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材料网络社区

​和平镇下溪村 深藏于红尘之外的人文古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听说关注“印象桂阳”你会更幸福哦!
关于主编
印象君
       印象桂阳专职小编,文艺且矫情,爱生活,也爱扒网络。每天穿街过巷寻遍互联网,踏破布鞋只为寻觅桂阳top资讯,业界良心。热衷于:包打听,传播正能量…
召唤主编印象君请加微信:yxgy1982
和平镇下溪村 深藏于红尘之外的人文古村

12
导 读

       近日我们来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村,桂阳县和平镇下溪村。下溪村离最近的圩市和平圩也有十八里,交通极其不便。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下溪村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许多明清时期的老屋还在继续使用,有人居住才使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全村明清建筑约七十多幢,大多还安稳、整齐地矗立于村中。
无处不在的建筑艺术

       虽然我早就有“桂阳农村从来就不缺少艺术与文化”的观点,但我还是对这里无所不在的民间艺术吃惊不小。
       下溪村的雕刻在桂阳的古村中是最多的、最精美的,大多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并且这些雕刻还寄寓了下溪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福寿安康的思想。

        门楣上法引的雕刻以太极八卦图为主,却绝不雷同,也有刻的是吉祥物或者福禄等文字,浮雕与镂空相结合。好几幢老屋门楣上居然有三个法引,这是我们从未看到过的。据村里人说,这是做了大官的人家才能安三个法引。
        漏窗上的窗棂格形式多变,而不受任何拘束,又朴实自然。,有的雕刻着吉祥物,有的雕刻着亭台楼榭。这里最精美的一组漏窗雕花是用龙凤等吉祥物构成了“福禄祯祥”的文字。

       院内的雕刻则更加精美绝仑,并且由于镀金而增加了一种尊贵的气氛。照壁漏窗、神堂上的吉祥物,还有祭台上的浮雕图画,都镀了一层黄金,到今天这些艺术品还熠熠生辉。村里人说,这些雕花黄金镀得相当厚,时间无法让它褪去尊贵的颜色。
       许多雕刻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一幢老屋侧门的两个门页上,一边雕刻着一个手摇扇子的老爷,老爷两旁分别是两个苦瓜和两个丝瓜;另一边则雕刻着一个满脸笑容提着花篮的老太太,两旁则分别是两个茄子和两颗辣椒,刻划入微,栩栩如生。

        这些民间艺术一点也不比皇宫、豪门大宒等建筑的雕刻艺术价值低,村里的邓普选老人说,没有一定的财力是无法完成这么高超的艺术品的,仅就神堂上的雕刻来说,三个雕工一个神堂可以养三年,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这个神堂它分明是三个雕工三年的血汗啊。
   
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下溪村是桂阳邓氏的开基之地之一。从村主任家中一本残缺不全的邓氏宗谱中我们了解到,桂阳邓氏始迁祖少卿公于宋仁宗时由九嶷偕弟至桂阳,卜居桂阳郡北下溪岐山,至今邓氏已经在桂阳生活了九百多年了。

       邓普选老人告诉我们,村后的山就叫塔岭,但七层古文峰塔已经难觅踪迹。塔旁曾有一个书院,名曰金光书院。这座书院也已不知何时倒塌了,但它却为下溪村培养过许多的文化人。我们在下溪村宗祠的遗址前看到了好些高高矮矮的栓马石,邓普选老人解释说,村里每出一个秀才,都要树一对栓马石,并在栓马石上刻上“贡生邓某某”的字样。桂阳农村的古书院到底有多少,可能谁也说不清楚。正是这些无所不在的书院,为桂阳农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

        漫步下溪村的石板小巷,“登秀第”、“学礼庭”的门头匾,“登联三代科名显,秀挺两家居里香”等门联告诉我们,下溪村有着多么浓厚的崇文重教的风气啊。我们在许多老屋大门两侧的墙砖上还看到“丁粮两旺,人文蔚起,科甲蝉联”的砖雕。出出进进自家的大门,他们时刻在提醒自己,耕读传家是一种多么有益的生活方式,艰难不至于饿死,勤奋可以兼济天下。
       对于往日的荣光,村里人已经讲不出个所以然了,查看那本残缺的邓氏宗谱,我们居然发现有官居县令的邓氏两兄弟均善、均玉。后来我们又在同治《桂阳直隶州志》的《明代任实职官表》中得到了印证。

       我们走进一间称为官厅的老屋,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牌匾悬挂在厅堂的上方,上书镀金的四个大字:“聪听祖训”,右书小字:“恭惟奉直大夫官印艺老爷堂构维新”,左书小字:“光绪八年岁次壬午吉月吉日戚族同赠”。
        类似的老屋镀金堂匾还有:“仑奂生辉”、“福征”、“克绳祖武”等,看来下溪人先祖文武兼备,我们还真看到一个刻着“卫守府”的官厅呢。我们想,它们的主人应该都是金光书院培养出来的吧。
八宝之地的拓荒人

       下溪村流传一个久远的传说,他们的一个先祖做秀才时到衡阳读书,经过桂阳与永兴县交界的鸡公石岭,岭上住着一位黄婆。秀才曾在州城西的大凑山了解到一些矿冶知识,发现这一带矿脉明显,于是把整个山买下来,开始在这里开矿。秀才的这个矿就叫做黄婆窿,即今天的雷坪有色金属矿。
        查邓氏宗谱,这位秀才就是桂阳邓氏十世祖彬仲。彬仲就是前面讲到兄弟两人皆为县令的均善、均玉的父亲。均善、均玉这两位在沿海地带区做过县令的官员,他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与前瞻性。去官回乡后他们并没有安逸地颐养天年,而是积极协助父亲一起开矿、立庄,家族迅速发达起来。

       据传在黄婆窿不远处,唐朝时期曾开有大顺窿。宋天禧三年(1020)桂阳置九坑,这九个地名里并没有黄婆,也没有大顺。但我们知道现在的雷坪有色金属矿却是桂阳还在开采的大矿之一,彬仲父子就是它的开创者,这正是下溪人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
        邓普选老人说,“聪听祖训”的主人“奉直大夫”邓思艺也参与了黄婆窿开矿。传说,只要邓思艺出现在黄婆窿口,那天就会采出大量的矿砂,假如哪一天他没到矿窿,那天就没有多大收获。但有一天邓思艺实在抽不出身,无法亲到矿窿里去,邓思艺想,今天只好让矿工们白干一天了。谁知第二天邓思艺一到矿窿,矿工们纷纷向他报喜,昨天又大获丰收。原来,前一天因为天热,邓思艺把外衣脱下来挂在窿口。此后邓思艺不再亲到矿窿里,就挂一件衣服在窿口,黄婆窿里矿砂产量却越来越大。

       邓思艺因为开矿累积至万金,但他却为了一件事而每天愁眉苦脸,他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有一位懂阴阳数理的先生告诉他说,多修路、架桥,广积阴德,自会有后人的。于是,邓思艺从瓦窑村一直到黄婆窿的陈溪村,修筑一条石板路,每三里建一座凉亭,路旁种上柏树。又对鳏寡孤独广散钱财。路还没修成,邓思艺的妻子就怀上了,后来果真生下一个带把儿的。至此,与崇文重教一样,富贵不忘周济穷人也成了下溪人的优良传统。
        今天的下溪村人很少向外人提起这些美丽的往事,以至许多和平镇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乡还有一个深藏着厚重人文历史的古村。
雷昌仁  至阳 /  图文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商务合作电话/微信:13875551248
印象桂阳
面向大众,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桂阳,印象桂阳微信平台永远和你在一起!
印象桂阳|做桂阳第一自媒体
微信ID:印象桂阳
互动邮箱:gycljwh@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