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研究太极拳的缘故,近年来又重新学习和研读《老子》。
对于真正的太极拳爱好者来说,不读《老子》是几乎无法读懂太极拳的经典拳论的,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太极拳的技术。当然,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也可以体悟和身证《老子》的一些思想。
二、老子的历史地位
就个人看来,老子毫无疑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没有之一。老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春秋战国以后中国所有思想家所讨论和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老子》一书中找到踪影,虽然《老子》只有五千言。
面对老子,有时确实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首先是一种自豪,几千年前,中国文化居然有如此的深度、高度和广度。然后是一种自叹,面对老子,后来所有的思想家都象是玻璃罩中的跳蚤。本来我们以为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我们可以思考我们想思考的任何问题,甚至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思想留下我们思想的成果。但是悲哀的是,当我们跳到某个高度的时候,上面总有一块玻璃板。这块玻璃板就是老子的思想。可以说,自老子后,没有任何一位中国的思想家在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方面超过老子,甚至可以说,任何重大的思想命题都没有跳出老子画的圈。
当然这是个人的理解,但切身感受确实如此。
三、老子其人
目前可以见到的关于老子生平介绍的,是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文不长,计标点546字,不计标点454字。附后。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通过太史公的记述,我们可以知道老子的生平概要:
1、籍贯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般认为现在指河南鹿邑县。抢名人向来是传统,其他地方也有争的。总的是在大的楚文化范围,问题不大。
2、姓李,名耳,字聃。
3、职业为周守藏室之史也。有人据此说老子是西周的图书馆馆长,这是不严谨的。
古人的职业比较复杂,很难与现代相对应,要详细考察周朝的官职,需要研究《周礼》。
老子应当是春官中的一个史。可以接触到图书。
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索一下:
《老子研究》随笔十、“周守藏室之史”不是国家图书馆馆长。
4、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为尹喜著书。
司马迁为汉武帝时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在这种背景下记载儒家的开山祖师问礼于老子,并极尽吹捧,有点意思。
为尹喜著书留下了两个伏笔,一是西出,二是莫知所终。
西出为老子化胡的故事留下了接口。
莫知所终为神化老子,并最终由道教将老子设为教主,将老子奉上神坛奠定了基础。
5、老子高寿,起码160岁,也许200多岁。这样将老子、道与益寿养生就自然连接在一起了。
6、老子后代情况。但这段记载在时间上有硬伤,为后世关于老子身世的争论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7、老、儒关系之水火。
司马迁作《史记》,记录人物分本纪、世家、列传。孔子是以世家的方式记录的。老子则入列传,还没有单独写,而是老庄申韩共一传。形式上奉儒贬道十分明显,但是实际上通过内文以孔子的口吻,极尽吹捧之能事将老子放置到一个极高的地位。太史公这种暗渡陈仓的功夫确实了得。
四、近代老子年代之争的本质
作为这么重要的一个牛人,当然有好事者要做更多考证,编更多的故事。古代的基本路数是神化,放下不表。近现代的基本倾向则是借考证之名,行贬损之实。
上世纪三十年代,关于老子的年代打了一场很大的笔墨官司。两派的领军人物分别是胡适和梁启超。胡派的观点是赞同史记的说法。梁派的观点认为是战国或以后,总之是疑古和否古。
老子的年代本不成问题,旧说(司马迁始)以为与孔子同时而稍早,到了清代中叶,崔述、汪中等人稍持异说,但没有什么影响。不知怎的,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突然有一大批顶级学者群起怀疑,认为老在孔后,《老子》在《论语》后;或老虽在孔前,但《老子》肯定在《论语》后。
发韧者为梁启超,他是在评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时提出这个观点的。本来老孔先后的问题,梁启超并未加以注意,但他读过胡适的《大纲》后,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经他的考证,对传统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于是提出六条证据,证明老在孔后,作了《论〈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一文。
继梁氏而起的,有顾颉刚、冯友兰、钱穆、罗根泽、张荫麟、张岱年等,他们从内容到文本、从文字到音韵、从思想线索到著述体裁等各个方面,考证老子在孔子后。站在胡适这一边的则有张煦和唐兰。
双方的论战文章收在《古史辨》第四和第六册中,洋洋三十五、六万言。总的来看,胡家军兵微将寡,梁家军则人多势众,甚至未参加讨论的钱玄同、刘盼遂等也站在梁的一边(见罗根泽《古史辨》第六册自序)。因此在当时的国学界,“老子在孔子之后”成了压倒性的意见,差不多改写了传统老在孔前的结论。
这场论争胡适一派几乎是胡适一人在独撑,而梁启超一派则几乎聚集了当时大部分学界牛逼匠。
但是随着马王堆帛书《老子》和郭店竹简《老子》的出土,这脸也是打得啪啪的。所谓的用逻辑的或者理性的方法来考据古人,一般来说都会得出比较荒唐的结论。事实上,历史根本没有我们认为的所谓发展和进化逻辑。
上大学的时候,中国哲学史学得有点稀里糊涂,很多问题都来不及细究。参加工作以后,再读那些大家们的中国哲学史,猛然发现一个问题:他们大多是拿着西方学术的解剖刀来分割中国思想这只兔子。既然是兔子,那就是想怎么宰就怎么宰,完全忘记了这是祖宗留下的文化,丝毫没有敬畏和崇拜之心。吃了几口洋人的饭,喝点洋人的墨水后,便随意跑到祖坟上撒尿。
因为从内心里,他们就认为中国的文化低人一等,但是偏偏老子的思想光芒太耀眼了,无法回避。要说中国文化不行,就要贬低《老子》一书,要贬低《老子》一书,就要贬低老子其人。将老子年代晚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说《老子》一书是个大杂烩。
五、老子对西方的影响
据说,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的《》,其次就是老子的《道德经》。
自16世纪《道德经》传入西方后,老子及其思想也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和认同。
哲学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实践论(伦理学)。
对比西方哲学史,哪个哲学家的本体论能比老子的早?就算比老子往后近百年的柏拉图的idea和亚里士多得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其深邃性、精密性和体系性跟老子也完全没得比。
我想那些不遗余力把老子往后拉的民国大咖,无非是想证明,关于本体论我们不可能比希腊早。否则难以言之必希腊。
现代正统马论的辩证法源于黑格尔,黑格尔曾花费很长时间研究老子。即便如此,黑格尔辩证法的深刻程度也不及老子。而不象国内大量教材说的,老子只有朴素的辨证法。
当我们读到维特根斯坦的“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还能说维物根斯坦没有受到老子的影响吗?实际上,在大学读维特根斯坦的《名理论》(《逻辑哲学论》)的时候,确实有点象读老子的感觉,甚至那种警句式的结构。
老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六、孔子问礼和老子化胡两桩公案
孔子问礼和老子化胡构成了儒道和释道关系一实一虚两大公案。
1、孔子问礼
孔子问礼分见于《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孔子世家》;《庄子》的《知北游》、《天道》、《天运》;《吕氏春秋·当染篇》等。
关键是儒家自己的《礼记·曾子问》和《孔子家语》也有记载。
虽然孔子问礼的时间、地点、次数各书记载有差异,但孔子问礼这事基本上是铁板订钉,后世儒家想翻这个案也翻不了。
据说孔子问礼的时候还带了两只大雁,想来是作为束脩。过去当老师就是好,学生见老师都要弄点礼物作束脩。
但是各书记载的角度不一样。
儒家的记载基本上是就事论事。
太史公的记载是:老子基本上以一种不屑的口气训导孔子。认为他问的问题都是面上的,根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孔子的表现基本上也是属于装逼格,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得道之人的外在表现。孔子问完道后,茫然不知所以,整个都晕菜了。
庄子的记载则更加不客气,老子对于孔子,几乎以一种愚弄的语气在教训,认为孔子整个都是在整没用的东西。其中用了“相濡以沫”的成语。孔子的见识就象小泉水中的鱼,遇上天旱互相往对方身上涂吐沫,表面上很动人,实际上毫无用处。而道这个东西,就象大江大湖,大江大湖根本就不存在干涸的事。在大江大湖中,根本就没必要整那些涂吐沫的事。
2、老子化胡
老子化胡这事,很多人以为是道教徒搬弄的是非。事实可能比这个要复杂。最早记录老子化胡的是《后汉书》和《三国志》。
《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在东汉传入中国,起初的影响并不大。而黄老之学在西汉初年即大具影响力。很可能是徒为了传播的需要,将佛与老子捆绑在一起,编出老子化胡的鬼话。后来影响大了,觉得此事不妥,又想反悔。
老子化胡这事,也成了中国佛、道之争的一个核心。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每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作《化胡经》一卷,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之事。后人陆续增广改编为10卷,成为道教徒攻击的依据之一,借此提高道教地位于之上,由此引起了道佛之间的激烈冲突。
道、释两家为这事撕逼了很久,互相写了许多同人文,然后他们发现一件事:其实分输赢很简单,只要搞定皇上就成了。
唐高宗、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化胡经》。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下令焚毁,后亡佚。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书库中,发现了《老子化胡经》,但已残缺,仅存第1卷和第10卷。
七、老子对三教的影响
中国文化一向称为儒释道三教合流,儒家居官学正统地位,在宗教方面,的影响总体上也大于道教。在这种总的文化趋势下,为什么会允许把老子凌驾于孔子和佛之上的文化现象存在呢?其实在中国思想史发展方面,一直存在着一明一暗两条主线。
明面上的非常清楚,那就是正统的儒学。但是儒学有一个天生的弱点,就是他们的祖师孔子不研究天,也不研究鬼神,说的都是一大堆教导人们去做的教条。这种教条当然很好,但是说多了就有点婆婆妈妈,招人烦了,因此必须寻找更有说服力、亲和力,更让人感觉有层次的理论。孟子、荀子都做了一些尝试,但是他们的理论精密程度与老庄相比,还是有些距离的,可以说不是很成功。因此非官方思想中,老庄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宋明理学索性将老庄研究的范畴纳入儒学的领域,以解决儒学先天的不足。好在几种史料上都记载过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因此也不是丢人的事情。
进入中国,正赶上魏晋玄学兴起的时候,玄学的研究经典是《老》《庄》《易》,基本上是对老庄的阐述。比附老庄传播佛理,是佛学大师们不得不做的选择。,离人们的生活又很远,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因此禅宗索性来了一个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以直指人心为由,否定的一切经典。对于禅宗,有些学者认为,禅实际上是用的皮囊装的道家的酒,此话也不无道理。
关于老子,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表述应当是相当准确的。孔子能讲的、能说的,就是鸟、鱼、兽这些可见之物,和对付这些可见之物的办法,即日常伦理、日常规范和日常方法。老子讲的不是这些,老子讲的是超出具体事务、具体规范、具体方法,甚至超越时空的大道。“骄气、多欲、态色、淫志”都是人类社会普通大众的追求,或追求所产生的表现,但是对于真正的智者,这些东西都是虚的,取得也不困难。这些是人生存的手段、方法,不是目标。人最根本的东西是自己的“身”,这是老子要告诉孔子的。
八、《老子》主要版本介绍
历代学者研讨考释《老子》的版本不下千百家,但是留存下来的较少。根据记录,较早的有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著释的《解老》、《喻老》,西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以及《刘向说老子》等,但这些版本均已散失。
现存的几个主要版本有:
竹简本
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本老子(简称简本)是战国中期(或稍早)的传本。它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
汉帛书甲本乙本
帛书《老子》甲本是马王堆帛书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献之一,该卷帛书幅宽二十四厘米,共一百六十九行,每行约30字,由于存放问题,帛书损毁较为严重,首卷部分残破最为严重。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
河上公著本
河上公本《道德经》或称河本,旧题《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其传在王弼本之先而同为最流传的古本,今传有敦煌六朝唐写本、宋刊本、明刊本、道藏本等,通称河上本。河上公又称河上丈人,姓名不详,相传为西汉人,居河滨结草为庵,著《老子章句》。汉文帝好老子言,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
王弼著本
王弼的《老子注》形成于汉魏之际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的学术转向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王弼在《老子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和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道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汉魏之际道儒融通的时代课题,而且对于推动《老子》解释学和中国道学史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现今大部分通俗版的《老子》,基本上以王本为基础。
关于老子的思想解读,可以参看拙文《老子》道的解构。