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各村纷纷建起烧制砖瓦的小型砖瓦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由生产队组织生产和销售,本队的社员在砖窑干活只记工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流行一种俗称为转窑的规模比较大的砖瓦窑,在窑场干活的人除少数是本地的,大多数来自外地。
烧制砖瓦大致经过五个步骤:挖土和泥,脱坯晾干,装窑点火,烧制冷却,开窑出砖。其中绝大部分环节不但需要有足够的力气,而且还要需要有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先说说和泥脱坯。和泥是有讲究的,既不能和得太稀,也不能和得太干,只有在土里加水适中,才能保证土坯成型完好、质地密实;不过,这道工序通过熟练是可以比较容易掌握的。拓坯这个活是很累人的,操作者要不断高高举起把泥团朝木模中摔泥,并用刮板刮平,然后再反转模板把砖坯就近倒在地上;砖模的模板有大有小,大的一次可以成型五块砖坯,小的有三块的,也有两块的。砖坯在地面上晾到可以摞放的程度,就以井字型立着一排排一人多高地码放在一起,一直等到砖坯里外都彻底风干了才能进窑去烧。
再说说装窑烧火。装窑是个技术活,砖烧得好坏跟窑装的得如何有很大关系,装窑不是简单地把砖坯搬到窑里码起来,码垛的时候要考虑火道的布置和走势,以便各层砖坯的烧烤温度基本保持平衡,即使是那种小型的砖窑,装起窑来也得两、三天的工夫。点火烧窑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这道工序通常都由专门的技师来把握,他们负责指挥具体干活的人定时向窑内添加煤炭,控制窑内的火力保持在合适的温度;砖窑点火后就不能断火了,通常就这样持续燃烧八、九天才能完成烧制的过程。
出窑是烧砖的最后环节,一个砖窑停火后一般需要凉一周的光景,让窑里的砖彻底冷却了才能出窑,并且这样烧制出的砖就是传统的蓝砖。如果在窑火熄灭后,凉上一半天工夫,再朝窑内泼上一些水,那就只要两、三天就可以出窑了,大大缩短了凉窑的时间。不过,采用这种方式烧制出的砖就变成了如今用的那种红色的砖了,不知道后来流行红砖是不是就是由于能够提高砖窑使用效率的原因。烧制瓦的过程和砖基本上是一模一样,只是用于脱瓦坯的模子和成型方式与脱砖坯有所不同。
尽管那个时候砖瓦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但对于没有多少资金来源的平民百姓来讲,购买砖瓦盖房子还是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为了节省钱财,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就想办法用土窑自己烧制砖瓦或请人帮忙烧制。他们使用那种土窑很小,也没有什么规格标准,一半建在地上,一半建在地下,充分利用地形和土层保温。土窑一次烧不了多少砖,如果要盖两间房子,往往需要烧好几窑才能把砖瓦烧够了。这种自己烧制砖瓦的情况虽然有,但在乡村中还是极少数的。
后来,各村的小型砖瓦窑基本都废弃了。那些被遗弃在旷野中的砖窑也并非没有一点用途。有时,正当人们在地里劳动,老天突然下起雨来,大家会不约而同奔向近处的旧砖窑去避雨。也有这种情况,天快要下雨了,人们把收割后还来不及拉回场院的一些庄稼暂时堆放在窑洞中,以免被水淋过后发霉。偶尔也会有些讨饭的或者其他流浪人员临时寄宿在窑中,过个一夜两夜的就走了。再就是有的媒人安排青年男女见面地点的时候,也会选择某些地处偏僻的旧砖瓦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