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嘈杂,
匠人的内心,
仍是安静、安定的
……
- 匠人匠心 · 老手艺人 -
在中国,这些老手艺正逐渐消失!
匠人匠心——以琴载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
▲古琴——听涛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存世已有3000余年。古琴,作为中华民族乐器的集大成者,以其轻重徐疾之妙登大雅之堂;以其造型优美,音色抑扬顿挫,名列“琴棋书画”之首。古人云“士无故不撤琴瑟”,即“琴”可以培养高尚品德和修养。
一张琴,7根弦,丝丝缕缕,搓合煮晾,丝弦与琴人灵魂融为一体,奏出灵魂乐章。一指心律,一指绝响;一指风云,一指散淡。
自此古琴在南京停顿下来,成了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面对一张琴,不妨能思考些什么。把对琴的思考,升华为对人、人生、历史、文化、自然、宇宙、哲学的思考,把历史的使命变成了自觉的使命,把古人的智慧转化成自我的智慧,把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结合,重拾古人对自然山水和文化精神的信仰。
斫琴人——周勇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古琴,两千年的孤寂声音。
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之委婉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却平和沉稳;也不像琵琶那么锋芒毕露,却细腻含蓄。
▲ 制琴师 周勇
周勇除了制琴师,还有另一个身份:南艺设计学院漆艺与木工艺专业的教师。
4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耳边传来了委婉的琴声。古琴的声音让人迷恋,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宁重。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周勇自此沉入古琴的美。
匠人匠心——制琴技艺
朱长文在《琴史·尽美》中言:“琴之四美,一日良质,二日善折,三曰妙指,四日正心。四美既备,则为天下之善琴,而可以感格幽冥,充被万物。”
▲ 选材非常重要,是制作出一张好琴的基础。好的木材敲击会有钟声
▲ 琴的每一个弧度都会音响发音
不同的琴有不同的制发,仲尼式、伏羲式、神龙式……每一款古琴都有自己明确的规定与数据。而周勇正是在不断做琴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出古人规矩的精妙,多一分少一毫,都不是最好的那个音色。所以做琴的过程,周勇认为也是不断精进自己和不断悟道的过程。
▲ 一分一毫的改变都对琴的音色有重大影响
▲ 连琴徽的位置也有规定的数据
因为要做琴,周勇就必须每天和生漆打交道。一般人皮肤接触到生漆,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周勇也是一样。为了做琴,双手常年接触生漆,变得粗糙而苍白。就连回家后,周勇也不敢轻易触碰家人,生怕家人会因此过敏生病。
▲ 周勇每天都与各种各样的漆打交道
▲ 周勇原创 将金属与木结合的制琴技法
▲ 于近期刚刚完成的 凤求凰 作品
匠心——不变的初心
制作古琴是对木工艺与漆艺的双重要求,制作难度之高,周期之长,因此古往今来少有优秀的制琴师。得幸于自己的职业,除了日常教课,周勇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古琴。在别人寒暑假忙着旅游度假的同时,周勇仍钻在自己的工作室忙着打磨琴胎。
谈起当年选择古琴,也得益于自己身份的改变,从出版社重回学校教课。一心想寻找一个空间的点突破自己,于是师承金陵流派第十二代传承人梅曰强的大儿子梅士军,从此与古琴难舍难分。
由于手工琴的不可复制性,在南京,制琴师少到用一只手就能数出来。不似扬州这些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启用了3D扫描技术,甚至不根据木头本身的密度来挖腹腔,愈发显得古琴弥足珍贵。
▲ 周勇正在制作中的古琴
“匠人”
高端从来不是我们的终点
“匠心”
完美从来不是我们的目标
“业界良心”
我们可以给的可不止这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