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广阔,地大物博,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三,南北所跨越的纬度近50度,,小部分在热带;我国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南方多有山地、丘陵、盆地,北方则大部分为平原与高原。地形与纬度的差异使得中国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形成了风情各异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就让这篇文章告诉你,气候与地形是如何影响传统建筑的吧。
NO.1 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地区虽然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其民居风格体现着高寒民居的特点——窗口小少、墙壁厚重。
保温防寒是东北地区民宅的显著特征。提到东北民居,不得不说“火炕”,这是一种用做饭余热加热室内土炕来取暖的设施,为东北房屋普遍采用。内间的卧室,以炕代床。炕用砖与水泥砌成,横贯内室,一侧与外间的灶相连,一头通烟囱,可见一日三餐提供的不仅仅是热腾腾的食物。
NO.2 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侵蚀,地形支离破碎。窑洞,这种就土山山崖挖洞用来供人居住的“民居”,则是这里的古老民居形式。由于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建在10-11米深处的下沉式窑洞则显示出其“冬暖夏凉”的独特优势。
下沉式窑洞的窑脸上开大窗,白天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能,提高室温;窗上设毯子、茅草、牛皮纸等材料做成的保温帘子或窗板,白天卷起,晚间放下。窑脸上部开设的高侧小窗,仅用于夏季通风。到了冬季,双层木窗上加设的塑料薄膜,减少了传热耗热量;门窗缝隙采的棉布条封糊措施,也是为了抵御冷风渗透。种种做法的保温效果甚佳且节约能源,同时也解决了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大的问题。
另外,黄土高原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为150~750毫米。因此,下沉式窑洞的顶部与入口稍高,窑洞内设有十几米深的渗井,此举有效避免夏秋季多雨天气对建筑与居民的伤害。
NO.3 江南地区
江南,意为长江之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江南旧民居一般为连排建筑,左右屋之间开有侧门和通道,相邻之间可以穿行;连排屋在上下之间的一边或两边建有厢房,中间露出的为天井或小庭院。这种连体民居建筑使一个自然村庄户户相连,由于通风效果好,阴凉范围大,在气温偏高的夏天特别凉爽。
相比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在地形地貌上的主要特征是多丘陵。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房屋组合比较灵活,以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另外,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素白色的墙体时常给人清爽宜人的感觉。
NO.4 华南丰沛雨带地区
华南,即中国的最南部。华南地区多数地方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年降水量为1400—2000毫米,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南带区域。
避雨遮阳是华南地区民居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的“行人走廊”则是为适应这种炎热多雨气候而建造形成的建筑。“行人走廊”又称骑楼,是一种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近代商住建筑物。骑楼从街道两旁的商店二层楼向街心方向延伸到行人道上,或者将屋檐延伸以构成行人走廊。有了这种行人走廊,人们在街上办事可以不带雨具,在太阳毒辣的夏天也可遮挡太阳照射。
住宅和特色建筑与当地气候特点息息相关,自然也与人们生活起居密不可分,或防风沙,或避寒,或防潮,或避雨,不同地域的人们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文化。
--- MSAS ---
参考来源:网络、《气象文化与民俗》
文案:郭舒琦
编辑:谢婉莹
审核人:陈诗诗
责任编辑:赵静 王今菲
欢迎投稿
mediaofsa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