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洪林
内画艺术传承发展到当今,作画题材多以传统的“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多子多福、富贵吉祥”为最常见的画面。还另一种选题材的方式就是从画册、书刊、电脑中寻找摹本,拿着自己的笔画着别人的画。比的是谁画的更细,谁画的更用功。经常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撞车现象。这些作品成为收藏家藏品的主要内容,使得当前的内画收藏家走向了迷茫,失去了兴趣,更没了信心。内画的低迷也就不可避免了。
中国画用的材质是宣纸,油画用的材质是布,内画用材质是玻璃或水晶磨砂面。国画和油画以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独立画坛,深入人心。内画也应有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艺术面目要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才是真正意义上创新。确立了目标方向,从公元2001年开始,以多年内画积累的笔墨功夫,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路,首先内画画面材质是水晶磨砂面,它不同于宣纸。有洇渗效果但不吸水墨,墨色的干湿浓淡,水分的大小,流淌的快慢及方向成为了充满头脑的课题。常常为了一个画面效果的呈现有水墨淋漓的统一性而彻夜不眠地探索。这过程中失败是平常事,画上几遍画面就成了灰色的,这样的壶要用金刚砂创膛才能返新,其间托制壶名家刘曙光先生创新的烟壶有两千多个。其中画好了题完款审视多日,感觉不满意的作品至今也创了二百多个,创膛(毁画)前刘曙光先生常常建议我‘卖便宜些也不要创掉,怪可惜的’。我执意不肯留下来,一是为藏者负责,更是为自己负责。
孙洪林,《黄山奇峰》,天然水晶,4.7×7.8cm,2013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6年的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我的第一个内画专属技法逐渐成功,我为其定名 -------- 皱墨皴。技法日渐成熟的日子里晚上经常兴奋地睡不着觉,常常是一大杯老白干下肚才有了睡意。那些日子里我的酒量见长,喝了老白干我却没白干。用这种技法表现山水,山的感觉浑然苍茫,毫无造作之感,石的质感肌理丛生观之不尽;表现耕地,其自然形态几乎乱真,令观画者似乎能闻到土地的气息;表现老墙的岁月沧桑感和自然的龟裂,墙皮的自然脱落能达到尽乎写实的效果。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自然对农村有着浓厚的感情。祖祖辈辈耕种、收获、生活的地方是自己的根。画作讲求有感而画,才能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这故乡的一切也就成了我取之不尽的素材。光屁股长大的玩伴们一同经历的场景及身影牢牢地刻在心中,童年的天真是人人爱回忆的美好时光,也是由意象到具象的优势所在,笔下人物基本上只画形象动态不画五官,定位是不对号入座,留出宽泛的想象空间,画中人物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作品《危楼高千尺 手可摘星辰》中的麦秸垛是平原上的制高点,是画者心中的高阁,是学生年代对书本所学古诗的个人理解的升华,也是浪漫主义情怀的表现。场院是孩童年代最爱去玩的地方。王学明老师看了作品《花斑豹、赤兔马、三股托天烈焰叉》评论说;‘场院中的碌碡就是单田芳、刘兰芳评书中的宝马良驹,双手舞动大铁叉,呐喊声不绝于耳,画人物用线简约概括动感十足,胯下的碌碡只用几笔便勾画出来,充分显示了洪林对农村生活的熟悉程度’。
孙洪林,《黄山雪意》,天然水晶,4.8×9.2cm,2014年
还有已消失了近30年的旧时村庄景色,原来的房屋,墙头大多数都是土造的,岁月在土坯墙上留下太多印迹,传统山水画中的‘雨打墙头皴’就是古人对土墙自然美的发现及运用,大约在1990年以后,现代化的建筑材料运用及更新换代取代了人类几千年来沿用的土坯房,土坯墙头等等,使这一古老的土建古居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见证下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留存在了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文物。所以我对那遮风挡雨生息相伴的老土房的艺术再现情有独钟。那老墙根,老房檐,裂了纹的老墙皮是心中家的模样,深深地印在了灵魂深处。每画起它们都倍感亲切,倍感怀旧。正是:
皱墨技法皴老墙
一不写生二不仿
乡愁早归情深处
魂牵当年老土房
历代以及当代画家画雪、画水大都是以留白挤白的画法把雪、冰、水空出来,这样会使得所留出冰雪,水的边缘线像刀割一般做作,也不自然、不浑厚。雪景是我的最爱,也就有了我内画途中第二个攻克的画题。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连做梦都在研究,平日里,来了兴致也常常下厨房做菜,尽享美食过程,也算是生活一爱好罢。或炒或炖,其间有闲暇等待的时间,这一小段时间在当今大多数人不分长幼基本是以手机打发时光。我却有不同,习“笨鸟先行”之理,看书以补空余。这书就有了常常在炉灶旁暂放的机会,我常看的这几本书也就有了享受油花迸溅的待遇,食用油颜色很淡,溅在书页上是淡淡的痕迹,丝毫不影响观看。爱看的书总是不离左右的,我的画案上也是书满为患。一天晚上我又在画案看书为了不使书页随意翻动,随手拿起一个刚刚调好墨的瓷盘压在书上,不经意间手不小心触动了书页,书的弹性把墨盘掀翻,盘中墨全洒在了书上,这可把我急坏了,情急之下拿起书到水管旁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在干爽的地方晾着。第二天早起再看书已经晾干了,洒墨的书页内容大多已被染黑。再定睛一看,奇迹出现了,墨迹加水冲痕由做菜时落上的斑斑油点子纷纷排开,俨然一幅浑然天成的霜花画面,这不就是梦中冰雪画面吗!颗颗粒粒互联互生,水墨淋漓,肌理纵横,数不胜数。是史无前例从未见过的冰雪奇幻画面,这发现令我惊喜异常,一连几天激动地没睡好,有了这莫大的启示接下来就开始了内画冰雪的新法探索,其间经历的曲折也是太多太多。曾几何时,放弃此道的念头也是常有之事。中国画大家李可染说过“废画三千”,我在此道途中的废画不计其数。因一两处墨迹笔痕不好的、笔墨生动画意不达的,也有画完落款后自观数日后擦掉重画的。家里人便成了我作品的清道夫。
孙洪林,《雨入荷塘花更艳》,天然水晶,6×9cm,2014年
屡败屡战,百折不挠,也证实了我于内画探索方面的橫劲!常常为画面不达意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也曾经为令人高兴的画面出现而独饮而醉,更常有因一笔好墨的出现撂笔起身,手舞足蹈哼唱一番,以示庆贺和对自己的鼓励。这正是几多欢乐几多愁。暑往寒来,在二零一三年秋末冬初,我的第二个内画新技法终获成功。王习三大师见了我的雪景作品后,欣喜地为此类画面定名为“结晶画法”!
索求水墨冰雪梦
多少静夜伴孤灯
暑往寒来增岁月
天道酬勤有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