,两头有木柄。有的磨刀人用手摇的砂轮代替戗刀,省时省力。磨刀人告诉我,用砂轮磨刀,刀刃遇热退火,会减弱钢性。他是很少用砂轮的,即使是用磨刀石磨刀,也要不断浇水降温。

  磨刀人费了很多工夫才将我那把菜刀口打薄,嘴里不停的说:好钢火。我问他一天能磨多少刀,他回答我:运气好的话,一天能磨二十多把,运气差就只能磨几把了……

  菜刀很快的磨好,磨刀人用拇指试了试刀的锋利程度,用抹布擦拭干净,交给我并叮嘱:是把好刀,不用就擦点吃油。我递过一支烟给磨刀人,他摆了摆手:不抽,我不抽烟。扛起板凳,走了。

  我又听到不时传来的吆喝声,但声音比先前小了很多,但仍是长长的拖音:磨剪子来……戗菜刀……


  笼屉(蒸笼)是放在铁锅上蒸熟食品的炊具,它用柳木薄板或竹片围成罗圈,中间加木龙骨,把细竹片垂直排列到龙骨上,再用藤条皮代替绳子做穿结用的纽带。修理笼屉的主要工具是一把手拉钻,钻杆缠着一根细长的皮条,两端固定在拉把左右两端,拉把拉动,皮条就带动钻杆转动,钻杆下端嵌进的钻头也飞快转动,在罗圈上打好眼儿,穿入藤条皮就可以把需加固的地方固定好。木笼屉因易损毁,修理笼屉的篾匠便应运而生,他们除了修理笼屉还修竹椅子等。现在人们已经很少使用这种炊具了,所以修理笼屉的篾匠已不多见。


        作者思乡远梦,原名张才富,湖北仙桃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投稿人。曾任教师,企业负责人等职。现任某公司图书编辑。苦恋文学多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此微信平台发文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