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是双向的。在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方面,减水剂的种类以及质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应根据对水泥的适应性以及施工要求选择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与某种水泥不相溶时会出现以下情况:
混凝土减水剂掺量不但与水泥用量有关,且与水泥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有很大关系。传统的混凝土减水剂掺量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减水剂产品说明书和水泥用量的百分比来确定。由于不同品种或不同批次的水泥化学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减水剂与水泥的相溶性和适应性及最佳掺量也会有较大的不同。仅按水泥用量的百分比来确定减水剂的掺量很难确保拌和物的最佳减水效果,容易造成减水剂的浪费。笔者经过多次试验,采用了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方法来测定混凝土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具体做法是依据减水剂生产厂家说明书推荐的掺量,准确称取减水剂、水和300g水泥,按规范的方法,将减水剂、水和水泥净浆进行拌和。在洁净的玻璃上,将拌和好的水泥净浆装入试模中,逐次提起试模后,观察水泥净浆流动的状况,测试水泥净浆的流动性能否满足混凝土泵送的性能要求。同时记录好不同的水泥、不同的混凝土减水剂减水率的大小和掺量,进行优选。减水剂的掺加顺序。通过对不同的减水剂进行多次对比试验表明,减水剂的掺加先后顺序对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有一定影响。以隆达产高效减水剂为例:在称取了一定量的水泥、减水剂和水后,按水泥一减水剂一水依次倒入搅拌锅内,测定的水泥净浆扩展度为550px一23em。而按先加入水泥一水的顺序,在搅拌一定时间后再放入减水剂,测定的水泥净浆扩展度为625px~27em。由此可见,使用相同的水泥、相同的减水剂,采用后掺法优于先掺法,有利于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相溶性,充分发挥减水剂的效能。同理,在混凝土实际施工中,应在混凝土拌和物搅拌一定时间后,再掺入减水剂,可取得减水的最佳效果。(本文转自网络,仅供交流,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