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出席云泉科技公司新三板挂牌仪式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梦想实现的那一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会兴奋地尖叫大笑。然而,圆梦了,他们却笑着哭了。有人说过,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梦想实现的那个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对大多数成功的人来说,最感动他们的不是梦想成真,而是一直坚持不懈的自己。“人生本来就是追逐的过程,你不追逐便会停滞不前,但时间是不会停滞的,停滞的只是你。”山西云泉岩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对记者说。
“挂牌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只是为公司做大做强谋取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今后我们将扎实稳固地做好自身业务,立足工业城市环境治理,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将云泉打造成为高效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团队和一流的企业品牌,也为把阳泉建设成为山西向东开放桥头堡、晋东区域中心城、转型发展先行市、城乡统筹示范区作出贡献。”这是今年3月10日,在云泉科技成功挂牌后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张云说的一番话,他气宇轩昂,神情淡定。
山西云泉岩土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泉科技)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2008年创建至今九年时间里,从十几个人的小企业发展到上百人的规模,并顺利实现新三板挂牌,这些成功都来自于公司掌舵人——董事长张云。
组一流团队
云泉科技位于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地灾危险性评估、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等业务。作为企业掌舵人,张云深知专业技术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因此,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科研支持、技术优先”的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实施“勇于创新、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而张云在核心技术团队培养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2010年,云泉科技对太原理工恒基岩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控股重组后,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在师资、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储备,打造核心技术科研团队。随后,云泉科技于2014年12月成立了阳泉市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云泉生态环境院士工作站,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任首席驻站院士。、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科研、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到目前为止,云泉科技已形成了由卢耀如、宋振骐、何满潮3名院士、5名博士、10名硕士组成的核心科研团队,由4名博士和5名硕士组成的强大专家顾问团,以及由7名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26名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结构师等各类注册人员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科研、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
目前,山西云泉科技已经通过ISO9001、14000、18000三大体系认证,并获得中国软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省市两级建筑业协会会员单位、勘察协会会员单位等资格。
接“烫手山芋”
近年来,受深层岩溶水的水质特点及采煤影响,阳泉市主要水源地娘子关泉水的总硬度、硫酸盐等含量逐渐升高。为改善水质,2015年4月1日,阳泉市城市饮用水水质改善工程建设正式开始。
城市饮用水水质改善工程的施工地点位于平定县娘子关一级泵站南侧,工程采用“自清洗过滤器+二级纳滤”工艺,通过降低饮用水的硬度和硫酸盐浓度,使该市饮用水的各项指标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提升泵房、软化处理车间。然而,当软化处理车间主体工程完工,工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时,与软化水车间配套建设的提升泵房沉井在下沉中却“卡了脖”。该沉井是国内最大的岩层上下沉沉井,自重7000多吨,高19米,平面直径28.4米。沉井下沉到15米时,被下部硬质石灰岩卡住致使剩余的3.3米无法继续下沉,而这一卡,就是100多天,直接阻碍了相关后续工程的开展。
沉井不能下沉急坏了全体职工,好多负责人嘴角都长了泡。阳泉市领导也多次去到现场,要求请国内顶级专家论证,想尽一切办法,保质保量按期完工,让市民早日喝上放心水。
专家们经过多次分析后认为,要想沉井下沉,爆破是最好的选择,但事情的复杂性在于:爆破点距离井壁外侧1米左右、深17米左右,附近又紧靠阳泉市娘子关提水工程的供水涵洞,要保证井壁、涵洞不受损伤,同时又要保证这个体量的大家伙均匀下沉到设计位置,这是国内从来没有遭遇过的技术难题。谁敢担此重任?谁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张云毅然决然地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
接下了这个重任后,张云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测,提出了采取沉井周边“精准延时爆破”的方案。随后,云泉科技投入两台钻机同时作业,平均每天组织50余名工人现场施工,他们克服低温、地冻的困难,不分昼夜,共钻孔63个,钻孔作业1100多米。
2015年12月31日16时45分,张云一声令下,延时爆破正式开始。随着爆破声依次响起,被卡3个多月的沉井瞬间下沉,并一次沉降到预期位置,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标。
没有金刚钻,谁敢揽这瓷器活?张云用事实证明了云泉科技的实力,也让业内人士看到了他的魄力与胆识。同时这一爆,也产生了张云技术团队的“一种大孔径大吨位沉井助沉新方法”。随后,该方法申报了技术专利。
将煤灰变宝
“赤泥是一种排放量大、处置成本高、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难度大、对环境影响严重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仅在阳泉,每年排放的赤泥就达200多万吨,目前堆存量已超过一千万吨。如何变废为宝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张云说。
今年年初,云泉科技与武汉理工大学针对赤泥基筑路关键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以赤泥、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材料,生产覆盖材料处置消纳固体废弃物,并最终确定了两种赤泥基筑路关键材料的基本配比,为赤泥基筑路关键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今年7月9日,阳泉市科技局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云泉科技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完成的“赤泥基筑路关键材料的研发”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赤泥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该项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赤泥变废为宝,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付智说。
“这个项目如果投入运行,固体废弃物将不再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难题,反而变成了极具利用价值的工业材料。每100万方注浆量,可消化赤泥60万吨,能大量节省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场建筑材料革命,无疑会对阳泉的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张云说。
近年来,张云率领的团队不仅攻下了“赤泥”问题,还拥有粉煤灰生产水泥、测量方法、护坡技术、定向封堵技术、地质灾害治理等8项国家专利技术。在其独立承揽完成的阳泉市307复线天子庙隧道的稳定性研究与安全监测、阳煤集团馨安家园场地的采空区勘查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此外,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开展了边坡治理工程、物探勘探服务、采空区治理工程、测量测绘服务、地基处理工程五大类为主的技术咨询服务。2009年公司新建办公大楼——云泉大厦,因采用了地源热泵空调技术,一举荣获省住房建设厅颁发的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成为阳泉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2015年,公司通过审核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园区。
绘锦绣蓝图
2017年2月3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云泉科技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当日挂牌。这标志着云泉科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阳泉市民营科技企业上市“第一企”,也是山西省岩土行业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未来5年,在阳泉市委、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将立足自身,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整合区域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建设产学研联合创新的研发平台,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立足工业城市环境治理,突破关键技术制约,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公司将集中技术资金力量,重点发展以下四大领域。水资源和水环境项目:勘察、评价、论证,水土保持。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地灾勘察、设计、施工、评估;采空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灾防治及灾后治理、土地修复、土地复垦、土壤修复等。地基与基础工程:桩基、基坑支护,复合地基施工等。绿色材料的研究、应用及推广:高炉矿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张云告诉记者,“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高端人才的引进、新市场需求的开发,公司将不断地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全面提升研发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积极拓展业务和市场空间,加强业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将云泉打造成为高效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团队和一流的企业品牌。”
▍图文:《科学导报》编辑整理
▍图片:转自网络,如侵删
▍转载: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