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格言别录(弘一法师编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国书法第一互动媒体——书艺公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官方微信公众号:shufaorg

>>官方网站:www.shufa.org

>>服务联络电子邮箱:shufa2008@126.com


说明:本微信内容为书艺公社公众号精选编辑,旨在分享传播有价值的艺术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及观点!部分资料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相关内容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若其他微信号需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书艺公社”,谢谢合作!




学问类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公《人谱》六条  

  敬畏于闲居独处之时,从中体悟慎独的功夫;预测念头初动,了知其中因缘果报之事细微的前兆;谨慎威仪举止之规范,以安定吉凶祸福之命运,趋吉避凶也;敦厚和睦大众之间的正常伦理关系,以坚固凝定伦常不变之大道;具备百德细行,以考验道德行为规范;见善则迁,知过则改,以此作为成圣成贤的功夫。  

  这一条出自明朝学者刘宗周的著作《人谱》,说明做人就需要具备这六条。  

  几(jīㄐ〡):读平声。几微,事前征兆,微末细小之事。  

  敦:修治使之厚。考:考绩、考验,稽查之义。  

  考德:另有本为“考旋”,取《易经》“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之意。(观察其行为善恶得失,考绩祸福征祥,以期回转天命,得到洪福大吉。)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观察天地之间生长万物之气象,以开拓心胸眼界;学习古圣先贤克己复礼修身的功夫,可以成就功业道德。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行善助人最为快乐,读圣贤书便是佳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明朝名士茅鹿门说:人生在世,多做帮助救济他人之事,则对方感恩于我,发于肺腑,温暖入心。能得人心到如此地步,是多么值得庆幸啊!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诸位君子到此为何事?岂只徒然为求学问、写写文章,擅得一种技艺之微小专长,就算是个读圣贤书的种子吗?而在我所求亦是恕道而已,不过是子孝臣忠,弟悌友信,各自尽到五伦的本分,共同成就为名教中的贤人。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基础,不知礼义廉耻,学越多越长浮华傲慢,就与学问背道而驰,不得利益。  

  这副对联出自广州香山书院,从中可见创办人的教学宗旨。  

  楹联:贴在楹柱(厅堂前的柱子)上的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什么是最高的德行?就是平常生活,一言一行安分守己;什么叫做大人?不过处处小心,一切恭敬而已。  

  圣贤绝无标新立异,外表生活与凡夫并无不同,所不同者,存心而已。在世间法中觉悟,即是佛法。  

  庸:平常的。《中庸》曰:中不偏,庸不易。庸行即平常生活。

 

存养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涵养德行,心须宁静,言语寡少沉默,举动从容安详,行事严谨恭敬,生活简单朴实,少欲知足。常常这样检点,自然容易止息妄念,心专意凝。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退让是保全自身的首要方法,安详镇定是办事成功的关键,包容别人的过失是与人相处的第一妙法,恬淡少欲是修养心神的关键。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明朝学问家刘宗周先生,号念台,告诫学生说:“涵养品行,完全得自于一个缓字,无论言语动作都要徐缓安详,不可急躁莽撞。”  

  《无量寿经》说:动作瞻视,安定徐为;做事仓促,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工夫。举止安详,就容易得定。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纔见涵养。  

  无论处事待人接物,心中常常有优裕从容、游刃有余的感觉,忙而不乱,纔表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功夫。作而无作,心无挂碍,所以从容悠闲。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刘念台先生说:容易感情用事,随便讲话、妄念纷飞,都只是心浮气躁起作用,这是德行涵养不能成就的病根,不可以轻视。

  多学静坐,以收摄浮气;或练习写毛笔字、诵经、念佛、参禅,皆无不可。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明朝刑部侍郎吕坤,号新吾,他说:心平气和四个字,若不是真正有涵养功夫是做不到的,下手用功只是忍辱,降伏瞋恚烦恼。  

  能够忍辱,而后纔能得定。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清朝学士陈弘谋先生说:降伏瞋恚,不外乎用理智控制欲望烦恼,理智的力量强,烦恼自然平息。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与人交往一团和气慈悲,就能化解不和冲突;接触外物正气凛然,妖风邪气也会退避;心胸浩然开阔,一切疑虑畏惧自然消除;止息妄念,心地清净,梦寐亦会安然恬适。  

  沴(lìㄌ〡ˋ):水流不畅。乖沴:不和之气,邪气。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轻狂的,要用稳重的去矫正他,浮华的,要用平实去矫正;心胸狭窄,要用宽宏去矫正;急躁的,要用和气舒缓来矫正;粗暴刚强,要用温和柔顺来矫正,浅露的,用深沉收敛矫正,刻薄的,用浑厚平易来矫正。  

  所谓对症下药,潜移默转,变化气质于不知不觉之间。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南宋大儒尹和靖说:无穷的祸殃,都是起自于片刻的不能忍耐,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不谨慎啊!  

  能忍人所不能忍,纔能行人所不能行。世出世间大丈夫,都以忍辱为第一精进。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在顺逆境界中纔能看出心胸气度,在喜怒将发之际纔表现出涵养修持。  

  离开境界,何谈修行?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自己的好处,要掩藏一些,涵养化育,培养德行的深厚;别人有过失,要遮掩一些,浑厚包容,开拓心胸之广大。  

  谦虚纔能深入圣道,隐恶扬善,成就德行。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用清虚淡泊修养心神,以充实道德保养身体,用仁义慈悲抚育天下万物,用圣贤大道教养十方三世。  

  养字于此,有修养、涵养、养育、培养等不同意义。  

  一动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欲望一动,若不能及时克制,迷于其中就会失去理智;任由情绪发展,稍有偏差就会流于乖张邪恶。  

  观照、修行,都要从念头初起时用功,两个“一”字,尤须注意。  

  戾(lìㄌ〡ˋ)弯曲,引申为乖张、违逆。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刘直斋说:涵养心性,必须要耐得烦乱、耐得辛苦、耐得惊畏、耐得怕惧,功夫纔能纯熟。  

  不能忍耐,则一切功德皆难以成就。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欲望淡泊,所以心绪宁静;心有主宰,故能清虚淡泊。  

  不被外境物欲诱惑动摇叫做静;不因外境而生染着,据为实有,纔叫清虚。

  不被外界物欲所动,故能心静;不被外界物欲所实,故能心虚。 实:物欲填满心中之意。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恭敬严守心神,心神就能安定;收敛抑制情绪意气,情绪就能平和。  

  心平气和,功夫在恭敬克己。  

,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干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光明磊落的节操道义,是从隐秘之所、无人之时,不敢放纵,恭慎自守培养出来的。扭转乾坤的学问才干,由于不敢轻忽细微之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能得力。  

  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不自欺,不欺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情绪忌讳发挥到极处,心志忌讳骄傲自满,才华忌讳浅浮外露。

  这些都是涵养德行的大病。《礼记》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凡事须有节制,发乎情,止乎礼。在此基础上,纔能修世出世法。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粗率急躁,不能忍耐反思之人,必定一事无成;顺逆境界,保持心平气和之人,则能感应各种祥瑞云集。  

  骈(piánㄆ〡ㄢˊ):两马并驾。引申为聚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处于人事繁杂的重要职位;面对顽劣迟钝之人;违背自己意愿的时候;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这些境界中最好修忍辱。如果态度偏激坚决,不容回转,不但对事情没有帮助,终将劳而无功,人人抱怨,自己难以成就,实在是愚痴到了极处。如果在这里边能够忍耐过去,就有无穷的利益。  

  此句是“意粗性躁”一句的注解,一切法得成于忍。  

  偾〔fènㄈㄣˋ〕:覆败、灭亡。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一个人性情急躁、心胸狭隘,就容易情绪激动;情绪激动就用心粗疏大意,神志昏散。于是各种谬误差错接踵而来,那里说的尽呢?  

  褊(biǎnㄅ〡ㄢˇ):衣服窄小,引申为心量狭窄。  

  舛(chuǎnㄔㄨㄢˇ)违背、差错。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自己修持要清净超脱,对待他人和蔼慈祥。无事时候心境明净,事情来时处理果断。事事如意时淡泊不染,不如意时泰然处之。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外境所转,实在是相当高的修行境界。

齐家、从政、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和大众相处时要闭口少言,自己私居独处要观照起心动念。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造物主忌讳的就是刻薄、机巧;与万物都能感通,要用真诚、忠信。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满招损,谦受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终身都要奉行的,放之四海皆准。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的人常感到满足,终身就不会因为贪求无度而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随时能够放下,终身就不会与人相争带来耻辱。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霁月光风以待人。  

  心地要像明镜、止水一样澄清无染,立身像泰岳高山一样坚定不移,,待人像雨过天晴一样明净和煦。



持躬类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聪明智慧不可外露,须知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大智若愚;道德高尚,地位尊崇,须知谦逊虚心,纔能长久保持不失。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富贵是招惹怨恨的根源,才能常常带来身家的灾祸;显赫的名声是招致毁谤的媒介;欢乐过头就会转成悲哀。  

  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凡事皆当适可而止。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立身处世,只是要常常存有畏惧之心,知道退让。见到眼前利益,想想后来的害处;事到圆满,要想到漫溢的时候。常常这样存心,就能免于灾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人生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偶尔失言却没有带来灾祸;偶尔计划不周,事情竟侥幸成功;偶尔恣意行事居然得到小利。于是以后视为常事,而不加以检点。那么大的灾殃就从这些地方产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微之处若不防范,往往使德行受损。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待人处事,能够退让,与人无争,不仅免祸,而且涵养德行,培植福报,其实是大便宜事;日常用度,皆有定数,若增加一份享受,就折损一分福报。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知道尊重自己的人,往往自取其辱;胆大妄为、不知敬畏的人,往往会招来灾祸。谦卑恭慎是保身立德的关键。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即使功劳盖世,抵挡不得一个傲慢自矜,最容易招惹嫉妒,乃至灾祸,不但无益且有害;天大的罪恶,一念回心,抵挡不得一个真诚忏悔改过,再大的罪过恶业都能消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弟子规》说:过能改,归于无。谚语有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凡事到顺心如意时,要知道赶快回头;话说到恣情痛快时,要知道停止。灾殃过失无不是从志得意满而来,所以有见识的人事事如意时常怀忧虑,遇到喜事会更加警惕畏惧。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万物都忌讳所有的好处集于一身,凡事都忌讳十全十美,为人则忌讳兴盛到极点。谚云:弓不可拉太满,须知留余地给他人立足,给自己转身。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安、身安莫过于知足常乐,危险之来多由于多言妄谈。  

  知足常乐,言多必失。身心不安,都是由于不知足、过分贪求;危险灾祸,都从口出。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自身行持须恭敬为主,反躬自责要深刻恳切,接引大众要和睦慈祥,存心用意要公正无私,修身行道要勇猛精进,还须选择善友良朋以求进益,知过改过,永无止境,保全身命,成全慧命。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把握念头不胡思乱想,现于身体不可胡作妄为,口不可轻言妄谈,善护三业,就是君子主敬存诚的下手处;内心不欺骗自己,对外不欺骗他人,进而不敢欺骗天地鬼神,就是君子修养慎独的用功时。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存心以光明磊落、诚实笃厚最重要;外表以端正大方、老成持重最亲切;言谈以简单扼要、真诚恳切最感人。  

  身口意三业,心为根本,诚于中必形于外。三者功夫乃是一体,效验也是一体,不可分割。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体察物情,推己及人,来包容原谅他人的过失;保持理智,不徇私情,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用原谅自己的心原谅他人,就能够保全朋友间的友谊;能够用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就能够减少过失,不至丧德。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明代大儒唐顺之说:“人要时刻检点自己的毛病,原来讨厌别人的许多毛病,如果真的反省自己,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样样都有。”与其厌弃别人,不如回头检查自己。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凡事缓和一步,就可以免除因仓促带来日后的悔恨;凡事知道退让,就可以避免与人相争带来的灾祸。  

  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心量要大,当效海纳百川,能够包容别人的过失;对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立场要稳,不可随波逐流。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一味向前进,不留余地,不知转圜,路就越走越窄;目光深远,及时回头,眼界越放越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纔是脚跟。  

  事情繁多密集时,能够将它拨的开,没有障碍,方纔见到手段的高明;人事之大风大浪冲击时、急难当前时,能够立得坚定,做得了主,纔是真正脚跟。  

  朱熹诗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当有意外事件发生时,只应该守住原则,静观其变,不适合急躁行动。即使确实无法挽救,自己志向操守端正坚定;虽然事情无所作为,自己的存心终究可以大白于天下。否则必定落得身败名裂,就不是应对变故的正确方法了。  

  处变不惊,恭敬自强。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步步都要抢占优先,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排挤他;事事都要争强好胜,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挫辱他。因果报应,乃自然之理。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量广大,像海纳百川、春育万物;修行持身像白玉无瑕、冰雪清莹;胸襟开阔如同月光下的和风;举止风度宏大如同泰岳高山。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意志向要刻苦,意味旨趣要和乐,气概度量要宽宏,言语举动要谨慎。  

  程伊川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但实下功夫,时习不懈,自见意味。  

  苦乐二字须看得清,不可错解错认。五欲坏苦,修行真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乐。  

  天下书有自己没有读过的,所行事没有不可告人的。为人一生,没有一件需要瞒人的事,这是最大的快乐。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心思要细致周密,而不可琐碎(心量要开阔);操守要严肃清明,但不可过于激烈(态度须柔和)。凡事皆有节度,须行中道。  

  缜(zhěnㄓㄣˇ)细致。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聪明人要戒太过于明察;过于明察,人多不喜欢接近。刚强人要戒除过于粗暴,过于刚暴,人多有畏惧之心。难得糊涂。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与朋友交往须淡泊无求,止息毁谤唯有装聋作哑,反躬自责要严格苛刻,抵御侮辱只可以柔弱克刚强。韬光养晦,若无若虚。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处于安宁的环境,要考虑将来的危难;处在太平的时代,须想到动乱的到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每一桩事情都有它的困难处,事情多了是难上加难。举手投足处,常常顾虑有失误坠落之情况,不敢大意;所行之事,一桩一件细细一想,全身都是过失差错。常存畏慎,反省检点,就是修行起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愤怒起来的时候,宜努力消除怒气,以明理融化之,或念佛转移之。有过失要细心检点,过失在那里、那一方面,知过纔能改过。  

  克己功夫在境界中作,诚意正心在犯过时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凡事须有节制保留,留一点余地给别人,不可言尽、做尽,纔能减少过失,排除障碍。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些不足处方好;纔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北宋学者胡安国说:“人不能要求事事称心如意,要常有些不足纔好。刚得称心满愿,就有不如意事,每次经历试验都是这样,丝毫不差。”  

  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宋朝名士邵康节的诗,“好花看到半开时”,是修身处世的最好写照,余韵无穷。花开一半,生机无限;画有留白,悟处深远。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一个人办事精明细致,而不存心苛刻察寻;心地光明,而没有浮浅暴露的毛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见识不足决断就会思虑过多,威望不足摄众就会容易发怒;信用不足服人,才会喋喋不休。态度虚伪,过分谄媚,是礼教的危害者;苛刻调查,多疑猜忌是智慧的危害者。凡夫与圣贤,就在这些取舍节制之间分辨。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学习诗书勤勉笃实,崇尚志节情操,慎重于财物的取与,言谈举动威仪恭谨,这是爱惜名誉;竞相自我标榜,迎合谄媚权贵,行事专取怪异偏激,表现与众不同,惯于模棱两可,摇摆不定,这就是求取名声,沽名钓誉。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爱惜名誉的人,宁静而无所求;沽名钓誉的人,浮躁而拙于应付。  

  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以市哉?  

  毁辱身家,败坏名声,没有不是因为这些的。求取名声正是败坏名声,名望又那里是强求得来的呢?名者,谤之媒也,名声大就会招惹嫉妒,树大招风。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越是处理难办的事,越应该宽大包容;越是和难处的人相处,越应该厚道,越是紧急的事,越是要缓和周到。  

  办事全在圆融周密,思虑深远。如果心浮气躁,固执己见,急于求成往往败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一定要有涵容,纔看出德行的广大;必须有忍耐,事情才能成功。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小不忍则乱大谋。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闇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胡成胡久。”  

  明朝学者吕新吾说:“要为天下做好事,既要审度自己的德行能力,又要观察时机,选择用人。‘贪图私欲就难以成就大事,众人的愤怒不可侵犯’,这句话,不只是胡作妄为的人要慎重考虑;即使是用大公无私的心,办正大光明的事,也要懂得调和人心,把理论方法说明白,使众人信服遵从;然后事情纔能成功、长久。凡夫多数没有远见卓识,如果让小人无法得到私利,利用大众一起来反对,即使有好办法,又怎么能够成功、长久呢?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不懂装懂,正是愚痴到极处;没事找事就叫薄福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白居易有一首诗说:“我有一句话请您记住,世间苦人都是自找麻烦的多。”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事情没来的时候,要戒茍且偷安;事情来的时候,要戒慌乱无序。  

  修行功夫得力,心定神闲,就不会粗心疏忽。未雨绸缪,纔能处变不惊。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鍊心法,更无鍊事法。鍊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学者刘念台说:“学道的人遇到事情不能应对,就是心性有缺陷的地方。只有修炼心性的方法,没有修炼事情的方法。修炼心性,主要就在心中不存一件事。心中无事,纔能事事圆满,这是修行静心工夫得力的地方。”  

  真心无念。心中有事,皆是妄想烦恼;清净心生智慧,纔能解决问题。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处理事情最忌讳急躁。一急躁,安排自己都来不及,那里还能从容办事呢?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评论他人要选取他的长处,婉转体谅他的不足;做事要先看事情的危害,而后再考虑可能的利益。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没有成见,就能公正无私;不存我执就能明辨事理。  

  旁观者清,就因为心中没有成见、我执。



接物类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要求自己,要从没有过失中找过失,不但长养德行,也能避免灾祸忧患。对待他人,要从过失中找没有过失,不但自己存心厚道,也能化解怨结矛盾。  

  修身要严格,待人须宽厚。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怎么样息除毁谤?“无须辩解”;怎样化解怨恨?“不要争执”。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别人毁谤我,与其善于辩解,不如包容他;别人侮辱我,与其防范他,不如感化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喫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大小须辨别清楚,方知取舍。一己之私、名利享用为小;众生福祉、法身慧命为大。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  

  他又说:凡事不能想着占便宜。便宜是天下人都要争取的,我自己得到,众人就都会怨恨我,怎么能够安然享用呢?我失掉便宜,众人的怨恨就消除了,我反而可以高枕无忧。所以终生失掉便宜,就是终生得到便宜。这是我几十年经历所悟出的,一定要遵守!千万不能疏忽啊!  

  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我一生没有受太多小人的侮辱,只有一个好方法,就是能及早转弯回头。  

  这个道理就如同水一样,水直流,遇到障碍物,它就转个弯往旁边流,不受阻碍。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  

  忍耐与谦让可以消除无穷的灾祸与悔恨。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切灾祸由来,都是从不能忍让而来的;能忍让,灾祸与悔恨,即可消除于无形。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分寸。”  

  古人有句话说:终身让路给别人先走,自己也没有减少一分一寸道路。  

  这是比喻形容,让是不会有损失的。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担当重任要有实力、愿力、勇力,而不能任性使气;和难以相处的人相处,要有智慧引导,少用言语劝谏,身教重于言教。  

  穷寇不可追也,遁词不可攻也。  

  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紧,以免其拼死反扑;明知道是掩饰的借口,不要过于攻击,以免其反咬一口。  

  恩怕先益后损,则恩反成雠,前功尽弃;  

  威怕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施恩于人怕前边很丰厚,以后减损,欲望不能满足,反而恩变成仇,前功尽弃;威严不能先前宽松,以后严厉,就会约束不了,招来怨恨。  

  恩威之间,要有智慧判断,纔能发挥正面效果,防止弊端。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善于运用威德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运用恩泽的人不随便施与。  

  轻易发怒,人反而没有畏惧心,而不尊重;以德服人,纔是善用其威。施恩给人要恰到好处,要看情况,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施一杯水,会永远感恩。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轻易相信一面之词,就随便发言评论,是听话的大忌;激励而过于严厉,是劝善的大忌。  

  见未真,勿轻信;知未的,勿轻传。听人讲话传达信息,要持保留态度,经慎思、明辨,证实无误,乃可相信。责备别人改恶归善,,愈刺激他,反弹就愈厉害,增长他烦恼。要他好,方法不对,所得就会是反效果。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吕新吾说:“引发人的惭愧心,小人也能使他回头成为君子;刺激人的自尊心,君子也会恼羞成怒,使他变成小人。”  

  这一段是讲,要帮助一个人改过,成为一名君子,要引发他的惭愧心,不能刺激他的自尊心。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受到言语刺激而不发怒,这个人若不是宽宏大量,必定深藏心机。  

  这一段是讲观察一个人,刺激他而不会生气,一种是有大心量,有涵养的人;另一种是怀恨在心里,没表现出来,而另有意图。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忌尽言。  

  处理事情要留有余地,劝善切不可竭尽直言。  

  这是讲,凡事都必须留一些空间,纔有缓冲的余地。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不直的木材憎恶绳子,因会暴露它的缺点;坚硬的石头害怕开凿,因为会触到它的痛处。劝善的言语,不能不谨慎啊。  

  这一段所讲,是一般人有一些坏的毛病习气,不喜人去指责他。劝他改善,要看他能接受多少,接受到什么程度,不可不慎重观察。如喜喝酒的人,劝他不能接受,反而喝的更多。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言,非善道矣。”  

  吕新吾说:“劝善要看对方的接受程度,还要尽到长善救失的责任。不能指责他的忌讳,不要尽情数落他的过失,不要针对个人,不要过于严峻,不要长篇大论,不要重复不止。如果犯了这六条忌讳,即使言论忠正,也不能算善于劝谏了。”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又说:“谈论别人要存三分厚道,不只可以远离灾祸,也给他留有余地,可以遮盖过失,有触动他悔悟的机会,为他保存名誉。就像天地,有涵容万物、蕴蓄生长的气氛。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行事言语过分激烈,让人敢怒而不敢言,就是折损阴德的地方。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  

  凡是劝谏别人,不能直接指责他的过失,必须先赞叹他的长处。人心喜悦就容易接受劝告,愤怒的时候就难以接受别人的话语。  

  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雠,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善于感化别人的人,心意诚恳,态度温和,情绪和缓,言辞委婉,包容他的缺失,想到他能力智慧有达不到的,体察他的苦衷。根据事情讲解劝说,随时开示教导。他因我们的诚恳而乐于接受,因投其所好而欢喜;感动于督促责罚的宽厚,惭愧自己的不成材。人不是无情的木头石块,没有不愿长进的。我如果嫉恶如仇,他无地自容,就会不惜同归于尽,即使想要改过自新也难了。这是教育的悲哀啊。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古圣先贤说:“能够觉察别人的欺诈,而不说出来;受到别人的侮辱,而能不动声色,这里边意味无穷,也会得到无尽的利益。”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品论他人的过失,应当推究他最初发心,或许有不得已的地方,不能只是执着于后来的行迹;择取他人的善行,应当根据他实际的行为,不必向深处追究他的动机。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吕新吾说:“对世道人情,只找淡薄的地方;说到人心,只想恶的方面,这是自私而且刻薄的想法,不是长养厚德的道理。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修行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第一。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最大的恶莫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最大的灾祸多来自说别人的是非。谈论别人的缺点,如果对方有道德涵养,就会丧失我们自己的德行;如果对方是阴险小人,我们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面对刻薄急躁的人,我用宽大的心量容受他;面对阴险邪恶的人,我用坦荡无私的态度对待他。  

  仄(zèㄗㄜˋ)倾斜、狭窄义。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约束自己要有秋天的肃杀之气,严格要求;待人处世要像春风拂面,和煦温暖。以要求别人改过之心,回头来要求自己;以原谅自己过失之心,去原谅别人,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  

  大喜的时候不要许诺给人物品,大怒的时候不要答覆别人的书信。欢喜的时候随便讲话,以后往往失信;生气时候口不择言,往往有失礼的地方。  

  大喜大怒时,情绪失控,往往感情用事。在这个时候,不宜处理事情。等心情恢复平静,再处理之。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老生常谈,确是世出世间修行要领。但习气深重,虽然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很难改过来,奈何!今有一方便,论人非时,以当人为自己善知识,他的错误,就是教我们不要犯与他同样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渐有转机。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  

  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当面奉承的话,有见识的人未必会心里喜欢;背后议论他人,被伤害的人往往如刻骨切肤,怨恨难平。  

  这是说,讲话不能绮语,编织美丽言词取悦于人,礼不妄悦人;也不能恶语,随便去批评人。善护口业。  

  谀(yúㄩˊ)美言取悦于人。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面对事情要先考虑别人的难处,议论他人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没有过失。  

  设身处地,换个立场想,如果我是他,将如何?常对换立场,即能替别人着想。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施惠给人不在于大小,在于他最需要的时候;怨恨不在于多少,伤他人之心一点点,就结下深怨,不可不知。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不要因为微小的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近的怨恨就忘记往日的恩情。这是做人的道理,人与人相处,总要想到别人的好处;别人的过失不要放在自己心里。如此,我们心里都是好的,没有坏的。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刘直斋说:“好合不如好散,这个话非常有道理。合是开始,散是终结;能够愉快分手,就是全始全终。凡是处理一件事情,与一个人交往,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这是非常重要,往往人与人相处,开始时很好,到后来不懂处理善后,闹得不欢而散,甚至结怨。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严守心念拒绝外境诱惑,要像一团烈火,把一切物欲烧的干干净净;放宽心胸对待同伴,就像一片春日的阳光,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温暖和煦。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雠,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凡事若关系到一个人终身名誉、命运,即使见闻真切确实,不能随便宣扬,要知道隐恶扬善。但凡一句话会伤害自己的仁厚,即使是戏论闲话,也不能随便出口。与人结怨、招惹灾祸、折损阴德,都是因为这些。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遇到事情只是一味的镇定从容,即使事情纷繁,如同一团乱丝,终究能理出头绪;对待别人没有半点虚伪欺诈,即使对方像山中精怪一样狡猾,也会受感动,而能以诚相待。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于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公正就生智慧;真诚出生智慧;从容就生智慧。  

  公正生智慧,因为不被私欲蒙蔽;真诚生智慧,因为不夹杂虚伪;从容生智慧,因为不被迷惑淆乱心思。此是治心功夫,需常提起观照也。  

  真诚、清净、平等,开发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而不是世智辩聪起作用。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能终结天下言论辩才的人,不在于善与人辩,而在于说话迟钝。能折服天下勇力,不在于勇敢而在于常存畏惧之心。  

  沉默是金,雄辩是银。老子说:柔弱胜刚强。  

  讷(nèㄋㄜˋ)讷于言: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是说话迟钝,有一种浑厚诚实的性格或品德。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仁义为本体,忍让为相用。如果不能忍让,仁义又如何表现?如果心中没有仁义,忍让没有根基,必有所图,则成虚伪。去除不仁不义之心,自然仁义存于心,忍让接于物。常观察自己现前之心,是仁义或不仁义。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喫亏。”  

  林退斋临终时,子孙们围着跪在床前,请求遗训。林退斋说:“没有别的,你们只是要学会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要明白因果。  

  肯吃亏,就是布施,就是持戒,就是忍辱;肯吃亏,就是放下贪心,就是放下瞋恚,,就是放下我慢,就是远离愚痴。肯吃亏就是破我执,就是大智慧。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宽厚的人要有原则,不能让人有所仗恃,以致放纵妄为;精明的人要能体谅包容,不能过于苛刻,让人无立足之地。此中分寸把握有大学问。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喜欢打听别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取自己的过失;喜欢夸耀自己的善事,不如赞叹别人的善行。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立身处世不可以过于清白,一切污秽尘垢要能够容纳忍受;不可以过于善恶分明,一切智愚美丑都要能够包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精细聪明要藏在淳朴敦厚中起作用,以免伤人。从古至今,招惹灾祸的人,十分之八九是聪明人,很少见到因为厚道淳朴带来灾祸的。  

  中不方,名不彰;外不圆,祸之门。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品德高尚的人心平气和,看人人都有可取之处,所以言谈间都是赞叹别人的多;德行浅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看人人都有可憎的地方,所以目中无人,轻视嫌弃的多。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吕新吾说:“世间凡人都喜欢说,没有好人,这个话说得太冒失了。追究他的病根,都从心不中正、不能推己及人而来的。自己就已经不好了,怎么还有闲情去责备别人呢?”  

  言人恶,即是恶;实则见人恶,就已经是自己的心造恶业了。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批评人的坏事不可以太严厉,要考虑他的承受能力;教人行善不要标准太高,应当让他能够遵从跟上。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有些事情急切间不能表白,推延缓和或许自然明白,不要急躁而加速其暴戾凶残之气;有的人控制太严不肯服从,放纵听任或许他自己会受感化,就不要太苛刻,反而加重他的顽固。凡事都不可过激。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对自己的习性不能放任,要用逆境磨炼克服,原则就是一个忍字;对别人的性情不能违背,应当顺从调教,方法就在一个恕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想要议论他人,先评论自己;想要了解别人,首先了解自己。  

  推己而后及人,自度纔能度人。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内不正。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凡是受外境转移控制,都是因为内心修持不足;凡是被邪说动摇,都是因为内心不正。现在的人见到别人的恭敬或者轻慢,就随之欢喜瞋怒,都是属于重视表面。这个迷惑不能破除,这一生常被境转,心情忽冷忽热,不得安宁。  

  佛法是内学,尤其要辨别内外两字,纔有用功下手处。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小人以打听君子的过失为乐,君子耻于听闻小人的恶行。存心厚道还是刻薄从这里分辨,人品德行高低就从这里区别。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兴旺是衰败的开始;福报是灾祸的根本。物极必反。  

  后记: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摘自晚晴老人《改过实验谈》讲稿)  

  高深玄妙的理论、修行证果的顺序,自然是讲的最为详细。然而我们初学的人,修养身心、砥砺德行、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虽然中也有说到,但儒家说得更加明白具体,适合于初学。所以我经常引用这些格言,当作对我们的人的一个助力。






各界相关展览活动、专题报道、媒体合作、出版、广告服务及其他合作请直接用微信回复联系!



致敬经典——书艺公社公众号经典推送集锦

说明:以下内容标题均可在微信中直接点击链接阅读:


畸零天地一夫闲——沈周(附送:沈周高清书画作品图片90帧!)

五十年来八大山人研究综述(附高清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 八大山人 致鹿邨先生十札)

蓝瑛及其武林派的山水画(附送:蓝瑛高清书画17帧)

一代真儒——陈继儒(附送:陈继儒名篇《岩幽栖事》全文及高清书法20帧)

董其昌“南北宗画论”考辨 (附送:高清董其昌书画作品图50帧)

石涛道人书画神品(附送:石涛书画罕见精品高清图88帧)

龚贤山水的意境(附送:龚贤 山水高清作品60幅)

平生高岸之气——金农(附送:金农书画高清图35帧)

初拓灵飞经(淸拓本 含高清图30帧!提供高清晰原大图片打包下载)

旅顺博物馆藏房山云居寺残石经(附送高清图打包下载信息网址!)

近十年来唐寅研究综述 (附送:唐寅高清书画40帧)

三百年来无此墨——陈洪绶(附送:陈洪绶 高清作品图片60帧)


【高清长卷】宋 郭熙 树色平远图

【高清图】明 恽向 山水册十开

【高清长卷】明 谢环 杏园雅集图

【高清长卷】清 郑燮 兰竹图

【高清长卷】明 张瑞图 后赤壁图

【高清长卷】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清长卷】明清人 写经三卷

金文拓本(哈佛大学藏  含高清图70帧!)

【高清长卷】明 沈周 溪山秋色图

【高清长卷】宋 传  燕 秋山萧寺图

【高清长卷】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

倦舫法帖(八卷 共含高清图片200帧!)

吴门四家——文徵明 (附送:文徵明高清书画80帧)

【高清】草訣辨疑+淸拓本(共四卷)

【高清收藏】故宮博物院古物館傳拓集粹100幅

【高清长卷】明 钱榖 兰亭修契图

珍秘翰墨——清宫藏善本碑帖特展(作品原物气息重现!)

【高清】西狭頌+仇靖書

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400张作品图片钜献!有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题材)

【纤毫毕现】四十三行灵飞经墨迹

【高清长卷】米芾 吴江舟中诗

【高清长卷】明 沈周 四季花卉图

【高清晰】孔宙碑(清拓本)

麓山寺碑+李邕書+淸初拓本(含高清图40帧!)

清 王鉴 仿古山水册页

【高清长卷】明  丁云鹏《十八罗汉图》

见过苏东坡的书法,你不一定见过他画竹!?【高清长卷】宋 苏轼 墨竹图

【高清】停雲館帖 12卷 文徵明輯(424桢高清图奉送!)

【珍藏版】龍藏寺碑+清拓本

【高清收藏】禮器碑+清末拓本

【高清收藏】大唐三藏聖敎序并心經(哈佛燕京拓片)

八都壇神君實錄碑+淸末拓本

【高清】衡方碑+朱登書+清拓本

【高清】鲜于枢 - 石鼓歌

清 樊圻 山水册

【高清】石鼓文_石鼓文音訓+淸末拓本(带释文)


八大山人80岁时所书写的《心经》,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

伊秉绶:空间魔术师

【高清长卷】清 传 恽寿平 百花图

【高清】郭敬之家廟碑+颜真卿书+清拓本

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白蕉書法欣賞

徐生翁自用印集粹

【高清】停云馆残刻(180桢高清图奉送!)

蒲华:天涯做客,豪横人间

近代书法史上“方笔”用得最好的一位是他!!!

八大山人:“个相如吃”

【高清】天香樓藏帖(共370桢高清图奉送!)

八大山人:孤独者的光芒

陶博吾:我的学书经过和体会

马一浮: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百咏(上)

八大山人书米芾西雅集图记

【珍藏版】李斯峄山刻石全本

八大山人临《兰亭》

钱坫:清代篆书第一人

翁同龢墨迹精品

清  吴荣光《致晴圃书札》

兰亭序324单字放大精微版!

集王羲之字行草书对联70幅

梁同书《致冶泉尺牍》

皇甫誕碑+歐陽詢書+明拓

金农山水小品数帧

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日本藏墨迹本并跋

傅山《为毓青词丈作诗》《小楷心经》《隶书千字文》

何绍基 临《兰亭序》

赵之谦《楷书南唐四百九十六字册》

伊秉绶书法:庙堂之气


《朝侯小子残碑》

唐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金农 行书《砚铭册》

李瑞清手札

(高清)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弘一法师李叔同信札

吴昌硕书札集萃

翁同龢手札、尺牍

唐人写经书《经》

日本“书圣”空海《风信贴》等

吴大澂 手札并篆书《白鹤泉铭》

清 成亲王 永瑆 楷书《笙赋》

欧阳询 小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金农书札

明代黄道周行书卷

溥心畲刺血而书小楷《心经》

近代郑文焯书扎、词笺、篆刻集萃

沈增植书札集萃

敦煌书法《大般涅槃经》

唐人写经《兜沙经》

八大山人 行书《米芾西园雅集图记》

明代祝允明小楷《和陶饮酒诗廿首》册


白蕉《致姚鹓雏信札》

元明清闲章珍藏 100枚


清代俞樾手札二十四通并刘翰华临赵孟頫书

明 文徵明 扇面 册页

民国十大才女书法

乾嘉名人手札——清代31人手札汇编

王铎《草书册》


林散之致王冬龄手札一帧

弘一法师李叔同书唐贞元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偈颂集句百联

奇崛雄峭 力辟新天——张瑞图(附送:张瑞图《赤壁赋》《后赤壁图》)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孝堂山郭巨石室畫像+淸末拓本

元結碑+顔真卿書+淸末拓本

谢无量致马一浮尺牍

天文圖+王致遠書+1931年拓本

罕见的晚清民国名人书法


唐安定郡王李光進神道碑+李季元書+淸拓本



五百羅漢像贊【第5辑】

五百羅漢像贊【第4辑】


五百羅漢像贊【第3辑】

弘一法师楷书《心经》

五百羅漢像贊【第2辑】

五百羅漢像贊【第1辑】

摹刻思古齋蘭亭序黃庭經+王羲之書+淸末拓本(翻刻)

石臺孝經+李隆基(唐玄宗)書+清末拓本

清 王鉴 仿古山水册页

八大山人:花果 图册 · 图卷

敬顯儁碑+淸末拓本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景凈撰

缶庐治印——吴昌硕印章篆刻珍赏

古香齋寶藏蔡帖4卷+蔡襄書+淸(1659-1911)拓本

中国历代高僧书法作品欣赏







樊興碑 清末拓本


佛說觀無量壽經碑+淸末拓本


賈思伯碑+淸末拓本

高頤西闕+清末拓本

好大王碑-南面(民国旧拓,哈佛大学藏)

漢刻殘石三十八塊

景君碑+淸末拓本

開母廟石闕銘.請雨銘.少室石闕銘.

九成宮醴泉銘+歐陽詢書+淸拓本

【高清长卷】清 王翚 太行山色图


【高清】西狭頌+仇靖書

【高清长卷】(传)钱选 《洗象图》

《夏承碑》民国石印本 济南市图书馆藏

八大山人尺牍书法

米芾三大书法长卷:《苕溪诗》《吴江舟中诗》《虹县诗卷》

二玄社 书迹名品丛刊 《袁安袁敞碑》

鄐君開褒斜道摩崖. 原刻(北京圖書館藏)

【高清长卷】赵孟頫 - 右军四事

隐逸高士:倪瓒书法

王羲之书法字典学习鉴赏

王铎 草书《送自玉长卷》高清本

《十竹斋画谱》

傅山《草书千字文》

八大山人最重要的小行楷作品——八大山人《千字文》  册页

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黄道周《行草自书诗十章》

一生只写隶书的清代书法大家——郑簠 隶书《谢灵运石室山诗卷》

历代名家书《心经》

徐生翁精品集

于右任草书心经

敦煌书法写经选(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

甘肃敦煌汉简

王福庵精品对联集锦(附送隶书千字文)

八大山人临《兰亭》

【高清长卷】(传)陈淳 《落笔烟云》山水长卷

八大山人題款及长跋书法欣赏

10位近现代国学大师书法作品欣赏

石涛国画作品360幅(附打包下载链接)

毛公鼎铭文(附释文)


【高清长卷】(传)倪瓒 《九龙山居图并十三跋》

赵冷月:豪华落尽~~~“‘丑’就是美”~~~

齐白石草虫册页

珍贵视频《张大千》(上、下集)——本片制作解说极为精良,不可错过!!!

珍贵视频《齐白石》(上、下集)——本片制作解说精良,不可错过!!!

珍贵视频《吴昌硕》(上、下集)——本片制作解说极为精良,不可错过!!!

荣宝斋《齐白石画集》

纽约大都会藏石涛册页【归棹】精赏

传世名画中的蔬果

董其昌中年山水精品:《山水画册》十开

史上最全中国罗汉图集,珍藏!

齐白石笔下的鼠趣,趣味横生!

张大千的花卉、花鸟

八大山人晚年精品杰作《安晚册》

宋元名家笔下的那些珍品全景花鸟画,真是养眼!!

纪录片《画家齐白石》全集(1955)—难得一见,以后可能看不到了!

赶紧收藏了,这是最全最赞的米芾手札!

书法人的至爱!一一【高清大图】元  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故宮博物院古物館傳拓 系列高清图分享

李思訓碑+李邕書+淸末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本)

唐人写经书《经》

【清代】邓石如篆书心经

【原石精拓】西泠印社历任社长印谱

【新春分享】八大山人经典书法作品清晰图片60幅

{高清晰}中国画近代名家作品欣赏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hufaorg

 





90%的同道会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