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那年中山陵为什么盖上了“大罩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南京防空设施的“前世今生”

遍布南京城内外的防空洞,真正开始兴建的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

,从三十年代初期开始,即进行了一系列的防空准备,七七事变后,准备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灰色南京

所有红色的砖瓦屋顶都刷成了黑色,就连整个红砖瓦的住宅区也都刷成了黑颜色……同样也漆成了黑色的公共汽车还在行驶,,因为政府官员都照样工作,星期天也如此!

——《拉贝日记》

7月底,有关方面即着手更改南京公共汽车的外部颜色,将原先的“上青下白”,一律改漆深灰色,几乎与此同时,公私房屋顶部被要求漆成黑色或灰色。


8月7日,,。市政与军警当局闻风而动, 8月11日,南京市政府机关团体派出11组工作人员,检查防空设施。南京城内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要求重新涂色。


在空袭时会发出叫声的家禽、家畜如鹅、狗等,也是警察等公务人员的关照对象,白色的禽、畜还被要求涂漆成黑色(《魏特琳日记》1937年9月8日、9月11日)。



南京市民在其屋顶上涂色,。


从1927年到1937年的“黄金十年”里,,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雨后春笋般的公私建筑富丽堂皇。然而,就在短暂的时间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墙红瓦迅速被单调的灰色、黑色所覆盖,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南京的鼓楼穿上了“灰衣”,中山陵和它前面的牌坊都用编织的竹子覆盖着。


“伪装”之后的中山陵牌坊

中山陵为防空袭制成的防空罩




“洞穴时代”

每隔50米~100米就有供行人躲避用的防空洞,有些只是上面堆些土的洞,刚好够一个人爬进去。

——《拉贝日记》

从7月中旬开始,报纸上关于防空、防毒知识宣传的版面大幅度增加。为推进防空设施的建设,南京市政当局在第一公园修造了防空壕的样板,呼吁人们踊跃参观,普遍仿造。不仅如此,9月14日,南京市政政府作出规划,决定在市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及重要地点建筑民间公共防空壕80处,在市内7个警察局管辖区各建10处共70处,另在城南地区觅地建筑50处,共200处。

1935年6月6日至19日,。


1935年,防空展览会前夕,竖在新街口的炸弹模型。


1935年,在民众教育馆有防空展览会电影场。


防空贴纸贴到了街巷


小学、中学、大学及军校防空演讲优胜者合影

囿于经济及时间条件的限制,本次规划未能全部付诸实施。至沦陷前夕,全市构筑的防空工程有鸡鸣寺防空指挥工程1处,永久性地下室38处,防空壕200处和露天避难所125处。


在此过程中,南京市防护团功不可没,该团“为谋民众安全计,特就人口稠密之街巷僻静处,选定适当空地”,至10月16日,修建防空壕116处,前后分两批构筑,第一批全由团员构筑,第二批因顾虑团员过于劳苦,招工构筑。此外,南京的众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都各自修建了不少防空壕。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市民加紧构筑防空设施。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他们的自身安危,人们舍得花费不菲的钱财修建防空洞。魏特琳访问学校周边的邻居时看到,“有一户人家,虽然屋内的地面是泥土,屋顶是稻草”,却花了一百多美元修建了一个防空洞,“他们很大方地让穷邻居共享他们的防空洞。”



,南京的一处市民避难室。


,南京某处的公共防空壕。


位于中国总税务司署大楼旁的“第七号公共防空壕”

修建防空洞的话题经久不衰,带朋友看自己的防空洞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成为流行,几乎人人都是防空洞专家,并有丰富的理论。

9月13日,卫理公会教女子学校的蒋先生,带魏特琳等人去看他的防空洞。他将防空洞建在葡萄架下,他非常相信稻草防御炸弹的作用,因此,他在防空洞顶部放置了5英寸厚、捆得非常结实的稻草把,上面再盖上一层土。

一般的穷苦百姓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挖掘极简易的防空洞,幸存者仇秀英回忆,当年,她的父亲在家门口挖了一个“地窖”,供一家五口人躲避。

11月3日

遗憾的是,只有十分富有的人才会建造得起一个真正的抗轰炸的防空洞。为此需要有很粗的树木或是铁轨,相当多的黄沙和更多的钢筋混凝土!这些东西可惜我们都没有!统统没有!

——《拉贝日记》

南京土质松软,加上夏秋时节多雨潮湿,防空洞极易发生坍塌。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不得不对其加固、改进,甚至不惜工本重新修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花匠老邵就是这样,魏特琳在10月27日的日记中记述道:“他和他的家人在空袭期间躲在他们的第三个防空洞里 ,每个防空洞都比前一个更深、更牢固。”


越来越多的防空洞出现在南京的街头巷尾,魏特琳写道:“我们正迅速返回到洞穴时代。”



每当空袭警报拉响之际,街道上执勤的警察、宪兵、防护团员等各司其职,市民配合默契。袭警报解除后,宪警及防护团员立即组织消防、救护等善后事宜。

刘峙后来在总结日机空袭南京的伤亡情况时指出,“死伤的数目并不大,政府也照常指挥全国作战,并不曾因空袭而受影响”。

随着12月13日南京沦陷,随时发生空袭的恐怖结束了,中日两国军队对垒厮杀枪炮声停息了。

但是,、奸淫、抢劫、纵火,南京几乎成了一座活地狱,民众坠入了更黑暗的深渊……


数十年后的今天,南京的很多防空洞依然保存完好,不少防空洞还对外开放,成为了人们避暑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京北极岩人防工程内,不少前来纳凉的市民


“广场舞”跳进了栖霞铅锌银矿防空洞


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南京“文化地标”之一先锋书店


南京城墙玄武湖隧道登城口处的大树根“创营书会”


市民在防空洞里纳凉


市民参观南京人防文化长廊


战争年代,人们为躲避敌人的空袭而躲进防空洞,大多数的防空洞拥挤、潮湿、阴暗;

数十年后的今天,防空洞却可以成为人们炎炎夏日里的避暑胜地,在防空洞里还可以喝茶、看报、唠嗑、跳舞甚至健身。这难道不会让我们深感和平的可贵?


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来自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