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散记|田颖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说,不着急去认识身边的景致,常常跑到远方去赏花赏月赏秋香,而身边的景致总是不浓,不烈,不争,不浮,就停歇在那里——譬如桃花源。
桃花源依南山支流泠河而建,泠河名不见经传,不如渭河、尤河深入人心。据说神话故事《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泠河的记载。桃花源就建在古河道边,整个建筑群仿明清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古法建筑榫卯结构。所谓榫卯结构,依我的拙略的譬喻,便是五指伸开,十指交错的方式,不着一根钢钉,用恰恰好的度,用恰恰好的情,借力给力,相互扶持,在这细雨蒙蒙的天地中,撑起一片有恢弘气度的明清建筑群。
桃花源城门很厚重,看上去很古老,完全不着一丝现在元素,考察后得知,这里的青砖全是从民间收集而来的古砖。与渭南老城门区别在,桃花源城门上建有彩绘的楼宇,又名花楼,是古代贵族子弟以及文人志士交流宴请之地。就连城门上的“桃花源”三字也不着今人笔墨,乃是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集来的。一个城门的修建,处处充满讲究,这个建筑群在陕西的古建筑中的名气和地位可谓之翘楚。
穿过城门,大庄严寺仰视可见。许多人不喜欢千梯一样的佛寺,整日梵音扰心,香火催泪。友人说:不读史,不足以了解人文景观。大庄严寺是隋文帝给自己的皇后独孤祈幂福所建,原址已经毁于战火,那么重建为什么会选在此处呢?原来独孤皇后是渭南塬上独孤村人,孤独既有鲜卑女子的英气妩媚,又有汉人女子的优雅聪慧。她辅佐隋文帝建国立业,史称两人为“二皇”,使得隋文帝的后宫佳丽形同虚设。生前,这个女人给了自己男人更多的约束和牵制,离世后,隋文帝却深情思念,修筑大庄严寺以缅怀追思,可见独孤有德,有貌,有魄力,有智慧,是渭南女子的典范,这个封建社会的奇女子,有我们今天女性应该学习的诸多风范。
登了顶,主殿两旁,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晨钟与暮鼓,雾霭与泠河。青春永驻的永远是风物,那些历史中的英雄与美人已化为尘与土。风雨萧萧,沿着缓坡向下,踩着匆忙的雨水,想着那些尘与土,心中不免悲凉,真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啊!只叹人生飘摇,生生不息的依然是这如画的江山。
绕下几道缓坡,右拐穿过一圆门,眼前便是一大片园林。仔细鉴赏,这片园林既有北方园林的皇家气概,又有南方园林的婉约情趣,可以说是融合了南北方园林的精粹。
彩绘的烟雨楼和得风亭地处两段,深情对视。夺人眼球的是立在中间的独木亭,以奇特的造型和精密的用力,令人叹为观止。远远看去,很像古汉字“華”,榫卯建筑与中国古汉字结合,技术上已美轮美奂,而艺术上更扣人心弦。中间有两大块荷塘,皱巴巴的莲蓬堆在水面上,出水很高的残荷立了一个冬天,依旧大义凛然。春的气息刚刚开始,残荷的悲壮还不曾远离,虽说“留得残荷听雨声”很浪漫,但听的人却有茫然若失之感。沿着圆门长廊前行,一些屈曲盘旋的野蔷薇毫不掩饰地蔓滋着,这隔而未隔,间而未间的视觉效果,既拓展的视觉空间,又拉伸了情趣之美。头顶黑云低垂,似乎伸手就能揪下一缕,漫天的春雨清扬着,纠缠着,絮叨着,有说不清的暧昧。此时若来一位身着旗袍,撑着油纸伞的清瘦女子,就立在那座拱桥上,愁容凝结,驻守眺望,便有如在江南的画中游历一般。
如果你认为桃花源的园林就只有这一块,那就太局限了。它们的园林绝不堆砌在一处,而是因地制宜地在此处补一个亭子,他处修一座小桥,可谓是处处有园林,时时有景致。
大庄严寺东面有一大片芦苇湿地,两个六角亭遥遥相望,但各自匠心独运。一个扎根泥土,一个立在水上;一个彩绘,一个青砖;一个飞檐上扬,调皮、轻盈,似乎要飞到天上去,一个瓦檐平和,凝重,沉稳,似乎要压到泥土中;一个崇尚天,一个钟情地。这便是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精髓之别。正如古人所说“南方才子北方将”,在南北园林的建筑技法上已可见一斑了。自然,桃花源里,园林元素比比皆是,断不是这一点点笔墨能诠释尽的,更多的惊喜等着你去发现呢!
泠水河畔,烟雾弥漫,,再现了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辉煌。
,是以炭烧原木,方块青砖建成的关中民居。无论是陕商会馆、桃花源书院,还是各种照壁、牌楼。皆是雕梁画栋,青砖碧瓦,恍如穿越到清朝大户人家的府邸。细雨蒙蒙,庭院深深,静默的建筑里散发着扑面而来的故事,等着你去解读。抬眼可见无数的廊檐,张扬地飞在半空,“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犬牙交错,掠夺空间,原来建筑也有江湖!趣味全在屋脊上,一排排飞禽走兽立在上面,有龍,有凤,有虎,有鱼……造型没有凶狠之相,倒像一群小女孩一般惹人怜爱。立在户与户之间的高墙叫马头墙,又称防火墙,古建筑以木材为主体,为防止自家失火而殃及邻居,便立了高高厚厚的防火墙,中国是”礼仪之邦“,关中民居时时处处渗透着”礼仪“,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上了木桥,那些翘起的飞檐,可爱的小兽,敦实的马头墙再次缥缈在烟雨中,恍惚间,似乎有有轻功极好的侠客走壁而过。
,是热闹非凡的泠水街。泠水街以彩绘为主,砖雕内容极为丰富,梅兰竹菊,八仙过海,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尽显中国元素。幡旗上挑着几个隶书,美食就在眼前,甑糕、油糕、麻花、饸饹……富有关中特色的美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此时,搬一藤条椅,坐在戏台下,喝杯茯茶,听一曲秦腔,你也似乎成了有产业的大户人家。
绕过白居易笔下饮渭水的黑龙,便真正来到了清末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独占主街显赫位置,“翠叠“二字已经彰显其层次感了。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层层高升,别有洞天。三进院的楼上是闺房,这里养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古人认为,不出闺房,就能养出好女儿,才能嫁个好官人。古来娶妻,是两个家族利益的结合,绝不仅仅是两情相悦那么简单!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历史的长河中,仓颉、杜康、司马迁、白居易、寇准……有那么多关中名人在这块炽热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千年更迭,他们的脚印早已经被别的什么而覆盖,但直到今天,江湖依然会有他们美丽的传说。
田颖 ,笔名四月天,临渭区作协理事,小荷儿童文学主编。在《教师报》、《华商报》、《儿童文学》,《三贤文苑》、《华山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童话、散文30多篇,网络小说十多万字。相信生命因阅读而流长,岁月因写作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