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见证了28年感天动地工友情——
2018年,是第十九个“3.5中国青年志愿者日”。透过“志愿者”三个字,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并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奉献精神。
28年前,齐鲁石化热电厂电气车间一名职工因故去世,他的工友们自发组织起来,在28年间,源源不断地把工友情和组织上的关爱传递给他的家人。电气车间职工用真情谱写下一曲“爱之歌“!3月3日,这名职工的母亲离世,他们赶去送上最后一程……
2008年,得知志愿者团队事迹的原公司老领导写下诗作——
您是我们的母亲
每次来您都热泪直流,
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
每次来您都喜笑颜开
门里门外忙前忙后
就是我们能住上几天
您也舍不得让我们走
每一次离开您
您都把我们送到小村口
寒风吹散了您那稀疏的白发
热泪擦湿了您那沾满尘土的衣袖
您倚着村头那棵老槐树
不停地朝我们回挥手、挥手
不要再说感谢的话了
虽然您的儿子不在了
我们都是您的孩子,
别人家里有的,您也应该有
那一年您的儿子得病去世了
悲痛欲绝的您一夜愁白了头
家里顷刻塌了顶梁柱
孤苦伶仃的您天天泪长流
您的儿子是我们的好工友
他过早地走了
我们和您一样心痛,一样难受
我们车间的领导带着我们
来为您解难、为您分忧
那时我们都还年轻
只是跟着领导前来打打帮手
我们来了虽然帮不了多大的忙
只是为了给您宽宽心、解解愁
车间里的同事们都把您挂记在心头
就是为了让您感到您的儿子并没走
车间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
到现在已有二十个年头
每年都来探望您
这个传统一直都没丢
即使调出车间的工友们
也都给您捎来了祝福和问候
每次从您家里走出来
总会让我们心里涌起阵阵暖流
见到您就像见到我们的妈妈
您是这么慈祥,这么宽厚
从您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好人知足
从您身上我们感受到什么是品质优秀
您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
您让我们重温了母亲的温柔
回到班上也日夜不忘
与工友们会分享很久很久
这个传统没有丢
好人就应该尊老爱幼
这个传统没有丢
送人玫瑰余香常留
我们齐鲁石化是个大家庭
有众多的师傅同事好朋友
我们都是相依相扶的共同体
一人有难,众人就会伸出双手
割舍不断的亲情感召着我们
团结互助、风雨同舟
不断浓厚的亲情昭示我们
和谐社会、爱心共有
再见吧,老妈妈
改天还会来看您
来帮您扫扫院子打桶水
来给您洗洗衣裳梳梳头
来给您拉拉知心话儿
来帮您擦擦窗子熬碗粥
您别客气,老妈妈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都是齐鲁石化人
我们都是您儿子的工友
当年,热电厂宣传干事写下——
停靠在失子母亲身边19年的孝爱
■“洪涛走了,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1990年腊月二十六,是家住青州市弥河乡蔡梅英老人一生都心痛的日子。那天,年仅26岁的儿子郭洪涛病故离开了人世,悲痛欲绝的老人一下子陷入巨大的悲伤中,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不幸重锤一样砸在她的心头,让她终日以泪洗面,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家里五个孩子,儿子洪涛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她含辛茹苦一个人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盼着儿子工作成家,指望他能养老送终,却不曾想在她58岁时却突然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洪涛的两个姐姐远在东北,而且双双下岗,而两个还未结婚的妹妹一个在青州烟厂干临时工,一个没有工作,其境况可想而知。
同在一个车间工作的热电厂电气车间的王晓亮、张军忠、王心纯、毕为民等一些小伙子,含泪帮着料理完“好哥们”洪涛的后事之后,在大年初三这一天,就相约赶到60里外郭洪涛青州的老家,前去给洪涛上“头七坟”并看望老人。当这些年轻人走进老人的家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低矮的土胚房里,笼罩着阴云一样的悲伤,昏暗的光线里郭洪涛的两个妹妹红肿着眼睛在角落里抽泣,老人病倒在床上目光呆滞……
“大娘,我们来看您来了。”
“我活不下去了啊,没了儿子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啊——”老人恍惚中回过神,嘶哑绝望的哭声和话语,让在场的这些七尺男儿心酸到泪水直流。
“大娘,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洪涛走了,我就是您的儿子。”当张军忠含泪握紧老人的手说出这句话时,另外六个小伙子也把手伸过来,泪流满面地重复这同一句话。哭声连成一片,但此时老人觉得那攥紧她手的一双双大手,真的如儿子的手一样厚实和温暖。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你的儿子,家里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以后尽管说。”这句话说出来很轻,但在他们心中却很重。在回淄博的路上,他们默契地达成了协议,一定要让老人从绝望中走出来,尽所能帮助和照顾好老人的后半生。
■ 走过十九年的“母子”未了情
洪涛走了,老人的不幸,牵动着洪涛生前的一帮好兄弟的心,同样也牵动着电气车间其他干部职工的心。当他们得知这些小伙子要自发去青州再次看望老人时,许多的人都纷纷解囊相助向这位陌生的老母亲捐钱送物,捎去牵挂的问候。
1991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张军忠等人又在张罗去青州的事。电气车间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支持,不但立即给他们联系了车辆,还到厂工会为郭母申领了抚恤金和困难补助,安排专人一起去看望老人。“大娘,我们又来看你了,这是给你买的油、面,这是洪涛50多个同事让我们捎来的2000多块钱。他们都挂牵着您的身体和健康呢,让我们给代个好……”离洪涛去世不到两个月,他们已经去了三次。
“没想到你们又来了啊。”当老人用颤抖的手接过那一沓厚厚的钱时,她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工作那么忙,还让你们挂念着,还来看我这个不中用的老太太……”老人看着屋里屋外那些说“我们都是你儿子”的年轻人时,忍不住再次掩面而泣,她觉得儿子回家了,和他的工友一起回到了这个家里。
“咱们这一阵子不能老去青州了,刚出事老人情绪不稳,一看见咱们几个就抹眼泪,肯定是一见咱们就想起去世的儿子。”“但老人还在悲痛的阶段,不看望劝慰她怎么能成呢?这样天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很快就垮了啊。”……面对仍然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的老人,这群年轻的“儿子”回来后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哎,我有办法了。”老家同样在青州的王晓亮说,“我回家做做我父母的工作,让他们抽时间去劝劝,他们劝肯定比咱哥几个劝管用。”“好,就这么定了!”
心细的王晓亮做通了自己父母的工作,一来二往,王晓亮的父母成了老人家的常客,不仅劝导老人,而且还给老人无工作的女儿小红找了份工作,尽管那个工厂很快倒闭了,但两家走得更近了。王晓亮也成了和老人联系最密切的人之一,老太太什么情况,王晓亮都及时反馈给电气车间职工。而老人也渐渐从失子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一年,两年,三年……十九年。如果这件事不是被工厂宣传人员无意中听说,或许这个秘密要被电气车间的职工埋藏一辈子。每年的春节前,都是老人心中期盼的盛大节日,北方寒冷的腊月里,她总是能见到一群“儿子们”带着年货来到这里,和她亲热地说说厂里的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帮她修理一下屋内的电源插座或干点其他活。“妈可盼着你们来呢!每次来一趟,妈能高兴念叨好长一段时间。”老人的女儿郭红对这些亲如兄长的大哥们说。他们除了给老人送来从厂工会申领的困难补助、抚恤金外,还有很多人凑上的一份单独的钱。而每年的这些钱,对于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来说,基本的生活就得到了保障。老人每次都感慨地说,自己有福气,失去一个儿子,一下有了这么多好孩子,即便是亲生的儿子也不一定能这么孝顺。
■ 风雨中,你我共同编织爱的彩虹
从一开始漏雨的土坯房,到后来的几间青砖瓦的平房,再到近几年小女儿借住亲戚家的楼房,老人搬过几次家,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有时候车间里分点福利品,电气车间的这些人也总是很自然地想到老人,有车方便的时候,便绕一点路给老人稍点过去,顺便看望一下老人。而老人也会让王晓亮稍一些家乡的水果或者青州的香烟带到车间,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19年来,“齐鲁石化热电厂”在老人的心里是温暖的,因为那里有她牵挂和挂牵她的一群孩子:王晓亮、毕为民、张军忠、孙万军、王文进、王心纯、宋胤、孙博东、刘岩、金慧杰……而19年来,青州这个城市因为老人的存在而成了电气车间职工共同的老家。
老人忘不了那些年,一到冬天,毕为民、王晓亮、王心纯他们一伙人总要找车拉着煤给送来,让她冬天生炉子取暖用。老人忘不了有多少次在每年的春节前送“儿子”走时,总有一两个人落在最后,偷偷坚持再塞给她几百元钱。19年了,几乎每年在来看她的群体中总会有几个新成员,有时候是新上任的车间领导,有时候是从未见过却一直牵挂捐助她的陌生工人;19年了,老人忘不了性格内向的王晓亮有多少次给自己悄悄放下一兜治风湿病的药,忘不掉几乎每次回青州老家他都要来看看她;19年来,她忘不掉那句给她活下去支撑的那句话——“洪涛走了,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19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对蔡梅英老人来说却有那么多的感动流转在自己的生命中。虽然老人的风湿性关节炎让老人常常腰酸背疼,但是老人的精神面貌却越来越好。
“他们比我儿子更像儿子,都是些好孩子啊,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照顾挂牵着我,要不是有他们,我哪能活到今天?有时候这心里愧疚得慌,我这老太太报答不了啊。他们不仅每年来看我,而且又是送钱、送物的。自己的女儿条件都不好,她们能照顾过自己来就不错了,这些钱基本够我一个人买药和生活的了,这心里就是不知道怎么谢他们才好。”2009年,1月21日,已77岁的老人拉着前来看望她的车间新任书记李兵的手说。
“您千万别说愧疚的话,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不仅我们车间领导支持这样做,我们厂工会和厂领导也都支持。您有事尽管说。我们都希望您好好地活着,每年都欢欢喜喜地来看您。”车间书记李兵说。
“哈哈,当年十七、八岁的小毕现在也成了老毕了。这些年过得真快啊。”
“今年小毕当上大班长了,孙希臣借调到公司机关上班了……”车间工会主席孙万军和老人说着这段时间他们的变化和工厂的状况,老人满脸喜悦地听着。
一屋子的人热热闹闹地说笑着,老人含着幸福的笑,一一清晰地喊出这些儿子们的名字。“王晓亮今天没来么?”角落里的王晓亮赶紧坐到老人身边和老人拉起了心里话。而另一些人则三三两两的,有的和妹妹小红站在阳台说悄悄话,有的帮着端茶倒水、洗水果,和在自己家一样亲切和自然。
19年了,电气车间的领导换了四届,职工调走了一些,但他们给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一直坚持着,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件事成了我们融合车间职工感情的催化剂,好多职工对我说,在电气车间就如一家人一样。”车间主席孙万军对此颇为感慨。而电气车间内互帮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不管哪个职工碰到难以过去的“坎”,都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帮助。
爱自己的母亲是义务和责任,爱别人的母亲是心灵的美好。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遇到风风雨雨,但是他们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春天的爱,而向善和友爱,快乐和幸福,已如他们亲手编织的一道道绚丽的彩虹,绽放在每个人的心上,绽放在心与心之间。
3月3日,在郭洪涛母亲的葬礼上,”儿子“们尽
上了最后的孝心……
他们的事迹,数十年来早已在公司地区甚至更远范围流传为佳话。同时,正能量也激发了身边工友的奉献热情,有更多人参与到了志愿者团队中来——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李兵、焦爱军、王文进、王晓亮、张军忠、王心纯、毕为民、孙万军……
数年中,这个团队被热电厂、齐鲁石化公司评为:
2008年度:公司最佳好事
2009年度:公司年度新闻人物
2010年度:公司第二届道德模范
2011年度:厂好人好事
部分志愿者与老”母亲“生前合影
热电厂党委书记聂树栋书写:热电之光
3月5日,热电厂命名电气车间这个团队为首支“工友爱心志愿者团队”。接下来,锅炉、供电、汽机、炼油动力站等单位也将成立”工友爱心志愿者团队“,有组织的关爱本单位困难工友和家庭,撒播热电人炉火般的温暖……
监制:李旭华
审核:许中华
制作:苏成武
图片由李建强(公司新闻中心)、李欣(热电厂)及电气车间提供。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