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国风艺术在线 ID:guofengshengyun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传播: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雕塑·摄影·书法·插画·设计·文学·音乐
张大千《竹林七贤图》
嵇康等七人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欢宴。后遂用“竹林宴、竹林欢、竹林游、竹林会、竹林兴、竹林狂、竹林笑傲”等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或借指莫逆的友情;以“七贤”比喻不同流俗的文人。
在“竹林七贤”中以山涛年事最长,且“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是山涛发现的,而向秀也是由山涛发现并介绍给嵇康和阮籍认识,因此,山涛是竹林之游实际的组织者和人事核心。
竹林七贤:没有信仰的人生有多可怕?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有个“江南七怪”,无独有偶,魏晋时期的河南也有七个脾气非常古怪的人,这个“超级偶像男天团”被后人尊称为:竹林七贤。
然而他们哪里和“贤”这个字有半毛钱关系呢?明明应该叫做“中原七怪”才对,不信咱们来扒拉扒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怪事:
1、天团表情包——阮籍:为人最喜翻白眼,怎肯轻易笑哈哈。长啸痛哭加吐血,一醉俩月卧在家。
2、天团颜值担当——嵇康:海拔绝超一米八,八块腹肌人人夸。纤指弹得《广陵散》,偏爱打铁在柳下。
3、天团经纪人——山涛:老成持重人信赖,精明能干升官快。纵容老婆偷窥癖,你说奇怪不奇怪?
4、天团秘书——向秀:学问高过研究生,妥妥学霸人中龙。精通文史及哲学,嵇康打铁他鼓风。
5、天团行为艺术家——刘伶:饮酒醉倒不用抬,死到哪里哪里埋。裸奔不说伤风化,酒鬼心思太难猜。
6、天团音乐家——阮咸:精通音律达八音,改造乐器传古今。无事炫耀大裤衩,与猪同饮笑死人。
7、天团财务总监——王戎:七岁识李小神童,猛虎扑笼站如松。卿卿我我狂宠妻,李子打孔铁公鸡。
清 任伯年《竹林七贤图》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在八王之乱中,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但在当时年代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01
一个人怪,是性格问题;一群人怪,是文化问题。如果许多人都欣赏这种怪,就是社会问题了。
“中原七怪”生活的那个年代,用两个字概括:篡,乱。
中国人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这是儒家提倡的等级秩序,太平时治理国家很有用。到了乱世,谁还去遵守规则?
比如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魏蜀吴的三位CEO都很想当大boss,可是大家都不说。
曹操拿着汉献帝当挡箭牌,他说:我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刘备和孙权说:骗谁呢?你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到了曹丕这小子,他“哗”地一把扯下了遮羞布,管你君不君臣不臣,直接登基称帝。
这下好了,大家都想,你能“篡”,我为什么不能“篡”?你又不比我多长一个脑袋。
于是,你“篡”我也“篡”,天下大“乱”。
曹操万万想不到,,经历了五任皇帝,只存在了短短46年。
他更想不到,他死了以后,当年的心腹司马懿(yì),。
最危险的往往不是敌国外患,而是祸起萧墙。
要想了解“中原七怪”为什么那么怪,就必须了解曹氏和司马氏之间的恩恩怨怨。
首先不得不好好介绍一下关键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的表演才能,什么金鸡百花奥斯卡,通通不在话下!
据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狼这种动物,疑心非常大,正走路的时候会突然间回头向后看。
脖子扭转180度,你会吗?
司马懿会。
曹操对司马懿很提(dī)防,说:“司马懿有野心,将来一定会成为我曹家心腹大患!”于是起了杀心。
司马懿是如何巧妙躲过这一劫的呢?装病。
装感冒?装发烧?这也太小case了,要装就装个轰轰烈烈——半身不遂!所以当司马戏精一只手握成鸡爪状、嘴里流着哈喇子、颤颤巍巍地出现时,所有人都相信他是真病。
,连诸葛亮都说:“吾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
很快,曹操死,司马懿陆续辅佐了曹丕、曹叡(ruì)和曹芳,成为四朝元老。
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后改年号叫“正始”,我们的主人公主要在这一时期活动。
这个很重要,小伙伴们先记着。
此时,司马懿和另一个辅政大臣曹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曹马之争”。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中的司马昭就是司马懿的儿子,“曹马之争”的结果是:
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着曹操的孙子曹奂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建立晋朝。
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的时代即将结束,之后中国进入短暂的统一时期。
好了,终于要言归正传了,下面欢迎主角闪亮登场!
02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对此王晓毅先生在《竹林七贤考》一文中,通过检索经典《大正藏》的相关译名,认为“竹林”系东晋士人附会经典的观点值得商榷。韩格平先生在《竹林七贤名义考辨》一文中也认为,“竹林七贤”的命名与僧徒解经的格义是完全不同的事物,“格义”之说不足为信卫绍生在《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竹林”应该在七贤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阳县。而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三篇清谈误国)中认为,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人”(《宪问》)之数,意义与东汉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首先出场的是阮籍。
作为天团表情包,阮籍承包了所有突破你想像力极限的表情。
第一个表情是翻白眼。
首先你去拿个小镜子练习一下,要使劲儿翻,一点黑眼珠都不要看到。哦忘了,这样是看不到镜子的,那就拿个手机自拍一下——真是超级难做的表情啊!
可是阮籍运用自如,看到不喜欢的人就翻白眼,看到喜欢的人就用他的大黑眼珠子满怀深情地望着你,这就是成语“青眼相加”的来历。
第二个表情是哭。
不是轻声啜泣、呜呜咽咽的哭,而是撕心裂肺、呼天抢(qiāng)地的哭。
有一次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死了,阮籍就跑到人家灵堂痛哭了一场。他还经常坐着破牛车随意走,走到没有路的地方大哭一场再回去,后世用来形容悲伤的“穷途而哭”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个表情是噘嘴。
难道阮籍喜欢卖萌?非也!他这是要“啸”,“啸”就是吹口哨。阮籍“啸”得非常好,连绵悠长,经常跑山里“啸”,引得一堆人跑山里去偷听他长啸。
第四个表情是木头脸。
他得知母亲突然去世的消息时正在和朋友下棋,他面无表情地坚持下完棋,朋友走后他一口血喷了出来。
这几种表情虽然很经典,可是一般人见不到,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有个卖酒的老板娘长得很漂亮,阮籍喝完了酒就躺在老板娘身边呼呼大睡,老板以为头顶的帽子要变颜色了,结果发现这货是真的睡着了。
司马昭想让儿子司马炎娶阮籍的女儿,阮籍说我考虑考虑,然后就喝醉了,睡了两个月,把自己未来西晋国丈的待遇给睡没了。
很多人都认为阮籍是个疯子,初唐时的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然而又有非常多的人都很欣赏阮籍,比如曹雪芹的字就叫“梦阮”,他笔下的贾宝玉也有几分阮籍的狂气。
阮籍当然并非生来如此。
他出生在陈留(今河南开封),父亲阮瑀(yǔ)位列“建安七子”,很有才华,是曹操身边的文官。
三岁时父亲去世,曹丕对阮籍母子很照顾。
阮籍非常痛苦,他原本应该倾向曹魏,。
他从小所受的“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忽然间被打破,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轰然倒塌,他一下子没有了精神信仰。
信仰不是理想,理想是一种人生追求,而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
阮籍的理想是做一个济世英雄。他少年时曾经登上广武山,那是项羽和刘邦作战的地方,感慨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言外之意是:我阮籍的雄才大志是不次于项羽和刘邦的。
他的信仰是儒家思想,而现在社会不再提倡“忠”,他们提倡“孝”。
不过是打着“孝”的旗号罢了,那些道貌岸然貌似讲规则的人,就是最不守规则的人!我为什么要遵守你们的规则?
,无论曹氏还是司马氏,他们需要名士来装点门面。
好死?还是赖活着?这是混乱年代所有人面临的选择。
阮籍的选择是:活着。
竹林七贤之名的由来,学界存在争议。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文云:“(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东),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一般认为“竹林七贤”之名与“集于竹林之下”的竹林之游有关。
传统说法认为“竹林”位于嵇康在山阳的寓所附近。嵇康与其好友山涛、阮籍以及竹林七贤中的其他四位常在其间畅饮聚会,因而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这种说法见于《晋书·嵇康传》及《世说新语·任诞》竹林七贤条。
陈寅恪认为,“竹林七贤”的活动地方实际上并没有产“竹林”,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出自《论语》中“作者七人”的事数,有标榜之义。“竹林”之辞,源于西晋末年,僧徒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乃托天竺“竹林精舍”(Vlenuvena)之名,加于七贤之上,成“竹林七贤”。
王晓毅不认同陈寅恪的观点,从汉晋时期佛经中“竹林”这一译名的出现频率质疑了陈提出的“托天竺竹林精舍”一说,并结合史料实地考察发现魏晋时期黄河流域确实种植有“竹林”,之后又从时间和地点上论证了竹林七贤聚会的可能性,从而认为传统说法对于“竹林七贤”一名由来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清 沈宗骞《竹林七贤图》
03
阮籍一生三次做官,在污浊的现实和坚守内心的信仰之间艰难呼吸、左右逢源。
生命如此美好,为什么不可以靠近一个美丽的人?为什么不可以为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而痛哭?
穷途而哭,这是他无法和这个世界抗争的巨大无奈和孤独啊!
真正的强者不是放弃生命的人,而是选择在困境中继续咬牙生活下去的人。
他哭、他啸、他喝酒,还不足以宣泄他心中的痛苦、抗争、苦闷和绝望,于是,他写诗。
诗是治疗心灵伤痛的灵丹妙药。
他有八十二首诗,题目都叫《咏怀》。
这下可了不得了,就是这组抒发心情的诗,一下子为他创了两个“第一”!
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的人,第一个写组诗的人。
你以前见谁写诗一个题目写几十首?“哐哐哐哐”一家伙砸下来,把你看得眼花缭乱。
阮籍之后,左思、陶渊明、杜甫、温庭筠……都学会了这一招。
钟嵘的《诗品》评价他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意思是说,他的语言你一眼就能看明白,可是他的情感却在很远的地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松理解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阮旨遥深”,说他的诗主题不好理解。
那么我们来欣赏一下第一首吧。叶嘉莹老师说,这首诗就像是刚出锅的馒头——暄腾、口感好,欣赏阮籍的诗,一定要从这首开始。
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首诗的表面意思很好理解:
那时正是午夜,诗人躺卧很久都睡不着,便起身来到窗边对月抚琴。月光洒在床帏之上,斑影绰绰,清风徐来,掀起了他的衣襟。在这般清寂的夜晚,野外偶尔传来孤鸿鸣叫、倦鸟啼吟。
这些鸟儿们在空中徘徊,找不到自己的那片林子了,只好独自伤心。
独自伤心的只有这些鸟儿吗?不,还有诗人。
这首诗表达的主旨不就是借着“明月”“清风”“孤鸿”“翔鸟”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孤独伤心的情感吗?
如果你认为阮籍所抒发的,只是个人的孤独和忧伤,那么你就错了,他发出的是那个时代的声音。
余秋雨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阮籍在他的诗歌里借景抒情,借典故抒情,借求仙问道抒情,总之,他终于找到了新的信仰,使他痛苦的心灵得以安放。
这多亏了一个人——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清 彭暘《竹林七贤图》台湾历史博物馆
04
按照文学规律,一个重要人物出场是及其隆重的事情,要极尽渲染之能事,方能烘托此人物的神采。
嵇康出场,有多种画风可以选择:
1、帅气风
嵇康有多帅?
同时代的《晋书》记载:
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被鲁迅先生誉为名士的教科书《世说新语》这样形容他: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guī)俄若玉山之将崩。
连喝醉了都很美。
看到眉毛鼻子眼长什么样了吗?没有。
也就是说——嵇康帅气到不可描述。
正始年间,嵇康一进洛阳,立刻被惊为天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娶得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但是安排嵇康以这种画风出场不太合适,因为在崇尚阴柔的魏晋时期,男人都要涂脂抹粉,而嵇康竟然半个月一个月都不洗脸洗澡!这也太邋遢了吧?
2、才气风
嵇康才气如何?
他擅长写诗,传世之作《幽愤诗》充满了被压抑的愤慨和对自由的渴望;
他擅长书法,草书作品被人形容为“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他擅长绘画,他的画被载入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可惜已失佚;
他还擅长养生,著有《养生论》一书,他提倡养生重在养神、防病重于治病、要清心寡欲等观点;
当然,他最擅长的还是音乐,别的不说,单单一曲《广陵散》就够令人膜拜的了。
但是安排嵇康这种画风出场也不太合适,因为这么有才气的他,却由于太过耿直被司马昭找个理由杀了,死的时候才四十岁。
3、硬气风
“帅气风”和“才气风”都不适合,看来只有让他“硬气风”出场了。
嵇康的确很“硬”:
常年在山阳打铁,肌肉硬。
嵇康不愿意出来做官,他看不惯打着儒家“礼”的旗号、却用“刑”去治人的社会。
他隐居山阳,非汤武而薄周礼,以打铁为生,还练了一身肌肉,特阳刚。
说话不怕得罪人,脾气硬。
对于不喜欢的人,嵇康不翻白眼,他的做法是——晾着。
有个叫做钟会的年轻人去拜访嵇康,嵇康旁若无人地打铁,似乎旁边站着个透明人。
钟会把这份屈辱牢牢记在心里,终于找个机会陷害了嵇康。
嵇康当时名气很大,写封“保证书”就可以出狱,可他脾气太硬,终究一个字也没有写。
杀头前气定神闲,骨头硬。
嵇康出场,最合适的画风就是他站在刑场之上,长发和衣襟被风扬起,他低头抚琴,曲终,他对着断头台下为他请愿的三千太学生说:“《广陵散》于今绝矣!”
凄美,悲壮。
嵇康虽“硬气”,然而,他的心却是最软最软的一个。
他给好友山涛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表面责怪山涛推荐他做官,实则是因为他知道:
作为名士,一旦不能被统治者利用,只能是死路一条。
只有与山涛绝交,才能保全山涛不死!至于自己是否会落得个“不知好歹”的骂名,一切都不重要了。
嵇康,之所以被认为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是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信仰。
清 冷枚《竹林七贤图》
05
有信仰的人像磁铁,具有神奇的凝聚力。
嵇康信仰的是道家之思想。
道家老祖宗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要顺应自然,要“清静无为”。
嵇康熟读老子的《道德经》,他提出了一句口号:
越名教而任自然。
“名教”代表的是儒家所制定的“三纲五常”,“自然”代表的是道家所坚持的“清静无为”。
越过那些束缚人的礼教,让生命得以释放,活得自由自在!
多么惊世骇俗的言论啊!
嵇康这个佛系青年,不,这个“道系青年”,一下子吸引了众多人前来拜访,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超级偶像男天团——“中原七怪”,诞生了!
你会看到,在今河南修武县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附近,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七个怪人常集于这里开Party,他们或站或坐、或躺或卧,遗世而独立,不醉而不归,好不自在!
阮籍来了,竹林谈玄把他黑暗的生活忽地豁开一道口子,光亮涌了进来——
原来,人一生最应该去追求的,就是学会尊重生命。
母亲的葬礼上,有人来哭,阮籍拿白眼翻他——你又不是真的伤心,装什么装?
哭的伤心欲绝才是真正孝顺?守丧期间不吃肉就是孝顺?一切礼教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山涛来了,他虽然并不信奉道家,对嵇康他们吃“五石散”这种所谓养生的药不以为然,可是他欣赏嵇康、欣赏阮籍,所以当老婆提出想偷偷看看他的这两位朋友什么样子,他也就答应了。
去它的破礼教吧,老婆要看,就让她看个够!
向秀来了,拿着自己给《庄子》做的注给嵇康看,嵇康大锤一抡,说:“我为你打call,兄弟!”
向秀激动地说:“你打铁,我来鼓风!”
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向秀功不可没。
后来嵇康被杀,向秀作《思旧赋》,这篇百余字的小赋后来成为思念亡友常用的典故。
刘伶来了,唱着Rap: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hú),五升解酲(chéng)。
他个子很矮,然而在他唯一流传下来的《酒德颂》里却偏说自己是“大人先生”。
怪不得他在屋子里被来访者看见,他反而责备人家:天是我的房子,屋子是我的裤子,你为什么跑到我裤裆里来?
他经常乘着鹿车,抱着酒坛边行边喝,对仆人说:“死便埋我。”如此醉鬼,却懂得酒驾不安全,实属不易呀!
阮咸来了,他是阮籍的侄子,在蔑视礼教上比阮籍有过之而无不及。
母亲的葬礼尚未结束,他就和姑母的鲜卑族婢女发生了,硬是穿着孝衣骑着驴把她追了回来;
七月七晒衣服,人家晒绫罗绸缎,他晒大裤衩;
喝酒不用杯子用大瓮,猪闻到香味来饮,他趴下就和猪抢着喝。
他把从西域传来的琵琶由曲柄改成了直柄,这种乐器就叫“阮咸”,简称“阮”,一直流传到现在。
他弹着“阮”唱着歌:
我欲邀卿常漫舞,青丝白发老人间。
对,我的人生就是如此自由!
王戎来了,这个年龄最小的神童,六七岁时看猛虎在笼子里咆哮,别人都吓跑了,他却说:“有笼子嘛,怕什么!”
别的孩子都去摘路边树上的李子,他却不以为然:“若是这李子熟了,早被摘完了,还能等到现在?”果真这李子是苦的。
“小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吝啬鬼”:
女儿结婚,送了礼钱心疼肚疼,女婿还回来才高兴;侄子结婚,就送一件衣服还要了回来;给自己家的李子挨个打孔把核挖出来去卖,因为怕人家偷偷去种。
不过这个吝啬鬼对妻子倒挺好,那时丈夫称妻子为“卿”,妻子却叫他“卿卿”,人家俩人“卿卿我我”、经常头碰头地趴在床上一起数钱。
这么“怪”的组合,离了“酒”就不能活的几个人,为什么会被后世称为“竹林七贤”呢?
这源于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
傅抱石《竹林七贤图》
06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人的一生就像石头在湖上漂流一样,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
我们知道,魏蜀吴三国归晋,经短暂统一之后,再次陷入分崩离析,这是中国历史上长达三百年之久的最漫长、最黑暗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物——从正始、竹林到兰亭,魏晋名士特立独行、放荡不羁的行为风格被称为“魏晋风度”。
关于魏晋风度,一些人有多爱它,另一些人就有多恨它。
有人说:那时候,礼崩乐坏,名士们言行不羁,又热衷于清谈玄学、漫游山水,以至误国误军误天下。
也有人说;魏晋名士们挣脱了儒家礼教的束缚,竞相追求心性的自由与高旷的深情,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致敬。
鲁迅先生则一针见血地指出:
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人物,竹林中的这七个怪人,性格各异,但是他们惊喜地发现:
所谓信仰,就是不断去寻找答案的过程。
他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
“任自然”不是生活邋遢、行为怪异、酗酒狂歌,而是看透了一切的随遇而安,是历经生活磨砺后的豁然开朗。
他们做了中国精神史上最具魅力的一次远行:向内,他们发现了心性自由之美;向外,他们发现了山川自然之美。
他们孤独地站在历史的云端,用他们的泪水、长啸和痛饮,对生命的价值与天地光阴做了最彻骨的一次追问。(摘自魏风华《魏晋风华》)
“怪”之所以被称为“贤”,是因为他们即使生活在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也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人生的信仰。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住着阮籍、嵇康或山涛们,因为他们,找到了生命中的那束光。
没有信仰的人生有多可怕?
那就是——
不论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光明,你的心中,依然是,一片黑暗。
范曾 《竹林七贤图》
相关阅读:魏晋时期天下动乱,百姓民不聊生,官场黑暗腐败,奢侈之风盛行。痛苦的现实世界是一些有识之人看透了官场,他们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山林,与青山绿水为伴。超脱尘世的羁绊。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这七个人。他们经常在山阴的一片竹林里喝酒,弹唱,下棋,聊天,超然物外,风雅之气很浓。因此被称作“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魏晋的精神领袖。他们七都非常有个性,他们性格不同,各有特色。因为向秀,山涛的事情太少,所以我不写他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嵇康,阮籍,刘伶,阮咸,王戎身上的新鲜有趣的事。
嵇康
嵇康字叔夜,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长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有人称赞他的长相说刚正如孤松独立,醉态如玉山崩塌。让人一听就浮想联翩,这么夸一个男的,夸得这么露骨,真是罕见。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也因此曾经做过中散大夫。中散大夫是一个闲职,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内容。这正和嵇康口味,嵇康愿意的不是做官,而是和竹林七贤里的另六个人下棋,喝酒。
,有取代魏国的打算。嵇康无法改变时局,他认为魏国是正统,他永远忠诚于魏国。不愿意做司马氏的官。也不愿意做曹魏的官将来成为亡国之臣。于是隐居山林,靠打铁为生。一个帅哥光着膀子,露出健壮的肌肉,挥舞着大锤叮叮当当的打铁。这是一种别样的美。
山涛在司马昭手下做官,知道嵇康生活拮据,有看中他的才华,不愿意他终老林泉让才华白白浪费。就推荐他做官。嵇康一看信勃然大怒。心说司马家是乱臣贼子,你做了他的走狗到罢了,竟然把我拉下马,你什么居心。于是写了洋洋洒洒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列举了七个他不能做官的理由。说自己慵懒成性,做官破坏了他的本真。猛烈抨击官场的黑暗,充满了对世俗礼法的抨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封绝交书山涛看了也无可奈何。这封绝交书成为了他最终被杀的祸根。但是嵇康临死前打自己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山涛也尽心照顾了嵇绍。这就叫君子绝交不出恶语。
钟会很欣赏嵇康的才学,想要结交他。而嵇康却鄙视钟会在司马家做官。一次钟会来找嵇康。嵇康只顾打铁对他不理不睬。钟会觉得很尴尬就回去了。钟会刚走嵇康开口了:“你听到什么来的,看到什么走的。”钟会咬牙切齿的说:“我听到了该听到的,看到了该看到的。”从此钟会就恨上了嵇康。嵇康你反对司马氏,也不要那么明显,起码大面上要过得去。而嵇康嫉恶如仇,心直口快,自己怎想的就怎么做,绝不会做违心的装模作样。都是真性情的流露。
后来嵇康的好友吕安的老婆被吕安的哥哥下药奸污了,吕安的妻子因此。吕安就把哥哥告到官府。结果吕安的哥哥倒打一耙说他诬陷好人,而且不孝顺父母。官府要治吕安的罪。吕安找到嵇康说明了着一切。嵇康勃然大怒,要为吕安讨回公道。钟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就对司马昭说:“嵇康帮有罪的人辩护说明他也是罪人这种人不能留。而且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里不满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不杀了他恐怕他会煽动许多人反叛朝廷。司马昭很以为然,判处嵇康吕安死刑。有3000名太学生听说要斩嵇康纷纷为嵇康求情。者更激起了司马氏的忌惮。因为嵇康的死竟然能惊动这么多太学生,可见他的号召力,如果他们和嵇康一样反对朝廷还得了。于是不准。
嵇康临死之前,要过琴来,最后弹了一曲广陵散。曲调时而激烈,时而缓和,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惊涛骇浪。听得人们如醉如痴。忘了这是刑场,一曲终了,嵇康从容赴死,死时四十岁。一代真性情的精神领袖从此消失。
阮籍
阮籍字嗣宗,是竹林七贤另一位代表人物。他是竹林七贤里个性最强的人物。他的行为放荡,不拘于礼法。他有个特长就是为“青白眼”有一次阮籍的母亲去世,得到这个消息的阮籍正在和人下棋。对方听说了就说,赶快回家看看吧。阮籍却坚持把棋下完。回家后又在灵前喝酒,蒸了只小猪吃。这都是非常不合礼法的,因为服丧期间不得吃肉喝酒,阮籍全然不顾。等他吃喝完毕,才嚎啕大哭,口吐鲜血。阮籍心里也难过,他认为与其母亲死后再恭敬不如生前多尽孝,对一个死人你再怎么恭敬有什么意义。要这些礼法对一个死人有什么用。
嵇康的哥哥嵇喜来吊祭阮籍的母亲,阮籍冲他翻了个白眼。嵇喜没趣的回家了。嵇康拿着琴去吊祭,阮籍很高兴,他正闷得慌,正想找人弹弹琴,阮籍用黑眼珠看嵇康,把他请进来一起饮酒弹琴。
阮籍曾经登上广武,观看楚汉古战场时感慨“世上没有英雄,使得垃圾小人得以成了气候。”他感叹时局动乱,没有一个真正的英雄收拾残局,起事的都都是一些碌碌小人。
阮籍曾经做过几天官,一上任就让人们把围墙全拆了,来了个透明化办公。可干了十几天他就跑了。人们骂着街又把墙砌上了。
还有一次阮籍主动要了一个官当,不为别的,他听说步兵营里有个人很会酿酒,而且步兵营里藏有好酒。他就和司马昭说,我要当这个步兵校尉。其实就是想过酒瘾。司马昭才不在乎你为什么当官,只有要想当官,就表示能和我合作,不反对我,那就是好的。阮籍当步兵校尉主要就是喝酒去了。这两次做官他什么事也没干。
阮籍也不愿意与司马氏合作,但是他用的是比较婉转的拒绝方式,和嵇康不同。除了会消极怠工他还会装醉。司马昭想要为他儿子娶阮籍的女儿。阮籍不愿意答应。他想的办法是装醉。司马昭每次找人和阮籍说这个事,阮籍永远是醉成一滩泥,根本无法和他沟通。一天两天行,一连60天都是这样醉醺醺的。司马昭只得作罢,明白了阮籍的意思。他创下了醉酒时间最长的记录。
阮籍喜欢驾着车到处乱走走到路的尽头,再也没有路了就会放声大哭。哭够了才原路返回。他看到路走到了尽头就会想到现在天下混乱,也进入了穷途末路,哪里才是天下的出路?他想到这里不禁感慨,放声大哭,哭的是整个世道没有未来了,无法前进了。他的行为艺术体现出了他对世事的担忧。
阮籍还是个有真性情的人。他听说一个兵家女很有才华,长得也漂亮,可是还没出嫁就死了。他就到了那女子家里,她的家人正在为她办丧事。阮籍谁也没通知,来了就跪在灵前放声大哭,哭得非常伤心。哭完了就走了。弄得女子的家人莫名其妙,以为阮籍和他有什么不寻常的关系。其实阮籍跟本不认识那位姑娘,只是为她那么年轻,有才,漂亮却英年早逝感到可惜。他只是在哭美好的事物为什么这么容易陨落。
司马昭要进爵晋公要阮籍写劝进表,阮籍这次搪塞不过去,就借着酒劲一挥而就,写的文采斐然。之后的一两个月,他、阮籍去世,时年54岁。
刘伶
刘伶字伯伦,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因为喝酒而出名的人。他的一生都与酒有缘。刘伶长得身材矮小,而且相貌丑陋。但是他性格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他一生不愿意做官,只愿意喝酒谈天,终老竹林。
有一个关于他和酒的传说,说是杜康造了一种好酒,刘伶喝了一碗就睡过去了,好几天怎么叫都不醒。家人就以为刘伶死了,就给他修了坟墓,还把杜康抓了起来,因为他的酒喝死了人。杜康被放出来以后已经是三年后他去看刘伶的坟墓。他走进坟墓看见刘伶正在灵床上熟睡。杜康赶忙叫醒刘伶,刘伶醒来伸了个懒腰说:“好酒,好酒。”于是他们一起从坟墓里出来。原来刘伶是醉了三年。从此杜康造酒刘伶醉的名声就传开了。但是杜康是夏朝人,刘伶是晋朝人,差着一千多年,两人不可能见面,这只是一个传说。
刘伶喜欢喝酒没有节制,因此得了病。他老婆哭着劝他戒酒。刘伶说:“不就是戒酒吗。好说。但是我一个人戒戒不掉。你给我准备些酒菜。我要祭告神灵,在神仙面前发誓,让神仙监督我戒酒。”他老婆很高兴,只要他能戒酒怎么都行。而且当时的人相信鬼神,相信鬼神能监督他戒酒。于是准备好酒菜和祭祀用品。只看刘伶坐在地上举起酒杯说:“天生刘伶,因为酒而出名,喝一次就要喝一斛,然后和五斗解酒。妇人之言神仙千万不要听。然后又一口酒一口菜喝得酩町大醉。他夫人也真是无奈了。
又一次刘玲喝醉了酒,在家里赤身的闲逛。有客人来了看他这样,就很不高兴地说:“客人来了,你怎么能不穿衣服,这也太不讲究了。”刘伶回到:“我把天地当做屋子,把屋子当做衣服。我倒想问你,你怎么跑到我的裤裆里来了?”天地为屋子,屋子为衣服。这种超然物外的大气颇有几分庄子的风格,他就是这样蔑视礼法。在他的名作《酒德颂》里虚构了一位不拘礼法的大人先生,和一位拘泥礼法的公子。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语言幽默,讽刺性强。体现了他对随性使然的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礼法的轻蔑。
刘伶喜欢亲自驾着廘车。抱着一壶酒,一边开车一边喝酒。身后一群人拿着锄头追着他,他说如果哪天我醉死了,死在那就用锄头挖个坑把我埋在哪。他这种超然旷达的生死观是魏晋风流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刘伶的喝酒就他在晋朝这污浊社会,动荡的时局,晦暗的未来里的一种精神解脱。他与嵇康阮籍不同的是,嵇康阮籍喝酒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他的确能沉浸在酒精给他带来的没有苦恼的混沌世界里。他喝酒真正喝出了酒的真谛。他喝酒的方式也是极其豪迈的,伴随着狂饮的自然是行为上的放荡。
刘伶只做了几天小官,就因为他太耿直,不趋炎附势,而且提的意见太尖锐,还主张朝廷要无为而治。这自然被朝廷所不容,于是他很快被罢了官。罢官之后的刘伶看透了官场,对官场失去兴趣。沈浸在酒精的麻醉中。他是因为喝酒而出名的,但他不是个酒鬼。他体现了那个时期的人,超脱的,旷达的精神状态,体现出的是酒的文化,酒的风骨。
阮咸
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擅长弹一种圆形的琵琶。阮咸出名后人们就把那种琵琶叫做“阮咸”,简称“阮”世界上有多了一种乐器。这是唯一一个用人名给乐器命名的示例。
山涛曾经推荐阮咸为吏部郞。说他清心寡欲,不被外部的事物所动。
阮咸为人放荡不拘礼法。有一次他母亲去世,他在服丧期间,看见前来吊丧的姑妈身后有一位美丽的鲜卑婢女,对他一见钟情。他请求姑妈把这个婢女嫁给他。姑妈起初答应把他留下,后来又变卦带她走了。当时阮险在接待客人,听说姑妈要把他的心上人带走,立马借了一匹马紧追不舍。追上了苦苦哀求姑妈。他把婢女抱在马上和他一起回到了家。姑妈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婢女嫁给了阮咸。后来阮咸还和这位婢女生下了儿子阮孚。服丧期间娶亲,而且娶了个少数民族的。这在当时让人笑掉大牙,可是阮咸不怕。他看中的女孩一定要追到手,我喜欢她就行,我管别人怎么看我干嘛。
阮咸还不拘小节,他喜欢和朋友一起喝酒唱歌取乐。他们喝酒不用杯子,而是把酒倒在坛子里直接围着坛子喝。这样倒是比用杯子方便,而且喝的更痛快。有人把头伸到酒缸里要喝个痛快,别人也学他,喝的满头都是酒也不在乎,快乐似神仙。喝着喝着有几只猪也来坛子跟前喝酒,阮咸毫不在乎,依然是喝的很起劲,和猪一起喝酒他也不嫌味儿得慌,也不嫌脏。这样不在乎小节真是一种洒脱的表现。
阮咸还能淡然的看待贫富。对穷不感到丢人,对富不感到羡慕。当时人们有一个习俗。就是再七月七日雨季基本过去的时候晒衣服。阮咸住的地方都姓阮,分为北阮和南阮。北阮的人很富裕,他们的衣服自然是锦缎的,光鲜亮丽。所以晾衣服就是北阮人显示富有的好机会。人们一看一件件华丽的衣服,都会啧啧称赞,很羡慕他们。而南阮很穷,他们的衣服自然是破旧不堪,补丁摞补丁。所以南阮的人都不愿意晾衣服,怕人笑话。可阮咸不在乎这个。把自己的破裤衩儿,破衣服大大方方的晾出来。别人问他,你这样多丢人呀,快把它收起来。阮咸说:“大家都这样,我也不能免俗,就这样吧。”阮咸想的是,我们家就是穷,穷没什么可丢人的,我要让大家看看,我们家就是这样,怎么了。富有什么可羡慕的,穷有什么可丢人的,不管穷富,这就是我的家。这种淡然的看待贫富值得我们学习。
阮咸还是个音乐家,唐朝流行的曲子《三峡流泉》传说就是他做的。荀勖精通音律,皇帝让他做宫廷乐器正音的工作。他调节的非常和谐,但是每当宴会演奏音乐时,阮咸总感觉音不够准确。阮咸从不矫正荀勖的错误,荀勖心里非常记恨他,就把他外放到始平作太守。后来一个农夫在耕田,捡到一个玉尺。是校对音准的赤子。他拿它校对自己所造的乐器,发觉音律都少了一黍。他这才佩服阮咸的本事。
阮咸的生卒年不详,无法知道他是哪年死的,活了多大。
王戎
王戎字睿冲。出身于琅琊王氏,是竹林七贤里出身最显赫的一位。也是竹林七贤里最世俗的一位。
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们玩,大家看见道边的李子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李子,看着就诱人食欲,大家纷纷去摘结果只有王戎不动。大家问为什么。王戎说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不信,结果一尝都吐出了舌头,真苦。大家很佩服王戎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王戎说,李子就长在道边,如果是甜的,早被人摘光了。这件事情后来传开了,人人都称赞王戎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还有一次他和小朋友们万玩,看见一群野兽被放在笼子里展览。周围围了一群人看,他也过去看。忽然笼子里的猛兽大声吼叫,吓得人们纷纷后退。只有王戎面不改色,还站在那里。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怕。他说:“野兽被关在笼子里,又出不来,怕什么。由此可见王戎从小就有这样的分辨力。
为什么说王戎是最世俗的一个,因为他爱钱,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和老婆一起数钱,看卡今天他的收入。他是士族出身,又是做官的,很富有,家里的宅院,田地很多。有的是钱可以数。
他还是个非常吝啬的人。他家种有品种很好的李子树,结的李子又大又甜。他每天都拿上街去卖。因为不愿意让别人得到李核去种,破坏了他的品牌效应。于是他竟然不怕费劲的把李子核都钻破。有一次他侄子结婚,他随礼只送了一件单衣,而且侄子结婚后不久又给要回来了。。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頠 裴頠曾向王戎借了一笔钱王乐还。结果女儿到王戎家王戎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后来女儿明白了,把钱还了。王戎才有了笑模样。
因此竹林七贤的另外六个人聚会的时候只要他一出现,大家就会说:“俗物又来败坏我们的兴致。”王戎就会回答,你们的兴致,哪里是我能败坏的了得。如果我能败坏你们的兴致,那你们的兴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南风胡作非为,杀死了太子,引起了八王之乱,司马伦带兵攻打贾南风。说要将贾南风的亲族全部处死。大臣们都很惊恐。这时王戎假装上厕所,又假装五石散药力发作跌倒在厕所里,弄得满身污秽之物,这才躲过一劫。吃了五石散以后人们会身体燥热,狂躁,需要穿宽大的衣服,并且要运动比如散步,登山来行散。药力发作就会沉醉,跌进厕所是有可能的。
其实王戎的小气是一种给自己制造污点的手段。一个人如果太完美,就会招来妒忌和麻烦。给自己制造点污点不仅能让自己免于被猜忌,还能免于被人嫉妒。更能保全自己。而且有了缺点才更有亲和力,更像一个正常人,更接地气,太完美让人感觉不可接近,不是他、人间烟火。这也是他的智慧。
王戎死于公元305年,活了72岁 寿终正寝。
END
国风艺术在线 ◎ 每日与您分享
发 现 艺 术 的 美 好
延伸阅读↓↓↓
【古乐传音】漫卷诗书闲情间
品读|王阳明的修心历程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YES!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