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记忆中的茅草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记忆中的茅草屋

  

  (作者:池新春)

  

  在我的一生中,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的茅草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们苏北农村,农民们居住房子都是土墙草房。

  建房的材料很简单,不用花钱买,由泥巴、麦穰、芦柴巴、土积、三角形木梁、木头房料自家的树木砍伐几棵就够了。建房时请几个年轻力壮的邻居们帮忙,请他们吃饭就行了,不需要付一分钱工价。

  建房子时最有趣的就是上梁时,要在房料以及梁上都要贴大红对联、放鞭炮、撒小馒头、糖果、花生、栗子、硬币之类的东西。

  小时只要看到谁家建新房要上梁前,每天都在关注他们家啥时上梁、放鞭炮撒小馒头,只要鞭炮声一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过去争抢。

  建房前,先把材料准备好,难度最大的就是托土积,土积是用来彻山墙用的,托土积,要选择在春秋天雨水较少的季节,和建房一样,因为泥巴和草都怕潮湿。

  

  我家建房子的时候,现在还依稀记得。

  那时,我只有两三岁,那年秋天,父亲和母亲俩人带着我在生产队的打谷场边和泥巴托土积,准备建房用。

  初秋时节,天气晴朗。

  这天,父亲把我丢在一边玩,他和母亲俩在和泥巴托土积,干得热火朝天。

  只见父母亲俩人挽起衣袖、裤角,父亲双手端着土积模形,母亲双手握着铲柄端着和好的泥巴往父亲端着的土积模形里倒泥巴,父亲非常认真地在打谷场边一排排的托土积,等待晒干后建新房使用。

  

  土积,像似砖头,但比砖头大好多,却永远没有砖头那么结实、耐用。

  它是我们苏北农村六七十年代建房的主要材料之一。

  在建房前,必须要把土积事先准备好。晒干后,还要把它收藏起来,不能被雨淋湿。

  土积,制造起来很简单,备好一堆泥精选过的细土,然后加上水稀释后,把和匀和好的泥巴加上麦穰在里面,继续和匀称,托出来的土积结实、耐用。

  土积比青砖、红砖大三四倍,厚度稍微薄一点。

  模形用由长方形木条制成。

  土积晒干后,必须存放两三个月后才能牢固、耐用。

  第二年的春天,我家的草房就建起来了。

  我终于有了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

  在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有钱的人家,大多是当点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的家庭,在土墙的四角和门彻上青砖,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四基腿、砖包门”。

  在我十七八岁时,父亲那时开店,这个职业,当时,是令好多人羡慕眼红的职业。

  隔壁邻居南京下放户耿大爷家回城了,我弟兄多,考虑到宅基地问题。

  于是,父亲花了二百元钱决定买下了耿家的老房子。

  几年后,父亲看我渐渐长大成人了,他和母亲暗地里商量着,怕我娶不到媳妇。想着把六间草房一起拆掉建新瓦房。

  父亲为了筹备材料,冬天,带着我们一家六口人,拉着板车,去河淌拾倒水泥砖头的材料,即沙浆子。

  父亲为了建六间青砖瓦房,整整筹备了三年时间。

  那时,我家在村里是第一家拥有青砖瓦房。

  我记得,那时,做工,只挣五毛钱所天,青砖才三分钱一块。

  六间瓦房工钱只有二百六十块钱,做工人每天只吃二毛六一包香烟就很不错的了……

    

  可是,如今我们的乡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我们沭阳的农村,一排排二三层装修精致的楼房、别墅到处比比皆是。

  还有的人家,条件好的,还不满足于现有的二三层自建楼房,还要去县城购买商品房,为的是儿子结婚娶媳妇,还有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区购买商品房。

  我的俩个弟弟也不例外,抛弃家中的青砖瓦房不住,去沭城定居。

  我家的青砖红瓦房,是父亲用一生的汗水和心血建造的。如今,十七八间房屋,只有母亲一个人留守独居。

  父亲留下的这些房产,如今和邻居们的楼房、别墅相比,自然是逊色多了。

  在我的记忆中,我居住的村庄,是一排排土墙草房灰色、暗淡。

  然而,它却永远留在记忆深处慢慢回放……

  

  


池新春:江苏沭阳人,男,1966216日出生。2012年被《中央电视台》和《现代快报》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栏目推选为后选人,同年被推荐为南京好市民候选人。

20158月开始写作,在《宿迁日报》上发表第一篇作品《游子的乡愁》入选《花的家乡》。《家乡的麻绳悠》丶《电影票的故事》、《绽放生命之花》,在《虞姬河》第三期上刊登。《痛悼彦文君》丶《故事不多,宛如一首歌》、《父亲离开我们六年了》,《乡村老灶台》等作品入选《2015年沭阳文学作品选》。



投稿须知:

    一、本平台接受自然来稿,兼顾挖掘本地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

   二、投稿以小说(故事)、散文、诗歌(含古体诗、散文诗)、文学评论为主,,文字表达清新流畅,欢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本平台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三、本平台坚持原创,在其它微信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平台。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百字内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收稿邮箱:794497372@qq.com

  四、凡投稿者必需关注本平台,并加微信号15052755312为好友,以便于发放打赏红包,红包分成:作者六,平台四,优秀作品还将在《新城文学》杂志发表并寄样刊。

(谢谢您的阅读  敬请点击新城文学  关注二维码  不忘点赞与转发哟再谢!)

   注:如要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有空请到一杯的头条作客: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2/articles/own  企鹅:https://om.qq.com/article/articleManage?stype=0)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