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哀悼丨合议今天第10个案件时,法官突然从座椅上倒地不省人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平凡的一天,平凡的地点,一个似乎不能再正常的日子。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那么的漫长而昏暗。

2017年10月17日,河南郑州。,一场合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这是今天合议的第10个案件,有点疲惫,但手上的案卷却依然珍视如生命——直到他的身躯突然从椅子上滑落,雪白的案卷飘零。大家才发现,主审法官方金刚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1岁……

—本文长约7500字—

—阅读需时15分钟—

——————————————————



一切太突然。

 

51岁的方金刚安静地躺在花丛之中,穿着崭新笔挺的法官制服,身盖鲜红的党旗。


、、、同事以及来自湖南澧县亲友悼念的花圈……

 

。相框中的他朴实而庄重,佩戴眼镜,穿着法袍,相框下方的牌匾上刻着“天人同悲,浩气长存。

 

当大巴车缓缓驶入郑州市殡仪馆,方金刚生前的领导、同事、同学已经在殡仪馆等待了很久。

 

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徊。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遗体集体三鞠躬,依次从遗体旁走过,与方金刚同志做最后告别。许多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同学难掩悲伤之情,哭泣,失声。家属守护在遗体旁,悲伤落泪,致谢前来送别的领导和群众,握手,长拥。


 “他不该走,不该走啊!”从灵堂出来,人们不愿离开。,隔着厚厚冰冷的玻璃,垫脚望着灵堂里的导师,抽泣着,泣不成声。

 

大家以为他是困了,出溜到椅子下边去了,我们脑子里还是活蹦乱跳的他,有温度的他……从北京赶来,现在只能在太平间里看到冰冷的他,一句话都没有,我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还有那么多没干完的事呢,他爱开玩笑,到临走都和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方金刚的老同学、。

 

“他把所有灿烂和热情都给了他热爱的司法事业,把所有的快乐和关心都给了别人,把所有的困难和隐忍都留给了自己。”

 

最后,,倒在他一生挚爱、引以为傲的审判工作岗位,倒在和同事一起合议案件的时刻。


 

“生是四巡人,死是四巡鬼”

 

那是黑色的星期二,下午16:56。

 

“天啊,金刚不行了!”

 

正在合议今天第十个案件时,方金刚突然从座椅上倒地,不省人事。

 

隔着一米多的记录员余小凡,听到“咚”的一声,再回头便是一阵咆哮“快打120!快打120啊!”

 

四巡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李广宇当即和综合办主任何江赶到,在场干警紧急给方金刚按压胸部,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但是,疑似已无呼吸和脉搏。

 

他躺在自己办公室的地上,脸色发紫,一只脚穿着鞋,一直脚穿着脚心、脚掌破了两个大洞的深蓝色袜子。他视为生命一样珍贵的合议案卷,一页页散落在桌子上和地上。

 

约17:10,急救人员到场,立即开始抢救,仪器显示方金刚同志已无心跳。医务人员表示,抢救30分钟无效,通常即放弃抢救。在四巡同事的强烈恳求下,急救人员持续抢救了约70分钟,仍然无效。

 

“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方金刚,不能放弃!”这是周强院长和沈德咏副院长的要求。

 

四巡紧急联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继续抢救。20:50,在抢救工作持续进行了3个半小时后,经电话征得正在火车上的方金刚同志的爱人刘晓栩同意,医院停止抢救。、政治部主任徐家新作了汇报,徐家新沉痛地要求,安抚好家属,处理好后事。

 

激情虔诚,做当庭宣判的积极践行者,应该努力做到。”方金刚说。

 

当庭宣判——这是方金刚生前一直呼吁并身体力行的一项改革新举措。他也用手上的法槌,敲响了第四巡回法庭当庭宣判的第一槌。

 

方金刚法官那样钟情于开庭审理和当庭宣判。他说:“开庭审理案件是公正裁判的必要条件,对大部分案件庭审结束时宣布处理结果是人民群众的一项期待。”

 

,他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司法改革的调查研究之中,翻译着一摞摞的国外判例和经验,收集着国内的司法实践情况,也这样践行着法治理想和信仰,与奋战在司法改革最前沿的同事们一起,推动着开庭审理、当庭宣判这些光辉的“司改进程”。

 

“人生辉煌在四巡!”他一生忠实地拥护着司法改革事业,第四巡回法庭就是他的舞台。他也说过:“生是四巡人,死是四巡鬼。

 

“这是金刚生前跟我们散步时为了表达对四巡的热爱说过的一句话,没想到一语成谶。”他的同事董保军痛惜地说。


 

法官当如方金刚

 

2017年3月的一天,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后,。主审法官方金刚、刘雪梅、刘崇理、杨立初、刘慧卓分别担任审判长,在同一个审判台上,相继完成了自己在四巡的开庭“首秀”。5起案件,3起当庭宣判。这便是第四巡回法庭“结案月·开庭周”,也是方金刚此生梦寐以求的时刻。

 

“没想到第一次来四巡开庭,就遇到了当庭宣判,我对法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很钦佩。”由方金刚担任主审法官的上诉人安徽新贝发制笔城有限公司与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当庭宣判后,来自安徽的出庭律师姜洪明感慨地说。

 

在方金刚的研究报告里,他这样写道:兼听则明这条古训和西方国家总结的一条自然正义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法官断案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书面证据确实也能证明一些事实,但它不具有及时回应和接受讯问的功能。,知晓或亲历案件事实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当事人一方诉讼能力弱势明显时要尽可能让他们获得律师帮助,缺席判决风险大,除非万不得已,应当慎之又慎。

 

今年6月8日上午,,由刘慧卓、方金刚、刘京川担任主审法官审理一件标的额高达2.67亿元的股权纠纷案开庭。庭审过程异常激烈,当事人双方抓住时机,针锋相对。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后,合议庭决定休庭进行合议。20分钟后,审判长刘慧卓当庭宣布:驳回金鹰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随后,方金刚对参加座谈的学生发表了激情澎湃的即兴演说,现场掌声如雷。

 

“你在庭上的当庭说理,我听了也是如醉如痴。”第四巡回法庭副庭长李广宇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说,“你的几大包翻译文稿怎么处理呢?你还答应新书出版后第一本就签名送我。”

 

是的,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选择推动当庭宣判,是这样一位纯净、虔诚的司法人的梦!他为此而兴奋痴狂,愿意尽一己之力,并为此倾尽一生。

 

一些国家法官的裁判文书能作为判例让人遵从并让后世评判,有一些国家法官的裁判文书则主要是放在保密室或档案柜里。

 

方金刚翻遍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撰文写道,“众所周知,对绝大多数案件而言,法治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法官们庭审结束时都会宣布案件处理结果并归纳裁判要旨。一项问卷调查显示,。”

 

“一出戏结束时总有一个结果,不管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反正有一个结果,这是一般人的心理”。方金刚认同的是,,择日宣判的满意率并不会比当庭宣判案件的满意率高。

 

,应该努力做到。”方金刚是这么说的,也是身体力行这么实践的。在第四巡回法庭,他执笔起草了第四巡回法庭当庭宣判规则,他为起草这个规则付出了很多心血,同时,也为践行这个规则而殚精竭虑。

 

笔耕不辍,做对外交流的推动者——“他是要时时刻刻追求法官的光辉之处,这与周强院长说的‘伟大的法官,伟大的判决’的说法是非常相符的。”同事说。


 

法研所的方老师

 

2004年10月,,2005年11月调入。

 

在法研所的四年,方金刚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期。参与重大课题调研,开展对外司法交流,翻译出版外国法律译著,,到参与创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信息》,对域外一些主要国家司法改革和法律重大修改做一些介绍,后来对英美德法日诉讼程序做较为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专著《案件事实认定论》,从案件事实认定的角度对诉讼程序进行了梳理和比较。

 

听到方金刚同志突然离开的噩耗,他在法研所的原众多同事,第一时间表达了沉痛的哀思。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蒋惠岭说,方金刚是一位真正能够感受到什么是伟大法官的真谛的法官。他是一位普通的法官,但是他做的并不仅仅是办理好每一个案件,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法官,要把法律的真谛挖掘出来,法律的真实含义挖掘出来。“他不仅是解决了每一个案件的问题,而是把它们升华到了对于法律理论的贡献,对于法律规则体系的健全。”蒋惠岭说,他是要时时刻刻追求法官的光辉之处,这与周强院长说的“伟大的法官,伟大的判决”的说法是非常相符的。

 

方金刚之所以有这样的素养,是因为他对于当今世界上伟大的法官们有深刻的研究,对于这些法官的贡献、事迹、研究具有深刻的了解。见贤思齐,方金刚的精神世界中充满着这些伟大的法官们,使他不自觉地在用他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他把自己作为法官所作出的贡献与这些伟大的法官们做对比,以此来督促自己,激发自己,作出一个法官对于法治的贡献。

 

“天天早到听英语新闻,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而这一习惯他居然雷打不动始终坚持。”初出校门刚到法研所就与金刚共事的丁广宇说,正是在他的带领、鼓励甚至是鞭策下,一同翻译了许多域外的司法动态并编印成应用法学研究信息。“后来我去了民一庭,偶尔碰到金刚大哥,他居然仍对域外最新判例信手拈来,让人钦佩。”

 

,脑海中蓦然浮现起多年前在一起工作时,金刚兄那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话语,亲切的笑容,以及讨论问题时的那种认真和执着。他回忆说,方金刚在编辑《中国应用法学研究信息》过程中,翻译了大量国外的司法最新信息,为法研所召开的国际会议也翻译了量刑、司法公开等各方面的国外资料。

 

连日来,手机微信不断刷屏纪念金刚法官的文字,他的离开让国家法官学院黄斌格外难过。他还记得,金刚法官比他大11岁,“刚到所里我叫他方老师,他呵呵一笑说,就叫我金刚吧,这样显得亲切。”

 

就是这么一个率性随和的法官,对待工作却是无比执着、认真。黄斌最难忘的是,、2006年年终报告。先按照各自的分工完成翻译后,再交由对方进行校对,最后由金刚撰写编者按,这两份报告斟酌确定的法律用语和语言使用习惯,为编译后续的报告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在后来的十年中,他们和其他同事一道,,。

 

法研所副所长李玉萍回忆起最后一次遇见方金刚是在地铁上,那时他已经在审判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李玉萍悄悄问他,你还想回来继续做研究吗?方金刚却满脸兴奋地说,他现在在审判的领域发现了另外一种乐趣。“他说审判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他再搞几年一定可以作更大的贡献。

 

李玉萍还能回忆出那时方金刚脸上激动的模样。“他还鼓励我在研究领域多出一些成果,要我们多关注司法领域,他看起来挺粗糙豪爽的一个人,其实细腻起来也很细腻。”

 

方金刚在2008年的个人总结中写道:、模糊的,而是具体的、明确的。我相信,祖国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高原司法布道者

 

无怨无悔,做法治理想的逐梦者——方金刚同志用“顽强的坚持,无悔的选择”这十个字概括自己三年的援藏工作。

 

2010年7月,44岁的方金刚踌躇满志,开始了三年的援藏生涯。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西藏的艰苦还是大大超乎了预想。

 

连续看10页左右的案卷材料,或在电脑前打字将近一个小时,就让人头晕和胸闷。开完庭后,全身不适需要几天来调整。平时睡眠很好的他,居然失眠了。特别是每年的十月下旬至次年五月,在凌晨三点前能睡着就算幸运了。最难熬的是冬春季节,鼻子常出血,脚趾甲凹陷生长。

 

在这个“只是牦牛的故乡”,方金刚咬牙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是三年。而且,从来没有请一天假。

 

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是天性乐观、豪爽的方金刚仍不愁找到乐趣。

 

因为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西藏工作的同志之间都乐意相互称呼兄弟姐妹,方金刚用自己的方式,很快融入到了新的大家庭里。他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个藏族名字——方多吉。

 

喝酥油茶、甜茶,吃藏耙、生牦牛肉酱、藏面……方金刚和同事们吃饭聊天,陪他们谈生活,谈人生,谈工作,其乐融融,收获颇丰。

 

虽然自己生活不拘小节,但对同事的生活困难,方金刚却格外地细致。

 

一位藏族法官,非常上进、非常优秀,也非常年轻,他与方金刚同在西藏高院民一庭共事。他爱人没有工作,加上房贷,生活较为困难。细心的方金刚发现,冬天拉萨的自来水寒冷刺骨,这位藏族法官的爱人还在外面的草坪上用冷水手洗衣服。方金刚就萌生了给他家买一台洗衣机的想法,又怕他不接受,因此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援藏第一年的春节,院里安排这位藏族法官去那曲挂职副县长。方金刚说:“你去跨行交流本应我请客为你送行,我想把请客的钱拿来为你老婆买台洗衣机,你看如何?”这位藏族法官欣然接受了。

 

方金刚当时很高兴,拉着他的手就往商店走,很快就把洗衣机买回来了。看着夫妻俩甜美的笑容,方金刚觉得很满足。这位藏族法官说,这样无私的帮助,只是方金刚极为平常的一个行动而已,据他所知,方金刚时常拿出工资帮助藏族百姓。

 

随着内地对西藏援助力度的加大和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纠纷不断上升,民事案件数量近几年也大幅增加。三年来,方金刚办理和审结各类一、二审民事案件36件,再审民事案件1件,担任审判长的案件(包括自己承办的案件)117件,当庭宣判11件,还参与了21起请示案件的答复和多次庭务会对疑难案件的讨论。

 

同事们说,只要是方金刚担任审判长他们都省心,因为庭审程序、争议焦点以及关键问题,方金刚都基本上替他们想到了。

 

西藏高院民一庭有一个好传统就是从不书面审理,每一个案件都开庭。在此基础上,为了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事案件,方金刚团结庭里的同志在提高案件质量上做了一些努力,成效明显。

 

,连续三年被院里评为优秀先进集体和学习型党支部。

 

方金刚总结了办案的五项原则:一是树立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意识,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二是坚持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的原则,做到不偏不倚。三是不断提高庭审的质量和效率。四是正确处理调解和裁判的关系。五是在依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他发挥调研能力强的优势,克服各种困难深入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基层一线调研,完成多篇调研报告。,他积极参与西藏法官学院的法官培训和教学工作,先后为基层新任院长班、民事疑难案件研讨班等法官培训班授课11次。

 

“援藏三年没有什么遗憾的,唯一遗憾的是我只有一个三年献给祖国的治边稳藏事业!”在援藏工作总结中,方金刚郑重地写道。

 

勤勉敬业,做司法改革的探路者——“无论是审判工作、调研指导还是制度创新,他始终坚持从优秀到卓越的理念。”大家说。


 

妻子和儿子

 

步履坚实,做法治信仰的追随者——“他选择的每一步都让我没有选择,但是我还是无怨无悔地支持他,因为他对法律的信仰感动了我。我不后悔嫁给他。”妻子说。

 

她被他的情怀一路感染,三十年来,跟着他的脚步,义无反顾倾尽一切去支持。

 

“做法官是他一生狂热的追求。他作出到北京的选择时,我也考虑过家庭,但是为了他的追求,我支持了他。他作出的每个决定我都支持!”方金刚的爱人刘晓栩说。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为了能与家人团聚,这个伟大的妻子从湖南的单位内退,拿着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一路从湖南追随至北京。

 

没想到不到三年,2010年至2013年,方金刚又去援藏。刘晓栩回忆着当年的场景,“记得那时他说,老婆,援藏报名还有两天就结束了,我需要你的支持。我要报名。我让他再想想。事后,我才知道他是在对我说前就报名了。”

 

刘晓栩并不知道方金刚到西藏后资助过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资助困难学生我相信。给人买空调,这个事他绝对做得出来。他本身能力不强,但见到弱者还是要伸出援手的。”

 

“说真的,他每次离开我,我都担心他,他穿衣吃饭都没有特殊要求,可以说有点不讲究。他的袜子经常都穿漏洞的。我让他换换。”刘晓栩说。

 

老婆,这样的袜子多好,透气性好!”方金刚生前一言一行的片段仿佛就在眼前。

 

但是在工作场合,方金刚却很注重整洁。刘晓栩满含热泪地说:“前段时间他还向我诉苦,说同事说了,这么长时间就看他穿两条裤子。我知道他对物质生活真没什么要求。但他对法律是真的热爱。”倒地的最后一刻,他依然让身边的同事看到了仍然有洞的袜子。

 

在西藏的日子,方金刚时常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妻子的身体。即使工作繁忙,艰苦的地理条件,远离家人的寂寞和孤独,他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儿子高考那天,他笑着鼓励孩子轻松应对。但我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他是最紧张和焦虑的。”刘晓栩说。

 

办理各类民事案件79件,审核签发裁判文书160多份,受国家法官学院西藏分院邀请在法官学院授课4次,发表《创新调解机制的比较与选择》(上、下)《法庭是法官的舞台,庭审是公正的保障》《法官不应纠缠于事实之间》《当庭宣判背后的理由》等文章,在强化庭审查明案件事实、理清法律、当庭宣判等方面做出卓越尝试。这是方金刚在援藏期间的工作成绩。

 

幽默、散发激情、积极向上、激励年轻人、酷爱法律,酷爱做法官,刘晓栩的回忆中丈夫是这样一个人。他们家的书柜里都是法律书,各种的、各国的。方金刚不喜欢读杂书,认为浪费时间。他有一个“怪僻”就是喜欢一点一点从网上搜集整理信息,然后打印出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他经常对妻子说,“老婆,活到老学到老,要不容易痴呆。”他上个月买的人物传记还在书桌上,妻子还没来得及读。

 

去年,。

 

“你从西藏回来快三年了,现在我们又要分开。我和他开玩笑说,用数字和他算着我们的分居时间表。我问他去哪里?他说到郑州四巡。”刘晓栩当时听后还很欣慰,解释说:“毕竟这次距离近,有些事我可以求救于他。”

 

“我并不了解我的父亲,因为他没有完整陪伴过我成长的每个阶段。我小时候感觉自己就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抱怨过,做事没有自信,最近我才觉得有种东西把我的心填满了。”方金刚的儿子今年刚刚参加工作,回忆起父亲,他这样告诉记者。

 

今年国庆节,就在半个月前,方金刚回了一趟湖南老家,在路上碰到车主与乘客因为乘车产生纠纷,他还去调解。车主在他下车时说:“老兄,你真的不得了,我真佩服你。你是搞法律的吧?你是法官吧?”他没有回答,但是高高兴兴地走了。

 

他选择的每一步都让我没有选择,但是我还是无怨无悔地支持他,因为他对法律的信仰感动了我。我不后悔嫁给他。”刘晓栩满怀深情地说。





转自:,有删改

编辑:王萧东  版式:阿聪儿

特别申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抱柱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抱柱联系       


 征稿 

征集“法律人物类”“法治观点类”原创稿件。一经刊发,即付人民币2000元稿酬,最高奖励5万元!

法律人物类稿件标准:以人载道(不是简单写人一生之经历,而是通过人传达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价值观)。

法治观点类稿件标准:1、标题就是观点;2、观点必须非常独到;3、结合热点/案例/故事论述,而不是纯粹的理论叙述。

本月稿费标准:发表即付2000元;三天10万点击,5000元;三天100万点击,1万元;一周500万点击,5万元!

征稿邮箱:tougao@ibaozhu.cn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