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可以把两岸陆地分开,但海上天堑没有把两岸人民分开。最早在台湾定居的,就是来自中原地区的汉人。这些文明社会形成之前到达台湾各地居民的后代,受定居点环境的限制,也因极其落后的生产力的制约而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因此形成各自特色的文化,成为台湾地区高山族的分支。
高山族分布简况
组成台湾居民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山族,另一部分是大陆移民。高山族主要是在文明社会形成之前来自大陆的定居者,他们成为台湾地区最早的居民。在台湾农业社会形成和大规模开发后,随着大陆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主要由闽粤移民也有为数不多的其他省份移民组成的大陆移民到达台湾。在典型的海岛型社会中,台湾形成了典型的移民社会。岛内的高山族和大陆移民一起,组成了台湾居民群。
高山族虽说为数不多,但一直受到各界的关心。1997年9月1日,台湾进行“内阁”改组,,在“内阁”中新设了一个“部会”--“原住民委员会”,由毕加志任“主任委员”。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主管岛内民族事务。台湾的少数民族分为两部分,生活在高山地区的以往称为“高山族”,生活在平原地区的称为“平埔族”,现在则把少数民族称为“原住民”。保存原住民文化、保护原住民的利益,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应有的工作。
台湾的少数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集团把四周未开化、半开化地区称为“化外之地”,当地的居民也被称为“番”,这一现象也影响到台湾。对农业社会形成后的当地台湾居民称呼有两种,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这种称呼并不合适,也不尊重少数民族。正是高山族各族,与后来的主要由闽粤人组成的大陆移民一起,形成台湾居民群体。(一般把台湾的九个少数民族部落统称为“高山族”。)
高山族也被称为“山胞”,正如所称一样,高山族数千年来一直住在高山地区。高山10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被视为“生番”,与平浦族和移民来往不多,直到清代推行“开山抚番政策”后,才开始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平浦族交流,但至今还保持着各自的民族风情、社会风貌和生活习俗。高山族文化为研究台湾的早期发展提供了现存的样板。
1998年9月20日,台湾平埔族后裔和平埔族学者聚会一堂,宣布成立“平埔族学会”,长期从事平埔族研究的刘还月当选为学会理事长。平埔族生活在西部平原地区,成为台湾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自明末清初以来,闽粤人大批渡台,平浦各族面临汉文化的冲击。外来环境的变迁使得当地平浦族在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上向闽粤移民学习。因此双方接触密切,交流往来频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大都融合。也有一部分平浦族,因为西部平原日益激烈的土地竞争而不得不迁居,另求生存之道。比较大规模的迁徙,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主要是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兰和埔里;噶玛兰移居今花莲、台东;西拉雅族移住东部。
平埔族后裔和关于平埔族的研究工作者,为抢救平埔族和挖掘平埔族史料,做了大量工作。现存的平埔10族概况如下:
凯达格兰族:凯达格兰族原来分布在台北盆地,主要社群有32社,现存在台北附近有少数外,大都不明;
雷朗族:雷朗族主要分布在台北县和桃园县一些地区;
噶玛兰族:噶玛兰族生活在宜兰平原,有20社,现住宜兰、花莲沿海公路沿线;
道卡斯族:道卡斯族生活区域是在新竹、苗栗台中的沿海平原一带,主要社群有16社,至今还有不少;
巴则海族:巴则海族活动区域以丰原为中心,共有16社,现今分布在台中县、丰原及南投埔里镇一带;
巴布拉族:巴布拉族主要活动区域是台中县大甲溪以南、大安溪以北的海岸平原,主要居住地为南投县埔里镇;
巴布萨族:巴布萨族历史上分布在大肚溪以南、浊水溪以北的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共有7社,南投县埔里镇;
和安雅族:和安雅族他们的活动区域在台中县雾峰乡以南,台南县新营镇以北的靠山平地,共有13社,现住在南投埔里镇;
西拉雅族:西拉雅族分为西拉雅、马卡道、四社平埔等三支,以嘉南平原为主,以北回归线以南靠山地段居住;
水沙连族:水沙连族主要是在日月潭附近。
在台湾的开发过程中,平埔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平埔族是闽粤移民到达台湾时就进行交流的早期居民,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经汉化,到日据时代大约还有3至6万人。平埔族的语言、习俗、制度、文化大都已经改变或消失。但是,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样,与闽粤移民一起,在台湾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平浦族与闽粤移民的合作,才使得最初的开发得以成功。文字来源网络,海峡两岸艺术之窗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