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王氏宗祠:位于石亭镇埔尾村,始建于明初,堂号为“继述堂”,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为二进三开间,堂内有“进士”匾,曾多次进行维修,仍为原来的古建筑,现被列为漳州市文物保护点。
上苑王氏家庙:位于芝山镇上坂(上苑)村,占地300平方米,外有大埕。
王昇祠:址在漳州修文西路上苑巷7号,祠祀王昇祖孙。祖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修,占地336.5平方米。祠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为大堂,后系神室。堂前内外铺石庭院,其间及院周均筑墙辟门。内院的寄闲亭有溥杰题联,云:“厚俗正蒙,地灵人杰;寄闻味道,山高水长。”外院之南设照壁。堂内今尚存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皇帝御赐王昇敕书匾、万历丙午(1606年)重建碑等。1996年1月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海市白礁王氏家庙,又称王氏祖祠,号世餐堂,灯号:太原,建于白礁社中,始建时间不详,重修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坐西向东,二进三开间,南北配护厝二列,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古石柱联4对,大门联曰:巷本乌衣分上下,堂名世餐嬗春秋。1995年大修,保护完好。2004年11月龙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海市深沃王氏祠堂,明代初建于深沃社中,坐乾向巽兼亥已,用地906平方米,建筑面积602平方米,双重门隘,二进三开间,高12米,共有99个门窗,规模宏伟。祀一至十四世列祖。
龙海市田里王氏家庙追远堂,清光绪间建于社中,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集古代庙宇建筑之传统,依次为前殿,天井、廊间,后殿,庙前有上下二层大埕及鱼池。祀肇基祖至九世列祖。庙联曰:庙镇乾方卄六世衣冠济美,龙飞卯岁八百年堂构重新。
龙海市卓崎王氏祠堂三槐堂,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于中社,坐东向西,二进三开间,配南北护厝两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祠前上下埕,埕前月眉形“龙池”,池中有五石柱,堂上挂《青阳衍派》、《开闽护国》、《文魁》、《选魁》等匾。门厅堂共6副木柱联,其一曰:青阳开基永承槐庭世德,岐山启宇克振乌巷家风。1992年重修保护完好。
漳浦横口良房祠堂
位于漳浦县官浔镇横口村(康庄)中,横口王氏良房祖祠,明代中期惠添四世孙纯正建,堂号世祀堂,前后二座,西南向,前座坐艮向坤兼寅申,后座坐寅向申兼艮坤,有十八个字号,二十八个门路,后座于1935年9月9日毁于火, 神主移至前座。前座占地650米,面宽18米,深25米,又有围墙砖埕深7.5米,土木结构,以砖埕围墙,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五开间,悬山顶,其中天井左侧深3.3米。右侧深4米,一头大一头小,颇有设究,大门设青石门鼓,墙内立有旗杆石四对。祠边开七星潭,祠联:“历仕十九年,两郡恩膏及士庶;曾活八一命,毕生德泽庇儿孙。”白底蓝字灯号“文武世家”、“万邦总宪”。
漳浦横口谟房燕翼堂
位于漳浦县官浔镇横口村(康庄)中,惠应后裔建于明中晚期,座巽向乾兼辰戍三分,以砖埕、门厅、天井庑廊组成,堂中悬“武官”、“总兵”二块木匾,埕前立二支旗杆石,面对自大而小的七座池塘,称七星池,祠前前置二座青石狮,故俗称“石狮祖”。
漳浦横口肃房肃里堂
位于漳浦县官浔镇横口村(康庄)中,面向东南,与谟房燕翼堂并行,正对七星池,左侧一座三官大帝庙,祠以砖埕,门厅、天井庑廊组成,面阔三间,于民国间倒塌,因子孙大部分外迁,未再修。
,堂匾王氏家庙。坐东北向西南,为两进三开间土木建筑,悬山顶。挂匾“垂荫闽南”、“光映儒林”、“太常寺卿”、“状元及第”(传闽县状元王仁堪来挂匾)。对联:“凤田源流远,鸿江庆泽长。”“由澄迄浦,宗祖贻谋,不外鱼盐作活;自北逾南,子孙燕翼,无非孝悌为先。”灯号:“开闽第一”。
漳浦县秦溪燕翼堂
秦溪王氏祖祠在旧镇镇秦溪社,堂号燕翼堂, 占地320平方米, 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宽11米,深18米, 坐东北向西南,以围墙,亭式门厅, 天井,正堂组成, 面宽三间,悬山顶,前面围墙建大门。堂中挂匾“槐庭植翠”,”武魁”,”功垂千秋” 。堂中对联:“从太原而衍派,鹿水近朝宗,征远流长钦祖德;对梁岳以构堂,秦溪挹秀色,翚飞鸟革振孙谋。”灯号:“荣禄大夫”。
漳浦县英山王氏槐荫堂
英山王氏祖祠位于绥安镇英山村中,坐西北向东南,背依小山,面对鹿溪,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嘉靖间,上世纪九十年初重修,为夯土墙,土木建筑,以砖埕,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悬山顶,面]阔三间,正堂深三间,大门作凹窝式,祠左侧建有小庙。堂上悬“槐荫堂”匾,大门对联书:望梁山晖旌朝鼓振太原,对鹿水东返西流兴衍派。堂上对联有:鹿水东流振太原,海潮西返兴衍派;槐结硕果来源远,荫传子孙去留长。
漳浦雀埔绵绵堂
位于漳浦县盘陀镇官陂村雀埔自然村中,清初始建,祠座西朝东,以大门,围墙,正堂组成,祠前有小溪,埕左侧立旗杆石一对。大门凹窝式,梁架木结构,悬山顶,堂上悬“绵绵堂”匾。门上对联书:暗座雀眼昭彰,明照温泉献瑞。堂上对联书:九九梁山顾祖,源源汤水朝宗。
云霄竹塔永锡堂
灯号“开闽第一宗”,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今仍保存较完好;楹联为“永奠鸿基,知先世拓土开疆,沧桑兀固;锡斯骏绩,愿后昆继志述事,瓜瓞长绵。”祠中原悬挂清代一位漳州知府为表彰而题赠竹塔王某(佚名)奉公守法,大义灭亲的木匾“义贯古今”,此匾已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
云霄莆中燕冀堂
清初建于村中大圆楼“怀德楼”中,灯号亦为“开闽第一宗”。楹联为:“燕享隆时祭,春祀秋奠同举贤良;翼严谨追宗,左昭右穆共笃庄盟。”又“燕毛原序齿,瞻此几筵勿忘老老宏宏;翼德在敦庞,当念其水共切亲亲贤贤。”今仍保存较好。
云霄白泉佑启堂
今仍保存完好,楹联有“万木谱系诸周室,一本宗支出太原。”太原王氏,为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晋(或称王子晋、王子乔、王乔)封为太原王,乃琅琊王氏的元祖,故后世有“天下王姓十之七八是其后裔”之说。如王审知的先辈原居太原,后迁琅琊,因而,白泉“佑启堂”王姓,实与其他地方的琅琊王姓同宗共祖。
云霄前江溯源堂
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今仍存。楹联为:“江水溯源头自南机衍,画田培地步从西岭升。”又“派闽海,朝终世泽千年流不息;嵩梁峰,洁极云礽万代衍良登。”
云霄双岭三槐堂
清嘉庆年间建,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重修,今仍保存原貌。
云霄云陵北门王氏宗祠,建于清代中期,今仍存,但已较为残旧。
东山石埔三槐堂
,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前有三级大埕和戏台。祖祠大门联:“石对梧峰群山拱秀地灵人杰,坛坐牛岗龙水朝余源远流长”。大厅内对联:“石壁无瑕映榆梧龙水环宝地而兴祠宇,坛座有式坐牛岗婴尖接福址以启衍源”。牌匾:“三槐堂”、“藩封表帅”、“进士”、“明经”。祠始建于明代,历代有维修,2000年重修。祖祠主祀开基祖王涛及列祖列宗,春秋二祭,每年二月初八日和八月初八日为王氏祭祖日。
东山坑北种德堂
位于本村古井巷,始建于明朝中叶,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为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土木结构。正厅石柱楹联:“种培桂兰荣万代,德业义礼传千秋”。祠1987年由王氏侨胞、台胞集资重修,宗祠崇祀四世祖至十一世祖神位,每年春秋二祭。
平和霞寨西安祖祠
霞寨西安王氏祖祠位于小坪景坑福田,有祖厝、王厝祠堂,建于明朝,门前有一对石旗杆。堂上悬“兄弟同榜”“钦点傅胪”匾。
南靖珩山派珩坑三槐堂
即“王氏大宗祠”,位于村西北端的寅后,坐西向东,占地800平方米,建于明初,经历代维修,今完好。堂前竖立二只青石狮及清雍正皇帝赐给王麟瑞的“考廉方正”石碑一块,该石碑现移至靖城城隍庙内;
山边、雁塔、田边、过沟、过林均建有“三槐堂”宗祠,时间不详。
南靖珩山派三卞“宗祠堂”于1994年10月重建;
南靖珩山派梅林镇璞山“种德堂”建于明代宣德年间,
南靖珩山派南坑镇“惠成堂”建于清康熙年间,其他情况不详。
南靖水美派系追来堂
又名水美大宗,为金山王氏大宗祠。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面积226.5平方米,砖木结构,三架二堂一六井,雕梁画栋,重檐飞屋,屋脊双龙戏珠,花岗岩大石板铺筑天井和堂前台阶、大埕。宗祠前主旗杆数对。坐向甲山庚向兼卯,壬、壬申分金。中堂上悬挂明神宗皇帝御赐两浙运使王令爵“卓树清标”大匾及“追来堂”和“王氏家庙”等木匾,供奉王姓开基祖肃斋公及其列代祖先。楹联:“追本河南源远流长锦世泽;来居水美蕃支衍派振家声。”“廉能三次君臣宴;孝德双全父子恩。”“振威跃武精忠昭赤日;南征北伐大义贯奇天。”“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兄德弟。”“何日大道大德大生滋大化;至哉真人真心性炼真丹。”牌匾:“追来堂”、“王氏家庙“、”卓树清标”系明万历廿二年(1593)皇帝偿鸡嘉仪大夫“正三品”大横匾一幅及大门前石马一对和石旗杆数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泰武安世德堂
位于武安镇和平路西侧,堂号世德堂,始建时间宋宝祐二年(1254年),曾二次修建,座西北朝东南,由前厅、后厅、天井组成,主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后厅挂有进士、国子先生、监察御史等匾,大门边有鼓石,门前有大埕、石碑坊、旗杆石和照墙。200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中对联:
壶山留旧牒愿诸宗诗书世守无替晋阳阀阅沂国科名,
瀛海送归帆到此地林磬天开依然辋水画图兰亭觞詠。(王仁堪撰)
余威满栋梁看今朝美奂重新紫电青霜依然凛凛存生气,
末议参惟幄念几载先芬远隔春蔬秋黍未克区区展孝恩。
长泰洲仔王氏祖祠
位于枋洋科山村洲仔社,始建于公元1667年,1952年重修,坐北朝南,土木石结构。祠堂由前厅、后厅、天井组成。大门口有红砖大埕,埕前有一口大池塘,常年蓄水,俗称聚宝池
长泰大垵王氏祖祠
位于枋洋镇大安社,座东朝西,始建于明代,2003年重修,由前厅、天井、后厅构成,配有护厝。祖祠门前有双层大埕,上埕铺红砖,下埕铺小青石。祖祠后有棵古榕树,高40余米,树径硕大(周长5米多),树冠面积约2亩余。
长泰后埔王氏祖祠
座落于枋洋镇后埔社,始建于明代,近年来曾有修葺。祖祠坐西朝东,土木石结构。门前大埕分成三级,分别以河卵石、白坯砖、水泥平铺。埕前有月芽池,呈“四水归一”之势,池水青碧,池中露出一巨石。祖祠右后方有株“乌榕”古树。
长泰前坪王氏祖祠
位于枋洋镇前坪社,始建于明代,土木石结构,由前厅、天井、后厅构成。祖祠前有大埕,分上下二级,铺条砖。大埕左方有一古井,井水旺盛,至今仍被族人汲用。
长泰枧头王氏祖祠
座落于枋洋镇枧头社,2005年重修,坐北向南,由祖祠、大埕、池塘组成建筑群,主建筑38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泰封侯王氏祖祠
座落于枋洋镇枋洋村封侯社,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门口埕面积96平方米。
长泰高坑王氏祖祠
座落于枋洋镇高坑社,始建于明惠宗已卯年(1399年),近年有小修。祖祠坐西向东,由前厅、天井、后厅和护厝构成,门口有大埕。
长泰白泉王氏祖祠
座落于枋洋镇白泉社,始建于明惠宗辛已年(1401年),1998年重修。祖祠坐西向东,由前厅、天井、后厅和护厝构成,门口有大埕,埕左角有口月眉池(称为砚),右角有一块笔架石,祖祠左方有一大石头(称玉印)。
龙文区上苑王氏祖庙三愧堂,建于宋代,历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等多次修葺。
龙文区六石王氏宗祠“王氏祖词”。为六石社、西边社、山头顶社共有,大门对联:祖有德,宗有功,功德绵长垂奕禾冀;左为昭,右为禾皇,昭禾皇 分旺传后世。
六石社、西边社、山头顶社三社还共筑建“王公庵庙”一座。作为纪念与朝拜始祖王审知庵庵侍,始建时间约是宋朝中期。
龙文区翁建宗祠宗本堂,始建于清乾隆辛末年(1751年),1999年重建。祠主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
大厅对联:后代新基开新元,先祖农思赐大业;下厅对联:漳水朝宗厝日定开槐垂林荫,建山立朝千秋堂燕保巢痕;名震洪都序费婧虎雕龙上几,系遇京北先杨其忠臣考子贤
龙文区恒坑宗祠,约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楹联:后代衣冠傅世途,明朝科第沐恩长;柱联:河南始基分上存宗脉,上苑重建恒山启正傅;
流岗宗祠考思堂,始建于明嘉婧庚戍年(公元1550年)。宗祠二进式建筑,历代多次重修。,尚存后座,直至近代1990年重修。前座仍未修建。
楹联:孝追远祖,田里溯源渊源怀庆三公;继序不忘,宗德街家家声昭瑕列祖。
诏安龙潭家庙《盛衍堂》
诏安秀篆与台湾王游氏宗亲的共有祖祠,又称盛衍堂,位于诏安二都秀篆镇的龙潭家庙,龙潭家庙始建于明朝隆庆六年,崇祯癸未年大火烧毁。清顺治四年修复中宫,康熙二十三年续建两侧护房。道光元年,台湾王游氏族人回乡祭祖时重修。1947年秀篆族人又重修一次。1990年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宜兰、彰化、桃园等地游氏、王游氏族人集资按原规格重建,一九九一年八月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家庙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规模宏大,为五进五开间,三进大厅连两厢护屋八个院子(天井)九十九间房。十四对花岗石柱相对,飞檐高耸,屋脊上双龙戏珠。整座建筑,复以琉璃瓦,方形花岗石铺地,庙前大埕下前半月形池塘,埕左有一门楼,门楼上镌刻《龍潭家廟》四个大字,正门匾曰:“龙潭家庙”,正堂匾曰:“盛衍堂”,对联有:
龍顔美善真秀水皆伏
潭量宏寬秀真水生香
盛祖出三槐,光前裕後垂青史
衍高常赦典,繼往開來復壯光
龍騰開日月
潭碧煥文章
诏安上井祖祠,为七世秉衡建,属陈龙,上寨村祖祠,称积庆堂,
诏安盘石村王氏祖祠,为王念八(宝生)建,
诏安埔坪厚积祖祠,号合盛堂,建筑面积360㎡,为王念八(游宝生)建造。
诏安龙山祖祠绍德堂,为王氏四世福三建造,位于呷背乡大坪巷,建筑面积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