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
观看本周视点《武汉:水与城》
素有“百湖之城”美誉的武汉,其中心城区的湖泊已从建国初期的127个,急剧萎缩至如今的38个,湖泊调蓄城市降雨,缓解内涝的功能越来越弱。一座历来地势低洼的江城,城市里的水变得无处可去。“从抗洪能力来看,我们确实比过去强了,但我们的风险比1998年大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说。
武汉经历连续暴雨
多处路段严重渍水
7月5日周二夜间,强降雨再次突袭武汉,截止7月6日下午,武汉全市雨量监测点有65个超过200毫米降雨,其中27个甚至超过250毫米。
截止7月6日中午12时,武汉全市因渍水导致车辆无法通行的路段共计206处,积水深度多为1—1.5米。
被水淹了的武汉雄楚大道。
在206处渍水路段中,雄楚大道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主干道,这条长12公里宽50米的城市主动脉,途径武昌、洪山、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个行政区,沿途有十余所高校及大型商业区和住宅区,是武昌新城区的一个象征。但在这次城市内涝中,这条大道多处路段出现渍水,而且因为地势低洼等原因,渍水抽排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即便在周四下午,渍水区域已经缩减到剩11处时,雄楚大道及周边道路依然榜上有名。
事实上,雄楚大道出现严重渍水并不出人意料,在2011年6月的一场暴雨中,雄楚大道渍水严重,市民拍摄的画面至今在网络上仍可以搜索到。或许是为了解决这一窘境,同时也为了舒缓交通压力,2013年6月,雄楚大道西段改造工程开工,设计了全长约7公里的高架桥,这也是武汉二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遗憾,在这次的暴雨中,雄楚大道以及上方的高架桥,依然是渍水严重地段。
被水淹没的生活
在下了整整一个星期特大暴雨之后,7月7日本周四,武汉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也给这座遭遇洪水和内涝双重夹击的城市一个喘息之机。据当天的防汛通报,周四晚间,武汉全市已有超过90%的渍水点已经消退。但是,在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紧邻南湖的居民片区内,仍有多个小区积水超过一米。
小区内被淹没的汽车。
齐腰深的水。
划船的居民。
与南湖仅一路之隔的南湖雅园小区受灾严重,连日强降雨造成南湖湖水倒灌,小区变成泽国,道路积水与南湖湖面连成一片,有数千居民被困,进出则只能靠船来运。
居民张先生说,他们已经把衣服、被褥都搬出来了,目前在外面先住宾馆,回头再租房子。他说,因为一楼要拆除再装修,起码要两三个月还不止。
随着气温升高,泡在水里的垃圾开始散发异味。南湖片区部分小区由于地下配电室被淹,电力设施无法恢复,一些居民连续被困几日,饱受到炎热、蚊虫叮咬以及食物短缺的困扰。
据洪山区政府发布的通知称,据估测,南湖片区的水全部消退至少需要六天,超过15000名受灾居民还需艰难等待。而这里的水为何如此难排?
专家:填湖建城或是积水主因
雄楚大道积水点:建在南湖之上
上文提到的雄楚大道在此次武汉暴雨中渍水严重,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华中科技大学的夏增民教授给我们作出了解答。
以前,它就是南湖的北滩,北侧很多湖汊,甚至是一些湿地,修了一个主干道以后,这个地方慢慢城市化了,所以强降水集中的时候,这个地方水就排不出去。
从超过历史极值的降雨量以及周边南湖、汤逊湖水位均超警戒线的现实情况来看,雄楚大道渍水或许事出有因,但武汉大学遥感学院所掌握的2000年与2009年的卫星遥感图,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提醒。
“左边这一块也很明显,可能先前属于水田,然后我们再来看2009年同区的影像,很明显这一块被填了,然后就变成了城建区。”武汉大学遥感学院研究员刘聪如是说道。
多年前的地图与如今的遥感地图对比。
从另一张地图可以看到,雄楚大道的多处路段,其实就压在已经消失的南湖湖汊上,而从雄楚大道沿珞狮路往南,两公里之内的文治街、文馨街,也正是南湖左边被填掉的那块水田。直到周六,这些区域依然陷在齐腰深的渍水之中,是此次武汉内涝最为严重的地方。
南湖社区积水点:同样建在南湖之上
积水严重的南湖社区,同样是围湖建城酿成的恶果。
现场的记者介绍说,排水要经过这几步:南湖社区的水排入南湖→通过联通渠进入寻思河→通过泵站进入长江。但是现在因为南湖淤积,水没有办法进入,水就排不出去了。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夏增志接受我们的电话采访时这样说道:“这一片南湖片区,小区特别集中,它是比较新的一个城区。武汉的老机场南湖机场迁走后,这个机场的原址就做了房地产开发。以前那个地方本来就是湖,填了以后比周边还要低洼,所以这一次集中长时间的强降水,南湖容纳有限,因此都灌到这个地方去了。”
南湖片区位于南湖的西北角,是武汉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人居核心区之一,人口稠密。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武汉第三大湖南湖便不断被填埋蚕食,湖面面积急剧萎缩。夏增志教授回忆了当年这里的景象:“我还记得大概199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珞狮路以西,南湖地区还是水面,当时坐公交车去南面的华中农业大学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两边的风景非常漂亮,但是你现在再去的话,不仅是高楼林立,而且上面也建了立交桥,完全是一幅城市的面貌。”
武汉湖泊由127个缩减至38个
专家:我们的风险比1998年大了
本周的大雨袭城,武汉积水严重的地区,大多集中在新建的道路、地铁站、下沉式立交桥,特别是那些填湖而建的新开发区域。
武汉近年来不断面临内涝尴尬时,其城市快速发展中地下管道建设滞后、湖泊被填埋蚕食也引发广泛关注。
据武汉市水务部门统计,素有“百湖之城”美誉的武汉,其中心城区的湖泊已从建国初期的127个,急剧萎缩至如今的38个,湖泊调蓄城市降雨,缓解内涝的功能越来越弱。一座历来地势低洼的江城,城市里的水变得无处可去。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程晓陶委员说:“城市扩张了,大量原来可渗透的路面都变成了硬化的混凝土。过去可以调蓄雨洪的水塘、湿地、洼地现在也都变成了小区。过去淹就淹了,无非就是淹点菜地、淹点水田,现在淹的就是成片的楼房,成片的汽车,然后现在楼房还有地下空间,地下停车库,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下垫面利用变化以后,水灾风险增大的一些原因。”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后,目前武汉承载人口数量已过千万。
在1998年曾被外洪威胁命悬一线的武汉,为何如今却遭遇来自内涝的更大威胁,甚至成了城市治水之困的样本?本周的武汉,无疑给所有发展中的城市带来警示。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程晓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们拿今年的汛情和1998年的相比,因为这两年都是强厄尔尼诺结束的年份,大家可以看到从抗洪能力来看,我们确实比过去强了,但我们的风险比1998年大了。这种风险大呢,它的根源来自于快速迅猛的发展,城市里变成内涝频繁,不仅是年年发或者百年一遇,就是常规的暴雨,它也会积水了。”
互联网推“武汉积水地图”
助居民避开积水路段
这几天,家住武汉南湖公园世家社区的许先生和附近十几个小区的居民一样,最为关心的就是水什么时候能退下去。
虽然生活在武汉,对于这样的“看海”模式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次水来势凶猛程度和持久性,已经让习以为常的武汉人也有些承受不了,因为自己的生活都被打乱了。
为了尽快退水恢复生活,很多市民自己买来抽水泵抽水,但是无耐临近的南湖水位居高不下,和小区路面持平,尽管二十四小时不停的抽还是收效甚微。而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不下雨的话这里的水要五天才能基本退下。
在腾讯公司本周刚推出的“武汉积水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积水点已经从最多时的206处降到十几处,但是这些积水点依然对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公交车也依然处于停运或者绕行的状态。
为了帮助武汉市民减少暴雨带来的影响,避开积水点进调整出行路线,腾讯公司在汛情出现后就迅速与武汉交警合作,推出了微信的“城市积水上报”,以及“城市积水查询”。“所有积水点,都在地图上有明确标识,大家在规划自己路线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可以通过明显标识来有效避免。”腾讯互联网+战略合作总经理张巍说道。
对于很多武汉市民来说,他们的手机也成为了武汉交警的摄像头。
一万多条普通市民拍摄的积水信息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给了武汉交警。
张巍说:“老百姓在应急的情况下,能够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互联网企业可能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想的还是如何用互联网手段,去帮助大家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帮助大家平安渡过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难。”
3年投资130亿 为何仍“看海”?
有钱花不出 规划并未实现
三年前,武汉市曾经承诺,利用3年时间,投资130亿元,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加强清淤疏浚、推进污水处理建设,让中心城区在大暴雨时也告别“看海”。
对此,国家减灾委委员程晓陶表示:“为什么当年说三年以后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解决不了,因为这个130个亿根本就花不出去,到现在才花了40个亿,原来规划里想的,工程提高能力的事情还没做,并不是都实现了。”
面对“130亿”到底是怎么花的质疑时,得到竟然是钱根本就花不出去,因为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排水系统改造起来很难,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将会是一个持久战,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
程晓陶:排水管道改造涉及多个部门
城市要想改变这个问题,要涉及到水务部门、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环保部门,要想改造任何一个管线,还得跟交通部门(沟通)。管线里产生矛盾的那些,还得跟电力、通讯、供气、供油等很多部门都产生交叉。
近年来武汉已经开始意识到湖泊的重要性,2012年就成立了湖泊管理处防止填湖造地。2013年提出三年投资130亿让城市不“看海”,这都是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地下管网的改造不像交通疏堵那样,哪里卡了就把它拓宽。已经埋在地下的管道要加粗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现在应该说是,防涝的压力不亚于防洪的压力。过去的建设标准偏低,我们基础设施的标准不高,应灾的能力不强。”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处长项久华说道。
程晓陶也说:“这些地方历史上就是发挥天然调剂雨洪的作用,现在你人占进去了,把它盖成楼房了,这种现象并不是只有武汉有,只有南湖有,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急剧扩张,房子越修越多,河占了,湖填了。水没地方流了自然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我们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先地上后地下又使得这些水排不出去。这也是为什么从2006年以来,每年受淹的城市都会超过100座。相信今后这个数字不会减少只会增多,被淹将会是一种常态,我们当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与之相处,减少损失。
“前面你欠帐太多,后面的压力还会持续加大。 如果说在后面还要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不吸取前面的教训,继续采取这种粗狂的发展模式,先地上、后地下的人与水争地,那我们今后的局面更加不可收拾。”程晓陶说道。
白说
这次武汉“看海”也有让人欣慰的地方,人员伤亡损失降到了最小,而且老天爷后来也算帮忙。这几天查了一下,今后几天天气预报上武汉没什么下雨天。如果预报的准,武汉将迎来不短的喘息恢复时间。但是让武汉不“看海”不能总是看天儿,人要多努力才是正道。过去建设中的教训不少,比如好多小湖被填上盖了房子,比如重地上、轻地下。其实,一些问题不只武汉有,其他城市也不少。这次武汉被严重浸泡是一个大提醒,今后人该做的工作得多努力。工作有了大成效,“看海”的人们就只该去海边看了,内地不用抢这个权利。
视频制作:李瑾 彭裔然 王志坚
微信策划:徐新 宣霁祐 张大鹏 刘若辰
本周监制:宣霁祐
封面设计:刘晓媛
长按以下二维码图片
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
这里是 @央视新闻周刊
记录七天一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