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X线拍摄方法及解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大连牙医联盟

国内唯一以原创内容为主的口腔微信平台,专注口腔领域,打通专业技术的任督二脉,持续不断的为大家分享有营养、有价值的内容,静下心来阅读,你一定有所收获!


在目前的临床之中运用X片可进行更好的诊断。下颌的X线片的拍摄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让球头对准要进行诊断的牙齿拍摄都易取得良好的拍片效果。


下颌的第三磨牙的拍摄只要找到下颌角,然后让球头对准拍摄即可。


下颌时牙片横放贴在牙槽脊,边缘要露出颌面10mm,下颌牙片的放置一般是2、1、1、2一张,两侧3各单独一张,两侧4、5各一张,两侧6、7各一张。上颌同样的放置,当然如果有第三磨牙的话就是(6、7、8——6、7、8)。


上颌牙片的拍摄是难点尤其是上颌的磨牙的拍摄很多初学者很是困惑。


我在此讲下经验:(6-7-6-7)球头放在颧骨的下缘部位(4-5-4-5)对准颧骨前方。(3—3)投射在侧鼻翼1-1对准鼻尖点。2-2投射在鼻尖和侧鼻翼的中点处。


书本上要求前牙区投射时牙片要竖放,但是常出现影像拉长现象。(我个人认为横放更好些并且一般都能拍到1-2-1-2的影像)投照前牙时牙片要超出切缘7mm。


出现影像拉长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缩短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

所以成人的全口牙的拍摄共需要14张牙片,儿童的需要10张。


注意:如x线片看到牙槽嵴高度虽已降低,但吸收的边缘整齐,骨嵴顶端致密呈白线状,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则表明牙槽骨的破坏已停止或修复。


投射时候球头中线和牙片距离20mm。 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足侧倾斜,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头侧倾斜。


牙片的分类:根尖片,牙合片,牙合翼片。

根尖片的使用在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


X线片的解读


一、正常牙片


牙片又称根尖片,它可以显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牙体硬组织、牙髓软组织和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等牙周组织的组织结构情况。正常牙片的组织结构情况如下:


1.牙釉质


被覆在牙冠的牙本质表面,属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最高。牙釉质在后牙牙合面、前牙切缘最厚,由牙合面和切缘向侧方至牙颈部逐渐变薄,终止于牙颈部。


2.牙本质


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的密度稍低于牙釉质。牙本质围绕牙髓构成牙齿主体,形状与牙体外形一致。


3.牙骨质


被覆于牙根表面牙本质上,很薄,其矿物质含量与牙本质相似,在X线片上影像与牙本质不易区分。


4.牙髓腔


,内含牙髓软组织,x线片上显示为密度低的影像。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上颌磨牙髓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年轻人牙髓腔较为宽大。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继发牙本质形成,其牙髓腔逐渐变窄,根管逐渐变细。


5.牙槽骨


为上下颌骨包围牙根的突起部分。牙槽骨在X线片上显示的影像比牙密度稍低。上牙槽骨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x线片显示为颗粒状影像。


下牙槽骨密质骨厚而松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牙间骨小梁多呈水平方向排列,而根尖部有时见放射状排列,骨髓腔呈三角形或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影像。注意:牙槽骨的正常高度应达到牙颈部。


6.骨硬板


即固有牙槽骨,为牙槽窝的内壁,围绕牙根,骨硬板在x线片上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


7.牙周膜


是介于牙槽窝和牙骨质之间的结缔组织。X线片上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宽度均匀一致的低密度的线条状影像,其厚度约为0.15-0.38mm.


二、根尖周病牙片


根尖周病X线片检查十分必要,能确定病变的性质、程度及范围,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急性根尖周炎


早期X线片一般看不出根尖周骨质改变,有时牙周膜间隙略有增宽;随着病情发展,可见以病源牙为中心,骨质破坏程度较重,呈弥散性破坏,边界不清。脓肿形成后,根尖部出现毛玻璃状的骨质破坏区,边界不整齐,形态不规则,范围局限。


(二)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的X线片,依病变的性质不同,分为四种:


1.慢性根尖脓肿


x线片表现为患牙根尖区呈弥散性,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的低密度透射区,密度不均匀,根尖区骨硬板消失,周围骨质呈云雾状。


2.根尖肉芽肿


x线片显示在病源牙的根尖、根侧方或根分叉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度减低,病变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周界清晰,无致密骨白线。病变周围的骨质正常或稍变致密。


3.根尖囊肿


临床上多有龋齿、畸形牙等病源牙存在,x线片显示以病源牙根尖为中心,形成大小不等的边缘清晰锐利的圆或卵圆形的低密度透射区。其特点是病源牙的根尖位于囊腔中,囊肿边缘有一薄层致密骨白线。注意:当囊肿继发感染时,其致密骨白线可消失。


4.致密性骨炎


患牙根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分界。根尖部牙周膜间隙可增宽,根尖无增粗膨大。


(三)牙骨质增生


由于增生的牙骨质沿牙根不断沉积,使患牙牙根增粗变大。如仅位于根尖,则表现为根尖呈球状增生;如波及整个牙根,则牙根体积膨大,有的可见牙周膜间隙消失,与牙槽骨发生粘连。


三、牙周病牙片


(一)牙槽骨破坏的形式


牙周病主要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破坏,x线片显示牙槽嵴顶及骨硬板模糊、消失,牙槽嵴高度降低。


牙周炎所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可分为四种类型:

  

1、水平型吸收 为最常见的吸收形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嵴顶边缘从嵴顶向根端方向呈水平吸收,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同一牙四周的破坏程度不一定相等。


2、垂直型吸收 牙槽骨发生垂直或斜行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高度降低不多,但牙根周围的骨吸收较多。此型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


3、凹坑状吸收 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一般牙周炎患者凹坑状骨吸收约占全部骨缺损的35.2%,在下颌牙齿约占62%,后牙约为前牙的2倍。


4、其他形式的骨变化 反波浪形骨吸收等。


(二)牙周病的X线片结果判读


1.成人牙周炎


表现为水平型牙槽骨吸收,X线片主要显示牙齿近远中的骨质情况,牙槽嵴顶的密质骨消失,前牙牙槽嵴变平,后牙呈凹陷,且牙槽嵴边缘不光滑,上部骨纹理稀疏紊乱。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超过2mm,则可认为有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一般按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来描述,通常分为三度:   


I度: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


Ⅱ度: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在根长2/3以内,或吸收达根长的1/2。


Ⅲ度:牙槽骨吸收占根长的2/3以上。


注意:如x线片看到牙槽嵴高度虽已降低,但吸收的边缘整齐,骨嵴顶端致密呈白线状,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则表明牙槽骨的破坏已停止或修复。


2.青少年牙周炎


(1)局限型


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有的还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等。


(2)弥散型 


主要表现为全中牙槽骨广泛吸收,骨小梁紊乱模糊、骨髓腔增大,牙周膜间隙增宽,骨硬板消失。


3.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在一段时间内,可连续观察到全口牙槽骨吸收破坏广泛,进展迅速,而得一磨牙和切牙区的牙槽骨吸收并不一定比其他外牙槽骨吸收严重。X 线检查作为对照观察,可了解骨质破坏情况。


4.青春前期牙周炎


X线检查可发现牙槽骨呈不同程度的水平吸收,破坏速度很快。局限型只侵犯少数乳牙,部位不定,不伴有全身症状,骨破坏的速度比弥散型缓慢。


四、阻生智齿牙片


由于牙槽骨位置不够或周围存在阻力,不能萌出至正常位置的第三磨牙,称为阻生智齿。X线检查对阻生牙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


1.阻生智齿的位置 低位或高位阻生;部分或完全阻生;软组织内或骨内阻生。


2.阻生智齿的方向 前倾或后倾位;水平或垂直位;侧向或颊舌向阻生。


3.阻生智齿本身状况 有无龋齿、龋坏程度或根尖炎症等。


4.阻生智齿与邻牙的关系 邻牙是否与阻生牙位置紧密,是否有龋坏或根尖周感染,牙槽骨的吸收程度,牙根尖是否吸收。


5.牙根数目及形态 牙根有无弯曲,根尖是否增生肥大,牙根与颌骨有无粘连。牙根分叉的大小,牙根长短粗细。


6.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隙的大小等,有利于正确判断凿骨间隙的多少。


五、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


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分为上颌、下颌、全口牙位三种位置,其中以全口曲面断层片最为常见。


全口曲面断层片可以在一张胶片上显示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及全口牙齿等,即全口牙齿及整个颌骨被平面展开于曲面断层片,下颌骨升支髁状突、喙突、下颌孔、行向前下的下颌管、前磨牙区根尖下方的颏孔均能显示。


上牙根尖上方的横行致密影像为硬腭。硬腭正中上方密度低的影像为鼻腔,颧骨、颧弓影像也可部分显示。,为颈椎投影重叠所致。


全口曲面断层片常用于观察上下颌骨肿瘤、外伤、炎症、畸形等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下颌位曲面断层片和上颌位曲面断层片则分别主要用于观察下颌或上颌的病损,其所显示的相应影像常可比在全口牙位曲面断层片上更为清楚。




书籍推荐

书名:口腔种植影像学

定价:138.00元


目录:

第一章:口腔种植影像学概论

第二章:种植解剖学

第三章:种植术前的影像学评价

第四章:影像学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

第五章:第三方软件在种植手术中的应用

第六章:种植支抗

第七章:口腔临床种植常见的并发症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牙医,保持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以饥饿的态度,一路前行!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做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让更多人受益!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