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田家坝王氏
王三盛原是王应魁、王应荣、王应富三兄弟来竹山兴家创业以后所启用的商号。王三盛,在郧属六县颇有名声,是竹山的富豪之家。其后裔王立请宦途通达,从监察御史擢升为顺天府尹。
王应魁自称原记,直系四房:大房修记、二房怡记、三房恒记、四房信记。王应荣称达记,直系三房:谦记、明记,大记。王应富称鼎记,直系三房:和堂、清洁堂、二家堂。
王应魁原籍麻城县八角庙三盛湾人,生于1786年(乾隆五十年),世代务农经商,家道殷实。王应魁幼不好学,常受家长严加痛斥。继母对其恨之入骨,一天继母欲投毒致其死未遂,一怒之下,王应魁决定离家出走。临行前,为了表示决心,将读书砚池投掷塘内,对天发誓: “我王应魁死不归家,要回家除非石砚从水中漂起……”忿忿弃家离乡。
1805年(嘉庆十五年),二十岁的王应魁捡起昔日瞟学的铜匠手艺,走东窜西谋生。到了均县落脚,因手艺不高,制作的铜器不受顾客欢迎,生意冷落,无法生活。后流落到竹山南关一带住,开铜匠铺兼营豆腐店,大约一年多时间。迁移到田家坝南坝街,仍以旧业营生。为人耿直,经营重视产品质量,讲求商业信誉,具有商业眼光,且善于理财,加之自身勤劳,无论豆腐生意或铜匠手艺,渐渐有了起色,营业日趋发展。这时他感到人力不足,于是捎信到老家,通知胞弟应荣、应富送他的妻子一路来竹山。王应魁内添贤助,外加帮手,如虎添翼,得以发挥他经营理财的才智,生意上日新月异,由豆腐店发展到开杂货店。同时,王自己也抽出时间前往四川挑盐贩卖,并在挑贩中吸取了一些行商的经验。生意越做越大,除在本县的城关、田家、峪口、官渡开设商店,销售日杂货、收购山货外,还在老河口、黄龙滩、郧阳,陕西镇平、白河等地设有购销点,在田家坝镇所设铺面,占整个街道一大半。后其致力开发竹溪茶盘漆杉木森林,得知满清政府在北京建造颐和园,需大量木材时,王氏即请建筑专家鉴定:竹溪红心杉为最上等建筑材料,为此将经营的红心杉木,作为皇室贡品,这是王氏进入宦门的重要跳板。
王三盛发家以后,陆续买田置地,据不完全统计,全族拥有七千多石租稞,在许多地方设置粮食仓库,成为竹山县最大的地主。他剥削农民的手段也与众不伺,收租并不十分强调完稞交粮,佃户出产的山货,如木耳、生漆、木炭、生猪、其他野禽等均可,按价折粮抵稞。对无力交租的困难户,以劳力折租,如用工于榨油加工、运盐拉船或货物搬运,有时安排在收购店内打杂。
咸丰初年是王氏的鼎盛时期。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军路过竹山田家坝,指派王氏上交白银千两、粮食千石,石达开手下一位官员还打了王应魁一个耳光。王耿耿于怀,感到有钱而无势,仍受人欺。王应富之子王学谦精明能干,用银捐了一个监生学位,并青云直上,—跃而为七品官职。住在紫禁城内,结识了帝王师善懋迁,受到器重和培养。当清廷建造颐和园时,慷慨捐银千两,并将经营的木材作为贡品,于是得到帝王另眼相待。不久,皇室破格越级,将王从一个七品官,提升为黄河道,成了郧属的赫赫人物。清末年间,王氏告老还乡,御赐土地千亩。而地方官吏常以崇高礼遇相待,每逢年节或生寿之期,必着官服登门拜贺。
三盛大院,建造于嘉庆末年,规模雄伟,工艺精湛,居郧属之冠。其位置在竹溪泗河与竹山堵河交汇处,故称两河口,坐北向南,整体面积包括四周围墙,约一百余亩。所有的天井和地平,全是石条砌成,高大雄伟的迎壁墙,十分气派。全部造价达白银万两。
先辈创业维艰,后代守业不易。民国初年,王三盛家势日趋衰落。又遇兵扰匪抢,焚烧绑架,损失巨大,加之后代染上吸鸦片、赌博嗜好,最终酿成商业倒闭、土地变卖的破产局面。抗日战争前后,王三盛部分房族仅以收租维持生活,也有全部破产的。王三盛大院逐步调蔽,后人散落民间,泯然众人。
(请关注下期——解放竹山四大家族③权倾朝野——擂鼓台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